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肝癌微波消融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7例肝癌患者采用B超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依据不同的情况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护理方法。结果:通过及时有效的护理,所有患者的治疗均取得了积极的效果。结论:B超引导下微波消融广泛应用于肝癌的非手术治疗,并通过良好的术前及术后护理,对肝癌微波治疗的患者可取得积极的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术后并发症护理方法。方法对30例原发性肝癌或转移癌射频治疗后常出现的肝功能损伤、疼痛、胸腔积液(或伴感染)、血红蛋白尿、出血等并发症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查找原因,对因对症护理。结果经过积极的护理应对和治疗,30例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射频消融治疗术后加强并发症的观察护理,对手术的成功和术后的康复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对5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术前给予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术中给予病情观察及相应的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未发生与治疗及护理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术前给予健康教育及术中严密观察病情,对微波消融并发症的原因及特点给予针对性的预防处理,使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及配合术中的操作,对保证治疗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肝癌微波消融(MWA)的护理措施。方法对45例肝癌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仪行微波治疗,在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依据不同的情况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护理方法。结果通过及时有效的护理,所有患者的治疗均取得了积极的效果。结论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在超声实时动态监视下,以其损伤小、痛苦少、简单、安全,广泛的应用于肝癌的非手术治疗,并通过良好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对肝癌微波治疗的患者取得了满意效果,延长了病人的生存期及提高了生活质量,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肝癌手术的术中护理配合方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185例进行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肝癌的手术患者给予充分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加强手术中观察、提高术中护理配合技巧。结果本组185例肝癌患者均顺利完成微波消融手术治疗,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肠漏外(1/185、0.54%),1例麻醉意外(1/185、0.54%),1例严重心率失常(1/185、0.54%),其余均为消融后综合征(包括患者最常出现的低热和不适及伴有寒颤、疼痛和恶心等症状统称为消融后综合征)。由于术中讲究配合技巧185例肝癌患者中无1例发生皮肤灼伤、细菌感染、针道种植、膈肌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肝癌手术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熟练掌握配合技巧能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微波消融治疗仪(微波刀)切除肝癌术中的护理方法要点.方法 选取肝癌患者8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全部患者均在本院接受微波消融治疗仪(微波刀)切除肝癌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术中护理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术中护理给予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指标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4.65%低于对照组20.93%,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86.05%(P<0.05).结论 微波刀切除肝癌术中应用针对性护理有助于减轻手术对患者的创伤,护理人员密切配合术者,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围术期予以B超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的护理对策。方法:择取我院于2015年5月到2016年5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4例,采用无痛微波治疗原发性肝癌,并围术期予以护理干预。结果:本组接受研究患者均顺利完成微波消融治疗,术后1周内经过针对性治疗腹部胀痛以及肝区疼痛等临床症状均消失,术后1个月经过复查,CT显示患者病灶均呈现低密度改变,术前甲胎蛋白阳性患者经过治疗后,呈现阴性率为60例(71.43%)。本组研究并无微波消融治疗后的相关死亡病例。术后6个月肝癌患者的存活率为68例(90.95%),1年存活率为38例(45.24%)。结论:充分而又精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术中配合以及周到的术后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疗成功率,可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冷循环微波刀治疗肝癌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探讨其常见并发症的种类、临床表现、发生的原因及对症护理的方法。方法观察冷循环微波刀治疗38例肝癌患者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及护理经过。结果各种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和护理,效果较好。结论微波刀治疗是一种新颖有效的治疗方式,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和护理,能有效防治并发症,使患者顺利渡过术后恢复期。  相似文献   

9.
张浩  许建  俞小炯  龚军  周瑶 《西部医学》2018,(11):1625-1629
目的 总结经皮微波消融治疗(PMWA)复发性肝细胞肝癌术后严重并发症的经验。方法 收集2014~2016年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复发性肝细胞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后发生的严重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全组128例患者164个病灶,共实施183次消融治疗。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10例(7.81%),其中死亡1例(0.78%);其他严重并发症为肝功能不全3例(2.34%),有症状胸腔积液2例(1.56%),肝脏出血2例(1.56%),肝脓肿1例(0.78%),种植转移1例(0.78%)。单因素分析显示,经皮微波消融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与肿瘤直径、肿瘤数目有关(均P<0.05)。结论 经皮微波消融术可作为肝细胞肝癌术后复发的首选治疗。严格把握消融指针并采取积极有效地预防措施,将有助于降低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刘景美  蔡光兆 《吉林医学》2012,33(9):1918-1919
目的:评价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肝癌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治疗,检查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个月行超声造影及肝脏增强CT、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等以评价射频消融的疗效。结果:100例患者经射频消融治疗肝癌均获得成功,无出血、针道转移、损伤周围重要脏器等现象发生,无手术死亡,并发症大多在术后1~3周内恢复。100例患者中86例病灶完全消融,术前AFP升高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9例中有44例的AFP下降。结论:射频消融治疗肝癌具有安全、微创的特点,对肝癌尤其是小肝癌具有很好的疗效,但仍需不断提高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安全性以及疗效。  相似文献   

11.
何婉玲  李新  蔡名金 《海南医学》2012,23(16):141-143
目的 探讨CT导向下微波消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至2011年我科在CT导向下微波消融治疗的38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患者全部按术前制定的治疗计划成功进行微消融波治疗.所有消融均获得技术上的成功.术后随访CT示肿瘤无强化指示肿瘤均达到了完全坏死.其中出现并发症5例,分别为肝包膜下出血3例,气胸1例,疼痛及发热1例.结论 CT导向下微波消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在护理上有其特殊要求,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中密切配合,术后密切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于提高治疗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肝癌微波消融治疗中采用肝脏实时超声造影(CEUS)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1年6月湖南省娄底市中心医院住院部超声科接收肝癌微波消融治疗患者50例,共治疗78个病灶,在实施微波消融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均实施肝脏超声造影检查,其中35例肝癌患者采用经皮穿刺肝脏肿瘤微波消融治疗(观察组),15例肝癌患者采用B超导向微波消融治疗(对照组),分析50例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率、不同方案准确率、生存率。结果:50例肝癌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率为0(0/50);观察组35例经治疗后显效64.11%、有效33.33%、无效2.56%,CEUS评估观察组治疗后疗效准确率为97.44%(76/78);对照组15例经治疗后显效51.28%、有效23.08%、无效25.64%,CEUS评估对照组治疗后疗效准确率为74.36%(58/78)(P<0.05);观察组6、12个月生存率高于对照组。结论:选择肝脏实时超声造影对肝癌微波消融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准确率较高,可作为评估随访结果方案,亦可为临床医师治疗提供丰富影像学参考,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术后观察及护理经验.方法:总结28例肝癌射频消融治疗术后的观察及护理,包括病情观察、穿刺部位护理、饮食护理、发热护理、疼痛护理、胃肠道反应护理、肝功能异常护理等.结果:加强术后的观察及护理,减轻了患者痛苦,促进术后病情康复,提高了治疗效果.结论:科学护理有利于提高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郑雪芬  喻洁  孔健 《当代医学》2010,16(5):112-113
目的总结CT引导下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护理方法与经验。方法对141例肝癌患者在CT引导下行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及护理,包括术前的心理护理、器械准备、术中护理及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配合治疗及护理,手术成功率为100%。结论CT引导下冷循环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是安全有效方法,有效的护理措施能保障治疗的成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冷循环微波刀配合注射无水乙醇消融治疗肝癌的围术期护理.方法 超声引导下冷循环微波刀配合注射无水乙醇消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患者98例共117个肿瘤,护士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积极配合,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及健康宣教.结果 消融后声诺维SonoVue超声造影117个肿瘤均被完全消融,通过围术期护理,使患者治疗顺利进行,促进治疗后的康复,达到预期的临床效果.结论 超声引导下冷循环微波刀配合注射无水乙醇消融治疗肝癌具有损伤小、痛苦少、疗效确切的特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肝脏恶性肿瘤微创治疗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微波固化治疗肝癌的手术配合与护理。方法在超声引导下将微波穿刺钎插入肿瘤组织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密切观察及预防术后并发症。结果18例患者成功接受治疗,未发生并发症。讨论皮穿刺微波固化治疗肝癌是一种崭新的局部微创治疗方法,做好术中配合,规范手术前后的护理,可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辅助开腹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3 年 6 月-2015 年12 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肝癌切除术的52 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 察组采用射频消融联合肝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肝切除术治疗,每组患者26 例。比较两组患者手 术时间、术中入肝血流阻断情况、术中出血量、肝癌完全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6 及12 个月 肿瘤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R0 切除。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中入肝血流阻断例数及术后并发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 组均低于对照组。术后3、6 及12 个月两组患者均未见复发转移。结论 相比传统的肝癌切除术,射频消融 联合治疗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同时可有效减少术中入肝血流的阻断次数,降低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发 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王艳红 《中外医疗》2011,30(24):155-15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冷循环微波消融治疗肝癌是否存在积极的调节作用。方法将13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例)患者进行冷循环微波消融治疗及心理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5例)仅进行冷循环微波消融治疗。测定护理干预前后2组患者的精神状况及副作用的程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可起到止痛、缓解精神紧张,减轻恶心、呕吐的作用,而对照组干预后精神紧张、血压偏高、副作用加重。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冷循环微波消融治疗肝癌存在积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秀玲 《中原医刊》2011,(10):113-114
目的探讨肝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护理。方法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患者76例,术前进行了预见性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预防并发症,并实施了有效的饮食护理干预。结果本组76例治疗均顺利完成,无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术后3~5d出院,随访6个月~3年,6个月生存率为98%,1年生存率为76%,3年生存率为43%。结论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全面的护理能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微波消融与手术切除对小肝癌合并肝硬化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微波消融术(经皮或开腹/腹腔镜)治疗小肝癌合并肝硬化病例46例作为观察组,行手术切除(开腹 / 腹腔镜)治疗小肝癌合并肝硬化病例46例作为对照组,评价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仅发生胸腔积液1例,并发症发生率2.2%;对照组发生胸腔积液3例、肺炎2例、切口感染1例、严重肝功能衰竭致死亡1例,并发症发生率15.2%,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4.929,P=0.026)。观察组患者术后肝功能检测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均存活,观察组及对照组术后1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3.5%(43/46)及95.7%(44/4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1,P=0.646),观察组及对照组术后2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2.6%(38/46)及87.0%(40/4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4,P=0.772)。结论:微波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小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的疗效相当,微波消融技术创伤及操作侵袭更小,更利于术后恢复和预后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