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保留灌肠改进法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院消化科自1991年11月采用改进后的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慢性结肠炎,由于改进法和传统法使中药在直肠内保留时间的差异,其治疗效果亦有明显不同,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00例,均经直肠镜检查及病检诊断为慢性结肠炎,男64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中药直肠滴入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及可操作性,为研究安全有效的给药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共收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2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各46例,A组为治疗组,采用纯中药汤剂运用改良灌肠袋直肠滴入治疗方法,中药液100 ml加热至40~41℃,患者取左侧卧位,导管前端插入肛门15~20 cm,液面距肛门不超过50~60 cm,滴注速度为30~40滴/min,35~50 min药液全部滴入.B组为对照组,采用一次性灌肠器中药保留灌肠方法加入中药液100 ml,药液温度38~39℃,患者取左侧卧位,臀部抬高10 cm,肛管插入肛门15~20 cm,将药液缓慢灌入直肠内,15~20 min药液推注完毕.结果 A组药液保留时间、患者舒适度高于B组.A组患者排便性状改善、排便次数减少明显状况高于B组.结论 改良灌肠袋进行中药直肠滴入治疗可明显减少患者下腹坠胀、便意等不适症状,增加患者舒适度,药液延长保留时间,促进药液有效成分吸收,缩短病程和治疗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复方血竭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与护理.方法 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7例采用复方血竭制剂保留灌肠,对照组35例采用锡类散和云南白药溶液保留灌肠,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在症状改善及治疗效果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用复方血竭灌肠治疗非特异性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效果好,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状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轻重不等.多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笔者自2002年6月-2008年10月,运用中药内服并保留灌肠治疗50例溃疡性结肠炎观察,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慢性疾病,以大肠(直肠和结肠)黏膜与黏膜下炎症病变为主要特征。由于溃疡性结肠炎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缺乏根治性措施,临床上常用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SASP)及皮质类固醇治疗,由于其易发生不良反应,疗效不明显。我院2002年1月~2004年6月对15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给予中西药复合灌肠治疗,使药物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起到消炎、解毒、收敛、愈合作用。现将灌肠方法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慢性直肠炎是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一种类型,是肛肠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1997年5月-2002年9月,我们采用清热解毒祛湿、活血化瘀中药保留灌肠配合双料喉风散直肠喷药,治疗慢性直肠炎87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溃疡性结肠炎又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炎症性疾病。近年笔采用中药汤剂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例,收到较好疗效。该方法费用低廉、简便易行、副作用少。现简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低压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肛肠科的常见病,采用中药或中西药物保留灌肠是综合疗法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科自1995年~1998年三年之间共收治此类病人65例,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治疗,低压保留灌肠,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临床资料男30例,女35例,年龄11~79岁,病程3个月~20年,其中直肠施7例,全结肠炎8例,胆管炎1例,直乙结肠炎49例,所表对例均经电子结肠镜确诊及明确病灶部位。治疗后症状消失,肠镜观察,治愈98。4%。2护理要点根据不同病情采用中草药效剂、中西药物组方低压保国灌肠,不仅能使药物直接作用病灶部位,并且不刺激上…  相似文献   

9.
儿科104例PICC置管并发症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中药保留灌肠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Ulcerative Colitis,UC)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中药灌肠液能否在患者肠道内较长时间有效保留,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2001年7月~2003年7月,我们在常规操作的基础上,采用以探测患者直肠温度为参考值来确定中药灌肠液的温度,可延长灌肠液在患者肠道内的保留时间,提高治疗效果,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由于病因尚不明确,缺乏特效药物,治疗上颇为棘手。近年来,我科运用白头翁汤加味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35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在中医科门诊就诊的慢性非特异性溃疡  相似文献   

11.
舒适护理应用于保留灌肠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溃疡性结肠炎(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确的慢性直肠和结肠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位于大肠(直肠和结肠)黏膜与黏膜下层。药物保留灌肠是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的治疗方法,其目的是利用肠黏膜吸收药物达到治疗效果。长期的灌肠治疗给患者带来一定的不适及心理压力,也给开展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带来挑战。舒适护理模式是使人在生理、  相似文献   

12.
马雪晶 《全科护理》2009,7(35):3216-3216
[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将86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保留灌肠。[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O.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可有效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探讨结肠透析联合中药灌肠辅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 对6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住院时间的顺序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中药保留灌肠,观察组用结肠透析仪行结肠灌洗,再注入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肠道内药物保留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结肠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可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透析; 中草药; 保留灌肠中图分类号:R473.5;R2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52(2007)07-0048-02  相似文献   

14.
药物保留灌肠前行清洁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正慧 《上海护理》2005,5(6):24-25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发病机制可能与感染、遗传、免疫和精神因素有关。病程和治疗时间较长,恢复慢,易复发,给患者带来身心不适。药物保留灌肠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其目的是利用肠粘膜直接吸收药物,达到治疗效果。但常规药物保留灌肠时如果肠腔不清洁,影响药物治疗效果,为促进药物充分吸收,我科对20例患者在药物保留灌肠前先行清洁灌肠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改进中药保留灌肠方法临床观察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我院消化科自1991年11月采用中药保留灌肠的新方法治疗慢性结肠炎。由于改进法和传统法使中药在肠内保留时间的差异,其治疗效果有明显不同。现将改进的中药保留灌肠方法临床观察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64例、女36例,年龄在25~60岁。100例病人均经直肠镜检及病检诊断为慢性结肠炎,其中病变部位在降结肠30例,乙状结肠、直肠36例,横结肠14例,全结肠10例,升结肠10例均属于中药保留灌肠的适应证。1.2 药液制备与液量药液是根据医嘱。100例病人方药主要是银花、地丁、天癸、蒲公英、…  相似文献   

16.
王聪丰 《护理研究》2014,(2):602-602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由于病因尚不明确,缺乏特效药物,治疗上颇为棘手.近年来,我科运用白头翁汤加味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35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舒适护理应用于保留灌肠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溃疡性结肠炎(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确的慢性直肠和结肠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位于大肠(直肠和结肠)黏膜与黏膜下层.药物保留灌肠是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的治疗方法, 其目的是利用肠黏膜吸收药物达到治疗效果[1].长期的灌肠治疗给患者带来一定的不适及心理压力,也给开展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带来挑战.舒适护理模式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2].作者将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药物保留灌肠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耳穴埋籽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将8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41例、对照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组采用耳穴埋籽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结果治疗1疗程后两组治疗效果比较,x2CMH=11.72,P<0.01;药液保留时间观察组长于对照组,x2CMH=140,P<0.01。结论耳穴埋籽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慢性结肠炎也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以腹痛、腹泻、粘液便、脓血便和黑急污熏等为主症。目前病因未明,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我们采用中药通灌汤保留灌肠,同时口服甲氰咪胍治疗16例,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锡类散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溃疡性结肠炎 (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 ,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 1999年 1月至 2 0 0 2年 9月我们应用锡类散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34例 ,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 1999年 1月至 2 0 0 2年 9月住院患者 34例 ,男2 1例 ,女 13例 ,2 2~ 5 6岁 ,平均 4 6岁 ,均经纤维结肠镜确诊。1 2 治疗方法 每晚睡前用生理盐水清洁灌肠 ,清除肠腔内粪便、脓血、粘液 ,30min后 ,再用生理盐水 10 0ml,庆大霉素 8万U ,氟美松 5mg,锡类散0 6 g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