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MRI迭代最小二乘法水脂分离定量技术(IDEAL-IQ)序列的列线图模型在预测早期骨量丢失中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同时行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定和腰椎MRI IDEAL-IQ序列检查的被试59例,应用DXA分别测定L1~4椎体的骨密度值,利用IDEAL-IQ序列中FF图测量相应的FF值。根据DXA结果将59例分为骨量正常组(n=23)和低骨量组(n=36)。应用两样本t检验比较2组椎体的FF值,通过ROC曲线评估诊断效能;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预测骨量丢失的独立因素,构建可视化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评估其预测效能。结果骨量正常组和低骨量组椎体FF值分别为(38.84±6.75)%、(51.96±7.65)%,经ROC曲线分析FF值鉴别骨量正常组和低骨量组的AUC为0.797,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3.91%、80.56%;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FF值、年龄以及BMI指数是预测早期骨量丢失的独立因素。列线图模型AUC为0.954(95% CI:0.806-0.957),校正曲线显示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分析(DCA)显示列线图模型较之于单一的FF值鉴别模型,体现出更高的净获益。结论IDEAL-IQ序列能够反映椎体骨髓脂肪含量,而联合FF值、年龄以及BMI的列线图模型可进一步提高预测效能,并为临床早期骨量丢失的预测提供一种可视化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和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扫描灌注成像(DSC-PWI)在脑肿瘤灌注中脑血流量测量的一致性。方法19例脑肿瘤患者,其中胶质瘤9例,脑膜瘤5例,血管母细胞瘤2例、转移瘤2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术前均行常规磁共振平扫、增强扫描及3D ASL和DSC-PWI灌注成像,比较19例脑肿瘤患者57个感兴趣区脑血流量(CBF)与相对脑血流量(rCBF)的差异,评价两者之间的一致性。结果3D ASL所测CBF与DSC所测rCBF值两者有显著相关性(P=0.005),一致性较好。结论3D-ASL与DSC-PWI在评估脑肿瘤脑血流量方面具有一致性,3D-ASL可准确评估脑肿瘤灌注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系统仿真的数字乳腺层析成像(DBT)进行性能分析研究。方法基于临床DBT系统获取不同辐射剂量下物理体模和常规剂量水平下临床患者的原始测量数据,并进行低剂量仿真和使用3种重建算法进行重建,即Feldkamp-Davis-Kress(FDK)算法、联合代数重建技术(SART)、具有全变分约束的自适应最速下降凸集投影(ASDPOCS-TV)算法。采用信噪比(SNR),峰值信噪比(PSNR),噪声功率谱(NPS),伪影扩散函数(ASF)以及ASF的全宽半高值(FWHM)指标对辐射剂量水平和重建算法两因素对图像质量的影响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低剂量DBT仿真策略的有效性经评估实验得以保证;在合适的剂量水平范围内,增加剂量可促进减少高频噪声成分和显著提高信噪比(P < 0.05),当曝光剂量低于40 mAs,不同剂量水平下的图像具有相似表征;不同重建算法在不同解剖结构区域处的表现性能有差异,ASDPOCS-TV算法的结果包含更少的层间伪影和更轻微的噪声,优于SART算法和FDK算法。结论辐射剂量和重建算法的选择对DBT成像质量有显著影响,应当平衡各影响因素、整体图像质量、临床诊断需求之间的关系,以达到临床任务中最优成像性能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深度学习方法消除定量磁化率成像(QSM)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磁化率相关伪影。方法为消除磁化率差异较大的分界面上出现的伪影,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通道输入的卷积神经网络方法(MAR-CNN),用于单方向偶极子反卷积QSM重建。该方法根据磁化率的阈值与静脉掩膜将原始组织场分成两个分量,与原始组织场拼接作为MAR-CNN的三通道输入。实验将MAR-CNN与三种基于模型的方法,阈值截断k空间除法(TKD),形态学的偶极子反卷积方法(MEDI)和改进的稀疏线性方程最小二乘法(iLSQR)和一种深度学习方法(QSMnet)进行比较,并使用高频误差范数、峰值信噪比、归一化均方根误差和结构相似性指数进行定量评估。结果在健康志愿者中,与TKD、MEDI、iLSQR和QSMnet相比,MAR-CNN重建图像的峰值信噪比最高(43.12±1.19)、归一化均方根误差最小(51.98±3.65)。与QSMnet相比,MAR-CNN在所有四个量化指标上都是更优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 < 0.05)。对于仿真的出血患者,MAR-CNN在高磁化率的出血病灶周围产生的阴影伪影更少。结论本文提出的多通道输入卷积神经网络QSM重建方法可提高定量磁化率重建的准确度并有效消除QSM伪影。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低剂量CT图像重建算法对脑出血检测性能的影响。方法对正常剂量(定义为100% dose)脑出血CT图像进行低剂量CT成像仿真,仿真剂量包括30%、25%和20% dose。采用7种CT图像重建算法进行图像重建,以实现抑制低剂量CT图像噪声,包括滤波反投影算法(FBP)、惩罚加权最小二乘的全变分(PWLS-TV)、非局部均值滤波(NLM)、3维块匹配(BM3D)、残差编码解码卷积神经网络(REDCNN)、FBP卷积神经网络(FBPConvNet)和图像恢复迭代残差卷积网络(IRLNet)。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脑出血检测模型(CNN-LSTM)对正常剂量图像和7种重建算法得到的图像进行脑出血检测。对7种重建算法与正常剂量图像的脑出血检测结果进行比较,评估不同重建算法对脑出血检测性能的影响。结果(1)对于同一算法,剂量对脑出血检测性能的影响:在30%、25%和20% dose下,FBP算法脑出血检测正确率分别为82.21%、74.61%和65.55%。(2)在相同剂量(30% dose)下,不同图像重建算法对脑出血检测性能的影响:FBP、PWLS-TV、NLM、BM3D、REDCNN、FBPConvNet和IRLNet算法的脑出血检测正确率分别为82.21%、86.80%、89.37%、81.43%、90.05%、90.72%和93.51%。(3)IRLNet算法在30%、25%和20% dose下的脑出血检测正确率分别为93.51%、93.51%和93.06%。结论剂量和重建算法的选择对脑出血检测性能有显著影响,临床中选择合适的剂量和算法组合能在大幅度降低辐射剂量同时保证脑出血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DWI序列在评估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腺肌症即时消融效果中代替增强扫描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20年7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妇幼保健院就诊的29例子宫腺肌症患者资料,平均年龄40.5±5.4岁,均于HIFU术前及术后24 h内行MRI检查。由两名观察者独立评估DWI图像上消融灶的形态,分为1型:斑点状或无信号改变,2型:斑片状,3型:环状,通过kappa检验法评估DWI图像上消融灶形态分型的观察者间、观察者内一致性。在DWI图像上测量2型及3型消融灶的消融坏死区体积,通过Bland-Altman法评估DWI与增强扫描图像上测量消融坏死区体积的一致性、DWI图像上测量消融坏死区体积的观察者间、观察者内的可靠性。结果29个消融坏死区,体积为36.9(16.4,65.6)cm3, 在DWI上24~25个(82.8%~86.2%)消融灶为可测量的2、3型。在DWI图像,消融灶形态分型的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一致性的kappa值分别为0.798(P=0.000)、0.933(P=0.000)。Bland-Altman图显示,DWI与增强扫描图像上测量消融坏死区体积的一致性、DWI图像上测量消融坏死区体积的观察者间、观察者内的可靠性均为良好,均仅有一个点在95%一致性界限范围之外。4~5个无法在DWI图像上测量的1型消融灶的体积较小,最大者仅为18.61 cm3,消融治疗效果欠佳。结论通过对消融坏死区形态评估、体积测量,DWI序列可评估子宫肌腺症HIFU治疗的即时消融效果,代替增强扫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一种新的以幅值和相位均方误差和为损失函数的深度重建方法,用以加快磁共振图像重建速度及提高重建精度。方法考虑到磁共振不同线圈之间的数据噪声并不完全独立,本文首先将多线圈数据合并成单线圈幅值数据,以消除不同线圈噪声间的相关性,并以此作为训练数据的样本标签;同时考虑到相位信息的重要性,我们将损失函数定义为幅值和相位均方误差的加权和,权重系数用来平衡两者在不同应用中的重要程度。为了验证方法的有效性,本文利用FastMRI数据集中真实的脑部和膝部K空间数据进行训练和测试,并与一些以均方误差或平均绝对误差作为损失函数的相关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去除噪声及重叠伪影,同时较好地保留图像细节。定量结果显示,相比于已有的以均方误差或平均绝对误差作为损失函数的方法,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提高重建图像的峰值信噪比(PSNR)1dB左右。结论本文针对深度磁共振重建提出了一种新的损失函数,以适应并行磁共振数据中的噪声特点,利用该方法可以加快重建速度,同时可以有效地提高重建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减少脑灌注CT检查的辐射剂量,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先验图像约束扩散张量的低剂量脑灌注CT图像恢复方法。方法脑灌注CT图像之间存在丰富的结构冗余信息,高质量的先验图像可以作为结构互补信息引入到低剂量脑灌注CT图像恢复过程中,抑制低剂量脑灌注CT图像中的噪声和伪影。首先,分别计算出先验图像和低剂量脑灌注CT图像的扩散张量,然后构造先验图像约束的扩散张量,并利用新构建的扩散张量对低剂量脑灌注CT图像进行滤波。结果在数值体膜实验中,本文方法得到的CBF参数图像的SSIM值与FBP算法相比提高了63%。在临床实验中,本文方法得到的CBF参数图像的SSIM值与FBP算法相比提高了45%。结论数值体膜和临床数据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抑制低剂量脑灌注CT图像噪声和伪影的同时可以保持图像的结构细节特征,并且可以获取准确的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图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一种新颖的基于高阶奇异值分解(HOSVD)的扩散加权图像去噪算法, 用以提高扩散加权(DW)图像的信噪比以及后续量化参数的准确性。方法我们提出一种基于HOSVD稀疏约束和Rician噪声校正模型的去噪方法, 将Rician噪声信号期望融合到传统的HOSVD去噪框架中, 从而能够直接对带有Rician噪声的DW图像进行去噪。此外, 考虑到对相似块组成的高维数组进行HOSVD去噪处理, 容易引入条形伪影, 因此本文直接对每个局部DW图像块进行HOSVD去噪, 从而解决了条形伪影问题。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我们将本方法与低秩+边缘约束(LR+Edge)、基于全局指导下的局部高阶奇异值分解(GL-HOSVD)、基于块匹配的三维滤波(BM3D)和非局部均值(NLM)4种去噪算法进行了实验对比。结果实验结果表明, 所提方法能够有效降低DW图像噪声, 同时较好的保留图像细节以及边缘结构信息。无论是从DW图像的峰值信噪比(PSNR)和结构相似性(SSIM)以及各向异性分数均方根误差定量指标, 还是从去噪图像和各向异性分数图的视觉效果来看, 本算法都要明显优于LR+Edge, BM3D和NLM。此外, GL-HOSVD虽然可以得到较好的去噪结果, 但是在高噪声水平下, 会引入条形伪影, 而本文方法不但可以得到较好的去噪结果, 并且不存在伪影问题。结论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HOSVD去噪方法, 可以直接处理带有Rician噪声的DW图像, 并且解决了同类算法中伪影问题, 去噪效果明显, 能够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量化参数结果, 更好服务于临床影像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中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确定最佳的膀胱镜监测频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中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和随访资料。术后2年每3至6个月对患者进行膀胱镜检测,根据患者复发和进展的情况,在术后2年假设3种强度的监测策略:模式1:间隔3个月,模式2:间隔6个月,模式3:间隔12个月,比较3种模式间检测复发和进展的延迟个数和时间差异。结果共纳入185例患者,其中男性144例(77.8%),女性41例(22.2%),中位年龄68 (59~76)岁。单发肿瘤有118例(63.8%),多发肿瘤有67例(36.2%)。术后病理Ta期179例(96.8%),T1期有6例(3.2%)。高级别病变108例(58.4%),低级别病变77例(41.6%)。在术后2年随访期间内,52例(28.1%)患者出现复发,133例(71.9%)未出现复发;11例(5.9%)患者发生进展,174例(94.1%)未发生进展。相比于模式1,模式2出现复发检测延迟的个数为29例(55.8%),模式3为41例(78.8%),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模式1、模式2和模式3检测复发的中位延迟时间分别为1.00、1.99和4.19个月。模式1与模式2和模式3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 P=0.013)。与模式1相比,模式2出现进展检测延迟的个数为5例(45.4%),模式3为8例(72.7%),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式1、模式2和模式3检测进展的中位延迟时间分别为1.00、2.00和3.00个月,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6个月间隔的膀胱镜检测模式与3个月相比,虽然会稍微延迟检测到肿瘤复发和进展,但不会造成严重的不良结局,并能够减少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在中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正常饮食状态下,CD36基因缺失对小鼠肌肉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野生型小鼠(WT)和CD36基因敲除小鼠(CD36-/-)给予正常饮食喂养14周(n=12)。小鼠禁食4 h,腹腔注射胰岛素(1 U/kg)进行胰岛素耐量实验。Real-time PCR检测小鼠肌肉胰岛素受体(IR)、胰岛素受体底物1/2(IRS1/2)、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肌肉蛋白激酶B(AKT)、IR、IRS1/2和PTP1B的蛋白表达。免疫共沉淀(Co-IP)检测肌肉IR和IRS1的酪氨酸磷酸化程度。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技术检测肌肉PTP1B启动子组蛋白乙酰化水平。结果在正常饮食状态下,与WT小鼠相比,CD36-/-小鼠的胰岛素耐量显著增强(P < 0.05),血清胰岛素浓度升高(P < 0.01),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升高(P < 0.05)。在肌肉组织中,CD36-/-小鼠与WT小鼠相比,p-AKT/AKT蛋白表达比值显著降低(P < 0.01)。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肌肉组织IR,IRS1,IRS2的mRNA和蛋白水平在WT和CD36-/-小鼠间无显著差异(P>0.05)。Co-IP实验显示IR和IRS1的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在CD36-/-小鼠中显著降低(P < 0.05)。CD36-/-小鼠肌肉中PTP1B mRNA和蛋白表达均高于WT小鼠(P < 0.05),ChIP实验显示PTP1B基因启动子的组蛋白乙酰化水平显著升高(P < 0.01)。腹腔注射PTP1B的抑制剂可改善CD36-/-小鼠的胰岛素敏感性。结论在正常饮食条件下,CD36基因对于维持生理肌肉胰岛素敏感性十分重要,小鼠CD36基因缺失通过上调PTP1B基因表达,诱导IR、IRS1去酪氨酸磷酸化而使肌肉胰岛素信号传导受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以熔融沉积成型(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FDM)3D打印技术制备用于个性化治疗的不同剂量片剂的可行性,并对所制备的FDM 3D打印片剂进行相关的体外质量评价。方法采用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丝材,通过FDM 3D打印技术制备中空的、三种大小的片剂外壳;以茶碱为模型药物,将20、50和100 mg三种剂量的茶碱分别填充于片剂的空腔内。以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观察制剂的外观形态,以称重法考察片剂的质量差异,以片剂硬度测定仪测定片剂的硬度,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ltraviolet and visible spectrophotometry, UV-Vis)测定片剂中的药物含量,并用溶出仪对片剂的体外释药行为进行表征。结果制备出的FDM 3D打印片剂形态良好,无打印缺陷,片剂的直径与厚度均与设计相符,扫描电镜观察可以看出层与层之间紧密连接,能清晰观察到制剂的细微结构;三种大小的片剂平均质量分别为(150.5±2.3) mg、(293.6±2.6) mg和(456.2±5.6) mg,其质量差异均低于5%;片剂的硬度均超过了200 N;测得三种片剂中茶碱含量分别为加入量(20、50和100 mg)的98.2%、97.2%和97.9%,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06%、1.15%和0.63%;三种剂量片剂释药80%的时间均在30 min以内。结论采用FDM 3D打印技术成功制备了20、50和100 mg三种不同剂量的茶碱片剂, 且打印的茶碱片剂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13.
Colchicin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eatment of gout and some other diseases. Besides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myopathy has been reported as a rare side effect of colchicine in some patients. We report a case of myopathy in a patient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aused by high-dose colchicine, and then review literature on colchicine-induced myopathy, so as to provide some experience for the clinical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medication safety. A 51-year-old male patient with 10 years of gout and 5 years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history and irregular treatment wa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with complaint of recurrent left wrist arthralgia and emerging lower extremities myalgia after intake of 40-50 mg colchicine in total within 20 days. Laboratory examinations showe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reatine kinase (CK) and then colchicine-induced myopathy was diagnosed preliminarily. After withdrawl of colchicine and implementation of hydration, alkalization and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of compound betamethasone, the symptoms of arthralgia and myalgia were relieved within 3 days and CK decreased to normal range gradually. According to literature reports, colchicine related myopathy was mostly characterized by proximal myasthenia and myalgia, accompanied by elevated CK level, which usually occurred days to weeks after initial administration of colchicine at the usual dosage in patients with renal impairment or a change in the underlying disease state in those receiving long-term therapy, and the features might remit within three to four weeks after the drug was discontinued. Electromyography of proximal muscles showed myopathy marked by abnormal spontaneous activity and muscle pathology waa marked by accumulation of lysosomes and autophagic vacuoles. Chronic kidney disease, liver cirrhosis, higher colchicine dose and concomitant cytochrome P450 3A4 (CYP3A4) inhibitors were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 myo-pathy. Based on the similar efficacy and lower adverse reaction rate compared with larger dosage, small dose of colchicine was recommended by many important current guidelines and recommendations in the treatment of gout. In consideration of potential risks, colchicine should be used with caution in patients with kidney or liver impairment, and in those taking CYP3A4 or P-glycoprotein inhibitors. For those patients, the drug dose should be adjusted and the latent adverse reactions should be monitored carefully.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消除视盘在硬渗出物(EX)分割过程中带来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区域分类引导的小波Y-Net网络的EX分割算法。方法该网络为端到端的眼底图像EX分割网络,通过区域分类引导EX分割联合实现了视盘区域检测和EX分割,有效地降低了视盘对EX分割的干扰。为了避免因下采样操作产生信息损失而导致微小EX区域分割失效的问题,该网络进一步引入了离散小波变换(DWT)和离散小波逆变换(IDWT)取代传统的池化下采样和上采样操作。同时,采用了基于残差连接的Inception模块获取多尺度特征。所提出的算法在IDRiD、e-ophtha EX数据库上进行训练和测试,并进行像素级评估。结果区域分类引导的小波Y-Net网络在IDRiD、e-ophtha EX数据库上分别获得0.9858、0.9938的准确率以及0.9880、0.9986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结论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地规避视盘的影响,保留图像细节信息,提升EX的分割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备一种Mn2+掺杂普鲁士蓝纳米颗粒,用于检测体外T1-T2双模磁共振成像和光热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微乳液法,以二氯化锰、氯化亚铁和铁氰化钾为原料制备Mn2+掺杂普鲁士蓝纳米颗粒;观察纳米颗粒的体外T1-T2双模磁共振成像性能;考察808 nm激光照射后纳米颗粒的升温效果;通过CCK-8法和AM/PI活死细胞染色法观察体外光热治疗效果。结果成功制备了Mn2+掺杂普鲁士蓝纳米颗粒,粒径为39.46±0.42 nm,电位为-25.9±1.2 mV,粒径均匀,分散性好;808 nm激光照射10 min后,纳米颗粒分散系可以升温至90 ℃。由7T磁共振测得的数据拟合获得r1值为0.68(mmol/L)-1s-1,r2值为3.65(mmol/L)-1s-1,具有良好的T1-T2双模磁共振成像效果;在808 nm激光照射下,可显著降低细胞存活率(P < 0.05);CCK-8法和AM/PI活死细胞染色法的结果均显示纳米颗粒对HepG2细胞具有良好的光热治疗效果。结论成功制备了粒径均一的Mn2+掺杂普鲁士蓝纳米颗粒,该纳米颗粒的T1-T2双模磁共振成像效果和体外光热治疗效果良好,且无明显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患者手臂位置变化对射波刀脊柱肿瘤放射治疗潜在剂量学的影响。方法选取胸椎与腰椎肿瘤患者各12例,勾画患者手臂轮廓并修改CT值和密度,使其等效为空气,模拟手臂完全移出射野的极端情况。保留原治疗计划的射束条件再次计算剂量,通过与原始计划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volume histogram, DVH)的参数比较,分析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 PTV)100%处方剂量的覆盖体积(V100)、95%PTV体积受照剂量(D95)、90%PTV体积受照剂量(D90)、适形指数(conformity index, CI)与异质性指数(heterogeneity index, HI),以及脊髓、胃、食管、肠道的最大受照剂量(Dmax)、1cc体积(1 mL)受照剂量(D1cc)和2cc体积(2 mL)受照剂量(D2cc)的变化。结果与原治疗计划相比,模拟计划的PTV V100D95D90、CI平均升高0.86%、2.02%、1.97%、0.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脊髓DmaxD1ccD2cc平均升高2.35%、2.59%、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胃D2cc平均升高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食管与肠道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基于射波刀的脊柱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最极端的双臂位置情况下,发现手臂位置的改变对剂量学影响很小,并且随手臂位置的改变,靶区与危及器官(organ at risk, OAR)的剂量有所增加,但增幅相对较小,因此,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患者确实无法始终保持手臂位置一致时,可以进行合理的调整,但是为了保证剂量的精确投照,应尽可能实现患者治疗体位的稳定性与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MRI皮层厚度分析法,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患者脑结构变化,并分析其与认知功能改变的相关性。方法纳入ALS患者18例,以及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匹配的正常对照者18例,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3D磁化准备快速递度回波(magnetization prepared rapid gradient echo imaging, MPRAGE)序列MRI扫描,进行皮层厚度分析,同时对所有ALS患者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评,包括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言语流畅性试验、Stroop色词试验、前瞻性记忆、情绪图片感知及再认、失言识别测验。结果经过认知评估,2例ALS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比较18例ALS患者和18例正常对照的顶点水平全脑皮层厚度,ALS组左侧大脑半球内侧眶额叶后部、颞叶内侧皮层厚度明显减低(P < 0.05);区域水平比较,ALS组左内嗅区、左颞下回、左内侧眶额叶、左岛叶皮层厚度明显减低(P < 0.05)。认知功能正常的16例ALS患者与正常对照相比较,两组间顶点水平和区域水平的皮层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瞻性记忆、情绪图片感知及再认、失言识别测验评分与对应脑区皮层厚度值存在相关性(P < 0.05)。结论ALS患者皮层厚度与神经心理学检查具有相关性,可能反映认知测评所对应的脑区皮层结构改变,可能为ALS患者认知改变的早期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钙离子在急性低氧跑大鼠心肌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常氧安静组(NQ)、常氧跑步组(NR)、低氧安静组(HQ)和低氧跑步组(HR),10只/组。两个低氧组每天在低压氧舱(氧分压61.6 kPa)4 h,两个运动组每天使用跑轮装置运动4 h,其中低氧跑步组在低压氧舱运动4 h。使用酶消化法分离大鼠心室肌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动作电位和电流,共聚焦钙离子成像技术检测细胞内钙离子水平,Western blotting分析该蛋白的表达。结果与NQ组相比,HR组SOD显著降低,h-FABP显著升高(P < 0.01)。HR组hs-CRP和IMA均高于NQ组(P < 0.05或P < 0.01)。HR组心肌纤维呈波浪形,横带增厚,部分细胞核浓缩。HR组APD50、APD90明显延长(P < 0.05)。在不同的应激条件下,ICa,L电流密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HR组的增加最为显著。HR组稳态激活曲线显著左移,稳态失活曲线显著右移。NR组、HQ组和HR组的自发性钙波事件均高于NQ组,尤其是HR组(P < 0.05或P < 0.01)。应激3组大鼠心肌细胞钙火花频率增加,火花幅度降低,其中HR组变化最显著。此外,与NQ组相比,应激组心室肌细胞钙释放幅度降低,钙离子回流吸收延迟。HR组Cav1.2通道和RyR2受体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 < 0.05或P < 0.01)。结论急性低氧运动大鼠心肌功能损害的机制与钙电流增加和细胞内钙超载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于多模态脑影像数据的超分辨率合成模型将低分辨率的厚层数据重建成为高分辨率的薄层数据。方法使用真实成对的多模态低-高分辨率MRI数据(2D-T1,2D-T2 FLAIR和3D-T1)设计结构约束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网络,从不同模态的低分辨率MRI提取重要特征重建更高分辨率的T1图像。将T1作为主要模态使用图像全部信息,T2 FLAIR作为补充模态选取皮层下核团为关键区域进行信息增强。通过比较超分辨率重建图像与真实的高分辨率图像之间的灰度和结构相似性来确定网络的学习方向,同时通过脑分割工具获取重建图像和金标准图像的大脑解剖学结构信息,并将其作为重要约束条件来让重建模型自适应的学习大脑的组织结构特征,从而有效提升模型的重建性能。结果在整体图像质量评价方面,该模型在149例测试集上的重建图像的平均PSNR值为33.11,SSIM为0.996,质量优于本文的其余对比方法生成的结果。在大脑解剖结构方面,我们的方法可以重建出较为清晰的脑沟、脑回以及皮层下核团,可视化结果显示了根据医学图像特性加入解剖学结构信息的有效性。分别使用单模态T1和多模态T1、T2 FLAIR进行图像重建的结果说明了有效选择第二模态关键区域的可行性。同时,在高分辨率图像作为金标准的情况下,使用本文提出的方法重建得到的超分辨率图像与使用低分辨率图像相比,在大脑灰质、白质和脑脊液上的体积测量平均精度有了较大的提升,灰质体积平均误差从3%降到1%,白质从18%降为了2%,脑脊液从35%降为了8%。结论基于多模态的MRI脑影像超分辨率模型加入了同一组织的不同模态信息与解剖学信息,相比现有的方法,可以重建出更为接近真实高分辨率的图像,有望将其应用于临床诊疗流程中。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减少脑灌注CT检查的辐射剂量,提高低剂量脑灌注CT图像质量,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非局部低秩稀疏矩阵分解的低剂量脑灌注CT图像恢复方法。方法对低剂量脑灌注CT图像进行分块形成一个矩阵,构建低秩稀疏矩阵分解模型进行求解后得到优质的低剂量脑灌注CT图像,最后利用恢复后的脑灌注CT序列图像计算出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图像。结果在数值实验中,滤波反投影算法的图像的平均结构相似性为0.9438,本文方法恢复结果的平均结构相似性提高到0.9765;滤波反投影算法得到的脑血流量和脑血容量参数图像的结构相似性分别为0.7005和0.6856,本文方法得到的脑血流量和脑血容量参数图像的结构相似性提高到0.7871和0.7972。结论本文方法在低剂量脑灌注CT图像噪声抑制和结构保持方面均有很好的表现,并且可以获取准确的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图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