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周易》与养生1《.周易》是一部什么书?《周易》是一部中国古代关于研究宇宙万物运动变化发展规律的中国自然哲学典籍,阐明自然宇宙之理,人生之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开山著作。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被列为五经之首,大道之源,称为中华第一经。  相似文献   

2.
我们希望清明节可以更绿色一些,让绿色殡葬成为“美丽中国”的一部分。 清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个干净的节气,“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这一天,我们会选择在这个干净的日子缅怀先人,祭祖思亲。《左传》有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殡葬与祭祀,自古就是千家万户的大事。  相似文献   

3.
於悦 《中老年保健》2010,(10):60-61
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的礼仪文化.从发源流传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我国古代《礼记》、《仪礼》、《周礼》合称“三礼”。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相似文献   

4.
《家庭育儿》2012,(2):58-59
由天津电视台少儿频道和天津越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家庭&育儿》杂志协办的“2011中国(天津)婴童成长教育博览会”经过一系列的认真筹备,  相似文献   

5.
旧时情怀     
在刚刚落幕的柏林电影节上,《梅兰芳》空手而归。 这样的结果,虽然让我们有些许失落,但也是意料之中的。《梅兰芳》有一个隐形的对手,就是十几年前出自同一导演之手的《霸王别姬》。无法战胜《霸王别姬》,它就无法获得任何奖项。  相似文献   

6.
谢添先生是中国著名的电影导演,脍炙人口的喜剧故事片《甜蜜的事业》《锦上添花》和《七品芝麻官》均出自他手。谢添在喜剧方面的成就,使他被誉为“中国的卓别林”。  相似文献   

7.
还记得电影《星战前传3》中天行者卢克那只无所不能、和真手一样灵活的机械手吗?现在,科学家把电影中的情节变成了现实。今年的寒假,浙江省宁海县桃源书院高二女生王妙丹自己独自在宿舍里娴熟地打理着包裹,准备回家和爸妈好好过一个春节。不仔细看,谁也不会想到丹丹身上,装着中国第一只仿生电子手。  相似文献   

8.
《生活与健康》2013,(1):34-35
开篇语 “中国专家文化整理(公益)工程”由本刊联合“环球时报”和“零极限健康静心网”共同发起。通过长期跟踪具有特色的中国文化、艺术、国学、健康、心理等专家,提炼当代中国专家的文化特色,在传承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同时让权威专家走下“神坛”,把他们系统化的专业知识及和谐健康的理念用“白话文化”传播给大众,与渴望身心健康的民众进行面对面的认知和了解。  相似文献   

9.
1前言国境卫生检疫在防止传染病传播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1~6]。无论是《国际卫生条例》,还是中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以下简称《国境卫生检疫法》),都是只着眼于控制传染病国际间的发生和传播。但是,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和对  相似文献   

10.
明清时期中西文化的交流是在平和、平等的情况下进行的。中国人以宽容的态度,积极主动地吸收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西方建筑文化亦成为被主动吸收的西方文化之一种。西方建筑文化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四个阶段:滥觞期、发展期、高潮期和衰落期。西方建筑文化的传播对中国建筑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随着前汉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5年)立五经博士,学官由经师统治之后,两汉的官方学术教育中逐渐出现一个新现象,这就是博士家法。《后汉书·儒林列传》曰:“立《五经》博士,各以家法教授。”这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学术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2.
“世博园区的各国展馆,是上海新的万国建筑。他们绝不是冷冰冰的房子,而是充满了温暖的情感,是设计师对世界文明和中国文化的理解感悟,是世界各国与中国的情缘,也包含了世界各国对中国文化的尊重与喜好”。上海世博会园区总规划师吴志强在《上海世博会精彩看点解读》一书首发仪式上说。  相似文献   

13.
中国书法艺术具有三千余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独有的艺术门类。唐初的书法家虞世南在他的著作《笔髓论》中曾经写道:“文字经艺之本,王政之始也。”书法的发展历史,也几乎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4.
《健康大视野》2010,(12):102-106
《周易》是中国文化在轴心期的一部光辉杰作,它在中国历史上长期被崇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周易》所呈现的自然哲学、人文哲学等思想.所开创的象数思维模式与内涵等.亦无不延伸至《黄帝内经》之中。  相似文献   

15.
许敬生 《健康大视野》2009,(24):124-125
先秦诸子百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之一,其涉猎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远都令人惊叹。即使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仍深受其惠。特别是被后世尊捧为养生宝典的《黄帝内经》,至今仍为人们所传诵。而诸子百家中对其影响最大的是道家和杂家的著作。  相似文献   

16.
聂耶 《健康大视野》2013,(3):124-125
杨晓敏先生在《文艺报》所载的《文坛名家的小小说写作》一文中,曾这样评价聂鑫森:“能把涛人、作家、书嘲家集于一身的聂鑫森是忠实的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化的守望者。”  相似文献   

17.
吸纳传统文化精华构建现代医院文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医院文化虽然是学习企业文化的结果,中国的企业文化又是随着对外开放而产生的,但国外的企业文化很多是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结晶。我们今天构建现代医院文化,一方面要学习国外和企业文化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要吸纳传统文化精华,把孔孟儒学运用到医院管理之中,用“半部《论语》构建现代医院文化”。  相似文献   

18.
李迎在了解中医和中国文化的过程里,知道了什么对肌肤、身心最有益。延展开去,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是口号,而是行动力!  相似文献   

19.
《家庭医生》2012,(5):5-5
1.手洗内裤最干净? 一内裤用手洗的确比较干净,但手洗的缺点是清洁剂常冲不干净。另外,洗完后无法彻底拧干,丽潮湿时间太长就容易发霉。所以,内裤用洗衣机洗是有些好处的。  相似文献   

20.
新春来信     
基于科技期刊传播视角,采用原始期刊文献分析考证法对1919年创刊的《少年中国》编辑出版、办刊宗旨及自然科学传播作了历史考察与研究,梳理五四后期综合性期刊在中国传播自然科学的历史脉络。研究认为:《少年中国》高举科学与民主的大旗,本科学精神以创造少年中国为宗旨,翻译、引进与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等,影响并推动了五四运动后的科学主义思潮,在近代中国自然科学传播和大众科学启蒙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