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院校合作的中医护理岗位人才培养模式对大专护生专业认同、职业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于2014年9月—2017年3月,从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14级普通大专护理专业15个班中随机抽取2个班共10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再根据学号单双号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基于院校合作的中医护理岗位人才培养模式,对两组护生的专业认同和职业自我效能进行比较。结果培养模式实施后,观察组护生的专业认同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院校合作的中医护理岗位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提升大专护生的专业认同度和职业自我效能感,可供护理岗位人才培养借鉴。  相似文献   

2.
李芳  王婷婷  王丽  韦欢欢  覃芹丹  颜萍 《护理研究》2023,(22):4126-4128
目的:探讨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混合式教学在本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新疆某高校2019级全日制护理学专业本科生312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护生分为试验组(139名)、对照组(173名)。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试验组借助超星学习平台实施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混合式教学。1个学期后采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大学生学习投入量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对两组护生进行调查。结果:试验组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总分及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维度得分、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生大学生学习投入量表各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生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总分及情绪低落维度得分、行为不当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混合式教学可以培养护生自我效能感,激发护生学习兴趣,减轻护生学习倦怠感。  相似文献   

3.
刘海波  胡芳 《护理研究》2011,25(15):1334-1336
[目的]对不同学历护生的择业效能感和职业期望及相关性进行调查分析,为临床护理教育者引导护生形成科学的职业期望提供依据。[方法]护理本科生、大专生、研究生各150名,填写职业期望和择业效能感调查量表。[结果]择业效能感,研究生在自我评价、目标设定方面得分均高于大专护生、本科护生(P<0.05),在总效能方面低于大专护生、本科护生(P<0.05)。职业期望、自我发展、总期望得分研究生高于本科护生、本科护生高于大专护生、研究生高于大专护生(P<0.05)。择业效能感与职业期望在大多数维度上都呈正相关(P<0.05)。[结论]不同学历护生职业期望和择业效能感有其各自的特点,随着择业效能感的提高,职业期望也会增加。因此,临床护理教育者可根据护生学历不同给予职业期望和相应的择业效能感指导,树立合理、科学的就业观。  相似文献   

4.
自我效能理论在提高实习护生操作技能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自我效能感对实习护生操作技能的影响。方法将80名实习护生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名。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带教,试验组除接受常规临床带教外,由带教老师根据自我效能理论采用提高自我效能感的方法进行操作技能的带教。比较两组实习护生干预前后的自我效能感及操作技能考核得分。结果干预后试验组实习护生自我效能感得分及操作技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我效能感可提高实习护生操作技能,改善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岗位人才培养模式对中医护理大专生学习适应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大专护生90名为对照组,90名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试验组采用中医护理岗位人才培养模式,包括组建培训师资、构建培养大纲及实施培养方案。教学结束后,对两组中医护理大专生的考核成绩、学习适应能力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中医护理大专生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学习适应能力总均分及5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院校合作的岗位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提升中医护理大专生的学习适应能力,提高学习成绩,并使其对教学的满意度提高,有助于提高中医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王道清  胡晨晨  潘云  王芸 《全科护理》2023,(29):4160-4163
目的:探讨BOPPPS混合教学模式在社区护理课程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2021年9月—12月某专科院校护理专业2020级2个班的240名护生为研究对象,一个班为试验组(n=114),另一个班为对照组(n=125)。两组护生接受相同的社区护理授课教学内容,试验组采用BOPPPS混合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结束后采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对两组护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进行调查,同时比较两组护生考试成绩。结果:试验组护生期末考试成绩为(85.04±6.59)分,高于对照组的(77.60±5.48)分(t=-9.530,P<0.001)。多元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分组因素对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得分、期末考试成绩有影响(t值分别为-2.206,-8.549,P均<0.05);轮廓图显示,试验组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得分、期末成绩高于对照组。结论:BOPPPS混合教学模式能更好地激发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促进护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专护生文化智力与自我效能及沟通能力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文化智力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沟通能力测量表对283名大专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专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2.49±0.41)分,常模得分为(2.95±0.5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8.582,P=0.000)。其中农村生源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39±0.42)分,城镇生源学生得分为(2.52±0.36)分,组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3,P=0.021)。大专护生文化智力得分与自我效能及沟通能力得分呈正相关(r=0.320,0.343;P〈0.01)。结论大专护生文化智力与自我效能、沟通能力存在相关性,护理教育者应对大专护生的文化智力、沟通能力、自我效能进行培养,以提高护生跨文化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辅助教学模式对本科实习护生职业认同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法的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4月于某三甲医院实习的全日制护理本科生127人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组先后顺序,将2019年6月—2020年4月的65名实习护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带教模式,将2020年6月—2021年4月的62名实习护生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微信群进行辅助教学,干预后比较两组护生的职业认同和自我效能得分水平,干预时间为6个月。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护生职业认同感总分为(65.33±2.34)分,自我效能总分为(85.37±1.20)分,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护生职业认同感的自我概念、留职获益与离职风险、社会比较与自我反思、职业选择的自主性、社会说服5个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自我效能感的职业态度及信念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辅助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本科实习护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自我效能,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不同民族护生职业认同与自我效能感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新疆地区护生的职业认同及自我效能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3所高校护生共1 263名,采用护生职业认同量表和自我效能感综合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职业认同得分(119.30±21.69)分,汉族护生得分(113.33±22.21)分,低于少数民族护生(123.88±20.1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生自我效能感得分(119.79±17.95)分,汉族护生得分(115.35±17.50)分,低于少数民族护生(123.19±17.5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汉族护生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为学历,少数民族为高考志愿和学历;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高考志愿、学历、一般自我效能感以及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对各民族护生职业认同均能产生影响(P0.05)。[结论]新疆地区少数民族护生职业认同及自我效能感水平均相对较高,不同民族护生职业认同和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高职护生职业认同感、自尊水平及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分析三者的相关性,为今后护理教育改革,以及增强高职护生职业认同感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职业认同感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自尊量表对湖南省某高职院校413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了解护生职业认同感、自尊水平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结果研究获得有效问卷376份,该376名高职护生的职业认同感问卷得分、自尊量表得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得分分别为(62.84±11.43)分、(29.48±4.70)分、(26.92±6.05)分。高职护生职业认同感、自尊与一般自我效能感三者之间两两呈正相关(r=0.371~0.493,P<0.01)。结论高职护理院校在培养护生时,应重视护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自尊水平,提高其自尊水平,增强其一般自我效能感和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11.
护理本科毕业生专业行为表现与专业态度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价护理本科毕业生专业行为的表现,并探索其与专业态度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Schwirian"护理专业行为表现六维评分表"评价52项护理行为在临床学习的经常性、自我表现、教育为其所做准备3方面;Arthur"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测量护生的专业态度.采取方便抽样,调查护理本科毕业生74名.结果 护理本科生在专业发展、重病护理、领导、沟通交流等方面的自我评价显示了良好的专业行为表现;学校所做教育准备和专业行为表现呈显著相关(P<0.01),护理专业行为与护理专业自我概念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 "护理专业行为表现六维评分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从多方面评价了护理本科生护理行为的表现,表明高等护理教育为人文素质和技能实践做了良好的教育准备;护理专业行为表现和专业态度互为因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临床专科护理指引在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创新制订临床专科护理指引,各专科按照专科特点及需求制定本专科指引,指引主要分为两部分:疾病常规护理指引和症状护理指引。随机抽取呼吸内科、神经外科、肿瘤内科、骨外科、肿瘤放射治疗科5个护理单元为研究对象,实施指引前后进行对比。结果以神经外科为代表科室,实施指引前基础护理质量得分为(2.223±0.315)分,满意度得分为(41.26±3.25)分,实施指引后基础护理质量得分为(3.122±0.214)分,满意度得分为(46.12±5.26)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1.833,12.740;P〈0.05或P〈0.01)。结论应用临床专科护理指引,能规范临床护理行为;为临床一线护士,尤其是专科不熟悉的进修、新毕业、新转科等临床高危护士,提供科学、准确、专业、实用的专科护理指引,以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减少护理风险,确保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本科护生专业承诺的现状,为护理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连榕等编制的《大学生专业承诺调查量表》对在校的本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本科护生的专业承诺不高,呈中等偏上水平.其中,理想承诺得分最低,其次是继续承诺和情感承诺,规范承诺得分最高.不同年级、性别、录取志愿、生源地护生的专业承诺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前本科护生的专业承诺状况不容忽视,学校应重视并采取各种针对性措施提高本科护生的专业承诺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高职毕业护生社区护理的职业情感和就业意向状况,为高职护生的培养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109名高职毕业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高职护生多数感到就业压力大,仅30.3%表示愿意选择社区护理岗位,其影响因素有个人发展前景不好、社区护士待遇低、人们对社区护理的认识不够等;护生对社区护理的职业情感负性情绪较多,70.6%的护生认为学校的社区护理教育不能够满足社区护理工作的需要.结论 学校应加强培养高职护生正确的职业认知,开展适当的职业指导,加强社区护理实习教学环境的建设,重视护生人文沟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护理本科生专业价值观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护理本科生的专业价值观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提高护理本科生专业价值观水平的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08年12月-2009年4月,我们采用Weis设计的“护理专业价值观评价量表”对308名护理本科生的专业价值观水平进行评价,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护理本科生的专业价值观呈中等水平,其专业价值观水平在有无临床实习经历间、护生入学时对选择护理专业持有不同态度间,护生毕业时对选择从事护理专业持有不同态度间及其父母对子女从事护理专业持有的不同态度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回归分析提示,护生对选择和从事护理专业所持的态度是影响其专业价值观水平的主要因素。结论学校的培养模式、护理本科生自身的因素及家庭因素均会影响护理本科生专业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因此,高等护理教育应加强学生专业价值观的培养,有助于未来护理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Although pre-registration nursing in the United Kingdom (UK) is moving towards a graduate exit, the vocational/professional debate is still live and continues to be played out in both popular and professional literature. This study considers the nature of contemporary academic communities and the challenge of duality in professional nursing life. More than a decade after the move into higher education (HE) however the role of the academic is still controversial, with much of the debate focussed on the nature of clinical credibility. This article considers the dimensions of academic nursing, reports the views of academics and clinicians and introduces a model of working that could potentially harness and blend the skills of academics and clinicians, nurturing a culture of applied scholarship throughout the professional/academic journey.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实习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及专业典范对职业认同的影响。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于2019年12月选取辽宁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实习的144名护理本科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生职业认同问卷、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和护生专业典范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共发放144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44份,有效回收率为100%。结果144名护理本科实习生职业认同问卷总分为(60.82±10.86)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总分为(138.85±22.53)分,专业典范量表总分为(76.56±12.31)分。单因素分析显示,在校期间是否获得过奖学金、就业意向是护理本科实习生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t=2.540,F=8.129;P<0.05)。护理本科实习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专业典范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与护生职业认同量表总分呈正相关(r值为0.446~0.623,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就业意向、制定规划及专业典范进入回归方程,可解释职业认同46.7%的变异。结论护理本科实习生的职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仍有待提高。高校和实习医院可通过针对性的措施引导护生制定职业规划,通过提高临床老师的专业典范作用来提高护理本科实习生的职业认同。  相似文献   

18.
Aim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and professional self-concept of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during the clinical practice period.BackgroundClinical practic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s of nursing education. Nursing students combine theoretical knowledge, psychomotor skills and emotions in a professional socialization process through clinical practice sessions.DesignA two-time point longitudinal design was performed. A cross-lagged model was employe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and professional self-concept of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during their clinical practice period.MethodsA total of 210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The questionnaire was distributed two months and six months after their clinical practice started. Professional Self Concept of Nurses Instrument and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Scale for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were the two main instruments.ResultsBoth th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and professional self-concept of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increase at the end of the sixth month compared with the end of the second month after their clinical practice started. The results of the cross-lagged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professional self-concept was partially responsi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The effect of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self-concept, in contrast, was not found in this study.ConclusionsClinical nursing educators should pay greater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fessional self-concept of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creating a supportive clinical learning environment to facilitate the improvement of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self-concept and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描述三级医院专业护理实践环境以及护士组织承诺的现状,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运用护士实践环境量表和中国职工组织承诺量表对连云港市两所三级医院的279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实践环境量表总分(2.64±0.47)分,护士组织承诺总分(2.76±0.53)分。一般资料中影响专业护理实践环境的因素有科室、工作目的 ;影响护士组织承诺的因素有岗位年限、工作目的。专业护理实践环境与护士组织承诺呈正相关(P〈0.01)。结论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升专业护理实践环境水平,同时提升护士的职业使命感,是提高护士组织承诺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护理专业小组指导在急救流程医护配合培训中的作用,探讨护理专业小组对提高护士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技术操作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急救中心34名护士进行急救流程培训,采取护理专业小组和医师指导配合的培训方法,比较培训前后的护士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了解培训效果.结果 34名护士全部完成培训,无护理专业小组指导的理论考核成绩为(80.38 ±4.34)分,指导后为(87.03 ±4.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2,P<0.01).操作考核成绩,无护理专业小组指导为(79.12 ±4.50)分,指导后为(90.38 ±4.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28,P<0.01).100%的接受培训的护士认为培训增强了急救应变能力,97.1%的护士认为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94.1%的护士认为培训能提高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专业理解能力.结论 护理专业小组指导进行急救流程医护配合培训的方法优于传统培训方法,更加高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