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真菌类环境雌激素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A)对雌激素依赖性乳腺癌细胞MCF-7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ZEA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在同等条件下,溶剂对照组(ethanol,EtOH)和32×10-9mol/L ZEA对MCF-7细胞分别处理72h,收集细胞并提取细胞总mRNA,用Cy5和Cy3两种不同荧光染料通过逆转录反应将mRNA分别标记成两种探针,并与载有一组靶基因的人肿瘤相关基因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经计算机扫描分析得出这些基因在经ZEA处理前后的表达差异。结果筛选出包括与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细胞转化、应激反应、肿瘤逃逸等相关表达差异的基因共15条,其中4条基因下调(主要是抑癌基因和调节细胞增殖、凋亡相关的基因等),11条基因上调(主要是热休克蛋白基因、雌激素反应基因、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基因、HPK/GCK激酶基因及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原癌基因等)。结论ZEA上调基因数目多于下调基因数目,且上调基因多数是促进细胞增殖的基因,还有两个是与肿瘤发生有关的基因,提示ZEA对相关肿瘤的发生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并具有一定的致癌性。  相似文献   

2.
玉米赤霉烯酮对细胞间隙连接通讯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真菌性雌激素玉米赤霉烯酮(ZEA)对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JIC)的影响。方法 用荧光漂白后恢复(fluorescence redistribution after photobleaching,FRAP)技术,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ZEA对HaCaT细胞GJIC功能的影响。结果 ZEA在0.1μmol/L对HaCaT细胞的GJIC没有明显影响,但在I—100μmol/L浓度下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ZEA不能有效地拮抗TPA引起的GJIC抑制。结论 ZEA在1μmol/L以上就能抑制GJIC功能,提示它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有促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孕激素及雌激素对不同乳腺癌细胞系中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及其受体(RANK、OPG)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乳腺癌细胞系T47D、MCF-7及MDA-MB-231,分别给予孕激素及雌激素刺激.采用RT-PCR测定各乳腺癌细胞系中RANKL、RANK、OPG以及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结果 孕激素可以明显提高T47D及MCF-7细胞中RANKL的表达.孕激素和雌激素作用后,RANK在乳腺癌细胞系T47D及MCF-7中的表达明显下降.然而孕激素及雌激素对于OPG在T47D及MCF-7细胞中表达的调节作用却不明显.结论 RANKL及其受体在T47D与MCF-7细胞系中的表达受到孕激素及雌激素的调节,提示孕激素和雌激素有可能通过RANKL及其受体影响乳腺癌细胞的骨转移.  相似文献   

4.
他莫昔芬用于治疗乳腺癌病人依赖于雌激素受体(ER)的存在,但大约一半ER阳性的病人会发展为耐药性表型,可有原因有;他莫昔芬的药理学特性,ER结构及功能的改变。肿瘤环境和肿瘤细胞遗传性改变的相互作用等,但关于耐药性产生的机制仍不明确,研究表明BCAR基因在体外可把雌激素依赖性乳腺癌细胞转化为雌激素非依赖性,他莫昔芬耐药性细胞。且ER阳性初期乳腺癌患者高水平的BCAR1/P130蛋白与其对他莫昔芬治疗的内在耐药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补骨脂素对人类乳腺癌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补骨脂素(psoralen,Pso)对人类乳腺癌细胞株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补骨脂素对雌激素依赖性乳腺癌细胞MCF-7和非雌激素依赖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细胞增殖作用,并以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182,780为工具药来评价补骨脂素发挥雌激素样作用与雌激素受体的关系,流式细胞术对MCF-7细胞的增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与溶剂对照组相比较,Pso(10~40μmol.L-1)能明显促进MCF-7细胞的增殖,而对雌激素受体阴性MDA-MB231细胞未见影响,并将MCF-7细胞周期由G1期向S期推进,促进DNA合成,提高细胞分裂增殖指数,且Pso促进MCF-7细胞增殖作用被雌激素受体拮抗剂所拮抗。结论补骨脂素具有雌激素活性,此作用是通过雌激素受体(ER)介导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金雀异黄素(genistein,Gen)和槲皮素(quercetin,Que)对人类乳腺癌细胞株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槲皮素对雌激素依赖性乳腺癌细胞MCF-7、T47D和非雌激素依赖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细胞增殖作用,并以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182780为工具药来评价金雀异黄素、槲皮素发挥雌激素样作用与雌激素受体的关系,流式细胞术对MCF-7细胞的增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Gen和Que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能促进T47D和MCF-7细胞的增殖,而对雌激素受体阴性MDA-MB231细胞未见增殖作用,并将MCF-7细胞周期由G1期向S期推进,促进DNA合成,提高细胞分裂增殖指数,且Gen和Que促进MCF-7细胞增殖作用被雌激素受体拮抗剂所拮抗。结论金雀异黄素和槲皮素具有雌激素活性,此作用可能是通过雌激素受体(ER)介导的。  相似文献   

7.
三苯氧胺(Tamoxifenum,TAM)为合成的抗雌激素药物,近年来随着对其药物及药效动力学机制研究的深入,目前该药已广泛用于乳腺癌和卵巢癌等妇科肿瘤,在许多非妇科肿瘤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自从Jensen1967年首次在人乳腺癌细胞发现了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以后,大量的研究证明,ER是雌激素发挥生物学效应的必须中介,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作为一种全身性疾病,全身治疗是重要手段[1]。内分泌治疗作为全身治疗的一种,在乳腺癌辅助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就绝经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药物选择做一综述。1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机制乳腺癌属于激素依赖性肿瘤,体内雌激素水平病理性上升,是刺激乳腺癌细胞增生的主要因素之一。临床上主要是抑制、去除或干扰雌激素  相似文献   

9.
江典模  詹可顺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11):1391-1392
乳腺癌药物性内分泌治疗的目的是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增殖。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有抗雌激素类、孕激素类、芳香化酶抑制剂和LH-RH类似物,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1异名Letrozole,CGS-2O2678化学名卜[双(4一氯苯基)甲基]-1,2,4一三峻8生产厂商(瑞士)汽巴一嘉基公司0合成如澳甲等睛(I)与l,2,4一三吐(11)在氯访一甲暗中反应生成卜(4一氯苯基)甲基一1,2,4一三吐(Ill),然后在DMF中与叔丁酸钾及个氟等睛(IV)反应得本品。目引言芳香化酶是一种细胞色素P-450依赖性酶,它催化雄激素转化成雌激素,导致血浆中雌激素水平下降,芳香化酶抑制剂可使雌激素缺乏,故用于雌激素依赖性乳腺癌的二线治疗,并对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及良性前列腺肥大具有良好疗改汽巴一嘉基的二个芳香化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