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硬膜外穿刺误入蛛网膜下腔易引起头痛,有时可持续数周甚至数月不愈。我们采用硬膜外充填疗法治疗此种头痛21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男8例,女13例,年龄22~56岁。硬膜外穿刺部位:胸段3例(T_9以下),腰段18例。术后24h内发生头痛17例,48h内发生4例。头痛持续时间最长10天,最短3天。 患者分两组,治疗组12例:在硬膜外穿刺误入蛛网膜下腔后24~48h内,患者出现头晕、头痛、耳鸣或恶心,抬头活动时症状加重,经卧床休息、输液、镇静止痛药物治疗无效,分别于术后第2~6日,在原穿刺点下一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并注射0.9%生理盐水20~30ml,注射完毕后,患者即感头晕消失,头痛减轻,让患者继续卧床休息24h。有9例1次治愈;2例术后1周仍有轻微头痛,第2次注射后治愈。1例经2次注射后头痛仍无缓解,第3次采用硬脊膜外腔置管断续滴注法,当头痛出现时,立即以8~10滴/min速度连续滴注30~50ml,直至症状消失,每天数次,经3天治疗症状缓解,所有病人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 患者 ,男 ,2 4岁 ,因咳嗽、咳痰、发烧、盗汗 ,经胸部透视诊为 :“浸润型肺结核 (有空洞形成 )”入我院治疗。住院期间虽经链霉素、复合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治疗 ,仍发烧 37~ 38℃ ,咳嗽盗汗。偶有轻微头痛、头晕。胸部左侧广泛干湿罗音 ,痰涂片查到抗酸杆菌 ,于入院后 3个月 ,突然剧烈头痛、恶心、呕吐 ,全身冷汗 ,面色苍白 ,当时神志清楚 ,血压 2 2 6 /13 3kPa。口角无歪斜 ;瞳孔等大正圆 ,对光反射存在 ,肢体无瘫痪 ;颈强(+) ,克氏征 (+) ,腰穿脑脊液呈均匀一致血性 ,不凝固 ;压力 1 1kPa。蛋白 :4 8g/L ;糖…  相似文献   

3.
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死亡率及复发率较高。临床以脑膜刺激症、剧烈头痛、血性脑脊液为主要特征。我科 2 0 0 1年以来应用脑脊液置换合尼莫地平治疗 SAH2 0例 ,取得较好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0例 ,男 8例 ,女 1 2例 ,年龄 4 2~ 78岁 ,平均 5 9岁。头痛 2 0例 ,恶心呕吐 1 5例 ,颈项强直 1 8例 ,意识障碍 6例 ,轻度肢体偏瘫 4例 ,克尼格征阳性 1 6例。全部病例均经头颅 CT证实为 SAH,腰穿均为全程血性脑脊液。1 .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入院后均行绝对卧床休息 ,镇静 ,应用脱水剂降颅压 ,止血药 6 -氨基乙酸 ,在此基础上 ,用尼莫地平针 2 m g持续静滴 ,连用 7~ 1 0 d,行腰穿脑脊液置换 ,具体方法 :选腰椎 3、4间隙穿刺成功后缓慢放脑脊液 5 ml,注入等量生理盐水 5 ml,如此反复进行置换 ,视病情及脑脊液压力决定每次腰穿放脑脊液的量 ,每次总量 30~ 5 0 ml,术后去枕平卧 6 h。颅内压增高者置换前 30 min静滴 2 0 %甘露醇2 5 0 m l。隔日置换一次。置...  相似文献   

4.
一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并顽固尿潴留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排尿异常并非少见 ,但随着病情好转 ,意识清晰度恢复 ,排尿都逐渐恢复正常。但我科近收治一例患者 ,病程一月余 ,仍尿潴留。现将有关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患者 ,女 ,5 1岁 ,1 999年 1 0月 1 4日因头痛、恶心、呕吐三天入院。患者于 3d前休息时出现头痛 ,伴恶心、呕吐 ,渐出现后颈部发僵 ,在当地医院头颅CT示 :蛛网膜下腔出血破入脑室 ,腰穿检查为均匀血性脑脊液。给予脱水、止血、对症处理后 ,症状有所缓解。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 ,门诊以蛛网膜下腔出血收入院。入院时 ,T3 6.8℃ ,P70次/分 ,R2 8次 /分 ,B…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动脉阻塞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 2 2例 ,均为单眼 ,其中男性 15例 ,女性 8例 ,年龄 4 0~ 5 0岁 5全 ,5 0~ 6 0岁 14例 ,6 0~ 70岁 3例。病程 :发病 4h内来诊者 5例 ,2d内来诊者 8例 ,1周以后来诊者 9例。2 治疗方法2 1 急救 :立即给予亚硝酸异戎脂吸入或硝酸甘油舌下含服 ,球后注射 6 5 4 2或阿托品吸氧 ,眼球按摩。2 2 针刺 :取睛明、攒竹、球后、承泣、瞳子、太阳、风池、翳明、合谷等穴 ,强刺激后 ,留针 2 0min ,每日交替进行。2 3 穴位封闭 :蝶脉灵及维生素B1、B12 上述穴位交替经药。2 4 静点 :蝶脉灵或复方丹参加胞 :磷胆硷静点…  相似文献   

6.
例 1 :患者 ,女 ,4 2岁 ,住院号 4 53 7,因“热烧伤 1 5%并感染”于 1 998年 1月 1日由外院转入我院烧伤科治疗 ,5天后转入甲醛薰蒸消毒后病房 ,6小时后出现全身性荨麻疹 ,呈风团样 ,经皮肤科会诊后诊断为“荨麻疹性药疹”。给予 1 0 %葡萄糖酸钙 1 0ml,每日 3次口服 ;敏迪 60mg ,每日一次口服。 7天后症状好转 ,皮疹消退。2 1天后原发病治愈出院 ,随诊半年无药疹复发。例 2 :女 ,52岁 ,住院号 4 552 ,因“热烧伤 5%于 1 998年 1月 7日入院。入住甲醛薰蒸消毒后病房 ,8小时后出现皮疹 ,全身性 ,呈风团样 ,经皮肤科会诊诊断为“荨麻疹性…  相似文献   

7.
针刺外关穴为主治疗急性腰扭伤1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 1994年 7月~ 1999年 10月间 ,采用针刺外关穴配合腰部自主活动治疗急性腰扭伤 11例 ,效果显著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例均为伤后及时就诊的门诊病例 ,其中男 8例 ,女 3例 ;年龄最小 2 0岁 ,最大 58岁 ;伤右侧 7例 ,左侧 4例。依据《最新国内外疾病诊疗标准》〔1〕,11例均诊为急性腰扭伤。2 治疗方法患者均取站位 ,站立困难者由助手搀扶。取患侧外关穴 ,并让患者以健侧手托扶患侧手臂处于功能位。采用 2 8号华佗牌不锈钢毫针 ,穴位处常规消毒后 ,直刺 1— 1 5寸 ,得气后行提插捻转泻法数次 ,提针至浅部 ,针尖斜向上方 ,留针 2 0…  相似文献   

8.
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男 ,6岁 ,因发热、头痛十余日于当地医院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 ,治疗好转 2天 ,又因发热、头痛、呕吐、抽搐 3天来我院。查体 :昏睡 ,咽充血 ,心、肺、腹正常 ,脑膜刺激征“ +” ,膝腱反射减弱 ,巴氏征“ +”。腰穿脑脊液外观微混 ,压力 2 4 0mmH2 O ,Pandy“ ++” ,细胞数 180 0× 10 6 L ,淋巴细胞 94 % ,糖、氯正常。经抗炎、降颅压等对症治疗 ,1周后好转出院 ,1个月后随访无不良主诉。患儿男 ,8岁 ,因发热、头痛、呕吐 2周 ,当地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 ,经治疗病情有好转 ,体温正常 3天后又出现发热 ,体温在 39℃左右 ,嗜睡、…  相似文献   

9.
潘雪芳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7):3772-3773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出血经脑脊液置换后的疗效。方法:全部病例入院后即绝对卧床休息,给适当脱水、降颅压、止血、钙拮抗剂等治疗。发病1d~4d开始治疗,颅内压高者先给20%甘露醇125ml快速静脉滴注。1h后常规严格无菌操作下进行腰穿,穿刺成功后测量颅内压,针芯半堵针孔,控制滴速,缓慢放出脑脊液4ml~5ml,再缓慢注入等量新启用的无菌生理盐水,1min~2min后再缓慢放出。如此反复多次,共置换20ml~25ml脑脊液。每周置换2次。结果:26例经脑脊液置换后头痛迅速缓解,全部治愈出院。结论:脑脊液置换可明显减轻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自觉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7例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全部病例均有坐立时头痛、头晕等。腰穿测压〈0.686kPa,其中4例测压为0,脑脊液常规基本正常。经头低足高位休息,补充大量液体,一般1周左右头痛缓解,3周左右完全恢复,愈后良好。文中提出对于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治疗补液量及治疗时间应充足,治疗期间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  相似文献   

11.
我科自2 0 0 0年采用腰穿置管间断放液疗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 2 6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6例,女10例,年龄30岁~74岁,平均年龄4 8岁。病程6 h~3d,平均1d。重度头痛18例,轻中度头痛8例。颈强直2 4例,脑脊液(CSF)压力增高2 2例,住院天数11d~4 2 d,平均2 1d,本组患者就诊时无意识障碍,且均经腰穿证实为血性CSF,并经头颅CT证实为原发性SAH。1.2 方法 所有患者除常规应用脱水剂,止血药物,防止脑血管痉挛及预防感染外,均行腰穿置管间断放液方法。术前准备:一次性硬膜外麻醉包1个,9号…  相似文献   

12.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5 岁,因(1)自发性左颞枕叶脑出血;(2)左颞枕叶脑动静脉畸形术后;(3)继发性癫痫收住院.患者于1993 年8 月15 日下午在新疆呼图壁县医院浇水工作时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头痛,较剧烈,不能讲话,遂由同事急送我院急诊科,给予脱水药物治疗后,患者讲话逐渐好转、清晰、考虑患者病情危重,不宜搬动;经腰穿检查后,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在我院住院治疗40 天,症状缓解后出院.  相似文献   

13.
退行性膝骨关节病的关节镜下治疗及术后康复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999年 6月~ 2 0 0 2年 6月我院采用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病 4 2例 ,手术后进行综合康复训练治疗 ,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4 2例 5 6膝 ,其中男 2 4膝 ,女 32膝 ,年龄 4 8~ 77岁 ,平均 5 8岁。病史 6个月~ 2 2年。均表现为膝关节反复疼痛 ,行走困难 ,压痛、弹响、活动受限等 ,均曾行 3个月以上种类繁多的非手术治疗 ,效果欠佳。1 2 手术方法 :常规硬膜外或腰麻或腰硬联合麻醉 ,仰卧 ,大腿根部上电动调压充气止血带 ,按膝部手术常规消毒 ,铺防水布巾 ,患肢驱血后止血带充气至所需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穿刺针用于鞍麻防止术后头痛发生率。方法:选100例接受鞍区麻醉患者随机分AB两组,每组各50例、A组选用腰-硬联合16号硬膜外穿剌针,配套5号长腰穿针。B组用“亚光牌”7号普通腰穿针,局麻药用0.75%布比卡因1.2ml加50%葡萄糖液0.2ml。随访观察麻醉后5天头痛发生率。结果:A组无1例头痛发生。B组17例出现头痛,伴呕吐2例,12例经心理疏导,平卧休息,减少抬头,加大输液量2500ml/天,治疗后症状消失,5例症状严重,加用硬膜外腔注射生理盐水填充治疗加口服去痛片后恢复、结论:腰-硬联合穿刺针用于鞍麻穿刺可明显减少穿剌损伤蛛网膜所致的脑脊液外漏引起的低压性头痛和异物、致热原、化学药品等“污染”穿刺针带进蛛网膜下腔剌激致假性脑脊膜炎引起的高压性头痛。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46岁。以突发剧烈头痛4h于1991年12月29日入院。当日下午无明显诱因突起前额部爆炸样剧痛,难以忍受。2h后腰穿脑脊液(CSF)呈均匀血性,经脱水、止血、冬眠等处理后,头痛缓解;1992年1月14日行全脑血管造影后10min,患者突然双目失明。诊断:造影剂所致血管痉挛-枕叶缺血。用解痉、扩管等治疗20h双眼恢复了视  相似文献   

16.
<正> 患男,57岁。因头痛、恶心反复发作4年,加重3d,于1987年4月7日入院。4年前因头痛、恶心住院,腰穿为血性脑脊液,头颅CT 扫描示左侧侧脑室前角有牵引畸形,不除外该部有动脉瘤,内囊膝部有钙化,诊为“脑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3月余,症状痊愈出院。2月前因头痛、恶心再次入院,腰穿为血性脑脊液,经治疗好转.3d 前又感前额部头痛,伴恶心呕吐,再次入院。检查;血压19/13kPa,除眼底轻度水肿,双视网膜颞侧可见一陈旧性出血灶外,未见其它阳性脑受损体征,腰穿呈血性脑脊液,脑压2.35kPa,诊为脑蛛网膜  相似文献   

17.
自1970年以来,笔者用本法治疗内科急症蛛网膜下腔出血,多收殊功。兹举2例报道,供同道参考。例1 张某某,男,28岁,农民。初诊:1974年3月15日。患者素健。15日前重体力劳动时,骤发剧烈头痛,“赤医”予止痛剂罔效,遂送某医院治疗。经腰穿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10日后病减。讵意3日前下床蹲厕后头痛又剧,继频繁呕吐,有时神志不清。复腰穿见脑脊液鲜红。转请笔者诊治。刻诊:急性病容,神识恍  相似文献   

18.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发生尿失禁尚未见报道.笔者经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47岁,农民.因头痛、腰痛7天,少尿2天,胸部有出血点1天,于1980年1月8日入院。7天前患者恶寒发热,头痛,腰痛,全身酸软,恶心呕吐,经治疗后热退呕止,但卧床不起,2天前尿渐少,公社医院诊为流行性出血热,输液后病情加重,遂转我院。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 ,2 1岁 ,因右拇指被机器绞伤 2小时入院 ,体查及各项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在腰麻及臂丛麻醉下行右足母趾腹皮瓣移植修复右拇指腹缺损术。常规取腰 4~ 5间隙穿刺 ,经过顺利 ,脑脊液通畅 ,颜色正常 ,注入 10 %葡萄糖 1ml 0 .75 %布比卡因 2ml,平面固定在T12 后手术开始 ,整个手术中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均平稳 ,手术历时 4.5小时。术后第二天下午病人出现头痛、恶心、呕吐 ,经对症处理后未见好转。次日头痛加剧 ,呕吐呈喷射状 ,次数增加。查体 :神智清晰 ,双侧瞳等大 ,对光反射灵敏 ,颈项强直 ,巴氏征、布氏征、戈登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儿低颅压综合征的病因,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10年间我院诊治的22例低颅压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患儿中1例为原发性,其余为继发性,男性患儿较女性患儿多见,腰穿脑脊液压力均<60mmH2O,其中2例测不出,均行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8例行头颅核磁检查,2例异常。经治疗后症状体征均好转。结论:低颅压性头痛为儿科常见引起头痛原因之一,其中多数为继发性,主要特点为体位性头痛,应加强认识及预防,避免医源性低颅压的发生,该病多数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