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徐润禾  鲁莹 《当代护士》2021,28(7):140-141
探讨了73例清醒镇静支气管镜诊疗患者的护理配合体会.我中心2019年7月—2019年12月对73例局部麻醉联合咪达唑仑、芬太尼清醒镇静支气管镜诊疗患者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并监控术中SpO2、生命体征的变化等,保证了患者诊疗安全.认为做好清醒镇静支气管镜诊疗患者的术前准备和术中配合,可以更好地保证检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促使诊疗顺利安全完成和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诊疗术中并发急性心血管事件患者采用呼吸阶梯化管理的护理效果。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导管室对254例心脏介入诊疗术中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患者采用呼吸阶梯化管理,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237例(93.31%)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安全转至病房;9例(3.54%)患者行气管插管和呼吸机辅助呼吸后转入ICU或CCU进一步治疗;8例(3.15%)患者因原发病危重而死亡。结论心脏介入诊疗术中并发急性心血管事件者经呼吸阶梯化管理及相应的护理,可提高呼吸管理效果,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和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及分析对于心脏介入诊疗术中并发急性心血管事件的患者实施呼吸阶梯化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本科心脏介入诊疗术中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患者250例,且予以患者呼吸阶梯化管理模式,实施相关护理方案。结果顺利实施手术的病例有235例,占比94.00%,同时均安全返回病房;实施气管插管和呼吸机辅助呼吸后,被转入到ICU或者CCU展开进一步治疗的病例10例,占比4.00%;另外的5例患者由于原发疾病较重致死,占比2.00%。结论通过采取呼吸阶梯化管理联合有关护理措施,可以让心脏介入诊疗术中产生急性心血管事件患者的呼吸效果进行提升,进而平稳顺利结束手术,有效提升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呼吸管理四阶梯供给模式在心脏介入治疗术并发心血管事件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我院心脏介入诊疗术中出现急性心血管事件并接受呼吸支持患者45例做为对照组,选择2017年1—12月我院心脏介入诊疗术中出现急性心血管事件并接受呼吸支持患者45例做为试验组,对照组患者在出现急性心血管事件时,导管室护士遵照医师指示开展相应的呼吸道支持护理,试验组患者结合医师指示按照呼吸管理四阶梯模式开展呼吸支持护理活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结果试验组患者干预后术中急性心血管事件及时控制率、手术完成率、手术医师对导管室护理配合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采用呼吸管理四阶梯供给模式对心脏介入治疗术中并发心血管事件患者施加干预,可显著提高该类患者术中心血管事件及时控制率与手术完成率,深受手术医师认可。  相似文献   

5.
张莹  黄倩  陈鹏 《妇幼护理》2023,3(13):3209-3211
目的 探讨改良单侧鼻导管高流量吸氧在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术中的应用和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本院手指的 96 例行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48 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经 鼻给氧,研究组使用改良单侧鼻导管高流量吸氧。分析对比两组的生命体征、血氧情况、不良事件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 组诊疗术中的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心率指标均高于诊疗术前(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诊疗术中的平均动脉压、 呼吸频率、心率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诊疗术中血氧饱和度低、血氧分压低于诊疗术前,二氧化碳分压高于诊疗 术前(P<0.05),研究组诊疗术中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均高于诊疗术前(P<0.05),二氧化碳分压无明显变化(P>0.05),且研 究组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发生喉痉挛者 1 例、发生一 过性呼吸抑制者 3 例,研究组无患者发生喉痉挛和一过性呼吸抑制等情况。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将改良单侧鼻导管高流量吸氧应用在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术中,能改善生命体征和血氧情况,减少不良事件,提高护理满 意度。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技术具有创伤小、疗效显著、术后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在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介入诊疗术后易发生并发症,甚至威胁患者生命.我院近年通过对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减少了并发症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术后腹胀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方法 采用回顾分析方法,对所有行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术患者的病症项目逐项登记,分析腹胀出现的相关因素.结果 心血管病介入诊疗术后腹胀的原因与医源性因素、患者本身特点、精神心理因素与认知能力都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针对患者自身特点,采取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心血管病介入诊疗术后腹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心血管介入诊疗术血管并发症的护理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蔡秀华  陈贤娣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1):1038-1040
目的 探讨心血管介入诊疗术血管并发症的原因与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9例冠心病介入诊疗术血管并发症的原因与护理经过.结果 本组29例出血及皮下血肿等血管并发症均得以有效控制.结论 在冠心病介入诊疗术中,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的术中、术后监护处理,对保证患者手术顺利,预防或减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心脏介入导管诊疗中的护理管理,包括心脏介入导管设备的护理管理、药物的护理管理、心脏介入手术程序的护理管理等方面.认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心脏介入导管诊疗的护理管理可以提高手术效率,有效的护理配合和手术中对急性事件的应变能力能减少心脏介入导管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ECC)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急症的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介入技术和适应证.方法 对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接受纤支镜急性介入诊疗的23例急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均经急诊检查、治疗获得准确判断和有效处理.结论 体外循环心内手术围术期急症纤支镜介入可成为一个重要的辅助诊疗措施.  相似文献   

11.
心脏介入术是一种创伤小、成功率高、较安全、病人容易接受的诊疗技术.随着该技术在我国各地拓宽和发展,心脏介入术的护理随之不断更新、改进.护理的更新和成熟一方面降低了心脏介入术后并发症及意外事件的发生,同时也使该项技术治愈率和抢救率大大的提高.本文就我科2000年-2005年638例心脏介入治疗术前饮食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小儿无痛支气管镜吸痰的护理经验。方法对65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小儿无痛支气管镜吸痰的护理配合进行分析。结果65例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吸尽气道分泌物后,患者呼吸状态明显好转,脉搏血氧饱和度上升5%~12%,肺部湿哕音较检查前明显减轻;其中32例肺不张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诊疗后,不张的肺叶次日胸部x线片复查明显复张,其中8例次日需再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后,肺叶亦完全复张,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无痛气管镜检查是比较安全的方法,并发症低。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的操作和术中密切医护配合及良好的术后护理,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保证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诊疗术后的不良反应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心脏介入诊疗术后不良反应的原因及护理经过.[结果]本组150例介入诊疗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均得到有效控制,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在心脏介入诊疗过程中,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加强术中、术后观察及监护,及时发现并发症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保证病人手术顺利和术后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纤维支气管镜在ICU气道灌洗的配合和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ICU患者行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术的效果及最佳护理方法,确保检查顺利而安全。方法通过详询病史,评估健康状况,接诊时心理疏导,临检前及检查、操作中的心理护理和术后指导等实践,回顾性综合分析总结。结果22例患者经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术后,呼吸症状明显改善。通过22例临床护理实践,证明此护理方法行之有效,受检者都能顺利而安全的完成检查,未发生任何意外。结论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操作时,护士只有熟悉业务,与医生密切配合,正确指导患者,才能做好患者在整个检查过程中各项护理及操作,使工作顺利进行,得到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5.
纤维支气管镜在ICU气道灌洗中的配合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ICU患者行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术的效果及最佳护理方法,确保检查顺利而安全。方法:回顾37例使用纤维支气管镜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7例患者经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术后,呼吸症状明显改善。通过37例临床护理实践,证明此护理方法行之有效,患者都能顺利而安全地完成检查,未发生任何意外。结论: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操作时,护士只有熟悉业务,与医师密切配合,正确指导患者,才能做好患者在整个检查过程中各项护理及操作,使工作顺利进行,得到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6.
2007年1月~2008年4月,我们对肺部急危重患者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行支气管镜诊疗术108例,经精心配合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前术后的舒适护理.方法将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患者60例按照手术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以2组患者的焦虑、睡眠、排尿值作为观察指标.结果经统计学分析,2组患者的焦虑值、睡眠紊乱,术后排尿困难的发生率上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前术后舒适护理的干预能增加患者在生理和心理上的舒适.  相似文献   

18.
纤维支气管镜介入微波治疗肺癌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秀琦 《天津护理》2001,9(5):225-226
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应用微波对肺癌病人进行治疗在临床已广泛应用。本文就12例肺癌病人行28次纤维支气管镜介入微波治疗的临床护理进行了阐述。护理过程中发现;充分的术前准备、有效的术前、术中心理护理、术时体位、医护患有效配合及正确调节微波治疗量,加强微波治疗后护理是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介入诊疗股动脉和桡动脉穿刺并发症的原因与护理要点.包括:操作不当、大量使用抗凝剂、紧张、疼痛和术后下肢过早活动等,认为在介入诊疗过程中,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的术中、术后监护处理,对保证患者手术顺利,预防或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预防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急性低血压发生的预见性及其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患者进行急性低血压的预见性评价。结果: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急性低血压可以进行预见性护理,护理措施主要有4点:针对性心理护理,合理的预防性措施,捕捉先兆症状及生命体征监测,正确把握拔管时机和操作规程。结论: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急性低血压的发生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