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分析丹红注射液的临床使用情况,探讨丹红注射液的合理使用问题.方法 对某院484例使用丹红注射液患者的基本情况及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在484例使用丹红注射液的患者中,82例(17%)患者与药品说明书适应证不符;161例(33.26%)使用丹红注射液患者疗程过长或过短;91例(18.8%)使用丹红注射液的患者选择溶媒不当;2例(0.4%)使用丹红注射液的患者剂量不当.结论 丹红注射液临床应用基本合理,但在用药适应证、用药疗程及溶媒方面要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2.
华蟾素治疗晚期癌症19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扬 《山东医药》2011,51(13):97-98
目的探讨华蟾素注射液治疗晚期癌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4例晚期癌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5例给予常规抗癌药物治疗,治疗组19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生活质量评价有效率、癌灶客观疗效评价有效率分别为89.47%、94.74%,对照组分别为40.00%、40.00%,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治疗组癌症疼痛缓解率、NK细胞和T细胞亚群活性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均〈0.05)。结论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应用华蟾素可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3.
王秀英  纪素玲 《山东医药》2011,51(13):78-78
为保证医疗精神药品、麻醉药品(精、麻药品)的合理使用,2008年1月我院单独制定了《精、麻药品处方合理用药点评办法》,通过处方干预,保证了精、麻药品应用的安全有效。现将处方干预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该院住院糖尿病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方法收集该院2017年5月收治的住院糖尿病患者处方200张,6月份住院糖尿病患者处方200张,7月住院糖尿病患者处方200张,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汇总统计糖尿病患者的各类型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2017年5—7月该院住院糖尿病患者均以阿卡波糖(原研/国产)使用最多,其次为瑞格列奈片、二甲双弧片、磷酸西格列汀片、格列齐特缓释片、伏格列波糖片等,那格列奈片和盐酸吡格列酮片使用率相对较低。结论该院住院糖尿病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还应加强对糖尿病住院患者用药情况的分析总结,及时改进不足,做到个体化给药方案,从而为临床糖尿病患者合理用药提供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5.
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初诊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约25%,晚期癌症患者发生率60%~ 80%,其中1/3患者为重度疼痛.控制癌痛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部分.本研究以晚期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价芬太尼针剂快速静脉滴注和吗啡针剂皮下注射的镇痛疗效.  相似文献   

6.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癌性发热64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癌性发热的治疗主要常用吲哚美辛(消炎痛)、地塞米松及抗生素等治疗,但对于癌症患者来说,特别是晚期患者应用常引起患者的消化道反应、骨质疏松、电解质紊乱、菌群失调等,易使患者病情加重,因此癌性发热的治疗一直在临床治疗上是个难题,作者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癌性发热64例,经近期观察疗效比较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梁玉华  余天  刘劲 《内科》2012,7(4):403-406
目的分析与评价我院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用药情况。方法对2010年我院消化内科住院患者677例的用药品种、数量、金额、人均用药时间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677例患者中15.1%是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8.7%是慢性胃炎或浅表性胃炎患者;用药量前3位的是铝碳酸镁片、米曲菌胰酶片、注射用奥关拉唑;用药金额前3位的是注射用奥美拉唑(60mg)、18AA-Ⅱ复方氨基酸注射液,注射用奥曲肽;用药频度排序前3位的是注射用奥美拉唑(60mg)、维生素K1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结论我院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用药以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药物为主,治疗消化性溃疡药质子泵抑制剂用量较大,临床用药合理。  相似文献   

8.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卡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荣芳  谢晓萍 《山东医药》2010,50(33):27-27
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癌症患者常见的主要并发症,多为晚期肺癌、乳腺癌、卵巢癌等累及胸膜所致。本文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与卡铂联合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并与单用卡铂治疗进行疗效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司岑  王芳  阮继刚 《山东医药》2008,48(41):71-72
将105例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支持、对症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20 ml静滴.发现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近期疗效略高,疼痛缓解程度、生存质量评分明显升高,免疫功能指标明显改善.认为复方苦参注射液能缓解癌痛,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生存质量及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EP)对临床抗生素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应用价值. 方法 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ICU入院VAP患者60例,随机分成CEP组(n=30)和常规组(n=30),常规治疗组按常规治疗方法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CRP组通过血清CEP测定来指导抗生素使用,比较2组抗生素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患者抗生素总费用、住院时间、病死率及抗生素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炎性指标(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之间的差异.结果 2组治疗后患者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RP组抗生素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费用及住院时间均比常规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病死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CEP对于VAP治疗中的抗生素应用具有指导意义,有利于临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1.
麻醉药品是指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连续使用后易产生依赖性,能形成瘾癖的药品,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能选择性地减轻或缓解疼痛感觉[1]。因其具有潜在的成瘾性,容易滥用,若使用得当可以治病;若使用不当,则会危害生命健康及社会治安。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药物止痛治疗是癌症疼痛治疗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某院血脂异常患者用药的现状和趋势及药物应用的特点,为临床医师提供药物应用数据,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选取2009-10~2010-03某院心血管内科和内分泌科血脂异常住院患者161例,分析其用药合理性,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改进药物使用措施。结果调节血脂药以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氟伐他汀、非诺贝特胶囊为主,其中阿托伐他汀是调节血脂药的首选,用药基本合理。结论该院血脂异常患者的用药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药学干预对抗生素合理应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莘县中医医院住院患者4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10例。对照组患者遵医嘱服用药物,且医护人员不采取任何干预行为。观察组患者开具处方后予以药学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抗生素处方比例、抗生素使用强度、抗生素费用所占比例及院内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抗生素处方比例、抗生素使用强度、抗生素费用所占比例及院内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学干预可促进抗生素合理应用,降低院内感染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和D-二聚体的变化。方法选择同期在我院呼吸科住院AECOPD患者及同期住院晚期肺癌患者、检测TXB2、6-k-PGF1α和D-二聚体,与对照组比较。结果AECOPD组、D-二聚体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0.05)AECOPD组与晚期肺癌比较(P<0.01)均有非常显著意义。血浆TXB2在晚期肺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意义。结论在AECOPD组及晚期肺癌组患者、D-二聚体,D-二聚体TXB2明显高于对照组.对临床早期预防或已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有价值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成都地区住院癌症患者疼痛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564例住院癌症患者,自制调查问卷调查患者一般情况、是否有癌痛、癌痛程度、癌痛性质、癌痛对日常生活影响等,分析影响疼痛的因素。结果 556例有癌痛,其中轻度疼痛295例,中度疼痛145例,重度疼痛116例,隐痛、刺痛、绞痛常见,以腹部、胸部、腰骶部、肩背部为主;年龄、文化程度、癌症分期、是否使用止痛药、是否告知疼痛治疗重要性、癌痛相关知识了解情况、是否规范使用止痛药是影响癌痛发生因素(P0.05)。结论癌症患者伴有中重度疼痛者居多,年龄、文化程度、癌症分期、是否使用止痛药、是否告知疼痛治疗重要性、癌痛相关知识了解情况、是否规范用镇痛药是影响癌痛发生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观察125I粒子食管支架对晚期食管癌患者的生存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从而评价其疗效.方法 采取前瞻性研究方法,对37例接受125I粒子食管支架治疗的晚期食管癌患者进行随访研究,详细记录患者的生存期,并使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量表标准问卷(QLQ-C30)和食管癌专用量表(QLQ-OES18)评价食管支架植入前、植...  相似文献   

17.
肝细胞癌(HCC)是2020年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也是全球第六大常见癌症。大多数肝癌患者在就诊时已发展为晚期癌症,尽管HCC发病率很高,但对于晚期患者的治疗方案并不多,所以提高HCC患者的早期发现率非常必要。本文总结HCC中已发现的生物标志物,希望能够为肝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化疗联合康艾注射液对晚期结肠癌患者白介素-17(IL-17)和白介素-10(IL-10)表达的影响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9月我院消化内科治疗的晚期结肠癌患者92例,使用数字法随机分为常规化疗对照组和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观察组,每组46例。ELISA法检测IL-17和IL-10表达。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治疗前IL-17和IL-10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L-17表达水平均显著减低,IL-10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和P0.01),但观察组IL-17表达水平的减低作用以及IL-10表达水平的升高作用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2.3%(P0.05)。[结论]康艾注射液调节了结肠癌患者IL-17/IL-10平衡紊乱,提高了患者的临床疗效,减低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抗生素在急诊内科患者中的使用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6月—2016年6月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诊内科患者500例,就诊后医务人员通过对其临床症状进行初步的诊断,开具药物治疗处方,同时,进行致病菌检验,验证治疗手段。分析医生经验诊断后用药以及详细的医学检验后用药的正确性,并统计患者抗生素用药情况,包括联合用药情况、给药方式以及使用种类。结果 500例患者中,有抗生素使用情况的处方为231例(46.2%),其中抗生素单项使用的处方145例(62.8%),抗生素两项联用处方57例(24.7%),抗生素三项联用处方29例(12.5%);抗生素注射使用处方203例(87.9%),抗生素口服使用处方22例(9.5%),抗生素其他给药方式处方6例(2.6%)。在经过医生的经验诊断开具处方以及经过详细的医学检查后开具的治疗处方中,两项处方相符的处方有219例,使用正确率为94.8%。231例抗生素使用处方中,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101例(43.7%),喹诺酮类抗生素71例(30.8%),青霉素类抗生素59例(25.5%)。结论抗生素在急诊内科患者治疗中的使用极为广泛,且经验诊断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合理用药,临床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20.
康艾注射液治疗肺癌化疗后癌因性疲乏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癌因性疲管(CRF)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指由癌症或癌症治疗引起的一种持续的主观上的疲劳感[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近年来随着对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研究的不断进展,CRF来越受到关注.笔者自 2007年开始,应用康艾注射液治疗肺癌化疗后CRF患者,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