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患者男,25岁,因发热、皮疹3 d入院.患者入院前3 d出现畏寒、发热,体温最高达40℃,伴头面部、躯干出现斑丘疹、丘疹、水疱疹,外院查血WBC 13.2×109/L,中性粒细胞0.79,PLT 191×109/L,克林霉素、阿昔洛韦等疗效欠佳,且腰部酸痛明显,站立困难,确诊水痘转我院.  相似文献   

2.
蕈样肉芽肿(MF)是一种少见的皮肤T淋巴细胞瘤,近年来发病率有增加趋势.笔者予口服维甲酸联合氮芥外用治疗肿瘤期MF1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男,56岁.全身散在分布紫红色结节2年,加重2个月.2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腰部后方正中部位出现米粒大红色丘疹,伴轻度瘙痒,未予诊治.后皮损缓慢增大,半年后增至蚕豆大结节,呈紫红色,有轻微触痛.当地医院予手术切除较大的3个结节.半年后除原切除部位外,其四肢、颈部和躯干反复出现紫红色结节,部分结节表面破溃或结痂.近2个月来患者皮损增多明显,腰部后方正中部位出现一米粒大小红色丘疹,逐渐发展为鸡蛋大的紫红色肿块,表面形成平顶溃疡,上覆黄白色分泌物(图1A),躯干、四肢及其他部位亦可见黄豆至1角硬币大的红色结节,部分结节表面破溃和结痂.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31岁。因低热伴咳嗽、咳痰20 d,于2004年3月24日至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结防所就诊,经拍X线胸片、痰查抗酸杆菌诊断为双上肺继发性肺结核,涂(+),初治。给予异烟肼0.31次/d口服,利福平0.45,1次/d口服,乙胺丁醇0.75,1次/d口服,吡嗪酰胺1.5,1次/d口服,肌苷片0.4,3次/d口服及对症治疗20余天,咳嗽、咳痰明显缓解,但四肢肘膝关节下出现淡红色小斑丘疹,瘙痒,无其他不适,故未予诊治,继续服药。斑丘疹渐增多,融合成片,至7 d后,全身均可见斑丘疹,部分融合成片,且出现水肿,局部因搔抓而破溃,呼吸急促。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59岁。因双臀部反复出现红斑、丘疹、破溃伴痒痛2年,于2011年10月5日来我院就诊。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左臀部内侧出现一个黄豆大小淡红色斑,自觉无症状,未予以治疗。2个月后皮损逐渐增大、增多,逐渐累及到右侧臀部靠近腹股沟处。患者自发病以来无明显发热、体质量减轻等症状;既往有高脂血症,否认外伤手术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无皮肤外结核病史。在当地社区医院诊断为皮肤细菌感染,给予头孢类抗生素治疗,治疗效果差,皮疹反复发作,遂于2011年10月5日来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5.
多种抗结核药物致苔癣样皮肤过敏反应1例辽阳峨嵋工人疗养院(111000)刘素文患者男,62岁。因肺结核入院,链霉素(SM)皮试阴性,予HRES方案治疗。1个月后,面部出现突出于皮肤表面扁平大片淡红色苔癣样改变,继之躯干、四肢皮肤亦出现同样改变,部分融...  相似文献   

6.
病历摘要患儿女 ,生后 40天。因出生即发现腹部膨隆、皮疹、间歇性发热 ,于 2 0 0 0年 8月 2 5日以肝脾肿大原因待查收入院。其间有不洁皮肤损伤史。查体 :T37.8℃ ,P112次 / min,R35次 / min,体重 5 kg,头围 35 cm。患儿神志清 ,精神好 ,呼吸平稳 ,颜面、躯干、臀、掌、跖部及四肢有鲜红或暗红色大小不等斑疹、丘疹 ,被覆鳞屑 ,斑、丘疹消退皮肤留有红色瘢痕。腹部有针刺迹痕 ,无黄染。耳前及颈项散在直径为 0 .3~0 .4cm的淋巴结 ,质软。巩膜轻微黄染 ,眼球正常大小 ,晶体无混浊。鼻塞 ,口唇皲裂 ,哭时声音嘶哑。颈软 ,胸廓及双肺正常。…  相似文献   

7.
龙波 《山东医药》2000,40(23):50
流脑发病初期多数有发热、畏寒、乏力等类似感冒的症状,70%患者皮肤可见皮疹,初为斑丘疹,迅速转变为出血点;多分布于躯干、四肢;出血点如迅速增多,融合成片,提示病情加重。出血点是流脑早期具有特征性的表现之一,临床上应注意与下列疾病引起的皮疹鉴别。1麻疹:一般发热第四天出现皮疹,为红色斑丘疹,皮疹从耳后逐渐向面、颈、躯干蔓延,可融合成片,疹间可见正常皮肤,皮疹消退时有色素沉着及糠麸样脱屑。2猩红热:皮疹一般在发热后1~2天出现,在皮肤弥漫性充血的基础上有点状、充血性斑疹,压之退色,皮肤皱褶处有出血线。3水痘:皮疹分批出现,发展…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62岁,以口底癌术后收于我院。入院时生命体征平稳,无药物过敏史,行各项检查,准备第二疗程的化疗,血样化验提示肝功能异常,给予静滴0.9%氯化钠溶液250ml加益替欣(头孢替唑钠)2.Og,5%葡萄糖溶液250ml加凯西莱200mg。静滴益替欣过程顺利,无不良反应,在静滴凯西莱约80ml时突然出现颜面潮红,结膜充血,全身瘙痒、斑丘疹,颈胸部、腹部斑丘疹融合成片,颜色由红色变成暗紫色,继而胸闷、气促,  相似文献   

9.
1病例资料 例1:患者,女,5岁,因上呼吸道感染、发热,予以赖氨匹林0.3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静滴退热治疗,正常速度滴入,当静滴约10min左右,突发喘憋、呼吸困难、脸色苍白、口唇发绀,两肺闻及哮鸣音,考虑药物过敏所致,立即停药,吸氧,并0.1%肾上腺素0.3ml静推,氢化可的松25mg静滴,约5min后症状逐渐缓解。追问病史,有“克林霉素”、“先锋霉素”过敏史,否认“哮喘史”。  相似文献   

10.
复达欣(Fortum)是杀菌性头孢子菌抗生素,副作用少见,尤以过敏反应临床报告罕见。本文报告二例复达欣致过敏性皮疹。 例1:王某,女,58岁,住院号49623。1991年8月患者拟诊为“病毒性肝炎”收住院治疗,住院期间患者体温上升,胸部X线摄片提示有肺部感染,给予复达欣6g/d静滴,2天后四肢躯干出现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压之褪色的充血性斑丘疹伴搔痒,经停用复达欣,给予抗过敏药物和,支持疗法,皮疹渐隐退,一周后全部退尽。病人在支持、保肝等综合治疗下,肝功能接近正常而出院。 例2:高某,女,33岁,住院号49680。1986年7月在外院诊断“子宫肌瘤”予以中药治疗,1991年9月下旬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尿黄加深,发热,肝功能异常在外院治疗未见好转而转入我院。入院体检发现病人全身有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伴搔痒的斑丘疹;面部及躯干稍浮肿,以面部为甚,追问病史,病人在外院因体温不退应用复达欣6g/d静滴,共3  相似文献   

11.
高燕鲁 《山东医药》2007,47(28):49-49
例1:男,60岁。4 a前因感冒发热,全身出现红色斑丘疹,瘙痒明显,之后皮疹持续出现,按皮炎治疗无效。患者同时有畏光、眼部疼痛,按结膜炎、角膜炎久治不愈。3 a前出现双膝关节肿痛,双下肢沉重感,按关节炎治疗无效。1个月前出现左下肢无力、精神烦躁。查体见躯干及上、下肢皮肤散在斑片状红色斑丘疹,以下肢为重。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视力下降,双睑结膜有滤泡。左下肢肌力Ⅲ级。  相似文献   

12.
病历摘要:患者男,20岁。面黄、乏力、牙龈出血2个月伴低热、出汗、心慌、气急。症状呈进行性加重。曾查血红蛋白60g/L,诊断为贫血,给予抗贫血药物治疗1个月无效转来我院。查体:躯干及四肢皮肤可见较密集的椭圆形及不规则形的暗红色斑丘疹,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脆弱拟杆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并对克林霉素耐药基因进行检测。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79株脆弱拟杆菌对1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克林霉素的耐药基因。结果79株脆弱拟杆菌对18种抗生素中的10种耐药率>50%,对克林霉素、甲硝唑的耐药率最低,分别为759%和886%。筛选出6株对克林霉素高度耐药株(最小抑菌浓度≥512mg/L),进行质粒DNA检测均未测到质粒。从6株高耐药株中均扩增出克林霉素耐药基因片段(ermF中的一段)。结论克林霉素、甲硝唑对脆弱拟杆菌的抗菌活性最强。克林霉素耐药基因是由染色体介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试图探讨抗生素对穿通支原体(Mycoplasma penetrans,Mpe)诱导免疫缺陷小鼠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的干预作用,为临床上免疫缺陷患者协同穿通支原体感染诱导膀胱肿瘤的干预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70只ICR小鼠隔日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制备免疫抑制模型,分红霉素、克林霉素干预试验组(n=20)在上行注射0.1mLMpe(6×108-9/mL)的同时肌肉注射红霉素(30mg/kg.d)或克林霉素(25mg/kg.d),连续保护4d。Mpe非干预对照组(n=20)上行感染相同菌量Mpe,NS对照组(n=10)上行注射相同剂量的NS,实验组在第4,8,18w分批宰杀,取小鼠膀胱组织进行微生物学和超微结构检查,计算各组血清培养菌落数,比较显著性差异,并观察小鼠膀胱超微结构的形态学改变。结果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干预组小鼠菌落检出率较非干预对照组均有显著降低(P〈0.01);电镜结果显示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干预试验组小鼠的膀胱组织超微结构显著改善。结论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对Mpe诱导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的发生有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院收治1例恙虫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属罕见病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6岁,因反复高热10天伴呼吸困难2天为主诉于1997年11月28日人院。缘于10天前到田边劳动,不明原因发热,当地医院按发热待查处理,静滴菌必治等8天,体温仍高达39.2℃,病情未见好转,并出现极度呼吸困难,急转我院。患者既往素健。查体:T:39.4%,P:112次/分,R:48次/分,BP13/gkPa,神志睦助,急性危重病容,呼吸急促,结膜充血,口唇紫钳,胸腹部皮肤可见散在性斑丘疹,无痛痒感。右大腿内侧见一大小约0·scmX0·4cm黑色焦痴…  相似文献   

16.
顽固性毛发红糠疹继发红皮病1例治疗体会山东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250022)汪断义,张福仁王桂花患者男,54岁。10个月前面颊部出现蚕豆大红斑,逐渐扩大至头、面、躯干,伴糠状脱屑。半年前皮损迅速遍及全身,同时起鸡皮样坚硬丘疹,痒。曾在当地诊断为“银屑...  相似文献   

17.
患者因"病窦综合征"行DDD起搏器置入术,术后出现高热,出现皮肤丘疹、丘疱疹、皮肤破溃,考虑为起搏器"排异反应",行起搏器系统拔除并用激素后病愈。  相似文献   

18.
莱姆病误诊为皮肤病一例陈素爱冯芳波刘桂荣戴芸女,56岁,农民。因全身反复出现皮疹6年,于1992年8月7日入院。患者近6年来,全身反复出现红色斑丘疹,以夏秋季为重,奇痒,严重时皮肤抓痕破溃流黄水伴感染化脓,多次到医院就诊,曾诊为“荨麻疹”、“过敏性皮...  相似文献   

19.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5岁,因发热伴干咳近2个月于2004年12月22日入院,体温39℃以上,全身皮肤反复出现红色斑丘疹,院外多种抗生素(菌必治1周、盐酸左氧氟沙星2周、泰能2周)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20.
<正>克林霉素磷酸脂因其对革兰氏阳性菌、厌氧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副作用小、价格低廉,而且不需过敏试验,在临床上应用较广。近年来其所致的不良反应已受到关注。我科1例术后患儿在静滴克林霉素磷酸脂时发生过敏性休克,经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