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恙虫病合并多脏器损害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新芝  李武  龙毓灵 《河北医药》2001,23(5):337-338
目的 加深对恙虫病早期诊断的认识。对20例恙虫病住院患者综合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治疗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病人发热10d以上,2个脏器损害12个,3个以上脏器损害8例;2例无焦痂及溃疡,2例外斐氏反应OXK正常,经四环素及氯霉素治疗,全部治愈。结论 恙虫病特征性的焦闸及皮疹只有不足一半的病人才出现,由不同血清型引起的第2次、第3次的恙虫病通常不出现焦痂及皮疹。约10%病人并不出现变形杆菌凝集素,当发病初起数日即给予抗生素,滴度可延迟可出现,这可能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恙虫病致肺损害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本地恙虫病的发病规律及其肺部损害的特点。方法:统计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住本院的恙虫病致肺损害病人46例资料,寻找其临床特点。结果:5-9月为发病高峰期。所有病例均有高热。咳嗽者30例(65.2%),伴咳痰者12例(26%),重症者有气促、紫绀。有 肺部罗音的26例(56.5%)。X线胸片表现为两肺纹理增粗、模糊的22例(47.8%),支气管肺炎样改变的18例(39%)。伴多器官损害的8例,7例治愈,死亡1例,死于ARDS。入本院前误诊率100%,到本院2d内未确诊者32.6%。结论:近3年本院恙虫病收住率是前3年的4.2倍,重症病例多,伴肺部损害多。延误治疗可引起死亡,应认清其特点,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小儿恙虫病合并多器官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本组除了具有恙虫病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外,伴有浮肿的占20%,合并多器官损害的占48%,其中肺部23例,肾脏12例,肝脏23例。心脏3例,本组应用氯霉素治疗为主,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小儿恙虫病容易合并器官损害,而有浮肿表现的并不少见。  相似文献   

4.
周丽彬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7):69+71-69,71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氯霉素治疗恙虫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8年6月~2011年10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48例恙虫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为对照组(阿奇霉素组)和观察组(阿奇霉素联合氯霉素组),每组各24例。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发热、淋巴结症状及全身表现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比较,并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的满意情况明显要好于对照组患者对治疗疗效的满意度,P均〈0.05。而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比较,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氯霉素治疗恙虫病的临床效果好,显效快,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恙虫病6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恙虫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63例恙虫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均有持续较长时间的发热并伴不同程度的毒血症,出现焦痂溃疡60例(95%),淋巴结肿大40例(63%),皮疹32例(51%),两个以上脏器损害48例(76%),多器官功能衰竭7例(11%);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者占70%。及时使用特效抗生素治疗有良效。结论 著虫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化,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预后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恙虫病肺部合并症的临床特点,以减少误诊率,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对42例恙虫病肺部合并症患者,通过对其胸片、血清学检查、血液化学检查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恙虫病肺部合并症占同期恙虫病住院患者的40.7%,患者经确诊后,以氯霉素为治疗主药,除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外,其余均痊瘛。结论肺部合并症是恙虫病最常见并发症之一。只要临床上提高对恙虫病的认识,详细采集病史,认真查体,提高诊断水平,及时施治,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恙虫病流行特点、临床特征及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8例恙虫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8例均来自恙虫病疫区,发病季节主要集中在5~9月,患者均有发热,其中39℃以上高热15例,占83%;外斐试验阳性18例,占100%;脾肿大7例,占39%。结论恙虫病是由恙虫病东方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5~9月为其主要发病季节,发热、溃疡、焦痂、局部淋巴结肿大,外斐试验阳性为其特点,四环素治疗效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恙虫病的临床表现,包括其共有表现及合并症的特点、发病机制、诊断、误诊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86例恙虫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恙虫病的共有临床表现有发热、特异性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肝脾肿大、外斐反应OXK1:160以上。其合并症涉及多个脏器,或单独或合并发生,出现合并症者占44.2%。发病机制主要是恙虫病立克次体及其释放的毒素对人体的全身性损害,基本病理改变是广泛的小血管炎。本组病例误诊率达69.8%,主要原因是:对本病认识不足,不能耐心细致地寻找焦痂或对焦痂视而不见,对本病有多种并发症也不了解。治疗则以氯霉素抗立克次体为主,预后相对良好。结论恙虫病诊断治疗均不困难,但须充分认识其合并症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方能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9.
鞠俊玲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6):127-128
目的:分析恙虫病误诊原因,为临床诊断疾病提供依据,避免误诊。方法:对28例误诊恙虫病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患者均有草地等野外活动史,28例(100%)均有不同程度发热;26例(92.8%)有低蛋白;25例(89.3%)有不同程度贫血;24例(85.7%)有溃疡或焦痂;18例(64.3%)有肝损害,17例(60.7%)有肺部损害;16例(57.7%)有血小板减少;14例(50.0%)有肾损害;13例(46.4%)有脾损害;6例(21.4%)有心脏损害;4例(14.3%)有皮疹;3例(10.7%)有淋巴结肿大;3例(10.7%)有白细胞减少,经多西环素治疗全部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恙虫病临床表现多样,误诊率高,详细询问病史、严格体格检查是减少误诊的关键,多西环素是治疗恙虫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0.
李志存 《中国当代医药》2014,(26):111-112,115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和氯霉素治疗恙虫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2年10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46例恙虫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给予氯霉素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两组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淋巴结肿痛治愈时间和焦痴脱落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0,P=0.032)。结论阿奇霉素与氯霉素作为临床常用的抗生素类药物,对恙虫病的治疗效果基本相当,但阿奇霉素对患者集体的毒副作用更小,可替代氯霉素在临床上治疗恙虫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