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产妇在生产中,由于面对生理上的变化,心理也会有不同程度的转变,此时若是不及时解决孕产妇的心理问题,会对她们的生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甚至增加难产的概率,所以护理人员在此时的护理工作很重要。在工作中,作者将自身的理论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总结了对孕产妇心理护理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艾滋病孕产妇的护理要点及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方法2005年8月至2012年6月住院分娩的艾滋病孕产妇共有11例,通过收集资料,总结出艾滋病孕妇住院分娩的管理与护理要点,包括心理护理,专人护理,消毒隔离措施,提供适宜的安全助产服务,新生儿的护理,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等。结果住院分娩的11例艾滋病产妇中,住院期间未发生并发症,顺利康复出院,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护理人员未发生职业暴露。结论相对固定护理人员,自觉落实各项防护措施,掌握艾滋病孕产妇分娩期的护理要点,遵循标准性预防原则,就可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整个孕期可以看作是家庭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阶段,此时家庭各成员间的角色都会发生相应变化,特别是孕产妇在妊娠期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变化,临产后又面临对分娩的焦虑与恐惧,以及盼子心切等诸多复杂的心理反应。对于如何处理与平衡孕产妇的各种复杂的心理因素以及针对孕产妇的特殊心理变化特点,因人施护,使孕产妇能适应并调整妊娠各期的生理、心理变化,做好孕产妇各期的心理护理工作,使孕产妇处于最佳的生理、心理状态,对我们护理人员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产科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人文关怀为理念,从营造人文氛围、人性化服务语言、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加强心理护理及拓展护理服务项目等多方面实施人性化护理,并以孕产妇的满意度来评估护理效果。结果孕产妇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科室医疗环境及开展的健康教育内容及形式的满意率达90%以上。结论人性化护理满足了孕产妇的需求,有利于产科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及人性化护理理念的提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在医院改革的浪潮中,护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若不及时纠正,势必影响护理工作质量,本文就此谈几点粗浅认识。1 存在问题1.1 护理职业道德观的滑坡 护理是一门崇高的职业,护理人员应具有较高的道德素质,良好的个人修养,较强的事业心、责任心和同情心。目前,护理职业道德观下降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①认识不到位。有一部分护理人员受到社会上“金钱至上”等不良风气的影响,看不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对护理职业的认识较模糊。②心理不平衡。尤其是临床一线的护理人员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孕产妇在磁共振检查中的心理疏导和护理体会进行分享。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孕产妇30例,经临床诊断及彩色超声检查提示需进一步进行磁共振检查。所有病例均使用东软S15P.超导磁共振,T_1WI扫描时间为19 s,T_2WI扫描时间为17~22 s。扫描方位均行轴位、冠状位和矢状位。在检查前实施心理疏导;在检查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优质护理。结果通过采取此套护理方案,全部30例孕产妇均完成磁共振检查,2例孕产妇在第1次检查出现幽闭恐怖综合征后,再次经过心理疏导,最终完成检查。全部病例扫描后均获得满意图像。结论磁共振检查无创伤,无辐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方式,可以不受空气、骨骼等因素的影响,形成高清晰影像。尤其是对于胎儿的脑组织、脊髓等细微结构的观察,更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孕产妇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决定了磁共振检查的成败和效果。因此,要求护理人员要通过完善的沟通来解决这一问题。帮助患者缓解焦虑,积极的给予鼓励和肯定,从而提高患者对指令的依从性。护理人员对孕产妇进行心理疏导和护理干预可以保证磁共振检查完成的成功率和图像效果,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方案。  相似文献   

7.
李惠红 《上海医药》2013,(22):37-39
本文分析了孕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因素、预防及护理要点,为临床护理人员预防孕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做好下肢深静脉血栓孕产妇的护理,减少并发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加强对乙肝孕产妇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对策。方法总结了乙肝孕产妇心理护理的体会。结果乙肝孕产妇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紧张、忧虑、恐惧、自责等不良反应。根据不同心理特征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缓解乙肝孕产妇的负性心理,有利于减少不良因素对孕产妇和胎儿身心健康的影响。结论加强对乙肝孕产妇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增强了孕妇胎儿的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住院孕产妇对医院护理行为的需求,使医务人员的服务现念及态度得到转变,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率,提高产科的工作质量。方法;自制问卷调查表对120例住院孕产妇进行对医院护理行为需求的调查。结果:住院产妇普遍要求护理人员转变服务态度,热情周到,最重要的要求是提高围产期知识保健教育,产时陪伴分娩,新生儿保健知识教育。结论:护理人员热情周到服务,孕产妇围产期心理、生理知识保健教育,新生儿保健教育,及陪伴分娩,可大大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率,使产科工作质量得以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社会,对医疗护理服务而言,由于社会环境、医院的组织结构、经营思想、服务需求、服务方向、服务范围不断变化将发生重大变革。由此,对于临床护理者而言,将受到很大的冲击和挑战,本丈对妇产科目前及以后护理管理的任务和努力方向。我们提出了这样几点:1、加强妇产科护理队伍建设,强化科学管理。进行继续教育是提高护士理论水平的重要手段,我们制订了培训及轮训计划,并且鼓励护士深造。对于提拔任用护理管理者,要求具备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2、开展特色服务,改善服务态度。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化、全方位的护理,改善了护理人员与病人和孕产妇的关系。3、注重心理护理,提高服务质量。减轻病人和孕产妇的心理压力,使她们在最佳状态下接受治疗。  相似文献   

11.
刘仁英 《医药论坛杂志》2008,29(12):119-12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产妇,希望在安全舒适无痛或减轻疼痛的情况下完成分娩过程.在以孕产妇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我科护理人员近年来逐渐将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渗透到产程的每个细节中,以满足孕产妇在待产分娩过程中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12.
手术室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手术室患者的围术期心理护理措施。通过心理护理,总结护理人员除了应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和护理技术及过硬的基本功,还应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高度责任心;同时要掌握患者心理护理知识,认真分析不同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时发现心理护理工作中的不足和漏洞,及时调整护理计划,提高心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孕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在分娩过程中的影响。方法通过对480例孕产妇在围产期间进行全方位的心理干预,以孕产妇为中心,运用现代护理心理学手段,对孕产妇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并观察在分娩中的临床指标变化。结果实施心理护理的孕产妇明显消除恐惧、焦虑情绪,其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新生儿阿氏评分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有效的以心理干预为主的系统化整体护理对孕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身心健康有积极的作用。心理护理干预能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了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缩短阴道分娩产程。  相似文献   

14.
<正>对于妇科疾病的患者,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的损伤,使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同时妇科疾病具有一定的隐私性,当患者出现妇科疾病后,往往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心理负担~([1])。当患者出现妇科疾病后,需要接受及时的治疗,需要对患者实施合理的护理干预,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提高治疗效果~([2])。在我院的妇科中,由于护理人员的学历、工作年限不同,在对患者实施护理期间,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护理差错,因此医院要加强对护理人员工作的管理,以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3])。本文主要研究柔性管理在妇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孕产妇在待产、分娩及剖宫产过程中抢救、控制及预防羊水栓塞的有关问题。方法对2006年10月至2012年9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5例羊水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总结出治疗、护理及预防措施。结果 5例羊水栓塞患者得到及时抢救,降低了孕产妇的病死率。结论羊水栓塞作为妇产科急重症,关系到母婴安全,护理人员在预防和治疗孕产妇羊水栓塞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俞颖  窦娟  徐莉 《安徽医药》2009,13(10):1287-1288
目的规范护理人员对孕产妇健康教育行为,提高孕产妇掌握自我保健能力及新生儿护理知识。方法应用I临床路径为孕产妇实施健康教育,随机抽取在我院建大卡并在我院住院分娩的活产新生儿的产妇,依床号单双号分为两组,单号为实验组,双号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接受健康教育后,产妇相关知识率和操作技能、遵医行为及产妇对护理人员满意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临床路径对孕产妇实施健康教育规范了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行为,提高了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及相关知识知晓率和相关技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提高孕产妇护理质量的方法。方法对孕产妇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根据不同的心理特点提出护理对策。结果通过心理护理可以使孕产妇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顺利完成分娩过程。结论通过对孕产妇采取心理护理活动,可以使孕产妇感受到医院对其亲人般的关怀,使其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从而使“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里面深入人心,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认知度和认可度。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力衰竭是妊娠合并心脏病最严重的并发症。病情发展快且凶险,严重威胁孕产妇及围生儿的生命安危。及时救治、正确用药、适时终止妊娠、科学护理是减少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关键。有效地心理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健康教育也是救治成功和患者健康恢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孕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在分娩过程中对产程和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通过对352例孕产妇在围产期间进行的心理干预,以孕产妇为中心,运用现代护理心理学手段,对孕产妇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并观察在分娩中的临床指标变化。结果实施心理护理组的临产妇其自然分娩率较对照组提高14.49%,剖腹产下降了7.13%,产钳助产下降了6.98%。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实施有效的以心理护理对孕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身心健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心理干预在孕产妇分娩过程中作用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孕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在分娩过程中对产程和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通过对100例孕产妇在围产期间进行全方位的心理干预,以孕产妇为中心,运用现代护理心理学手段,对孕产妇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并观察在分娩中的临床指标变化。结果:实施心理护理的孕产妇明显消除恐惧、焦虑情绪,其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等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实施有效的以心理干预为主的系统化整体护理对孕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身心健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