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贵州省少数民族30~79岁人群代谢健康型肥胖的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贵州省侗族、布依族及苗族成人共10 110名;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χ2检验描述贵州省少数民族人群代谢健康型肥胖的流行现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探讨影响因素。结果 贵州省少数民族人群代谢健康型肥胖的总体患病率及95%CI为9.1%(8.6%~9.7%),在肥胖人群中的患病率及95%CI为38.8%(36.9%~40.8%)。MHO的患病率存在一定民族差异(χ2=100.983, P<0.001);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χ2趋势=59.897, P趋势<0.001),女性高于男性(χ2=22.158, 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1.429, 95%CI:1.133~1.803)、布依族(OR=1.475, 95%CI:1.182~1.841)、苗族(OR=1.448, 95%CI:1.177~1...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成年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 HUA)患病现状及与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和其他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1日—11月30日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体检的34 546份成人体检资料。记录其年龄、血压、血糖、BMI、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等资料。比较不同特征男女体检人群HUA患病率差异,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不同BMI数及其他相关指标对HUA患病率的影响。结果 34 546例成年体检人群中,检出HUA患者8 120人,检出率为23.50%。男性检出率为31.22%(6 446/20 648),女性检出率为12.04%(1 674/13 898),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6.472,P<0.001);不同年龄组间HUA患病率不同,男性患病率最高在40岁之前,随年龄增加HUA患病率降低(χ2=241.085,P<0.001),而女性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女性≥70岁患病率最高(χ2...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南京市栖霞区≥65岁老年人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S)患病率的变化趋势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选择2020―2022年在南京市栖霞区参与体检的≥65岁人群为研究对象,分析其MS患病率变化趋势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2020―2022年南京市栖霞区≥65岁人群的MS总患病率分别为36.72%、35.17%、33.80%,标化患病率分别为36.60%、35.11%、33.67%,呈下降趋势(趋势χ2=41.021,P<0.001);城乡分层后,城市≥65岁人群MS患病率呈下降趋势(趋势χ2=95.499,P<0.001);农村≥65岁人群MS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趋势χ2=16.237,P<0.001)。结论 南京市栖霞区≥65岁人群MS总患病率2020―2022年虽然呈下降趋势,但依然较高,尤其是农村地区MS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农村地区女性MS患病率增幅快,应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比奥科岛上献血人群中开展一次输血传播感染疾病(transfusion-transmissible infections,TTIs)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用金标法和ELISA对合格献血者血样进行4项输血传播感染疾病的检测,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型病毒(HBV)、丙型肝型病毒(HCV)、梅毒螺旋体(LUES),同时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评估TTIs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在2 937名献血者中HIV、HBV、HCV和梅毒螺旋体的感染率分别为7.83%(95%CI:6.858.80)、10.01%(95%CI:8.928.80)、10.01%(95%CI:8.9211.10)、3.71%(95%CI:3.0311.10)、3.71%(95%CI:3.034.39)和21.52%(95%CI:20.024.39)和21.52%(95%CI:20.0223.00)。多重混合感染的阳性率是6.30%(95%CI:5.4223.00)。多重混合感染的阳性率是6.30%(95%CI:5.427.18)。同时发现女性献血者的HIV和梅毒感染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献血者(HIV:AOR=1.50,95%CI:1.107.18)。同时发现女性献血者的HIV和梅毒感染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献血者(HIV:AOR=1.50,95%CI:1.102.04,P=0.010;梅毒:AOR=1.27,95%CI:1.022.04,P=0.010;梅毒:AOR=1.27,95%CI:1.021.58,P=0.034)。岛上的未规划居住区是艾滋病、乙肝和梅毒感染的显著危险因素(HIV:AOR=1.66,95%CI:1.041.58,P=0.034)。岛上的未规划居住区是艾滋病、乙肝和梅毒感染的显著危险因素(HIV:AOR=1.66,95%CI:1.042.66,P=0.033;HBV:AOR=1.78,95%CI:1.112.66,P=0.033;HBV:AOR=1.78,95%CI:1.112.83,P=0.016;梅毒:AOR=1.73,95%CI:1.262.83,P=0.016;梅毒:AOR=1.73,95%CI:1.262.37,P=0.001)。结论比奥科岛的献血人群中输血传播感染的阳性率极高,当地政府和卫生部门应采取更有效的干预措施来提高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无心血管风险因素中老年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降低心血管疾病负担提供依据。方法于2017年9月-2018年5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调查对象,对辽宁省朝阳县和凌源市≥40岁的1449名无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无心血管风险因素人群定义采用Adult Treatment PanelⅢ标准。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趋势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无心血管风险因素人群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为23.4%,男性(37.1%)显著高于女性(2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随年龄增加呈明显增加趋势(趋势χ2=62.068,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较大(与40~49岁组比较,50~59岁、60~69岁、70~79岁、≥80岁组的OR值分别为2.63、7.62、17.29和53.99)、男性(OR=1.87,95%CI:1.26~2.77)、高糖化血红蛋白(OR=1.90,95%CI:1.20~3.02)、高脉压差(OR=1.03,95%CI:1.01~1.05)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OR=2.31,95%CI:1.75~3.04)与患颈动脉粥样硬化高风险相关。结论无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中老年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高,高年龄、男性、高糖化血红蛋白、高脉压差和升高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提示在老年人、男性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轻微增高的人群中,即使无心血管危险因素,也应该注意动脉粥样硬化的监测。  相似文献   

6.
吴萃  陈秋艳  万金豹 《实用预防医学》2020,27(10):1207-1209
目的 了解上海市宝山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暴露水平及其人群分布特征,为开展脑卒中防治提供建议。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2018年宝山区35岁以上常住居民20 374人进行调查,了解其一般情况、疾病既往史和危险因素等信息。结果 20 374人中发现3 693例高危对象,检出率为18.13%,其中有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者1 015例(检出率为4.98%),脑卒中危险因素≥3项者2 678例(检出率为13.14%)。在2 678例高危人群中男性检出率(19.51%)高于女性(1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随着年龄的增加检出率不断增高(χ2趋势性检验P<0.001)。在2 678例危险因素≥3项的高危人群中,同时具有3种危险因素所占比例最高,为74.57%(1 997例);各危险因素的暴露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87.71%)、很少进行体育活动(75.62%)、BMI≥26 kg/m2(51.17%)、糖尿病(43.35%)、血脂异常(38.20%)、吸烟(22.52%)、卒中家族史(15.72%)、房颤史(1.79%),其中男性的吸烟暴露率高于女性,女性的血脂异常、糖尿病、很少进行体育活动、BMI≥26 kg/m2、卒中家族史的暴露率均高于男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海市宝山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暴露水平较高,应积极采取措施加强锻炼,有效控制血压、体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上海市南桥社区脑卒中的筛查情况,及早发现脑卒中高危人群,为脑卒中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南桥社区≥40岁的常住居民6 284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方式,以脑卒中风险评分卡为依据,评估出脑卒中高危人群,并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在6 284名研究对象中,筛查出脑卒中高危者959人(15.26%);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血压(88.22%)、很少进行体育活动(63.30%)、肥胖(51.72%)、高血脂(46.40%)、心房颤动或瓣膜心脏病(31.49%)、吸烟(29.61%)、糖尿病(26.38%)和脑卒中家族史(3.34%)。高危人群中男性的检出率(16.74%)高于女性(1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244,P<0.001);随着年龄的增长,高危人群检出率逐渐增高(χ2=26.638,P<0.001)。结论 应早期识别脑卒中的高危人群,并针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干预,提高人群健康意识,做到早发现与及时干预,从而进一步减少脑卒中的发病率、复发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王璐  刘思彤  伍丽  张旭慧 《现代预防医学》2023,(22):4188-4193+4224
目的 了解中国成年人隐性肥胖的分布和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本研究以某代谢综合征队列基线人群中体质指数(BMI)正常成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电阻抗方法 (BIA)测定其体脂率(BF%)。按照男性BF%≥24%,女性BF%≥33%的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和隐性肥胖组,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成年人隐性肥胖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 964名研究对象,隐性肥胖患病人数共146例,患病率为15.2%。隐性肥胖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在50~59岁年龄组最高,为17.9%,在60岁以上组有所下降(15.8%)(χ2 =5.339,P<0.05);男性隐性肥胖患病率为17.3%,显著高于女性(13.6%)(χ2 =5.018,P<0.05);南方地区隐性肥胖患病率为16.7%,显著高于北方地区(10.4%)(χ2 =11.567,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饮酒者隐性肥胖的患病风险高于不饮酒者(OR=1.306, 95%CI:1.014~...  相似文献   

9.
某高校教职工体质指数及腰臀比与血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BMI)和腰臀比(WHR)对教职工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方法对郑州大学2008年健康体检的2 668名教职工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教职工总体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17.2%,男性为21.0%,女性为15.8%,男性高于女性(P=0.000);随着年龄的增加,总体人群平均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检出率均明显升高(P0.01);与BMI、WHR正常人群比较,超重及肥胖组、腹型肥胖人群血压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且高血压检出率均升高(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WHR、BMI、年龄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分别为94.291(95%CI=8.147~1 091.264),1.216(95%CI=1.170~1.264),1.051(95%CI=1.041~1.060)。结论教职工人群WHR及BMI水平与高血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苏静  苏丽  高巧英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23,(10):1204-1210+1215
目的 分析河南省20~69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变化情况,探讨高血压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国民体质监测河南省抽样点20~69岁人群体质数据资料中高血压监测指标进行分析。基于2020年调查数据,采用χ2检验对高血压患病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并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患病的影响因素,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共调查20~69岁人群16 825人,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9.68%、22.69%和37.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710,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647,95%CI:1.431~1.896,P<0.001)、40岁及以上(40~44岁OR=1.510,95%CI:1.133~2.015,P=0.005;45~49岁OR=1.608,95%CI:1.208~2.141,P=0.001;50~54岁OR=2.208,95%CI:1.656~2.945,P<0.001;5...  相似文献   

11.
<正>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低和骨微结构改变为特征的骨骼疾病,会导致骨强度降低和骨质疏松性骨折(osteoporotic fracture,OF)风险增加[1]。一项Meta分析显示,OP和骨量减少的全球患病率分别为19.7%和40.4%,其中,男性和女性OP的患病率分别为10.6%和24.8%,而绝经后女性OP患病率高达27.4%,随着年龄的增加,OP的患病率逐渐增加[2]。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和铁西区≥60岁人群血脂异常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于2021年7—12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沈阳市两城区3 810名≥60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调查血脂异常患病现况,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3 582人完成了相关调查,有效率为94.0%。沈阳市两城区老年人血脂异常检出率为40.4%,女性(44.0%)高于男性(3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681,P <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1.54,95%CI=1.34~1.78)、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OR=1.69,95%CI=1.03~2.77)、高血压(OR=1.22,95%CI=1.06~1.40)、肥胖(OR=1.25,95%CI=1.01~1.54)和糖尿病(OR=1.59,95%CI=1.36~1.86)为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结论 沈阳市大东区和铁西区老年人血脂异常检出率较高,应重点关注女性、文化程度高者、高血压、糖尿病和肥胖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山东省金乡县农村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影响因素,为心血管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选取2020-07-01-2022-06-30金乡县农村居住>6个月35~75岁的7 011名居民为筛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统计方法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本次筛查出心血管病高危人数为1 502人,高危率为21.42%。其中男性高危人群检出率为24.64%,女性为19.0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χ2=31.30,P<0.001)、年龄(χ2=389.30,P<0.001)、婚姻状况(χ2=8.33,P=0.004)、超重(χ2=115.10,P<0.001)、肥胖(χ2=122.30,P<0.001)、吸烟(χ2=4.59,P=0.032)、收入高低(χ2=4.79...  相似文献   

14.
陈德喜  陈磊  朱晓云 《实用预防医学》2018,25(10):1180-1183
目的 了解金山区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分布情况,为特异性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6年9月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金山区某社区35岁以上户籍居民2 102人,问卷调查其一般情况、疾病既往史、疾病行为和危险因素信息等信息,测量身高、体重、血压等。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高危人群检出率、危险因素暴露率等指标。 结果 检出高危人群669人,检出率31.83%,其中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者或者卒中史者90人(检出率4.28%),脑卒中危险因素≥3 项者579人(检出率27.55%)。男性检出率(38.27%)高于女性(27.32%)(χ2=28.09,P<0.001)。随着年龄的增长,高危人群检出率逐渐增高(χ2趋势=41.46,P<0.001)。在579名危险因素≥3的高危人群中,同时有3种和4种危险因素共计502例,所占比例达到86.70%。高危人群危险因素的暴露率依次是高血压(90.33%)、血脂异常(64.59%)、超重(48.53%)、缺乏运动(39.38%)、糖尿病(39.03%)、吸烟(34.72%)、卒中家族史(25.04%)以及房颤(13.82%),其中男性的吸烟率(65.42%)高于女性(2.82%)(χ2=250.25,P<0.001),女性的血脂异常率(69.01%)、房颤率(17.25%)高于男性(血脂异常60.34%、房颤10.85%)(血脂χ2=4.76,P=0.029;房颤χ2=4.94,P=0.026)。高血压(χ2=0.17,P=0.680)、超重(χ2=0.74,P=0.390)、缺乏运动(χ2=0.10,P=0.755)、糖尿病(χ2=1.93,P=0.165)、卒中家族史(χ2=3.59,P=0.058)的暴露率男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金山区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暴露率较高,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高血压、血脂异常以及超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湖北省就业流动人口的主要慢性病患病情况,为制定慢性病预防控制策略及推动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年采用按行业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湖北省6个区县的18岁及以上就业流动人口,利用Waldχ2及Rao-Scottχ2分别进行趋势及差异性检验,分析18~59岁就业流动人口主要慢性病患病情况。结果共有1 724例样本人群纳入分析。超重率为30.7%(95%CI:25.7%~35.6%),男性为40.6%(95%CI:31.7%~49.5%),女性为20.9%(95%CI:16.8%~24.9%),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肥胖率为7.8%(95%CI:6.3%~9.4%),男性为11.5%(95%CI:7.6%~15.5%),女性为4.2%(95%CI:2.2%~6.1%),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重率和肥胖率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高血压患病率为16.5%(95%CI:13.6%~19.5%),男性为24.3%(95%CI:19.0%~29.6%),女性为8.9%(95%CI:6.5%~11.3%),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年龄的增加,男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均呈逐渐上升趋势(P0.01);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男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则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行业间,建筑业高血压患病率最高(26.5%,95%CI:19.4%~33.6%)。糖尿病患病率为4.4%(95%CI:3.0%~5.7%),男性为5.4%(95%CI:4.3%~6.4%),女性为3.4%(95%CI:0.9%~5.9%),男女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男性与女性糖尿病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P0.01)。结论湖北省就业流动人口慢性病患病情况不容乐观,要针对不同行业流动人口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工作,尤其要关注男性从业人员的慢性病及其行为危险因素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老年人失能的性别差异,探讨影响失能性别差异的相关因素。方法 调查资料来源于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CLHLS)2018年横断面调查数据,共14 952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纳入分析。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评估老年人失能情况,采用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Fairlie分解法分析老年人失能性别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老年人中,女性失能率高于男性(8.0%vs. 6.4%, Rao-Scott χ2=8.301,P=0.0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跌倒史、自评家庭经济水平、脑血管病史是老年男性和老年女性失能的共同影响因素;BMI<18.5 kg/m2(OR=1.98, 95%CI:1.43~2.75)、居住地为农村(OR=0.77, 95%CI:0.61~0.98)、糖尿病史(OR=1.50, 95%CI:1.09~2.07)是老年女性失能的影响因素,焦虑(轻度焦虑OR=2.28, 95%CI:1.50~3.48,中重度焦虑OR=2.65, 95%CI:1.31~5.38)是老年男性失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黔江地区胆结石患病率及影响因素,为胆结石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2014—2019年期间参加体检的23 724名人群基本信息和体检数据,分析胆结石患病率在不同年龄、性别、种族等人群特征分布情况,并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胆结石患病风险相关因素。结果 研究对象中166人被诊断为胆结石,患病率0.70%(95%CI:0.59%~0.8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和女性胆结石患病率分别为0.68%(95%CI:0.52%~0.83%)和0.72%(95%CI:0.57%~0.86%),二者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χ2=0.140; P=0.708)。不同民族之间胆结石患病率无显著差异(汉族0.70%vs土家族0.73%vs苗族0.59%vs其他民族1.04%;χ2=1.394; P=0.63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肾结石(OR=8.185; 95%CI:2.808~23.858)、高血压(OR=1.774; 95%CI:1.260~2.498)、高龄(OR=2.803; ...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文成县社区居民血脂异常患病情况的现状及其主要危险因素,为制定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3年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文成县4 003名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一般情况、吸烟、饮酒、体力活动、膳食及精神因素等)、体格检查(体重、身高和血压的测量)及血生化检测(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和血糖的检测),采用χ2检验分析血脂异常的人群分布,采用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探讨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 结果 文成县18岁及以上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为45.32%,男女性血脂异常患病率为40.12%、48.86%。以2000年中国人口构成进行标化后血脂异常标化患病率为44.21%:男为39.43%,女为46.40%。女性显著高于男性(χ2=29.76,P=0.000),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χ2趋势=29.25,P=0.000)。高甘油三酯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胆固醇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患病率分别为22.2%、14.9%、12.4%、8.9%。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脂异常与性别(OR=1.317,95%CI:1.115~1.554, P=0.001)、年龄(OR=1.010,95%CI:1.005~1.016, P=0.000)、职业(OR=1.053,95%CI:1.021~1.086, P=0.001)、文化程度(OR=1.146,95%CI:1.055~1.246, P=0.001)、高血压(OR=13.094,95%CI:11.053~15.512, P=0.000)、超重(OR=1.220,95%CI:1.022~1.457, P=0.028)、肥胖(OR=2.376,95%CI:1.524~3.704, P=0.000)有关。 结论 文成县社区居民18 岁及以上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血脂异常与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高血压、超重和肥胖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昆明市成人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昆明市官渡区与安宁市2 165名成人居民为调查对象,收集人口学特征、饮食习惯和血脂、血糖异常、肾功能不全等慢性疾病患病资料;测定身高、体质量、腰围、血压、尿酸、血脂、血糖等,分析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有效调查2 165人,男女比例为0.89∶1,年龄(45.75±17.62)岁。共检出高尿酸血症741例,检出率为34.23%。其中男性检出率为42.53%,女性检出率为26.92%,男女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43,P<0.001)。45~54岁男性尿酸水平高于女性(t=0.012,P<0.05)。男性18~24岁高尿酸血症检出率最高,为51.69%;女性≥75岁高尿酸血症检出率最高,为36.07%。男性高尿酸血症总检出率高于女性(χ2=58.28,P<0.05);18~24岁、25~34岁、35~44岁、45~54岁男性高尿酸血症检出率高于女性(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脂肪肝与BMI、血脂及尿酸的剂量-反应关系,探索脂肪肝的危险因素,为脂肪肝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分析陕北地区某油田2021年度职工健康体检资料,应用二元logistic向前逐步回归模型和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人群脂肪肝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调查对象1 995人,检出脂肪肝549人,检出率为27.52%;男性检出率为35.55%,女性检出率为10.59%,脂肪肝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χ2=135.982,P<0.05);超重、肥胖人群脂肪肝检出率分别为38.66%, 78.34%高于体质量正常人群9.93%(χ2=458.255,P<0.05),脂肪肝人群在血糖、血脂、尿酸、肝脏酶学等生化指标上的水平高于非脂肪肝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89、-10.63、-7.15、-17.09、-5.21、-7.82、-18.05、-4.40,P<0.05);控制混杂因素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AST、TG、HbA1c与脂肪肝的检率有显著的影响(OR=5.32、29.9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