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含TDF组、含TAF组和不含TDF、TAF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方案对HIV/AIDS患者CK-MB、CK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12月在长沙市第一医院门诊就诊的初治HIV/AID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365例HIV/AIDS患者一般资料,并分别收集基线、12、24、48周CK-MB、CK检测结果及基线、48周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测结果。结果 365例HIV/AIDS患者中,男326例,女39例;年龄18~65岁,平均(32.56±10.20)岁。不同治疗时间段CK-MB存在差别(F=26.58,P <0.05)。不同抗病毒治疗时间段与抗病毒方案之间存在相互作用(F=95.57,P <0.05)。不同抗病毒方案之间CK-MB存在差异(F=174.98,P <0.05),其中含TDF组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CK-MB越来越高。而不同治疗时间段,CK不存在差别(F=3.14,P=0.07)。不同抗病毒方案治疗时间段与抗病毒方案之间不存在相互作用(F=1.81,P=0.16)。但不同抗病毒方案之间CK存在差异(F=4.47,P=0.01)。不同ART方案基线、...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1998年9月至2006年4月莫桑比克马普托中心医院胸外科手术治疗的NSCLC合并HIV阳性患者29例(HIV阳性组),并选择同期34例HIV检测呈阴性NSCLC患者作为对照组(HIV阴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后胸腔引流量、手术后肺部和伤口感染率、手术后住院日、HIV阳性组CD4计数,并随访生存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在死亡率上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HIV阳性组手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比HIV阴性组高(31.03%vs5.88%,P=0.009),前者发生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比后者增加7倍以上(OR=7.200;95%可信区间(1.409,36.779));HIV阳性患者不同CD4计数手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CD4计数与手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呈负相关(r=-0.501;P=0.014);HIV阳性组与HIV阴性组患者在生存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8)。结论 NSCLC合并HIV阳性患者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危险增加且与患者CD4细胞计数呈负相关,但不会增加手术死亡率;伴随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实行,其手术后生存期与HIV阴性者相似。对于非艾滋病发作期的该类患者,均应考虑积极地治疗。  相似文献   

3.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ELISPOT)和胞内细胞因子测定是近年测定T细胞功能的新方法 ,在国外已逐渐用于肿瘤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的基础和临床研究。HIV感染是人类面临的较严峻的问题 ,HI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控制HIV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将这 2种方法用于HIV特异性CTL研究 ,有助于了解机体感染HIV后的免疫机制和防治艾滋病策略。现将这 2种方法和特点及其在HIV特异性CTL研究方面的应用情况介绍如下。一、ELISPOT方法和特点1.方法 :ELISPOT用于测定抗原刺激后分泌某种特定细胞因子 (以IFN γ为例 )…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浙江省温州市结核菌/艾滋病病毒(TB/HIV)双重感染筛查与治疗情况,为更有效地开展双重感染防治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方法 通过国家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和《TB/HIV双重感染防治管理工作年度报表》,收集并分析温州市2011-2013年TB/HIV双重感染双向筛查、双重感染患者抗结核和抗病毒治疗以及抗结核治疗转归情况数据资料. 结果 3年共登记HIV感染和艾滋病(AIDS)患者3694例次,X线胸片和痰涂片检查3534例次,结核病检查率95.67%;发现结核病患者45例,结核病检出率1.27%.共登记结核病患者17 140例, HIV抗体检测3067例,检测率为17.89%;发现HIV抗体阳性患者13例,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0.42%.双向筛查双重感染患者检出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3.605,P0.01).累计发现双重感染患者58例,抗结核治疗率91.38%(53/58),抗病毒治疗率55.17%(32/58).25例纳入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登记管理.1年转归治愈率36.00%(9/25),治疗成功率(治愈+完成疗程)80.00%(20/25),死亡占8.00%(2/25). 结论 结核病防治机构和艾滋病防治机构合作实施双向筛查、共同管理,是早期发现TB/HIV双重感染患者、提高治疗成功率、减少死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面的进展,对HIV感染个体和社会整体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在发达国家.但是对拥有95%以上HIV感染病例的发展中国家来说,HIV感染诊治所需的高昂费用是个人和社会都无法承受的.因此,发展中国家的HIV诊治必须侧重于机会感染如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和肺炎链球菌肺炎等的防治.HIV感染中多重耐药结核分支杆菌感染和耐药肺炎链球菌的传播在发展中国家备受关注,限制耐药性传播的政策措施应予优先考虑.由于费用问题,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仅限用于预防HIV的母婴传播和某些情况下对接触HIV后的高危人群进行预防用药.  相似文献   

6.
屠宇平 《疾病监测》2005,20(6):335-337
1995年,美国公共卫生署(USPHS)和美国感染性疾病学会(IDSA)制定了预防HIV感染成人、青少年、儿童中机会性感染的指南,这些指南曾于1997、1999、和2002年进行了修改。虽然通过多种渠道可以获得各种机会性感染单独的治疗指南,但是还没有一本常见HIV相关机会性感染治疗和管理方案的合订本。因此,2001年国家卫生研究所(NIH)、IDSA和CDC召集了一个工作小组,制定HIV相关机会性感染的治疗指南,使卫生保健人员在进行治疗和预防时有据可循。在认识到应对婴儿、儿童和青少年HIV感染予以特别考虑,包括成人和儿童之间HIV相关机会性感染的获得方式、自然史,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差异后,单独成立了一个儿科指南的写作小组。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合并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逐渐引起世界范围内的重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2015年全球约有1 040万人感染了MTB,约有11%病人同时是HIV感染者;死亡的140万中有40万例为HIV合并MTB感染者。约5%肺结核(TB)病人进行了HIV检测,在HIV阳性的TB病人中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比例为78%。即使如此,目前MTB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四川省凉山州某县彝族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梅毒螺旋体(TP)感染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到凉山州某县人民医院进行输血前检查的496例彝族HIV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经凉山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认为HIV阳性感染者,HBV、HCV及TP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比较分析不同性别、年龄研究对象HIV与HBV、HCV和TP合并感染情况。结果496例彝族HIV感染者中男323例(65.12%),女173例(34.88%);单纯HIV阳性157例(31.65%),发生HBV、HCV、TP合并感染共7种类型,合计339例(68.35%),其中男272例(80.24%),女67例(19.76%),男性合并感染比例明显高于女性;HIV、HCV合并感染227例(45.77%),HIV、HBV合并感染18例(3.63%),HIV、TP合并感染11例(2.22%),HIV、HCV、HBV合并感染41例(8.27%),HIV、HCV、TP合并感染32例(6.45%),HIV、HBV、TP合并感染3例(0.60%),HIV、HCV、HBV、TP合并感染7例(1.41%);感染的高峰年龄是>30~40岁,且以HCV合并感染为主。结论凉山州某县彝族人群HIV合并HBV、HCV和TP感染比例较高,并且存在多种病毒合并感染形式,建议HIV感染者要及时进行HBV、HCV和TP检测,对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阳江市2008年-2015年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美沙酮治疗人群HIV、HCV和梅毒感染状况,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阳江市入组美沙酮门诊受治疗者进行一般情况调查和HIV、HCV、梅毒抗体检测和定期随访监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8年1月-2015年12月年入组治疗1704例,其中HIV、HCV、梅毒感染率分别为23.36%、53.17%、1.47%。HIV+HCV合并感染比较常见,阳性率达9.68%(165/1704),HIV+梅毒、HCV+梅毒、HIV+HCV+梅毒阳性率分别为1.47%(25/1704)、0.70%(12/1704)、0.70%(12/1704)。阳江市美沙酮门诊治疗者HIV、HCV感染率较高,且HCV感染率明显高于HIV感染率。结论应对该人群开展多种疾病的宣传教育和综合干预,持续开展对该人群HIV、HCV和梅毒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0.
屠宇平 《疾病监测》2005,20(4):223-225
简介。隐孢子虫病是由球虫类原虫的隐孢子虫属引起的胃肠道疾病,其标志性症状是腹泻,并可能伴有腹部痉挛、食欲减退、低烧、恶心、呕吐和体重减轻;然而,无症状感染也频繁发生。隐孢子虫还引起HIV感染病人的机会性感染,病人会出现过量的霍乱样水便,危及其生命。然而,在引进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这种寄生虫感染的发生在HIV感染人群中已下降。Nitazoxanide(NAT)是唯一批准在美国用于治疗隐孢子虫病的药物,可单独用来治疗1—11岁的儿童。  相似文献   

11.
李莉  刘钢 《华西医学》2011,(6):874-877
目的 观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后对人体各个系统的影响,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6月于华西医院确诊为HIV感染13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相关实验室指标.结果 13例HIV感染患者均合并其他感染,以结核病最为常见;除有T淋巴细胞异常外,多数患者可合并出现血液学异常,包括贫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阳江市2008年-2015年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美沙酮治疗人群HIV、HCV和梅毒感染状况,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阳江市入组美沙酮门诊受治疗者进行一般情况调查和HIV、HCV、梅毒抗体检测和定期随访监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8年1月-2015年12月年入组治疗1704例,其中HIV、HCV、梅毒感染率分别为23.36%、53.17%、1.47%。HIV+HCV合并感染比较常见,阳性率达9.68%(165/1704),HIV+梅毒、HCV+梅毒、HIV+HCV+梅毒阳性率分别为1.47%(25/1704)、0.70%(12/1704)、0.70%(12/1704)。阳江市美沙酮门诊治疗者HIV、HCV感染率较高,且HCV感染率明显高于HIV感染率。结论应对该人群开展多种疾病的宣传教育和综合干预,持续开展对该人群HIV、HCV和梅毒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3.
<正>1患者资料患者男,59岁,未婚未育。既往体健,否认输血史、吸毒史等,有不洁性生活史。因“抗HIV治疗5年,喘累1月余,加重2天”于2021年4月4日入院。患者5年前在当地疾控中心确诊HIV抗体阳性,CD4及HIV RNA基线水平不详。遂启动抗HIV治疗,方案:拉米夫定/富马酸替诺福韦/依非韦伦(3TC/TDF/EFV),自诉服药依从性可。1个月前患者无明显原因出现活动后喘累、气促症状,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1996年由美国卫生和人类服务部(DHHS)及Henry J.Kaiser家庭基金会召集的HIV临床治疗实施专家小组完成的建议。该建议的目的是为采用抗逆转录病毒剂治疗成人和青少年包括孕妇感染HIV的临床医师和其他卫生保健工作者提供有力的指南。虽然针对HIV感染和其它一般病毒学免疫学原则采用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治疗所有HIV感染人群是相似的,但治疗和管理HIV感染儿童需要单独考虑。因此,本文未包括对儿科学HIV感染的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指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手术治疗合并胸外科疾患的HIV阳性患者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2006年4月援外期间在莫桑比克马普托中心医院胸外科手术治疗的HIV检测呈阳性而未出现AIDS相关症状患者50例(HIV阳性组),并选择同期相同疾病构成比的50例HIV检测呈阴性患者作为对照组(HIV阴性组)。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后胸腔引流量、手术后肺部和伤口感染率、手术后住院日,以及HIV阳性组CD4计数等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死亡率在上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HIV阳性组手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比HIV阴性组高(16%vs 4%,P=0.046),前者发生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比后者增加4倍以上(OR=4.571;95%可信区间(1.003,23.654));HIV阳性患者不同CD4计数手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CD4计数与手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呈负相关(R=-0.402;P=0.004)。结论:合并外科疾患的HIV阳性患者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危险增加且与患者CD4细胞计数呈负相关,但不会增加手术死亡率。对与非艾滋病发作期的该类患者,均应积极地治疗。  相似文献   

16.
<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合并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在临床中较为少见,在早期临床症状、治疗方法、预后和存活率方面均缺乏大样本数据研究。早期AML患者临床表现容易被误认为是HIV感染导致的多发性疾病结果,从而延误对疾病的早期诊治。本院收治了1例HIV感染合并AML M5型(AML-M5)患者,现将其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分析如下,以期能提高对HIV合并急性白血病早期诊断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HIV感染的血液学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慧臣  于载泺 《临床荟萃》1999,14(12):569-57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可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HIV感染后可以引起全身多系统的改变。血液系统的改变可能是HIV感染直接引起的,也可能由于继发的感染或治疗药物引起。HIV感染还可以引起骨髓增殖紊乱或淋巴瘤。下面就HIV感染引起的血液学改变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正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感染内科、病理科联合报道了世界首例成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ificiency virus,HIV)抗体阴性艾滋病合并肺卡波西肉瘤病例。该病例也是国内首例、世界第26例经HIV核酸检测阳性诊断的艾滋病。该患者为中年男性,46岁,2011年因咽痛、咯血、发热及呼吸困难2个月,辗转就诊于国内多家医院。检查发现有双肺病变和白细胞减少,虽HIV抗体初筛试验可疑阳性,但用于确证HIV感染的蛋白印迹试验为阴性。临床考虑为肺部感染,积极的抗生素治疗和抗  相似文献   

19.
<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Talaromyces marneffei)感染的病例报道已常见,HIV感染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病例偶见报道,HIV感染者同时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和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罕见。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于2018年7月29日收治1例HIV感染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结核分枝杆菌、梅毒螺旋体感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深圳市龙华区男男性行为人群(MSM)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分布特征,探究其影响因素。方法整理2014年1月—2019年12月深圳市龙华区MSM人群HIV感染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搜集2316例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感染率为5.91%。经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偏大、无性行为保护措施、吸毒、合并梅毒感染为MSM人群HIV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深圳市龙华区MSM人群HIV感染情况不容乐观,年龄大、无性行为保护措施、吸毒、合并梅毒感染为MSM人群HIV感染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