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优势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57例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腹腔镜组)及267例开腹胃癌D2根治术(开腹组)患者的手术安全性、术中淋巴结清扫程度及术后恢复情况等.结果 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高于开腹组,但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所用时间较短.腹腔镜组肿瘤的根治程度(根据淋巴清扫个数)、术后并发症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能达到传统开腹手术相当的根治程度,但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治疗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8例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应用开腹胃癌D2根治术治疗,观察组应用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切口大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208.17±4.02)min、术中出血量为(173.25±17.20)ml、切口大小为(6.15±0.38)cm、住院时间为(10.25±4.70)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55.19±27.13)min、(235.61±31.20)ml、(18.18±1.28)cm、(17.31±3.90)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淋巴结清扫数(46.07±9.9)枚与对照组的(46.14±9.1)枚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治疗胃癌效果与开腹手术相当,且能有效清扫淋巴结,但操作简便,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文观察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96例胃癌患者,其中50例采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为实验组,46例采用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疗效差异。结果在手术中情况上,腹腔镜实验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等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理检查上,实验组的切缘长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瘤大小和淋巴结清扫数目上稍大些。结论在严格遵守手术原则下,腹腔镜辅助下的胃癌根治术具有一定安全、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吴惠泽  常青  党建锋  袁龙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2):1809-18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的安全性、可行性与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我院腹腔镜辅助下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89例患者与同期开腹胃癌根治术(D2)5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组病例手术时间(286.12±52.92)min与开腹组(226.44±37.51)min相比明显延长;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151.03±84.08)mL与开腹组(196.35±102.69)mL相比显著减少;腹腔镜组排气时间(47.29±12.97)h与开腹组(68.46±20.93)h比较明显提前;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13.27±4.90)d与开腹组(16.23±6.28)d比较缩短.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85%,开腹组为20.33%,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腹腔镜辅助下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安全、可行,创伤小,恢复快,能达到胃癌根治术标准(D2)的淋巴结清扫范围和肿瘤切缘,近期疗效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5.
周锋 《河北医药》2012,34(16):2437-2438
目的 探讨了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与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2010年6月到2011年6月收治的68例远端胃癌D2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n=34)和开腹组组(n=34).腹腔镜组行腹腔镜辅助的远端胃癌D2根治术,开腹组行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术.对2组患者的手术中、手术后以及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手术后注射止痛剂次数,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明显缩短(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较开腹组长(P<0.05).2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平均肿瘤上、下切缘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较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术用时长,但是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刘宝平  杨文奇  李霆 《安徽医药》2017,38(4):440-442
目的 通过对比研究腹腔镜辅助与开腹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疗效,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临床应用的优势与不足,为临床广泛开展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2014年1~12月实施的进展期胃癌手术483例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手术230例,开腹手术253例,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切口长度、术后通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256.76±52.62)min]比开腹组[(165.55±51.55)min]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拔管时间、术后通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或短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能达到开腹手术的疗效,并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关毅 《中国医药科学》2014,(11):211-2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6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40例胃癌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实验组患者进行腹腔镜D2根治术,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开腹D2根治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等手术情况情况,淋巴结清扫个数、肿瘤切缘长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近切缘长度和远切缘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围手术期疗效并进行对比。方法选取我院经腹腔镜及开腹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61例,分为腔镜组和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疗效。结果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较开腹组延长,但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开腹组(P>0.05),两组的术中出血、清扫淋巴结数量及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安全可行,无增加围手术期并发症,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应用腹腔镜技术与传统开腹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安全性及短期疗效。方法 选择铜陵市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进行手术治疗的273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92例行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为腔镜组,181例行开腹胃癌D2根治术为开腹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康复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率及手术效果指标(淋巴结清扫数目、肿瘤远近切缘距离)。结果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相比,全胃切除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端胃切除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及肿瘤远近切缘距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技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短期疗效与手术风险无明显差异,腹腔镜手术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与开腹胃癌根治术对胃癌患者淋巴结的清扫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4月于我院住院治疗欲行胃癌D2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92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至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予以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清扫淋巴结,对照组患者予以开腹胃癌根治术清扫淋巴结,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清扫淋巴结总数及两组患者不同胃壁浸润深度、不同手术方式、不同肿瘤大小及不同组织学类型时淋巴结的清扫数目。结果对于分化程度、肿瘤大小、生长部位、浸润程度等因素相同的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清扫的淋巴结数目与开腹胃癌根治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术式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胃癌患者淋巴结清扫时,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临床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通过腹腔镜辅助下与传统开腹施行进展期远端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近、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远端胃癌患者107例临床资料,其中55例行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根治术,52例行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手术安全性、术后恢复相关指标及术后1、2、3、5年生存率。结果 两组患者均无手术死亡病例,腹腔镜组手术时间(282.7±43.6)min长于开腹组的(217.6±29.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止痛剂注射次数、住院时间、术后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7.27%)与开腹组(21.1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及1、2、3、5年生存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比开腹手术耗时长,但能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淋巴结清扫范围,且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失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薛飞  时雨  赵爽 《安徽医药》2018,39(1):99-102
目的 研究腹腔镜辅助手术与手辅助腹腔镜手术行胃癌根治术的效果,及其对炎症反应相关指标、血清肿瘤标志物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以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接受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为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28例。A组实施腹腔镜辅助手术,B组实施手辅助腹腔镜手术,C组实施传统开腹术,比较3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与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情况,分析3组患者手术前后炎症反应相关指标、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结果 3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术中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小于C组,且B组平均出血量(215.86±46.53) mL、手术时间(103.96±18.52) min,小于A组的(245.17±54.48) mL、(121.38±24.37) 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首次排气时间(28.35±1.74) h,低于B组的(34.93±2.82)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术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高敏C反应蛋白、血浆去甲肾上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低于C组(P<0.05),且A组IL-6水平为(276.24±32.36) ng/L,低于B组的(302.97±52.41)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血清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细胞角蛋白19片段的水平低于C组(P<0.05),而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14%、10.71%,低于C组的3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腹腔镜辅助术相比,手辅助腹腔镜术行胃癌根治术对患者造成的炎症应激反应较轻,但腹腔镜辅助更益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两者治疗效果相当,临床可结合实际情况选择。  相似文献   

13.
吴杨  姚寒晖  梁伟  朱亮  孙思楠 《安徽医药》2018,39(8):903-90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治疗老年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的疗效及近期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限期行胃癌D2根治术治疗的64例老年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应用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开腹胃癌D2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等临床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及术后胃瘫等术后并发症的差异。随访3~3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及术后肿瘤复发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36个月,术后平均生存时间及术后肿瘤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治疗老年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近期预后与开腹手术相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比较在老年胃癌的临床治疗中分别运用开腹胃癌根治术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确诊为胃癌的老年患者88例,并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2例,给予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46例,采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创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止痛剂使用次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老年胃癌进行治疗,其手术时间虽较开腹胃癌根治术的时间长,但腹腔镜手术可取得与开腹手术相当的淋巴结清扫效果,且创口较小,出血少,同时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于老年胃癌的临床手术治疗中。  相似文献   

15.
钟辉  冯东亮  唐昊 《安徽医药》2013,34(2):157-159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03例胃癌患者,其中采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LAP组)治疗49例,采用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OPEN组)54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程度、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清扫淋巴结数、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LA组的术中出血量、胃肠道恢复时间和住院天数都明显少于OPEN组,无瘤生存率也均优于OPEN组,但其手术时间较长(P<0.05),两组在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LAP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活性均高于OPE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安全可靠,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6.
余有声  黄诚  潘晓飞  陈本鑫 《安徽医药》2018,39(9):1136-1138
目的 比较3D腹腔镜与2D腹腔镜辅助在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临床资料,探讨3D腹腔镜在胃癌根治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1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72例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患者,根据患者选择的腹腔镜操作系统不同,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3D腹腔镜操作系统,对照组采用2D腹腔镜操作系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严重并发症(≥Ⅲ级)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2D腹腔镜操作系统相比较,3D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能一定程度缩短手术操作时间、术中损伤小、出血量减少,更有助于淋巴结清扫,在手术近期效果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围手术期疗效并进行对比。方法选取我院经腹腔镜及开腹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61例,分为腔镜组和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疗效。结果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较开腹组延长,但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开腹组(P〉0.05),两组的术中出血、清扫淋巴结数量及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光明显差异。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安全可行,无增加围手术期并发症,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老年进展期胃癌的治疗中应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到我院治疗进展期胃癌的8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参照组,每组各40例。为参照组患者使用开腹切除术,给予研究组患者应用腹腔镜切除术。两组患者均行胃癌原发灶切除和D2淋巴结清扫术。观察两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并对此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相比于参照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动脉血氧分压、术后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老年进展期胃癌效果显著,不仅术中不良情况少,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降低了,具有很高的临床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28例胃癌D2根治术患者分为腹腔镜组20例和开腹组58例.开腹组按照常规的开腹胃切除手术.腹腔镜组行腹腔镜胃切除手术.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等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输血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0%明显低于开腹组的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腹腔镜进行胃癌D2根治术,具有手术安全、易行,时间短、恢复快、手术并发症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文就手辅助腹腔镜与开腹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远端胃癌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与探究。方法选择我院自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70例,依据患者来院就诊时间平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35例。接受手辅助腹腔镜治疗的患者作为实验组,接受开腹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参照组,最后比对两组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参照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实验组手术用时、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较比参照组,实验组明显较少,从淋巴结清扫数目来看和并发症发生率来看,两组实验差异负相关。结论在进展期远端胃癌治疗中应用手辅助腹腔镜治疗,效果理想,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在临床中进一步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