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的氯化钾溶液对血管刺激性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溶液配合补钾。方法将10%的氯化钾注射液10 ml分别加入不同的溶液中,观察各组疼痛情况。结果电解质溶液组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葡萄糖溶液组(P<0.01);10%葡萄糖溶液与5%葡萄糖溶液溶液疼痛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解质溶液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电解质溶液配合补钾可显著降低钾离子对血管的刺激。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和复方乳酸钠注射液扩容对术中血糖、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胃肠道手术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n=16)和对照组(n=14),研究组使用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扩容,对照组使用复方乳酸钠注射液扩容,分别在入室后以15ml·kg-1·h-1的速度输注相应液体。分别于输液前(T0)、输液量为10ml/kg(T1)、20ml/kg(T2)和30ml/kg(T3)时检测患者血糖、血乳酸、电解质及pH值等。结果输液后研究组血糖明显升高(P<0.05),血乳酸无明显变化,血pH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血乳酸明显升高(P<0.05);两组电解质水平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在扩容、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方面与复方乳酸钠注射液效果相当,可避免大量输入复方乳酸钠注射液所致的乳酸升高,但当大量输注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时可导致一定程度的血糖升高。  相似文献   

3.
张增珠  李刚  陶晓璇  徐兰  徐劲松  熊焕文 《骨科》2015,34(4):548-550
目的考察甲磺酸酚妥拉明与垂体后叶素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以供临床用药参考。方法模拟临床用药剂量,在室温下分别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甲磺酸酚妥拉明注射液、垂体后叶素注射液、甲磺酸酚妥拉明联合垂体后叶素注射液,依次在0,1,2,3,5 h观察配伍溶液外观,测定其pH、不溶性微粒及甲磺酸酚妥拉明的含量变化。结果甲磺酸酚妥拉明与垂体后叶素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后,在0~5 h内外观保持无色澄清,其pH有一定下降,但符合甲磺酸酚妥拉明注射液的pH要求;不溶性微粒与甲磺酸酚妥拉明葡萄糖配伍溶液、垂体后叶素配伍溶液相比有一定增加,但在注射剂不溶性微粒控制范围内;两药配伍后甲磺酸酚妥拉明含量无明显下降,RSD=1.01%(n=5)。结论甲磺酸酚妥拉明注射液和垂体后叶素注射液可以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两药在配伍后的0~5 h内各参数稳定,临床可以选择该两种药物同时配伍后静脉滴注。  相似文献   

4.
林玲  万长秀 《护理学杂志》2013,28(15):48-50
目的 观察7种常用中药注射剂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以指导临床药物护理.方法 分别检测红花黄色素、复方苦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康艾注射液、艾迪注射液、注射用灯盏花素、注射用丹参与0.9%氯化钠配伍后0~4 h的颜色、澄明度、微粒数、pH值及吸光度.结果 4h内溶液澄明,未见沉淀生成及变色,pH值在正常范围内略有变化,不溶性微粒未发生大幅度改变,吸光度在正常值范围内.结论 7种常用中药注射剂与0.9%氯化钠配伍后溶液在4h内基本稳定,其中1~2 h配伍使用最为稳定.建议中药注射剂配伍静置一段时间后输注,以提高输液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氨基酸与葡萄糖形成的美拉德反应产物(MRPs)对甘薯中的多酚氧化酶(PPO)以及冷冻甘薯片的褐变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氨基酸与葡萄糖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氨基酸的种类、pH值、反应时间以及氨基酸与葡萄糖之比)所形成的美拉德反应产物对甘薯中多酚氧化酶的抑制作用不同.其最佳的美拉德反应条件是反应pH值为3.0,L-半胱氨酸,氨基酸与葡萄糖的质量比为1:2,反应时间为5 h.  相似文献   

6.
危重病患者常常需要补液治疗,且危重病患者存在的应激状态,使机体糖代谢发生改变,存在胰岛素抵抗.传统的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在危重病患者使用中存在着许多缺陷,如高血糖等.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是由葡萄糖、果糖、木糖醇及电解质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复方营养型输液,我们对2007年12月至2008年3月本院ICU收治的需补液治疗的60例危重病患者中使用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观察其在血糖控制及电解质代谢方面变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连接管串联方式输液过程中液体电解质浓度及张力的变化.方法 将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及含10%氯化钾注射液30 ml的液体(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采用连接管串联模拟静脉输液行实验,测定不同时段滴注液体中Na 、K 、Cl-浓度并计算液体张力.结果 各瓶液体随输注时间推移逐渐混合,液体电解质浓度及液体张力随之增高.结论 使用连接管串联静脉输液可导致液体电解质浓度及张力变化,需根据病情、药物性质选用连接管.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乳酸钠林格注射液为对照,验证钠钾钙镁葡萄糖注射液用于骨科创伤患者手术的安全性。方法选下肢骨科创伤患者40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钠钾钙镁葡萄糖注射液,对照组使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两组均检测入室后输液前(T1)、输液后麻醉操作前(T2)、术毕(T3)、术毕后2 h(T4)患者血糖及电解质,并与入室前基础值(T0)比较,2组间比较.记录过敏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在麻醉手术开始后,2组血糖水平都有升高,试验组和对照组血糖水平均随输注试验液体量的增加逐渐上升,T1、T2、T3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未超过15 mmol/L,在手术结束2 h后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2组间比较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电解质浓度并无明显改变。结论钠钾钙镁葡萄糖注射液用于骨折创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与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相当。与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相比,钠钾钙镁葡萄糖注射液并没有显著增加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9.
添加葡萄糖、蔗糖及可溶性淀粉于大豆分离蛋白(SPI)、琥珀酰化SPI及木瓜蛋白酶酶解SPI溶液中,研究了糖及溶液pH值对其形成乳状液的影响,通过优化试验确定了上述3种糖的不同配比及溶液的pH值与蛋白质乳化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卡路)在“全合一”营养液中的稳定性。方法分别将125ml和250ml的卡路添加到1L(A组)和2L(B组)克灵麦液中,同时在两组中添加相同剂量的维生素、电解质、微量元素及不同剂量的20%卡路配制成“全合一”营养液,两组脂肪乳的终浓度均为2.20%而电解质和微量元素的浓度不同。室温放置,分别于0、24、48、72h取样检测,观察两组卡路的乳粒大小、平均粒径、分布及“全合一”营养液的pH值和渗透压。结果两组间脂肪乳的平均粒径在各时间点无显著性差异;两组24h的乳粒计数较新配时显著减少(P〈0.05);A组72h的乳粒计数较新配时显著增加(P〈0.05);B组在48h和72h的乳粒计数较A组显著减少(P〈0.05)。两组24、48、72h的pH值较新配时显著降低(P〈0.05);B组48h较A组pH显著下降(P〈0.05),但72h较A组显著升高(P〈0.05)。A组24、48、72h的渗透压较新配时显著下降(P〈0.05),B组24h和48h渗透压较新配时显著下降(P〈0.05);B组各时段渗透压均较A组显著降低(19〈0.05)。两组的卡路在各时段的各项结果均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结论两组的电解质和微量元素浓度不同,在室温条件放置72h后,卡路在“全合一”营养液中的乳粒稳定性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