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目的应用双10号线相向半环缝合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进行总结分析。方法 2007年11月至2009年1月,应用双10号线相向半环缝合治疗髌骨骨折患者13例。平均45.5岁,横断骨折2例;粉碎性骨折11例。平均随访时间1.5年。结果 13例患者最终随访时,骨折愈合,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应用双10号线相向半环缝合治疗髌骨骨折方法简单,效果肯定,适用于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我院十几年来采用双半环、双层、髌骨周围缝合治疗髌骨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82年以来采用10号双丝线作髌骨周围缝合治疗髌骨骨折226例,按骨折类型分为:横断(斜形)骨折132例,粉碎性骨折84例(呈冰裂状11例),纵形骨折3例,V型骨折2例,下极骨折3例,上极骨折2例。结果:226例均获得随访,时间为2个月~15年。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6~8周。结果优217例,良8例,差1例,优良率99%。结论:采用髌骨周围缝合治疗髌骨骨折,特点是创伤小,简单易行,无特殊材料,外固定时间短,能早期下床活动、锻炼经费少,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丝线环形加“8”字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8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改进髌骨骨折固定方法,促进骨折愈合,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切开10号线绕髌骨环形缝合结扎加骨折断端“8”字缝合固定的方法治疗髌骨骨折。结果:优68例占77.3%,良18例占20.4%、可2例占、差0,优良率为97.7%。结论:10号丝线环形缝合加“8”字缝合结扎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固定可靠、能早期活动、愈合快、治愈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曹旭  赵冰  陈磊  陶学强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3):150-150
目的:探讨治疗开放性髌骨骨折的方法。方法:笔者2008年9月~2009年12月对丝线缝合固定治疗开放性髌骨骨折11例病例进行回顾分析。所有骨折均在急诊行手术治疗,采用丝线缝合内固定治疗(笔者所在医院在祖国北疆林区,骨科内固定材料仅择期手术配送,急诊手术内固定材料仅限为最简单的固定材料),术后练功及骨折三期用药,并根据陆裕朴评定标准进行评估。结果:根据陆裕朴评定标准评估,11例中全部为优。结论:丝线内固定治疗开放性髌骨骨折,具有简便、验、廉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华利康可吸收线缝合环扎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郑州市上街区人民医院2002年2月至2008年7月收治的髌骨骨折患者采取华利康可吸收线缝合环扎治疗。结果本组患者经治疗后优19例,良7例,可4例,优良率83.9%。结论华利康可吸收线缝合环扎治疗髌骨骨折是一种良好的方法,避免了二次手术的痛苦,减轻了经济负担,便于早期活动。  相似文献   

6.
赫建光 《北方药学》2011,8(12):46-46
目的:探讨丝线环扎缝合固定与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86例临床效果。方法:对86例髌骨骨折患者实施手术,其中45例采用张力带钢丝内固定,41例采用丝线环扎缝合石膏固定,随访6个月。收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丝线环扎缝合石膏固定组平均40分钟;张力带钢丝内固定组平均75分钟。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丝线环扎缝合石膏固定95%;张力带钢丝内固定组91%。结论:丝线环扎缝合石膏固定治疗髌骨骨折手术时间短,易于在各类医院开展,术后6个月随访时膝关节功能与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无差异,且无需2次手术,不要求特殊器械,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髌骨骨折治疗方法很多,意见尚不统一。尤其对粉碎性髌骨骨折的治疗,多数人仍然主张髌骨切除术,但日久易致创伤性关节炎。我们自1986年10月~1988年10月采用切开复位钓鱼线荷包式缝合内固定术治疗髌骨骨折,粉碎者20例;横断者10例均获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一、手术方法:手术在局麻或腰麻下进行。常规:采用髌骨前下弧形切口,显露骨折断端后清除关节内积血。膝伸直位,使骨折块变位对齐,与腱膜相连碎骨片注意保留,尤其后关节面要争取解剖复位,同时用巾钳夹持使之紧密接触。缝合撕裂的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骨隧道褥式缝合加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经骨隧道褥式缝合加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下极骨折,从髌骨前上表面向骨折断端钻3~4个平行的骨隧道,用爱惜邦编织缝线对撕脱的骨折块进行褥式缝合,再用钢丝张力带加强固定。结果21例获得随访8~24个月,平均18个月,骨折均一期愈合,未发现内固定失败病例。根据Bostman髌骨骨折疗效临床评价标准:优14例(66.7%),良6例(28.6%),差1例(4.8%),优良率95.2%。结论经骨隧道褥式缝合加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下极骨折,内固定简单可靠,费用低廉,是一种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钢丝环抱缝合、张力带及镍钛-聚髌器治疗髌骨骨折的效果对比.方法 将81例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B、C 三组各27例,分别行钢丝环抱缝合、张力带及镍钛-聚髌器三种术式治疗,分析三种内固定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6~ 24个月的随访,钢丝环抱缝合、张力带及镍钛-聚髌器三组的优良率分别为82.48%、88.89%和92.59%.结论 钢丝环抱缝合、张力带及镍钛-聚髌器三种内固定法治疗髌骨骨折各有利弊,应根据临床实际灵活选择;其中张力带及镍钛-聚髌器法疗效可靠,不良反应较少,可根据病人经济情况向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改进髌骨骨折固定方法 ,促进骨折愈合 ,减少手术并发症 ,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切开 10号线绕髌骨环形缝合结扎加骨折断端“8”字缝合固定的方法治疗髌骨骨折。结果 :优 6 8例占 77 3%、良 18例占 2 0 4%、可 2例占 2 3%、差 0 ,优良率为 97 7%。结论 :10号丝线环形缝合加“8”字缝合结扎固定治疗髌骨骨折 ,固定可靠、能早期活动、愈合快、治愈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龚钿  赵红利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0):150-150
目的: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10月~2009年10月共13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产妇使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的治疗效果。结果: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13例均有效止血,无一例子宫切除,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吴崇三  杨春庚 《云南医药》2004,25(3):231-232
髌骨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05%。3年前我院因无鲁克氏钢丝,髌骨骨折行切开复位粗丝线缝合内固定术。近3年来髌骨骨折行切开复位AO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现将髌骨骨折两种不同方法内固定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改良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改良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61例进行分析。结果:优43例,良14例,可4例,优良率93.4%。结论:改良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较其他方法有明显优点。疗效确切,简便易操作,费用低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髌前筋膜缝合在治疗髌骨骨折中的作用。方法:对203侧髌骨骨折进行手术治疗,其中点式复位钳复位治疗93侧,髌前筋膜缝合复位组110侧。通过Bostman髌骨骨折疗效评分标准进行术后疗效评估。结果:本组平均随访10个月,骨折在3个月随访时全部愈合,非粉碎性骨折85侧,其中点式复位钳复位组40侧,筋膜缝合复位组45侧,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40和42min,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粉碎性骨折118侧,其中点式复位钳复位组53侧,筋膜缝合复位组65侧,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60和48min,筋膜缝合复位组手术时间短.两组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和点式复位钳复位相比,髌前筋膜缝合复位治疗髌骨骨折在治疗髌骨非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时间以及疗效等无差异,但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中,具有手术时间短,复位方便,手术疗效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周玉坤 《贵州医药》1999,23(3):203-204
1995-1997年,我院采用薇乔线缝合治疗移位或粉碎性髌骨骨折病例兀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6例中,男19例,女7例;年龄15-67岁;跌倒膝部着地24例(闭合性),车祸、刀砍伤各1例(开放性)。1.2手术方法:在硬膜外麻醉下,屈膝10°-15°,取膝关节前方弧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向上翻开皮瓣,显露骨折处。清除血肿及血凝块,暴露骨折断端,直视下复位,用巾钳将骸骨夹持,使骨折部紧紧靠拢。用1号该乔线作关节囊上下各一半荷包缝合,在内外两侧分别打结;松开巾错,再用同种线作骸前腹膜褥式缝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aiz-pouchⅡ式尿流改道术对高龄患作为永久性尿流改道的可行性。方法:首先行膀胱全切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游离双侧输尿管,以直肠-乙状结肠交界选取长20-25cm结肠,间断缝合成倒“U”型肠襻。纵行剖开肠腔间断横行缝合后半部粘膜层,形成尿囊后壁,双侧输尿管与尿囊后壁行端侧吻合,横行关闭矫型后的储尿囊前壁,使之呈囊状。并对5年来23例术后患进行了随访。结果:术后Maiz袋平均压力明显低于直肠压,全部病例控尿满意。夜间轻度尿失禁2例。结论:Maina-PouchⅡ式尿流改道术是高年患永久性尿流改道的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VICRYL线网在治疗髌骨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08年7月采用VICRYL线网治疗60例髌骨骨折。平均随访时间5个月,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患者髌骨骨折对位良好,无膝关节僵硬及创伤性关节炎。结论:VICRYL线网是治疗髌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改良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218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张力带滞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18例髌骨骨折患,采用膝前纵行“S”切口,张力带内固定,加中药内服外洗一结果:治疗后8个月--7年,185例获得临床随访,通过X线照片检查,全部得到骨性愈合,无1例发生克氏针断裂、钢丝松脱。其中疗效优163例、良21例、可1例,优良率92%。结论: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疗效确切,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舒勇  黄啸 《江西医药》2000,35(3):136-137
目的 探索髌骨严重粉碎性骨折的内固定方法。方法 手术缝合丝线固定骨折的碎骨块。结果 20例伤骨术后取得满意的疗效。结论 丝线缝合固定是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王琳 《中国医药》2013,8(7):971-972
目的 探讨2种不同缝合方法应用于产妇剖宫产术切口的影响及其特点.方法 选取2009年3月至2011年6月于我院行剖宫产术产妇120例,完全随机分为双层缝合组和单层缝合组,各60例,双层缝合组采用第一层连续缝合联合第二层连续褥式缝合,单层缝合组采用单层连续锁边缝合法,对2组患者手术失血量、盆腹腔粘连、拆线时子宫切口愈合情况和术后产妇对伤口愈合情况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双层缝合组和单层缝合组失血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双层缝合组和单层缝合组重度粘连发生率分别为6.7%(4/60)和25.0% (15/60),腹壁粘连发生率分别为16.7%(10/60)和43.4% (26/60),2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拆线时切口愈合方面,双层缝合组和单层缝合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双层缝合组满意度83.3% (50/60)明显优于单层缝合组66.7% (40/6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层缝合方法可降低盆腹腔粘连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