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于1997年2月-2003年10月采用肾盂切开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肾鹿角状结石2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分析如下,探讨肾鹿角状结石的治疗方法。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8例,男18例,女10例,年龄30-66岁,平均年龄48岁。病程1~8年。术前行腹部平片及静脉尿路造影检查,28例均有大鹿角形结石,其中多发结石25例。结石横径2.0-4.6m,纵径2.8-4.0cm。肾盏部分结石横径1.0~1.3cm,纵径1.0~1.5cm。1.2手术方法采用连续硬脊膜外麻醉,左或右侧卧位,腰部切口,游离肾背侧及肾下极,显露上段输尿管,沿输尿管往上的肾盂输尿管间隙充分分离肾盂,剪开肾盂外膜,用脑膜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 1985~ 2 0 0 2 -12共行复杂性肾结石开放性取石术10 3例 ,采用肾窦内肾盂肾后唇联合切开术 ,均顺利取出结石 ,手术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10 3例 ,男 65例 ,女 3 8例 ,年龄 15~ 72岁 ,平均 46 3岁。其中肾内型肾盂结石 >2cm 15例 ,多发性结石 3 5例 ,单纯鹿角状结石 3 8例 ,鹿角状结石伴肾盂肾盏多发结石 15例。所有患者有轻度至重度积水 ,7例有肾功能损害。1·2 手术方法 均采用第 11肋间切口 ,充分游离肾脏和上段输尿管 ,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切开肾窦脂肪 ,沿肾盂外间隙分离进入肾窦 ,并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MPCNL)钬激光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肾巨大鹿角状结石的疗效。方法:分析58例行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肾巨大鹿角状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结石均为鹿角或半鹿角状,直径2.5~8.5cm,平均4.5cm。结果:一次性取净结石36例,二次取净结石18例,三次取净结石3例,四次取净结石1例,结石清除率89.37%。结论: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肾巨大鹿角状结石出血小,大大缩短手术时间,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手术方法治疗复杂性肾结石68例共68个肾脏,其中鹿角状结石38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68例,男38例,女30例;年龄26岁~69岁,平均42岁。左侧32例,右侧28列,双侧8例。68例共完成68次手术,其中6个肾为复发结石再次手术。68个肾脏中肾内型肾盂40例,占58.8%(40/68)。单纯鹿角状结石8例,鹿角状结石并多发性结石30例。共占55.9%(38/68)。  相似文献   

5.
我院在1978年至1988年10年中采用低温技术施行肾部分切除术14例,术后随访分别1—10年不等,疗效尚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12例,女2例.年龄21~63岁,平均为47.7岁.左侧6例,右侧8例。下极12例,上极2例.本组均为多发性结石,其中鹿角形结石3例,结石最小为黄豆大,最大3.5×3.2×2.5cm,全部病例伴不同程度肾盏积水及肾皮质萎缩,1例伴双肾盂双输尿管畸形。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提高巨大鹿角形肾结石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 2 1例巨大鹿角形肾结石患者行肾盂切开取石、肾盂下盏吻合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2 1例患者取石成功。平均手术时间 12 0min ,平均出血 2 10ml。结石最大 10 .0cm× 6 .8cm× 3.6cm。术后肾、输尿管和膀胱的X线检查 (KUB)未见结石残留。结论 此术式不阻断肾蒂 ,出血少 ,术野清晰 ,取石干净便利 ,能有效防止肾门出血、梗阻和结石复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孤立肾并发复杂性结石的处理方式,提高其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孤立肾并发复杂性结石的临床资料。其中先天性孤立肾6例(18.8%)、后天原因26例(81.2%);左侧12例(37.5%)、右侧20例(62.5%)。均为铸形或鹿角状、多发性结石,9例合并输尿管结石,8例因梗阻性无尿急诊入院;铸形或鹿角状结石首选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后经皮‘肾镜取石术(PGNL)治疗,多发性结石先行PCNL后行ESWL处理,部分病例配合腔内碎石。结果29例(90.6%)经ESWL及PCNL联合治疗痊愈,12例PCNL术中辅以腔内碎石,8例梗阻性无尿者急诊ESWL或腔内碎石后12h内恢复排尿;3例(9.4%)因肾盂输尿管畸形、梗阻改行开放手术,1例继发反复感染需长期肾造瘘。随访4~36个月,29例(90.6%)肾功能良好,3例(9.4%)存在肾功能不全,2例(6.2%)结石复发。结论联合应用ESWL及PCNL可安全有效地清除多数孤立肾的复杂性结石;梗阻性无尿者行急诊ESWL是必要的,对输尿管下段梗阻性结石可首选腔内碎石;伴肾盂明显畸形或输尿管连接部严重狭窄者以选择开放手术为宜。  相似文献   

8.
孤立肾并发复杂性结石32例的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孤立肾并发复杂性结石的处理方式,提高其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孤立肾并发复杂性结石的临床资料.其中先天性孤立肾6例(18.8%)、后天原因26例(81.2%);左侧12例(37.5%)、右侧20例(62.5%).均为铸形或鹿角状、多发性结石,9例合并输尿管结石,8例因梗阻性无尿急诊入院;铸形或鹿角状结石首选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后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多发性结石先行PCNL后行ESWL处理,部分病例配合腔内碎石.结果 29例(90.6%)经ESWL及PCNL联合治疗痊愈,12例PCNL术中辅以腔内碎石,8例梗阻性无尿者急诊ESWL或腔内碎石后12h内恢复排尿;3例(9.4%)因肾盂输尿管畸形、梗阻改行开放手术,1例继发反复感染需长期肾造瘘.随访4~36个月,29例(90.6%)肾功能良好,3例(9.4%)存在肾功能不全,2例(6.2%)结石复发.结论 联合应用ESWL及PCNL可安全有效地清除多数孤立肾的复杂性结石;梗阻性无尿者行急诊ESWL是必要的,对输尿管下段梗阻性结石可首选腔内碎石;伴肾盂明显畸形或输尿管连接部严重狭窄者以选择开放手术为宜.  相似文献   

9.
我科自1965~1982年共手术治疗尿路结石568例,现将治疗休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568例中肾脏单个结石103例;肾盂肾盏多发结石68例;鹿角状结石47例;双侧上尿路结石49例;输尿管结石167例;膀胱结石94例;尿道结石38例;前列腺结石2例。有明显发病原因者72例。本组共施行603次手术:肾盂切开取石术110次;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术52次;肾部分切除术29次;肾实质切开取石术29次;肾切除45次;离体取石肾自体移植术1次;单纯肾造瘘术6次;输尿管切开取石199次;膀胱切开取石术118次;膀胱碎石器碎石术8次;尿道切开取石6次。治疗结果:6例有残留结石;2例术后大出血;4例严重尿路感染。349例获得随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改进鹿角状肾结石的手术方法。方法应用改良的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术治疗鹿角状肾结石20例,与传统的肾实质切开取石术20例对照。结果改良的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术20例取石均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39min,平均出血量395ml,术后平均住院12.3d,取出最大的结石12.0cm×7.0cm×2.5cm,术后复查B超或腹部平片(KUB)显示1例残留结石。而传统的肾实质切开取石术20例平均手术时间225min,平均出血量1463ml,术后平均住院18.4d,术后复查B超或KUB显示7例残留结石。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改良的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术无需阻断肾蒂、出血少、术野清晰,取石便利,是治疗鹿角状肾结石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提高巨大鹿角形肾结石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 76例巨大鹿角形肾结石患者行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部切开取石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76例平均手术耗时 1 0 0min ,平均出血 2 50ml,均一次取净结石。结石最大 8.0cm× 5 .1cm× 3 .2cm ,最多 1例结石 98枚。术后肾、输尿管和膀胱的X线检查 (腹平片 ) (KUB)未见残余结石 ,静注尿路造影 (IVU)肾功能正常。结论 该术式操作简单 ,出血少 ,取石干净 ,对肾功能影响小 ,是治疗巨大鹿角形肾结石较理想的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鹿角状肾结石手术取石技巧。方法采用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12例,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加肾后下段弧形切开取石26例,术前行低能量体外震波碎石8例。结果38例均在常温下手术,未阻断肾蒂,结石均安全取出。术后2月复查B超或KUB IVP4例结石残留,直径均<0.5cm。结论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是治疗鹿角状肾结石的较好方式,如结石巨大,加做肾后下段弧形切开取石。术前低能量ESWL可减少巨大鹿角状肾结石手术取石难度。  相似文献   

13.
2005年7月~2006年4月,我科采用经皮肾微造瘘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微创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5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共5例患者,男4例,女1例,年龄49~59岁,平均年龄(51.6±13.4)岁。左侧肾输尿管结石2例,右侧输尿管结石3例。其中初治2例,经反复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3例。所有患者术前都经过静脉肾盂造影(IVP)及彩超确诊为患侧肾积水、输尿管扩张、输尿管及(或)肾内结石。肾内结石1.3cm×0.8cm~2.4cm×1.7cm,输尿管结石1.4cm×0.7cm~2.2cm×0.7cm。患侧肾皮质厚度彩超测定为0.9~1.2cm。2.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肾下极切开的肾窦内肾盂肾盏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鹿角状肾结石的疗效。方法 对 13例巨大鹿角形肾结石患者行肾下极切开的肾窦内肾盂肾盏切开取石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术中不阻断肾蒂血流 ,手术平均时间14 0min ,术中平均出血 2 2 0ml,取出最大结石 7 2cm× 4 1cm× 3 5cm ,结石最多 1例达 3 5枚 ,12例获随访 ,术后 1个月复查KUB +IVP未见结石残留。结论 该术式操作简单 ,出血少 ,取石干净 ,对肾功能影响小 ,是治疗巨大鹿角形肾结石较理想的手术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5.
我们于1999年3月-2004年5月,在尿道表面麻醉下给输尿管结石并肾绞痛的门诊病人施行输尿管镜取石术(URL),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41例门诊输尿管结石患者,并发肾绞痛病史1~2d,随机分为2组。URL组71例,男30例,女41例,年龄18-55岁,平均年龄35岁。输尿管中段结石12例,输尿管下段结石50例,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术后"石街"形成4例;结石<0.8cm。全部患者均伴有肾绞痛和镜下或肉眼血尿。ESWL组70例,男32例,女38例,年龄20-53岁。  相似文献   

16.
鹿角形结石处理较困难,稍不慎,因出血不止需摘除肾脏。我院自1991年11月~1996年12月在不阻断肾循环下,行肾盂肾下盏联合切开取出鹿角形和巨大多角形结石14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4例中女9例,男5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48岁;左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肾窦内肾盂加肾后唇切开术治疗鹿角状肾结石的疗效。方法鹿角状肾结石患者30例,单侧26例,双侧4例,肾盂均为肾内型,肾实质无明显萎缩,肾功能均正常,均施行肾窦内肾盂加后唇中下段无血管区切开取石术。结果30例均在常温下手术,未阻断肾蒂,结石均安全取出,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90~140min,失血量为90~120ml,术后1个月拔除双J管,复查3例(7.5%)有肾盂内小结石残留。结论肾窦内肾盂加肾后唇切开治疗肾鹿角状结石,具有操作较简单,易掌握,取石容易且结石一次性取出率高,出血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皮标准肾镜超声联合弹道结合微造瘘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方法、临床疗效及其优点.方法 经皮肾镜下采用瑞士产EMS第三代气压弹道超声碎石系统结合经皮微造瘘置人输尿管镜,超声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66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铸形结石、鹿角形结石46例,多发性结石20例.结果 66例患者中,61例一次取净结石;3例术后结石有残留,结石直径小于1.5cm,辅助施行ESWL后排净;2例术后残留结石较大,1周后二次取石成功.64例患者术后随访3~6个月,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经皮标准肾镜超声联合弹道结合微造瘘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是一种安全、经济、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鹿角状肾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鹿角状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双侧结石3例。结果21例患者中有1例在扩张通道过程中导丝脱出,重新穿刺置入导丝并扩张通道成功。其余20例(23侧)均1次成功建立皮肤肾脏通道。一次取净结石10例,二次取净结石7例,单通道取石12例,双通道取石9例。结石总取净率81.0%,平均手术时间(85.0±38.8)min,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鹿角状肾结石疗效确切,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鹿角状肾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鹿角状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双侧结石3例.结果 21例患者中有1例在扩张通道过程中导丝脱出,重新穿刺置入导丝并扩张通道成功.其余20例(23侧)均1次成功建立皮肤肾脏通道.一次取净结石10例,二次取净结石7例,单通道取石12例,双通道取石9例.结石总取净率81.0%,平均手术时间(85.0±38.8)min,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鹿角状肾结石疗效确切,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