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临床症状、肺功能及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住院的MPP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常规治疗(10 mg/kg,1次/天,用3 d停4 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每次2 mL,每天2次,间隔4~6 h)。测定患儿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散射比浊法)、肺功能(肺功能仪),观察患儿临床症状及肺部体征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咳嗽消失时间、干湿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肺功能指标FVC、FEF75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MPP患儿的体液免疫功能无影响,是MPP的有效辅助治疗方法之一,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1年3月盘锦辽油宝石花医院收治的92例小儿支气管哮喘,采用随机摸球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治疗,比较两组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骨桥蛋白(OPN)、信号转导激活因子1(STAT1)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IgA、IgG、IgM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GF-β1、OPN、STAT1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支气管哮喘采用口服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效果较好,能明显改善免疫球蛋白水平,调节患儿血清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3.
冯应华 《抗感染药学》2020,17(1):104-106
目的:探究阿奇霉素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用对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肺功能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7月期间就诊的支原体肺炎患儿78例资料,按用药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39);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即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用力呼气25%时瞬时流量(PEF25)和最高呼气峰流速(PEF),以及免疫功能指标即免疫球蛋白(IgG、IgM和IgA)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FVC、FEV1/FVC、PEF25和PE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IgG、IgM和Ig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奇霉素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用治疗MP感染患儿的疗效优于单用阿奇霉素,有效改善了其肺功能和免疫功能指标,且未影响其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和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1年6个月,观察两组患儿哮喘发作次数及治疗前后肺功能(FEV1和PEF预计值%)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哮喘急性发作次数明显减少,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均可提高FEV1和PEF预计值%,改善肺功能(P均〈0.001)。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对儿童哮喘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用药方案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8例儿童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孟鲁司特钠组、布地奈德组、对照组,分别给予孟鲁司特钠每晚5mg顿服、布地奈德气雾剂200μg/次,1次/d及还尔金5g/次,2次/d口服,12周后观察三组哮喘控制情况及肺功能改善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孟鲁司特钠组及布地奈德组治疗后FEV1、PEF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孟鲁司特钠组及布地奈德组控制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孟鲁司特钠组与布地奈德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孟鲁司特钠及低剂量吸入布地奈德对控制儿童哮喘及肺功能改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免疫球蛋白检验在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乙型肝炎患者45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6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受试者的免疫球蛋白A、M、G水平进行测定,并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IgG为(11.12±2.13)g/L,IgM为(1.50±0.42)g/L,IgA为(1.86±0.68)g/L;观察组IgG为(15.27±3.45)g/L,IgM为(2.96±0.54)g/L,IgA为(3.12±0.95)g/L;观察组IgG、IgM与Ig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观察组患者预后,未好转者IgG、IgM与IgA水平均明显高于好转者(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检验可对乙型肝炎患儿病情予以准确反映,对患者预后有指导价值,可作为乙型肝炎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王惠庭  蔡玲芳 《海峡药学》2009,21(12):151-152
目的探讨应用准纳器吸入布地奈德/福英特罗干粉剂(信必可)对中重度儿童支气管哮喘肺功能的影响。方法52例6~14岁中重度支气管哮喘儿童分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应用信必可吸入治疗,对照组予布地奈德、万托林吸入治疗,定期监测肺功能指标。结果吸入治疗12周后,患儿最大呼气峰流速(PEF)、1秒量(PEV1)等肺功能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所有患儿没有出现哮喘严重不良事件和明显的药物副作用。结论吸入信必可可以显著改善中重度支气管哮喘儿童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对流感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临床纳入48例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流感患儿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正常儿童4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对两组儿童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检测。结果研究组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分别为(8.12±0.86)g/L、(30.6±2.2)g/L以及(4.6±0.5)g/L;对照组儿童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分别为(3.6±0.6)g/L、(14.2±1.8)g/L以及(1.2±0.4)g/L。两组儿童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儿补体C3、C4、CH50水平分别为(1.8±0.4)g/L、(0.6±0.2)g/L以及(122.3±15.4)U/L;对照组儿童补体C_3、C_4、CH_(50)水平分别为(1.1±0.3)g/L、(0.3±0.1)g/L以及(75.6±8.9)U/L。两组儿童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以及补体C_3、C_4、CH_(50)在流感中可有效预测和判断流感病情变化及预后情况,在临床上起到重要指导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邓述恺  杨小琼  李多  潘碧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12):1434-1435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COPD急性加重期 4 4例和正常健康对照组 30例均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测定其血清免疫球蛋白 (IgM、IgA、IgG)的水平 ,并比较两组之间有无差异。 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分别为 :IgM (1 70± 0 6 7) g/L、IgA (2 5 3± 1 2 7)g/L、IgG (11 86± 3 78) g/L ;正常健康对照组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分别为 :IgM (1 92± 0 76 )g/L、IgA (1 71± 0 6 8) g/L、IgG (11 12± 2 72 ) g/L。两组比较 ,IgM、IgG的水平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而IgA的水平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IgA水平的升高可能与呼吸道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探讨粉尘螨滴剂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辅舒酮)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合并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及其对血清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痰液中的Toll样受体2(TLR2)、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哮喘急性发作合并过敏性鼻炎患儿123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及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吸入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12周对过敏性鼻炎及哮喘严重程度进行评分。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CD8+,计算CD4+/CD8+;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IMP-1、TLR2、NGF水平;肺功能仪检测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用力呼气25%流速(PEF25)、用力呼气50%流速(PEF50)、用力呼气75%流速(PEF75)。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过敏性鼻炎及哮喘严重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IgM、IgG、IgA、CD3+、CD4+及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CRP、IL-8、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FEV1、PEF、PEF25、PEF50、PEF75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2周后血清TIMP-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痰液中TLR2水平高于对照组,NG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2=1.03,P>0.05)。结论:粉尘螨滴剂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较单一应用粉尘螨滴剂治疗可有效提升小儿哮喘急性发作合并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提高患儿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降低TIMP-1、NGF水平,抑制气道重塑,提高TLR2水平,调节炎性及神经源性因子,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肾病综合征诊断中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检测水平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5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补体指标(C3、C4)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IgM(2.96±1.07)g/L高于对照组的(1.48±0.51)g/L, IgA(1.74±0.49)g/L、IgG(4.91±1.19)g/L低于对照组的(2.46±0.72)、(12.76±2.85)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3(0.94±0.17)g/L低于对照组的(1.33±0.31)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于肾病综合征诊断中应用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检测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在患者治疗期间具有一定参考意义,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喘泰颗粒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9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疗的哮喘急性发作患儿199例,随机分成对照组(100例)和治疗组(99例)。对照组雾化吸入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1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喘泰颗粒,3 g/次,4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量(PEF)、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E(IgE)、免疫球蛋白M(IgM)、白介素-8(IL-8)和白介素-4(IL-4)水平,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4.00%,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4.9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FVC、PEF和FEV1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儿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IgG和IgM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而IgE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儿IgG、IgE和IgM水平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IL-8和IL-4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儿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肺部哮鸣音、咳嗽、喘憋改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早(P<0.05)。结论喘泰颗粒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肺功能,改善机体免疫水平,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对肝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30例肝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肝衰竭时期不同分为轻度组和中重度组,每组15例;另选择3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及总胆红素、白蛋白及凝血酶原活动度;比较研究组不同肝衰竭时期的IgG、IgA、IgM水平及总胆红素、白蛋白及凝血酶原活动度。结果 研究组IgG(23.52±5.61)g/L、IgA(13.21±3.61)g/L、IgM(12.62±4.10)g/L、总胆红素(382.43±32.64)μmol/L高于对照组的(11.20±4.31)g/L、(4.02±1.23)g/L、(3.76±1.21)g/L、(13.61±7.64)μmol/L,白蛋白(28.61±8.49)g/L、凝血酶原活动度(34.61±8.59)%低于对照组的(37.12±9.31)g/L、(91.35±9.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组IgG(26.37±9.12)g/L、IgA(17.58±6.4...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RA)疾病特点,评价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抗血清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在RA病理进展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0例RA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RA患者根据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评分)分为高度组(>5.1分,15例)、中度组(3.2~5.1分,25例)、低度组(2.6~3.1分,20例)以及缓解组(<2.6分,20例)。测定所有受检者血清中抗CCP抗体、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免疫指标(抗CCP抗体、IgA、IgG、IgM)水平,不同活动度RA患者免疫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抗CCP抗体、IgA、IgG、IgM水平分别为(64.50±19.80)U/ml、(4.70±0.99)g/L、(18.28±5.05)g/L、(4.06±1.02)g/L,均高于对照组的(8.80±2.30)U/ml、(1.28±0.45)g/L、(10.58±3.58)g/L、(1.18±0.40)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组、中度组、低度组以及缓解组患者的血清抗CCP抗体、IgA、IgG、IgM水平均呈降低趋势,且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抗CCP抗体水平升高明显,与病情活动度关系密切,是RA疾病早期诊治的主要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金荞麦胶囊联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重庆市荣昌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儿雾化吸入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将药液挤入雾化器的药杯内进行,1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金荞麦胶囊,3粒/次,3次/d。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症状缓解时间、肺功能指标、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2.61%(P<0.05)。治疗后,治疗组咳嗽消退时间、哮鸣音改善时间、喘息好转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呼吸峰流速值(PEF)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FVC、FEV1、P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清CRP、TNF-α、IL-6水平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清IgA、IgG、IgM水平更高(P<0.05)。结论 金荞麦胶囊联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降低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力,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参苓白术颗粒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8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左旋咪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参苓白术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3%高于对照组的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4,P<0.05)。治疗前,两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gA、IgG、IgM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IgA(1.82±0.53)g/L、IgG(9.40±1.71)g/L、IgM(1.40±0.25)g/L高于对照组的(1.54±0.51)、(7.24±1.78)、(1.26±0.35)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颗粒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在提升疗效、改善免疫功能方面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沙丁胺醇辅助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临床症状的影响,分析沙丁胺醇辅助布地奈德雾化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分析病例,将只接受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设为对照组,将在布地奈德基础上接受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的65例患者设为联合组,对比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肺功能指标和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联合组治疗后FEV1(2.81±0.69)L、FVC(3.62±0.76)L、PEF(3.29±0.81)L/s、总有效率(95.38%)显著高于对照组,胸闷消失时间(2.65±0.35)d,咳嗽消失时间(4.85±0.84)d,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5.02±0.48)d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丁胺醇辅助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于支气管哮喘临床症状缓解、肺功能改善具有促进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对过敏性紫癜患儿临床表现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我院儿科诊断为过敏性紫癜的患儿65例临床资料,按其临床表现分为皮肤型、关节型、腹型、肾型、混合型组,以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清中IgA、IgM、IgG和补体C3、C4水平。结果 IgA在腹型、肾型、混合组中增高(2.20±0.62vs2.27±0.77vs2.62±0.89g/L);与对照组(1.41±0.58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M在关节型、腹型、肾型及混合型组减低(1.14±0.44vs1.16±0.64vs1.06±0.42vs1.10±0.44g/L),与对照组(1.72±0.42g/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体C3在腹型、肾型及混合型组升高(1.36±0.22vs1.32±0.20vs1.46±0.17)升高,与对照组(1.04±0.26g/L)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IgG和补体C4在各组中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存在免疫球蛋白分泌异常,IgA水平升高及IgM水平的下降可能与临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是相关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临床检验的价值。方法 200例乙型肝炎患者设为试验组,根据患者疾病类型的不同将其分为肝硬化组以及非肝硬化组,每组100例。肝硬化组又根据患者代偿情况不同将其分为代偿期组以及非代偿期组,每组50例。另选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人群100例设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并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肝硬化组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分别为(2.71±0.64)、(17.77±3.49)、(2.79±0.75)g/L,非肝硬化组的IgA、IgG、IgM水平分别为(2.32±0.72)、(14.24±2.76)、(2.15±0.36)g/L,对照组的IgA、IgG、IgM水平分别为(1.75±0.31)、(11.39±2.08)、(1.49±0.16)g/L。肝硬化组及非肝硬化组的IgA、IgG、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肝硬化组的IgA、IgG、IgM水平均高于非肝硬化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代偿期组的IgA水平为(3.00±0.75)g/L,高于代偿期组的(2.42±0.53)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代偿期组及非代偿期组的IgG、IgM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在乙型肝炎检验工作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可予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左乙拉西坦对婴儿痉挛患儿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应用散射比浊法测定婴儿痉挛患儿左乙拉西坦治疗[起始剂量10 mg/(kg·d),2次/d,每周添加10 mg/(kg·d)至最小有效量,最大剂量40 mg/(kg·d)]前后外周血免疫球蛋白水平;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患儿治疗前后的T细胞亚群,并与25例正常婴儿比较.结果 病例组患儿治疗前血清IgG、IgA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3.94±0.64)g/L比(5.19±0.53)g/L;(0.26±0.08)g/L比(0.33±0.12)g/L](P<0.05),IgM高于正常对照组[(0.91±0.25)g/L比(0.71±0.29)g/L](P<0.05);治疗后IgG、IgA、IgM水平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病例组治疗前较正常对照组CD4降低[(38±7)%比(44±8)%]、CD8增高[(23±6)%比(16±8)%],CD4/CD8[(1.62±0.28)比(2.55±0.21)]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后CD8较治疗前下降[治疗后为(18±5)%](P〈0.05),CD4/CD8较治疗前上升[(1.98±0.25)](P<0.05).结论 婴儿痉挛患儿存在免疫功能的紊乱,左乙拉西坦对其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