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门冬胰岛素和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门冬胰岛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日用胰岛素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日用胰岛素量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低血糖总发生率7.69%显著低于对照组总发生率2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和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门冬胰岛素治疗效果更显著,且发生低血糖率较低,安全便捷,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门冬胰岛素与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的效果是否相同。方法随机选择该中心2012—2014年间诊治的具有可比性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门冬胰岛素和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变化、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率,以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和三餐后血糖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实验组早、晚餐后1 h血糖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空腹血糖、中餐后1 h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早餐前达标所用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中、晚餐前胰岛素用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实验组血糖达标时间缩短,早餐前所需胰岛素剂量较少,低血糖发生率较低。结论门冬胰岛素能安全有效地用于妊娠糖尿病治疗,尤其适用于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对妊娠期糖尿病应用门冬胰岛素和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自2016年7月—2017年7月间在该院进行妊娠期糖尿病诊治的产妇资料进行分析,将所选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观察组产妇应用门冬胰岛素注射治疗,参照组产妇应用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结果治疗前2组产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为20.4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6.67%,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分娩方式以及巨大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率与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应用门冬胰岛素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抑制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于改善产妇的血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门冬胰岛素和生物合成胰岛素在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A组35例,采用门冬胰岛素治疗;B组35例,采用生物合成胰岛素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空腹血糖、三餐后2 h血糖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A组使用门冬胰岛素,其空腹血糖,三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优于使用生物合成胰岛素的B组。A组低血糖发生率为4例(11.4%),B组低血糖发生率为11例(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相比B组,低血糖发生率低。结论门冬胰岛素在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方面,相比生物合成胰岛素有着起效时间快,持续时间短,血糖控制好,低血糖发生率低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探讨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中使用门冬胰岛素及生物合成胰岛素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取124例就诊于该院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根据对其实施的治疗药物不同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常规组,每组分别有62例患者,常规组使用生物合成胰岛素进行治疗,干预组使用门冬胰岛素进行治疗,通过不同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红蛋白水平、胰岛素的日用量、血糖达标水平以及患者低血糖的发生情况等。结果干预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红蛋白水平、胰岛素的日用量要较常规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显著改善(P0.05);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达标时间要较常规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达标时间显著缩短(P0.05)。干预组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为4.84%,常规组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为17.74%,干预组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较常规组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中使用门冬胰岛素及生物合成胰岛素都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但门冬胰岛素对血糖的控制在临床上显示了更好的效果,血糖达标时间显著缩短,不仅如此,患者发生低血糖的情况也显著减少,所以在临床治疗妊娠期糖尿病过程中,要积极的使用门冬胰岛素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给予妊娠期糖尿患者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7月该院收治的108例妊娠期糖尿患者,借助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患者设为参照组,给予患者门冬胰岛素联合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进行治疗,该组共54例患者,另一组患者设为治疗组,给予患者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进行治疗,该组共54例患者,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低血糖发生率、血糖达标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餐后2 h血糖水平、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餐后2 h血糖水平、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组的低血糖发生率、血糖达标时间明显少于参照组(P0.05)。结论给予妊娠期糖尿患者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并可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门冬胰岛素对治疗妊娠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0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胰岛素治疗,3次/d进行皮下注射,观察组给予门冬胰岛素治疗,早晚各1次,比较两组的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以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和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餐前血糖、餐后2 h血糖、Hb Alc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具有确切及安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门冬胰岛素对治疗妊娠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0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胰岛素治疗,3次/d进行皮下注射,观察组给予门冬胰岛素治疗,早晚各1次,比较两组的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以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和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餐前血糖、餐后2 h血糖、Hb Alc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具有确切及安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重点探索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应用于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挑选的研究对象是在该院接受治疗的3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将妊娠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单独采用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15例对照组,单独采用门冬胰岛素治疗15例观察组,对比两种药物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结果采用不同药物治疗后,两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均得到恢复,观察组的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的恢复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观察组的血糖恢复明显快于对照组。对照组的并发症状较多,并发症发生率高达40%。观察组的并发症状较少,并发症发生率达到6.67%。观察组的并发症状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恢复时间、并发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相对于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来说,门冬胰岛素应用于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更高,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分析在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时应用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于2017年10月—2018年10月诊断并治疗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50例/组。观察组患者使用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对照组仅应用门冬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并分析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达标率、血糖复常时间,记录低血糖发生情况及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2周后血糖达标率高于且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及严重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的早产、巨大儿、产褥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应用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并能有效改善母婴结局,具临床应用及推广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地特胰岛素与诺和灵N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6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将6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给予符合妊娠期要求的糖尿病饮食及运动和教育,观察组使用地特胰岛素控制空腹血糖,对照组使用诺和灵N控制空腹血糖,两组均为每晚睡前皮下注射,两组均辅以三餐时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控制情况、HbA1c、达标时间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有更好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达标时间短,更少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在治疗妊娠糖尿病患者中比诺和灵N具有更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刘莲叶  丁晓炼 《山东医药》2012,52(33):74-75
目的 探讨门冬胰岛素30/70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T2DM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对照组34例.观察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70强化降糖治疗方案治疗,对照组给予生物合成人胰岛素、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及低血糖发生率、住院天数、胰岛素用量.结果 两组治疗后空腹、三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两组治疗后空腹、三餐后2h血糖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天数、胰岛素用量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门冬胰岛素30/70治疗T2DM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地特胰岛素+门冬胰岛素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福建医院收治的6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3例。对照组胰岛素治疗方案为单纯门冬胰岛素,研究组胰岛素治疗方案为地特胰岛素+门冬胰岛素。对比两组血糖控制情况、血糖达标率、不良妊娠结局、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血糖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血糖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低血糖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特胰岛素+门冬胰岛素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有助于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效果,促使血糖达标,改善妊娠结局,且不易引起低血糖问题,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门冬胰岛素联合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7年7月—2018年5月期间在该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选择84例视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42例)予以生合成人胰岛素,观察组(42例)在此添加门冬胰岛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血糖水平、日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以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后的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FPG、2 h PG、HbA1c均更低,组间数据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日胰岛素用量为(34.62±1.43)U/d,血糖达标时间为(4.22±1.60)d,对照组的相应值为(37.58±2.33)U/d、(6.51±2.1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4.76%,对照组为23.81%,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时,将门冬胰岛素与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联合用药的临床疗效更显著,患者血糖水平降低更明显,临床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门冬胰岛素和生物合成人工胰岛素在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该院2017年5月—2019年1月收治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4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门冬胰岛组与人工胰岛组,每组70例,门冬胰岛组使用门冬胰岛素进行治疗,人工胰岛组则使用生物合成人工胰岛素进行治疗,对照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应用门冬胰岛素进行治疗的门冬胰岛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人工胰岛组,治疗有效率高于人工胰岛组,此5项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应用门冬胰岛素进行治疗,较生物合成人工胰岛素疗效更佳,且安全性更高,临床此类患者的治疗中可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应用安全性以及对患者糖代谢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60例观察组和60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结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使用总量、甘精胰岛素使用总量、发生低血糖情况等指标以及治疗后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使用总量比对照组患者少(P0.05),甘精胰岛素使用量两组患者比较接近(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比对照组患者低,其中餐后2h血糖与空腹血糖指标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血糖发生情况上,观察组患者出现6例,低血糖发生率为1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9例与31.7%的发生率(P0.05)。结论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能够促进患者糖代谢效果,减少胰岛素用量以提高安全性,血糖控制效果良好,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门冬胰岛素应用于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在该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治疗妊娠糖尿病患者中选取72例,并严格按照系统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门冬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高于观察组,且每日胰岛素用量、治疗时间和血糖达标时间均长于观察组,对照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为27.78%;观察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为8.33%,对照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妊娠糖尿病患者门冬胰岛素进行治疗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其血糖指标和减少胰岛素用量,缩短治疗时间和血糖达标时间,进一步减少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研究胰岛素泵与小剂量胰岛素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在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9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对照组采用小剂量胰岛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空腹和餐后2 h血糖,尿酮体阴转时间、血糖达标时间和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胰岛素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尿酮体阴转时间及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降糖效果更快更好,低血糖发生率低,更为安全,病情稳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门冬胰岛素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将该院收诊的6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同时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通过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施治,观察组34例实施门冬胰岛素用药,评估两组施治后的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前,两组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对比相仿(P0.05),经治疗后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在妊娠结局方面,两组均有早产、胎膜早破、妊高征及新生儿低血糖等情况出现,但发生率对比相仿(P0.05)。结论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门冬胰岛素治疗,对控制血糖、保障母婴安全有显著效果,值得加强普及与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观察胰岛素在不同孕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该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20例,根据胰岛素使用时孕周不同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于32孕周后给予胰岛素治疗,观察组于32孕周前给予胰岛素治疗,记录并统计两组治疗前、分娩时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记录并统计两组早产、剖宫产、新生儿窒息、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娩时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新生儿窒息、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32孕周前采用胰岛素治疗,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