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目的:了解延边农村朝、汉两族留守老人慢性病患病及就诊延迟情况,探讨延边农村留守老人慢性病就诊延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延边地区农村312名留守老人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延边地区农村留守老人慢性病患病率为66.7%,其中朝鲜族老人患病率为71.5%;汉族老人患病率为61.9%;汉族老人慢性病患病前六位依次为高血压(31.1%)、肺部疾病(21.6%)、心脏病(18.9%)、骨、关节病(14.3%)、脑部疾病(9.1%)、糖尿病(6.8%);朝鲜族老人慢性病患病前六位依次为高血压(38.9%)、骨、关节病(23.7%)、肝部疾病(19.3%)、肺部疾病(12.6%)、心脏病(10.9%)、胃肠疾病(7.1%);留守老人慢性病就诊延迟的病人143人,就诊延迟率为68.9%,其中汉族就诊延迟率为71.4%,朝鲜族为57.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收入、有无慢性病是留守老人慢性病就诊延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延边地区农村留守老人慢性病患病率高,就诊延迟情况严重。与汉族老人比较,朝鲜族老人慢性病患病率高,就诊延迟率低,但仍处于较高的水平。今后应根据民族文化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慢性病就诊延迟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了解四川省安岳县农村留守老人养老现状,为完善当地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服务,更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参考。方法 2022年8—11月,选取该县正在实施乡村振兴的Y村、Z村中农村留守老人225位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与半结构性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并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响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满意度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25位农村留守老人以女性为主,占比58.7%;年龄集中在60~70岁,占比52.9%;单身状态(未婚、离异、丧偶)达到59.6%;52.9%的留守老人没有上过学,家庭月收入1 000元以下占44.4%,2 000元以下占比接近90%;基本都患有慢性病,生活能自理占96.9%,绝大部分主要就诊于村卫生室,其次为乡镇卫生院。农村留守老人中有子女203人(90.2%),子女数量以3~4个为主,最近子女在省内其他城市占70%以上,由于疫情影响,近年来99%子女每年返乡少于2次,但每周联系频率> 2次的占78.8%;90%以上的农村留守老人对目前乡村振兴实施情况表示满意。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农村留守老人家庭月收入对目前养老满意度自...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贵州黔南民族地区农村留守与非留守老年人慢性病情况及日常生活功能受损情况。方法在贵州黔南民族农村地区,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符合要求的老年人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慢性病患病情况及日常生活功能情况等。结果贵州黔南民族地区农村留守与非留守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分别为69.13%、64.25%(P0.05),两者慢性病患病率前3位的疾病从高到低均为风湿性关节炎、颈腰椎等骨骼肌肉病、高血压。留守老年人ADL和IADL的受损率分别为20.24%、47.86%,非留守老年人ADL和IADL受损率分别为22.03%、44.9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贵州黔南民族地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尤其是留守老年人;留守与非留守老年人日常生活功能受损分布大致相同,慢性病与日常生活功能受损共患情况突出;在民族地区应因地制宜制定慢性疾病防治对策和提供合理的养老服务、老年人健康照护服务,从而预防或减缓老年人慢性病流行和日常生活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贵州黔南地区农村留守老年人健康自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5年12月—2016年3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贵州黔南地区抽取1 260名农村留守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贵州黔南地区1 260名农村留守老年人中,健康自评状况为"好"者318人(25.24%),"一般"者592人(46.98%)"差"者350人(27.78%);有序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患慢性病和日常生活功能受损的农村留守老年人健康自评状况较差,家庭月均收入≥1 000元、过去1年接受健康教育活动、就诊一般便利和便利的农村留守老年人健康自评状况较好。结论贵州黔南地区农村留守老年人健康自评状况相对较差;性别、家庭月均收入、是否患慢性病、日常生活功能是否受损、过去1年是否接受健康教育活动和就诊便利程度是当地农村留守老年人健康自评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贵州某民族地区农村留守老年人慢性病与日常生活功能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及日常生活功能量表,以贵州黔南民族农村地区为调查点,对1260例60岁以上留守老年人进行入户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慢性病和日常生活功能等。结果该民族地区农村留守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69.13%,留守老年人ADL损害率20.24%,IADL损害率47.86%。对ADL损害影响显著的疾病依次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OR=2.305,95%CI:1.461~3.636)、风湿性关节炎(OR=1.447,95%CI:1.085~1.929);对IADL损害影响显著的疾病依次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OR=1.630,95%CI:1.043~2.546)、风湿性关节炎(OR=1.472,95%CI:1.152~1.882)、高血压(OR=1.441,95%CI:1.070~1.943)。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是民族地区农村留守老年人日常生活功能受损的重要因素,应在留守老年人中针对性地开展重点慢性病防治的健康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苏北农村地区空巢老人慢性病患病情况,为提高空巢老人的健康水平提供对策。方法 2014年7—8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和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苏北徐州、连云港和宿迁3市24个行政村的部分空巢老人进行入户面对面的询问调查。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苏北农村地区空巢老人的慢性病患病率为59.9%(844/1 409),其中患1种慢性病的农村老年人占52.6%(741/1 409),患2种慢性病的占26.3%(371/1409),患3种及以上慢性病的21.1%(297/1 409)。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人均年收入、家庭和睦、生活满意度、吸烟、饮酒、锻炼的空巢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苏北农村地区空巢老人的慢性病患病率偏高,可从加强健康教育、改变老人不良的生活习惯、营造和谐氛围等方面提高空巢老人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南阳市农村留守老人对心脑血管疾病的知识、态度行为、防治需求现况,进而有目的地采取措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方法随机抽取1596名老人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格测量,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心脑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的知晓情况,知晓率最高的是吸烟,占62.1%,最低的是高盐高脂饮食,占31.0%;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态度、行为情况,应答率最高的是定期看医生,占66.2%,应答率最低的是主动获取卫生保健知识,占31.6%;希望获得防治知识的途径,应答率最高的是讲座,占73.2%,应答率最低的是网络,占24.6%。结论南阳市农村留守老人心脑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的知晓情况有待提高,相关态度、行为有待加强,应针对需求,采取多种措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杭州市养老机构入住老人情况,为养老机构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问卷的方式对杭州市6所养老机构的120位老人进行基本情况、慢性病、生活自理能力以及服务满意度的调查.结果 入住老人80岁以上占66.7%;丧偶占75.8%;入住费用由老人自己支付占69.2%;患有慢性疾病的占87.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重庆市农村留守老人的自评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制定留守老人健康保障政策提供实证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对重庆市600名农村留守老人进行问卷调查,描述其自评健康状况,并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其自评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自评健康为差、一般、好的农村留守老人分别占44%、40.67%、15.33%。高家庭人均年收入(OR = 0.396,95%CI:- 1.349~- 0.505)、未购买商业健康保险(OR = 0.424,95%CI:- 1.344~- 0.370)、两周内未出现不适(OR = 0.601,95%CI:- 0.884~- 0.135)、一年内未住院(OR = 0.448,95%CI:- 1.197~- 0.406)、高BMI指数(OR = 0.406,95%CI:- 1.530~0.301)的农村留守老人自评健康更倾向于积极(OR<1),医疗费用负担重(OR = 2.433,95%CI:0.313~1.464)、所患慢性病数多(OR = 5.877,95%CI:1.223~2.319)和不饮酒(OR = 2.948,95%CI:0.637~1.524)的老人自评健康更倾向于消极(OR>1)。结论 加强农村留守老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农村留守老人的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体系,积极开展农村留守老人专项健康教育行动,降低疾病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蒲江县农村慢性病防治知识了解情况,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蒲江县4镇18岁以上农村居民慢性病防治知识了解情况及对4镇的全部村医进行慢性病防治管理情况进行了解。结果调查了村民9 286人、村医39人。村民:知识来源主要是电视(92.32%);对相关知识的了解不足;20.11%的人认为有必要定期健康体检。村医对慢性病防治知识回答正确率为52%,85%的认为慢性病的防治与自己关系不大,80%的工作时间用于疾病的治疗。结论蒲江县农村居民对慢性病防治知识了解不足,对知识的了解医务人员起着积极作用,今后工作中应首先加强村医对慢性病的防治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学生养老志愿服务对农村留守老人主观幸福感(SWB)的影响.方法: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对吉林省135名农村留守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有配偶或无配偶但有近亲陪伴的农村留守老人前测幸福度极为显著高于无配偶独居的农村留守老人(P<0.001);无生活压力的农村留守老人前测幸福度非常显著高于有生活压力老人(P<0.01);参与社群互动或邻里走动的农村留守老人前测幸福度显著高于社群活动较少甚至没有的老人(P<0.05).②大学生养老志愿服务后,无配偶独居的农村留守老人后测幸福感提升极为显著(P<0.001);有生活压力的农村留守老人后测幸福感提升非常显著(P<0.01);社群活动较少甚至没有的农村留守老人后测幸福感提升极为显著(P<0.001).结论:大学生养老志愿服务介入生活负担重、无配偶(独居)、缺少社群交往的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的社会效益更大.  相似文献   

12.
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现状,为提高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决策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1487名河南省中南部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运用SPSS17.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农村留守老人躯体化、强迫症、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与城市老年人存在统计差异,他们社会支持的获得呈年龄上的阶段性特征,其受教育程度与心理健康总分相关、年龄与精神性病因子相关.他们与城市老年人相比在自责、幻想和合理化3因子的得分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农村留守老人在解决问题、求助和退避3项因子分上存在性别差异(P<0.01),其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与SCL-90除敌对因子外的其他各项得分均呈负相关(P<0.01),其自责、幻想和合理化与抑郁、人际关系和其它等因子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受教育程度、年龄等人口学变量以及社会支持是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城乡、性别等因素影响着农村留守老年人的应对方式,这些应对方式进而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社区护理服务站对留守老人健康教育的作用。方法:由高年资护士与乡村医生共同建立社区护理服务站,对80名留守老人开展健康教育,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留守老人对疾病防治知识、电视疾病治疗广告识别、健康保健知识的认知程度。结果:通过建立社区护理服务站,对留守老人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留守老人对疾病防治知识、电视疾病治疗广告识别、健康保健知识的认知程度。结论:社区护理服务站对留守老人进行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改善留守老人的健康状况,还可以提高教师与护生的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开封地区农村老年人健康自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健康老龄化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抽取2017年5月调查区域(禹王台区、顺河区、祥符区、杞县、通许县、尉氏县)的开封地区农村户籍的901名老年人。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健康自评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901名调查对象,男女比为1∶0.98,受教育程度:未上过学占49.17%,留守老人占比70.48%。健康自评为"差"者360例(39.96%),健康自评为"一般"者379例(42.06%),健康自评为"好"者162例(17.9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开封市农村老年人健康自评状况的相关影响因素有是否为留守老人、是否患有慢性病、是否年内住院、BMI指数(P0.05)。结论开封地区农村老年人健康自评状况较为积极,健康自评状况的相关影响因素有是否为留守老人、是否患有慢性病、是否年内住院、BMI指数。  相似文献   

15.
正慢性病的特点是病程长,康复慢。有些老年人对自己的慢性病忧心忡忡,担心自己的病好不了;有些老年人则大大咧咧,任其发展。这都是不利于身体恢复的非正常态度,现归纳一些对待老年慢性病的方法。树立信心。老人慢性病主要是心脑血管病、肿瘤、慢性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运动系统疾病。导致这些疾病的原因,属于精神、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的因素占50%左右。病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在慢性病的康复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据此要相  相似文献   

16.
贺斌 《现代预防医学》2014,(12):2184-2187,2196
目的研究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现状和影响因素,为提高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决策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1 487名河南省中南部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运用SPSS17.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不同经济状况的农村留守老人躯体化、强迫症、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他们社会支持的获得呈年龄上的阶段性特征,其受教育程度与心理健康总分显著相关,年龄与精神病性因子显著相关。不同经济状况的农村留守老人在自责、幻想和合理化3因子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农村留守老人在解决问题、求助和退避3项因子分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0.01),其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与SCL-90除敌对因子外的其他各项得分均呈显著的负相关(P0.01),其自责、幻想和合理化与抑郁、人际关系和其他等因子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受教育程度、年龄等人口学变量以及社会支持是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收入状况、性别等因素影响着农村留守老年人的应对方式,这些应对方式进而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了解辽宁省锦州市空巢老人慢性疾病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空巢老人生活质量及合理有效分配医疗卫生资源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于2014年1-12月,应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辽宁省锦州市超过60岁的空巢老人2058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问卷调查。结果 锦州市空巢老人慢性病的患病率是76.4%,其中患1、2、3、4和≥5种慢病者分别占患慢性病者总数的36.5%、27.1%、15.9%、9.1%和11.4%。总患病率居于前5位的慢性病分别为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城市户口空巢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前5位分别是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骨质疏松;农村户口的空巢老人慢性病患病率前5位分别是高血压、骨质疏松、脑血管疾病、心脏病、风湿性关节炎。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超过70岁、有其他医疗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是锦州市空巢老人慢性病患病的危险因素;而收入足够满足需要、在职工作、睡眠正常、生活质量良好、日常生活能力正常、心理症状指数正常是锦州市空巢慢性病患病的保护因素。结论 锦州市空巢老人慢性病患病率较高;收入是否满足需要、医保类型、年龄、工作现状、日常生活能力、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心理症状指数是空巢老人慢性病患病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养老机构老年人慢性病自我管理现状,探讨健康赋权在养老机构老年人创伤后成长和慢性病自我管理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和整群抽样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慢性病自我管理量表、创伤后成长量表、老年人健康赋权量表对203名养老机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对养老机构老年人健康赋权、创伤后成长和慢性病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应用Bootstrap法检验健康赋权在创伤后成长与慢性病自我管理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 老年人慢性病自我管理总分为(27.96±9.24)分,与创伤后成长和健康赋权均呈正相关(r = 0.547、0.540,P<0.001)。创伤后成长(t = 6.117,P<0.001)、健康赋权(t = 5.321,P<0.001)、每天用药次数(t = 2.420,P = 0.016)是自我管理的独立影响因素,可解释总变异的40.4%。健康赋权在创伤后成长与自我管理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占总效应的28.32%。结论 养老机构老年人慢性病自我管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机构管理者和照顾者应重视健康赋权对自我管理的中介效应,提升老年人慢性病自我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甘肃省临洮县空巢老人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开展空巢老人社区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2012年1—2月选择临洮县空巢老人150名,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入户调查,现场发放问卷,填写后现场收回。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多因素相关性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50名空巢老人慢性病的总患病率为76.7%,其中城镇空巢老人慢性病患病率为80.0%,以高血压居首位,占36.9%;农村空巢老人慢性病患病率为74.1%,以腰椎疾病居首位,占20.0%。其中,患1种疾病的占调查总人数的48.7%,患2种以上疾病的占28.0%。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空巢老人慢性病患病率与年龄、吸烟、饮酒、睡眠、锻炼和体重状况均有相关性(均P<0.05)。结论临洮县空巢老人慢性病患病率较高,需要引起社会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西南民族农村地区的养老供需现状,为民族农村地区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提出对策。[方法]采用立意整群抽样,对665名傣族、侗族、藏族农村居家老人进行调查,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3个民族农村地区的养老供需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民族地区农村老年人多发慢性病且失能率高,倾向于有社会养老服务支撑的居家养老意愿强(傣族97. 4%、侗族96. 6%,藏族99. 6%);自报告医疗保健康复需求高居首位(傣族占81. 28%,侗族占87. 66%,藏族占67. 80%);养老机构建设投入增加、养老机构数与床位数增加,但集中分布在州、县、乡;养老院环境显著改善,但入住率较低,傣族为11. 03%,侗族为22. 61%,藏族为7. 2%。[结论]民族地区农村老人居家养老意愿强,现有养老服务体系与养老需求脱节;家庭社区层面医养资源分离、投入少使多层次医养服务体系建设难落实;少数民族文化多元,加剧了服务体系建设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