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芳  张泓 《安徽医药》2011,15(11):1427-1428
目的分析急性肾损伤对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56例,分为急性肾损伤组及无急性肾损伤组,以住院期间死亡为观察终点,分析两者死亡数及病死率的差异。结果在56例中出现急性肾损伤的患者36例,死亡24例,占急性肾损伤患者66.67%。无急性肾损伤患者20例,死亡7例,占无急性肾损伤患者35%,二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肾损伤是导致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恶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工作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所有患者都达到临床治愈。患者都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心理健康,患者满意率100%。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工作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治疗与正确的护理是患者康复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急性会厌炎年龄构成比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急性会厌炎发病年龄构成比,老年人急性会厌炎的发病特征。方法对近十年来我院收治的78例急性会厌炎患者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急性会厌炎中年患者为53.9%,青年患者为24.4%,老年患者为19.2%,少儿患者为2.6%。结论急性会厌炎患者以中青年人最多,老年人次之,少年人少见;糖尿病患者的低免疫状态可能是老年人急性会厌炎的发病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医药新知     
新药依普利酮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如果伴发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与那些没有左心衰的患者相比,其死亡率明显增高。因而,在发生心肌梗死后,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心功能立即予以干预治疗十分重要。美国心脏病杂志发表文章指出:该药可以明显降低急性心肌梗死伴发左心室功能障碍患者的死亡率。这项研究是在对6000余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随机分组研究后得出的结论,经过依普利酮的干预治疗30天后,患者的存活率比没有使用该药的患者增加。编者:这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福音。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急性昏迷患者的病因及急救措施进行分析,进一步的论述如何提高急性昏迷患者的抢救效率。方法抽取自2007年6月至2009年12月来我院进行抢救的急性昏迷患者中的65例患者,对其进行分析和治疗。结果本院救治的65例急性昏迷患者中,痊愈31例,好转24例,瘫痪3例,死亡7例。结论急性昏迷患者病因最高的是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对患者进行及时的分析和判断,可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急性脑血管病及急性颅脑损伤并发脑心综合征指的是急性脑血管和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在急性期引发出现类似心肌缺血、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或者是心功能不全的一些列临床症状、体征[1]。急性脑血管病及急性颅脑损伤并发脑心综合征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危及患者生命健康,同时亦增加患者的临床治疗难度。笔者为改善急性脑血管病及急性颅脑损伤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预后,对急性脑血管病及急性颅脑损伤并发脑心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措施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急救方法。方法对我院在2011年6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38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急救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急救方法。结果 138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中,治疗有效地患者占130例,治疗无效的患者占2例,死亡患者占6例,治疗的总有效率是93.85%。结论对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及时给予有效地急救,给予患者合理的用药和良好的监护措施能够降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甘露醇治疗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减少急性脑血管意外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资料。结论合理应用甘露醇,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是减少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周静郁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2):371-372
目的探讨在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时护理工作的意义、价值。方法对74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一般护理、药物护理、康复护理等综合优质护理措施。结果 74例急性心衰患者都能积极配合,经过有效护理,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100%。结论急性心衰是急性器质性心脏病变引起的心排血量急锐减,使器官组织灌注不足同时出现急性淤血为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护理工作是治疗急性心衰过程中的必不可少部分,综合高效的护理对促进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总结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措施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从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共66例。总结归纳对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救治方案。结果通过治疗后,有63例患者均成功救治,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救治总有效率为95.5%。结论对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正确判别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其严重程度,采取及时有效的救治措施,并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救治方法是成功抢救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急性胰腺炎是胰腺消化酶对胰腺自身消化而引起的急性化学性炎症,主要病因为胰管堵塞,胰管内压力骤然增高和胰腺血液淋巴循环障碍等,是外科常见的急性急腹症,死亡率高达20%左右。通过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总结经验,提高护理水平,降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死亡率,现将本科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3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我院收治急性胰腺炎患者51例,其中39例为轻症急性胰腺炎,12例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51例患者急性胰腺炎患者,39例轻症胰腺炎患者通过常规保守治疗,12例重症胰腺炎患者,9例经保守治疗,3例行开腹清除坏死组织治疗,49例治愈出院,2例死亡。讨论急性胰腺炎的病因甚多且重症急性胰腺炎病程变化较快,加强病情观察与护理,是预防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发生与发展,降低急性胰腺炎病死率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46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能积极配合治疗,未因护理工作的原因产生不良并发症。结论护理是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是患者康复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急性脑出血发生及预后的关系,讨论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回顾分析2009—2011年在该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5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及160例非急性脑出血患者,采集其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测指标及预后情况,分析RDW与急性脑出血预后的关系。结果 (1)急性脑出血患者合并高血压病者明显多于非脑出血患者(65.33%vs 43.08%,P〈0.01);(2)对比非脑出血患者,急性脑出血患者RDW水平更高(13.50±0.71)%vs(12.79±0.58)%,P〈0.01);(3)急性脑出血患者中,RDW越高,反复发生脑出血的人数及住院病死率也更高。结论 RDW与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明显相关,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住院病死率随RDW水平的增加而升高,预示着RDW可能是判断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较强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老年急性心梗患者住院期间的睡眠影响因素,探讨科学的护理干预方法,改善老年急性心梗患者的睡眠情况。方法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56例住院老年急性心梗患者住院期间的睡眠影响因素。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价老年急性心梗患者睡眠质量。结果约80.5%的住院老年急性心梗患者存在睡眠不良。疼痛、焦虑、恐惧、相邻患者影响和应用利尿剂后排尿次数增多是引起急性心梗患者睡眠障碍的主要因素,生活习惯改变和住院环境对睡眠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胸痛的急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5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52例急性胸痛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的诊治方法以及急诊治疗效果。结果治愈患者38例,治愈率是73.08%;有效患者12例,有效率是23.08%;无效患者2例,无效率是3.85%,治疗总有效率是96.15%。结论诱发急性胸痛的原因众多,需要临床医师准确诊断病因,为急性胸痛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病死率,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7.
张晓君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3):298-29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急救措施。方法对我院从2010年11月至2012年2月共收治的5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细心、严谨的病情监护与观察,时刻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是否出现并发症情况,制定恰当、合理的护理方案,并按照护理程序,为患者进行全方位的、多层次的护理。结果 5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活患者50例,存活率是92.6%,出现并发症的患者3例,所占比例是5.6%,死亡患者4例,病死率是7.4%,其中死于心跳骤停1例,死于再次心肌梗死1例,死于抢救途中1例,死于合并的严重甭衰竭1例。结论对5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进行精心的观察和护理,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活率,使患者平安度过危险期,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护理措施与体会。方法对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进行恰当的临床护理。结果 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40例病情稳定,死亡2例。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起病急,病情迅猛。因此,熟练掌握心肌梗死的护理及救治措施至关重要,亦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冠状动脉突然堵塞,导致血流中断从而心肌因为严重缺血而导致局部坏死的突发性疾病。如果患者突发急性心肌梗塞,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可能会危及生命,这也是一种死亡率非常高的疾病。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就起了很大的作用,调节好患者的心理可以减少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本文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问题、护理经验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26例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梗是临床常见的急重病之一,以老年人居多。为了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现将本人三年内收治的26例60岁以上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收治的30例60岁以下的中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为提高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诊断率,降低病死率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