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长期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后引起患者顽固性恶心呕吐的原因,并分析相关处置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14年8月16日在我院行长期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术后出现顽固性恶心、呕吐1例患者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长期中心静脉导管术后引起患者顽固性恶心、呕吐,调整导管尖端位置恶心、呕吐症状消失。结论长期中心静脉导管尖端位置低于右侧第四肋间隙可能会引起患者顽固性恶心、呕吐,术前应根据患者身高、体型选择不同长度的长期中心静脉导管,术中确定导管尖端位置时导管应保持水平状态测量长度,减少不同胸型引起的影响,术后常规胸片检查可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减轻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老年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外周静脉穿刺较困难,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较常见,中心静脉导管非正常拔管时有发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导管的维护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中心静脉导管非正常拔管这一现象,笔者在护理中不断总结,建立了一套预见性护理措施,收到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在前列腺增生伴急性尿潴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耻骨联合上缘两横指,经皮穿刺,钢丝引导将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膀胱并固定,外接无菌引流袋.结果:所有病例均引流满意,置管期间局部未出现不适,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行膀胱穿刺引流效果满意,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无痛苦,带管活动方便.尤其适用于急性尿潴留导尿术不成功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er catheter,PICC)术前评估表在提高PICC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155例采用个人主观经验进行术前评估;观察组171例按照设计的PICC术前评估表进行书面、逐项评估,确定是否置管、置管方式、置管部位,比较两组患者1次穿刺成功、非计划拔管、静脉炎、导管异位、血栓等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1次穿刺成功、非计划拔管、静脉炎、导管异位、血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PICC术前评估表进行评估可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保证PICC导管安全有效留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置入多侧孔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心包积液的护理.方法:心包积液患者15例经皮心包穿刺置入国产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通过加强护理,重视术前准备,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做好引流护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结果:15例患者置管引流均获成功.术后心率、血压、呼吸等恢复正常,临床症状缓解.术后无导管脱位、感染、导管阻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置人多侧孔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是-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肺动脉导管(漂浮导管)在危重心血管术中、术后的指标,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6月至2011年10月在肺动脉导管监测下行危重心血管手术患者36例,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右颈内静脉置入肺动脉导管,术中、术后监测肺动脉压 (PAP)、平均动脉压(M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心率(HR)、中心静脉区(CVP)、连续心排血量(CCO)、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结果:术中MAP、SvO2、CCO基础值与术前相比,均明显降低,术前、术中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PAP、PCWP、CVP、HR基础值与术前相比,均明显增加,术前、术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的CCO、HR基础值明显高于术前,P<0.05.结论:肺动脉导管能为危重心血管手术提供全面实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监测,有效评估患者的循环功能状态,及时指导临床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中心静脉置管前加强与患者的晌通,争取患者的理解和配合;中心静脉置管中注意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中心静脉置管后加强导管的护理,预防穿刺点和导管感染,预防导管内血栓形成和栓塞.结果 356例中心静脉置管保留时间4~53d,平均(12.5±5.1)d;无1例出现穿刺处感染和导管内感染,拔除留置针做细菌培养,无一例细菌培养阳性;无1例导管脱出;导管栓塞12例,处理后均恢复通畅,无1例导管拔除.结论 加强中心静脉置管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对并发症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感染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10月在我院行中心静脉留置术行血液透析患者13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患者发生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感染率为20.1%;糖尿病肾病、股静脉穿刺、留置时间较长、血流速度较慢是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 颈内静脉穿刺、尽可能缩短静脉置管留置时间、增加血流速度,可显著降低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对综合ICU108名有中心静脉穿刺史的危重症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发现,置管后24例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堵塞、导管移位或滑脱、血肿、空气栓塞、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通过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原因的回顾性分析得出,中心静脉置管前后的有效评估,掌握导管置入方法、途径、加强置管前后的护理,了解导管相关并发症的症状和体征并及时排查和处理,医务人员操作中无菌观念的加强等一系列护理措施是防治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并发症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并分析心脏手术患者术后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原因与对策。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112例心脏病患者纳入本组研究中,本组患者均实施手术疗法,并在术后为其应用艾贝尔双腔导管,均经右侧颈静脉进行置管,回顾分析本组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原因与对策。结果:在术后护理过程中,9例患者发生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8.03%,分别为导管阻塞、导管相关感染、导管脱出与拔管后渗血,其中导管阻塞与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最高。结论:对心脏手术患者在术后应用中心静脉置管对于促进患者的康复有着积极的意义,为了降低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采取优质的护理措施,延长导管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胸腔积液患者的效果.方法:在B超引导下定位,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穿刺针穿刺,外接引流袋.结果:30例患者经术前术后精心护理,病人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胸水均得到不同程度的遏制,降低了肿瘤细胞在穿刺处的胸壁种植的机会.结论: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内置管引流,创伤小且引流效果好,用药方便,减轻了患者痛苦,留置期间携带方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后非计划拔管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收集我院近3年720例中心静脉置管的肿瘤患者,对发生非计划拔管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原因.结果:本组患者按计划拔管633例,非计划拔管87例,其中,导管堵塞、导管滑出、导管异位、导管破裂、患者自行拔管、静脉炎、接触性皮炎、可疑导管相关感染为非计划拔管原因.结论:为降低非计划拔管率,应充分认识、正确分析非计划拔管原因,评估危险因素,积极寻求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杨建琼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9):193-194
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方法:对43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予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放腹水,给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导管通畅,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等护理措施。结果:43例顺利完成治疗。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用于引流大量腹水患者,方法简便,微创安全,加强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获得良好疗效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金一 《当代医学》2021,27(34):100-102
目的 分析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ransurethrue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n=12)与未感染组(n=70),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82例患者中,术后发生尿道感染12例,发生率为14.6%.两组年龄、合并糖尿病、术前导尿、术前使用抗生素、医师年资、手术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导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术前导尿、术前使用抗生素、手术时间>90 min、术后导管留置时间>6 d为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合并糖尿病、术前导尿、术前使用抗生素、手术时间>90 min、术后导管留置时间>6 d为前列腺增生患者行TURP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应制定科学完善的防治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引流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42例中心静脉导管在晚期肺癌伴胸腔积液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和护理措施。分别从术前、术中、术后3个角度介绍护理措施,在术后护理中强调了胸腔引流、导管固定、导管管理和防止感染等护理要点。提出运用中心静脉导管作胸腔穿刺操作过程简单,危险性小,患者痛苦小,易于接受,置管后引流胸腔积液对减轻呼吸困难、胸痛等临床症状效果明显。进一步明确了积液病因,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PICC置管送入困难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送入导管困难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41例置入PICC的恶性骨肿瘤病患者进行观察记录,对出现导管送入困难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发生导管送入困难10例(7%),其中到达上腔静脉4例,异位4例,失败2例。结论血管选择不当、体位的影响、情绪紧张、评估欠充分是导管送入困难的原因,护理对策重点在于充分评估血管条件及选择合适的血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预防导致中心静脉导管引起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原因,规范导管护理,杜绝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的发生.方法 我科580例经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归纳经静脉导管给药和置管护理后引起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原因,提出预防措施.结果 置管后有10例发生了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导致拔管.结论 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和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无菌技术,在各项护理操作中严格执行手卫生,防止交叉感染,防止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联合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在渗出性胸腔积液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治疗组患者,在内科胸腔镜检查术前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入术(即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术前注入适量注射用灭菌用水,术后持续微创胸腔闭式引流;而对照组则内科胸腔镜检查术前先行人工气胸,术后予以普通胸腔闭式引流术。比较两者术前准备时间。结果:治疗组在节约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治疗组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在常规内科胸腔镜检查基础上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明显缩短术前准备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普遍推广。  相似文献   

19.
急性尿潴留是临床常见急症,以排尿困难,排尿障碍,膀胱内尿液极度充盈小腹胀痛,排尿感剧烈刺痛,为主要表现,常需急诊处理,多采用导尿术解除痛苦。我院于2002年10月至2005年4月共收治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尿潴留患者59例、其中36例因导尿失败需膀胱引流者而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膀胱穿刺置管治疗,取代膀胱造瘘术,效果颇佳。现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在膀胱临时造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尿潴留是临床常见,导尿为其常规处理方法,当导尿失败时传统方法是急诊行耻骨上切开膀胱置管的膀胱造瘘术。我们采用双腔中心静脉导管,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