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研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及ISBAR沟通模式在呼吸内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7年1—10月,选取湖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内科的住院患者400例为研究对象,将呼吸内科病房A收治的患者设为观察组(n=200),呼吸内科病房B收治的患者设为对照组(n=200)。对照组以常规形式进行病情观察、向医师报告病情,观察组采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评估患者病情,护士采用ISBAR沟通模式向医师报告病情,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医师、患者及家属对护士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师、患者及家属对护士的满意度都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将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联合ISBAR沟通模式应用于呼吸内科患者中,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医师、患者与家属对护士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ISBAR沟通模式在妇产科病房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11月在该中心肿瘤妇科乳腺外科治疗的患者61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采用ISBAR交接班模式分为ISBAR组和对照组。观察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情况,医生、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护士对交接班模式的满意度情况,患者住院期间责任护士发生的不良事件,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责任护士的交接班时间。结果ISBAR组患者的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的诊断、首要护理问题、简要病情、异常化验结果、本班关注点评分、对患者病情掌握总分,责任医生、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及护士对交接班模式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SBAR组患者责任护士在患者护理期间的调查报告、科室报告、投诉(院级)及不良事件总情况的发生率、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责任护士交接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实施ISBAR沟通模式可提高交接班护士的信息传递效率和准确率,可有效提高医生、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7):3289-3290
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急诊科负责转入或转出的年龄均≥16岁的患者286例,将实施MEWS评分转运管理模式前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实施MEWS评分转运管理模式的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对比患者应用前后转运过程中发生病情恶化的比率以及满意度。观察组病情恶化的发生率为2.94%,对照组病情恶化的发生率为1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为2.21%,对照组死亡率为1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为97.06%,对照组家属满意度为7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能对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估,是一种快捷、简便、实用的病情评估模式,可有效降低患者转运过程中的死亡率,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系统对急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影响。方法 应用MEWS评分系统对院内急危重症患者转运前进行病情评估,根据不同分值落实相应的护理对策,对比对照组(未应用MEWS组)、研究组(应用MEWS组)患者院内转运途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病人及家属的就诊满意度和医护人员对实施MEWS评分转运管理模式的满意度。结果 患者院内转运途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对照组为10.63%,研究组为3.74%,两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及家属的就诊满意度对照组为70.20%,研究组为94.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人员对转运质量的满意度对照组为90.60%,研究组为97.9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MEWS评分系统对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进行客观、准确评估,进而根据评分结果对转运过程进行有效风险干预,可以降低患者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医院医护人员及患方的对患者转运质量的满意度,从而确保患者转运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EWS病情自动预警系统与SBAR沟通模式在外科术后患者早期预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28例外科术后患者按手术日期分为对照组300例和观察组32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手工计算MEWS分值并将异常值报告医生以处理病情变化。观察组采用MEWS病情自动预警系统与SBAR沟通模式。观察两组MEWS评分时间、计分误差率、沟通准确率、处置反应速度及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观察组MEWS评分时间、计分误差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沟通准确率、处置反应速度及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EWS病情自动预警系统与SBAR沟通模式的应用,能快速评估患者病情,提高医护沟通准确性,预警外科术后患者潜在风险及病情严重程度,同时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颅脑损伤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8月经过院前急救入院的颅脑损伤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45例。观察组采用MEWS评分评估病情采取急救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院前急救护理。观察两组院前急救成功率、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患者及家属对护士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院前急救成功率、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患者及家属对护士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能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EWS评分系统及ISBAR沟通模式在咽喉头颈外科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3月~6月及2016年3月~6月本科室治疗的咽喉头颈外科术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以医嘱为主导的临床常规监护方案。实验组采用MEWS评分,"呼叫医生标准"并进行程序化监护方案及应用ISBAR沟通模式进行医护病情沟通。比较2组患者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患者、医生及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2%)小于对照组(16%)(P 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6%)高于对照组(84%)(P 0.05);实验组管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100%)高于对照组(66. 67%)(P 0. 05);实验组护士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94. 4%)高于对照组(55. 6%)(P 0. 05);护士主观评价MEWS评分系统对护理工作的有效性为89%,ISBAR沟通模式对护理工作的有效性为100%。结论 MEWS评分系统及ISBAR沟通模式应用于咽喉头颈外科护理中,为护士对患者的病情判断提供了量化依据,有利于医护间的有效沟通,可以提高医护间的协同能力和医护患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预警评分(MEWS)及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BAR)沟通模式在泌尿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并分析本院泌尿外科收治的年龄≥16岁且病历资料完整的泌尿疾病患者200例,依据评估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102例和对照组98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方法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及意识情况;观察组患者应用MEWS评分及SBAR沟通模式对患者进行评估;对比2组患者病情变化预警信号及是否存在病情危险因素,通过对患者的连续评分,判断临床干预措施是否有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潜在危险因素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愈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EWS及SBAR联合应用可准确评估泌尿外科住院患者病情,有助于治疗方案的制订,改善患者预后,提升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降低病情恶化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以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为基础的程序化监护方案在呼吸内科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以2014年1~7月未使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进行病情观察的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8月~2015年2月运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进行病情观察的患者作为研究组,观察2组患者在是否运用MEWS识别呼吸内科潜在危重患者的敏感度、抢救人次、抢救成功人数、放弃治疗人数、死亡人数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抢救人数减少14次,抢救成功人数增加23例,放弃治疗人数减少6例,死亡人数减少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MEWS进行病情观察,可以有效提高呼吸内科护士特别是低年资护士病情观察的能力,有效识别呼吸内科潜在危重患者;同时为医护沟通病情提供科学依据,更有利于对住院危重患者采取尽早的医疗和护理干预,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系统对提高神经外科病情观察时效性及有效性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患者342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MEWS评分系统,对比两组患者病情观察的时效性及有效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救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进入ICU例数与对照组相比较低(P0.05),进入ICU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短(P0.05),GO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EWS评分系统可提高神经外科护士病情观察时效性及有效性,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表(MEWS)在远程急危重症患者转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2~8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急诊科出诊转入的60例急危重症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MEWS评分进行病情评估转运;另选取2017年1~12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急诊科出诊转入的急危重症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选择常规转运处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安全转运率、交接合格率、死亡率以及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 33%,相比对照组的13. 33%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者的安全转运率为98. 33%,交接合格率为96. 67%,相比对照组的83. 33%与81. 67%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1. 67%,相比对照组的16. 67%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者与家属的满意度为95. 00%,转运医院或科室满意度为96. 67%,相比对照组的81. 67%与83. 33%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MEWS评分在危急重症患者远程转运中有良好的评估效果,能够提高安全转运率和交接合格率,减少不良事件,提高转运安全以及合格率,减少患者死亡,提升患者以及转运科室医院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on liver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liver function damage during pregnancy.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liver function impairment during pregnancy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5 to December 2021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groups by random number table,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and comprehensive nursing respectively, and the nursing effec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re was little difference in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and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nursing (P > 0.05); After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incidence of fetal adverse ev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7.50%)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27.50%) (P < 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12.50%)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32.50%) (P < 0.05). The score of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scores of quality of life (social function, mental health, physiological function, emotional function and physiological fun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giving comprehensive nursing care to patients with liver function impairment during pregnancy can not only improve liver function indexes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maternal and fetal adverse events, but also improve the tense nurse-patient relationship and improve nursing satisfaction.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doption and promotion.  相似文献   

13.
目的将改良式早期预警(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与胸科专科预检标准相结合,构建适用于心胸专科急诊分诊的校正MEWS系统,探讨其对于心胸专科急诊预检分诊工作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2015年9-12月急诊就诊患者8994例为对照组,2016年1-3月急诊就诊患者9138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按常规的急诊分诊流程处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校正MEWS系统的评分结果进行预检及分区分级处置,比较两组患者急诊分诊时间及分诊正确率、高危胸痛患者识别率、应急处理率,医生、护士及患者满意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分诊时间、分诊正确率、有效识别高危胸痛患者、应急处理率、患者满意率经比较,观察组患者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校正MEWS评分系统便于急诊护士快速准确地分诊,同时可有效识别胸痛高危患者,提高心胸专科急诊预检分诊工作的可操作性及准确率,有助于急诊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规范、科学、适当、合理、及时的救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个案管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疾病心理社会适应、患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1年11月收治的9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采用Excel表格进行数字编码后,按照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取个案管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疾病心理社会适应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患肢功能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疾病心理社会适应评分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患肢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68.89%,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案管理护理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患者提高心理社会适应能力,改善患者的患肢功能,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同时促进医患关系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制定ICU创伤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14例ICU创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观察组根据评分分值进行分级别监护,对照组进行传统监护,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住ICU时间为(8.19±7.40)d,短于对照组的(11.28±8.6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8,P〈0.05)。结论采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指导ICU创伤患者进行分级别监护,可有效减少ICU创伤患者与呼吸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缩短入住ICU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常规护理联合风险管理在提高急性病毒性脑炎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神经内科就诊的急性病毒性脑炎患者1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风险管理的方法。结果 2组患者对自杀、压疮的认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输液外渗和意外伤害的认知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2组患者压疮和自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输液外渗及意外伤害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护理质控评分高于对照组,护患纠纷投诉率低于对照组,综合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护理联合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急性病毒性脑炎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并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跨领域团队整合照护方案在老年骨质疏松症合并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8例老年骨质疏松症合并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给予跨领域团队整合照护方案,评价比较两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总时间、满意度评分和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出院12个月后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以及再次骨折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出院12个月后的治疗依从性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再骨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跨领域团队整合照护方案在老年骨质疏松症合并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不仅能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而且可以提高患者出院后的治疗依从性,降低再次骨折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信念模式为框架的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71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健康信念模式为框架的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2组认知功能评分(MMSE)、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及语言能力评分、意外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阅读及听理解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28.57%(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结论基于健康信念模式为框架的护理干预可改善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语言能力及生活质量,且意外事件发生率低,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分级护理干预在学龄期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学龄期支原体肺炎患儿10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分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心率恢复正常、发热消退及咳嗽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泻、肌痛、皮疹及呛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分级护理干预在学龄期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应用,能有效改善其临床疗效,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冠心病患者的依从性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80例PCI术后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治疗依从性、焦虑(SAS)、抑郁(SDS)评分、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生理职能、活力以及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躯体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提高PCI术后冠心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和依从性,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减少不良心脏事件,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