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总结微创小切口在胸部锐器伤急诊剖胸手术治疗中的应用经验.[病例报告]对59例胸部锐器伤患者施行了急诊微创小切口剖胸手术治疗,其中单纯肋间动脉断裂者为21例,伴肺裂伤为12例,膈肌裂伤为6例,心脏损伤为9例,肝破裂为11例,胃破裂为1例.剖胸手术切口长度为6~12 cm.术后全组未发生死亡病例,除4例发生肺部感染,3例发生切口感染外,其余患者于术后第7~10日康复出院.[讨论]微创小切口剖胸手术用于胸部锐器伤的急诊剖胸手术,可减少手术所带来的2次损伤,达到微创的目的,但选用前应掌握好适应症.  相似文献   

2.
张瑜 《大家健康》2016,(4):119-119
目的:分析研究右外侧小切口剖胸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接收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一共有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右外侧小切口剖胸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手术以后,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以及呼吸机辅助ICU监护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以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先天性心脏病采取右外侧小切口剖胸手术治疗,具有创伤较小、切口愈合良好以及病情恢复较快等相关优势,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重症自发性气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超  李淼  孙顺兴  吴万鹏 《吉林医学》2010,31(5):582-584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重症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56例重症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分别接受常规剖胸及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AMT)手术治疗,对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0例经VAMT手术治疗的患者均一次性手术成功,与剖胸手术组比较,手术时间、切口疼痛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等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重症自发性气胸微创、安全、疗效好的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正>胸外科胸部剖胸手术切口感染全层裂开是胸外科常见术后并发症。从2006—2012年我科对剖胸手术及肋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全层裂开的7例患者采用清创全层缝合加用负压吸引治疗,患者切口全部达到一期愈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7例患者为食管癌三切口前外侧剖胸术后切口感染全层裂开、食管癌标准后外侧切口感染全层裂开4例,胸腹联合刀刺伤剖胸术后切口感染全层裂开1例,胸部开放性损伤剖胸术后切口感染全层裂开1例,肋骨骨折内固  相似文献   

5.
中断肋骨和腋下中断肋骨剖胸新方法及1980年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设计剖胸切口保留肋骨的新方法---中断肋骨剖胸方法。使剖胸切口手术创作更小,术野显露更满意;设计腋下中断肋骨剖胸切口,增大腋下剖胸径路术野暴露范围,以扩大该切口径直视手术的应用范围。方法 中为肋骨进胸方法是在剖胸切口选定的拟切断肋骨的中央部位切断该肋骨后分别剥离切断肋骨的前、后半段肋骨下缘及上缘部分的肋骨骨膜。然后向上、下两个方向撑开切断的前后半段肋骨,经肋床进胸,此即前止型中断肋骨进胸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左胸小切口术式在中下段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6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左侧剖胸、右侧胸腹两切口等常规手术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胸腔镜辅助左胸小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全部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康复出院,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延长;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胸管引流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生存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左胸小切口术式治疗中下段食管癌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治疗效果好,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保护肌肉剖胸切口在胸腔内手术中的应用经验.方法:1998-2002年选择常规胸腔内手术的病例386例,采用侧胸横切口,游离胸壁肌瓣,根据术野需要选择相应的肋间进胸,用二把牵开器扩大胸腔视野,完成相关的胸腔内手术操作.结果:用该剖胸方法共完成386例多种胸腔内手术,术野显露良好,术后疼痛轻、康复快.结论:保护肌肉剖胸切口具有损伤小和显露好的优点,可适用于大多数胸腔内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剖胸切口治疗肺部肿瘤的特点及临床效果,结果:手术切口均I期愈合,其中1例术后发生皮下气肿,一周后皮下气肿自行消退,1例慢支患者术后9天体温才降为37℃以下,无肺不张及血气胸,均于术后10-14天痊愈出院,结论:在基层医院没有能力开展胸腔镜手术的情况下,对于肺部周围型良性肿瘤行小剖胸切口手术具有并发症少,恢复快的特点,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探讨保留胸肌的微创剖胸切口和经肋骨打孔法关胸在食管胸中上段癌手术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7例有适应证的患者应用保留胸肌的微创剖胸切口进行右胸、左颈及上腹正中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总结患者临床资料,分析预后.结果:全组胸部小切口平均长度11 cm .本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中位留院时间为18天(14~25天).全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肩关节活动障碍. 术后1个月首次复查时均达到静息状态下伤口不感疼痛.至随访结束时,7例中5例患者存活,5年生存率71.4%.结论:对于早期食管胸中上段癌患者,应用保留胸肌的微创剖胸切口可能达到满意的远期根治效果,这种术式对减轻术后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和美观方面也有帮助.  相似文献   

10.
剖胸手术患者手术切口长、创伤大、部分术中需切除肋骨,甚至造成肋骨骨折,因而术后伤口疼痛剧烈,常影响患者术后各器官功能的恢复。我院对剖胸手术患者术后采用胸部硬膜外镇痛,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微创小切口体外循环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微创小切口剖胸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及体会。方法2001年1月~2004年4月,共完成小切口剖胸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56例。心内畸形包括房间隔缺损28例、室间隔缺损22例、肺动脉狭窄4例、单心房2例。合并畸形包括二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等。结果手术顺利,全组无死亡,无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随访10月~52月。本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45.2±12.6)m in,术后机械通气时间(3.2±1.1)h,术后引流量(4.2±1.6)m l/kg。结论小切口剖胸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瘢痕隐蔽、不破坏胸廓连续性等优点,符合微创外科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讨论胸部小切口手术的应用.方法 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 选择小切口的基本原则:在完全保证达到和常规剖胸切口相同暴露效果和生存率不降低的前提下,尽量通过微创切口完成手术.  相似文献   

13.
听诊三角保留肌肉剖胸切口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听诊三角保留肌肉(Muscle-Sparing,MS)剖胸切口在胸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科自2000年3月至2006年6月应用听诊三角保留肌肉剖胸切口共完成各类胸外科手术48例,包括Ⅰ期周围型肺癌8例,肺转移性肿瘤9例,肺部良性肿瘤14例,纵隔肿瘤/囊肿12例,自发性气胸5例。其中胸腔镜辅助听诊三角Muscle-Sparing剖胸切口完成纵隔肿瘤/囊肿切除术9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发生,无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在应用该切口的早期发生1例伤口血肿,未予特殊处理自行愈合。开胸时间为(13.2±1.3)min,关胸时间为(12.3±1.6)min,术野面积(87±10)cm2。结论在合理选择病例并恰当使用一次性手术器械的前提下,听诊三角保留肌肉剖胸切口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微创剖胸切口,且操作较其他胸壁小切口更为简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保留胸肌腋下开胸术在肺癌完全性切除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对47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保留胸肌腋下剖胸切口的完全性切除术,保留背阔肌和前锯肌,经第4或第5肋间完成.记录切口长度、出血量、开胸时间、淋巴结清扫情况,观察术后疼痛情况、术侧上肢活动范围、肺功能等情况.结果 无1例手术死亡及发生严重并发症.保留胸肌腋下剖胸切口短、出血少、开关胸时间短,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数相似,术后疼痛轻、术侧上肢活动范围及肺功能恢复快.结论 保留胸肌腋下剖胸切口应用于肺癌完全性切除可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5.
资料与方法 2004年1月开始对传统剖胸切口进行改进,采用以腋下竖直小切口为主的微创开胸法共完成各类剖胸手术76例,男46例,女20例,年龄5—72岁。其中食管癌38例(中、上段34例,下段4例),贲门癌9例,肺癌13例,自发性气胸10例,纵隔肿瘤2例,动脉导管未闭1例,胸外伤3例。全组均行腋下竖直小切口完成手术,仅食管中,上段癌34例辅以颈部切口完成食管胃吻合。  相似文献   

16.
腋下中断肋骨剖胸切口180例报道仇德惠王群徐正浪曾亮郑如恒徐松涛谭黎杰范虹为了减少剖胸切口的手术创伤,并使之具有合适而满意的术野暴露范围,我科设计并实施了腋下中断肋骨剖胸切口,经180例普胸外科手术实践,临床效果满意。本文作者对该切口设计、手术操作和...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胸部微创切口及美容切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胸壁小切口下作一定的肋骨撑开,通过普通器械可以完成肺门结构的解剖和常见手术的处置。我科自2001年2月至2005年6月采用改良腋下小切口行剖胸手术52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胸腹腔镜联合食管胸段癌根治术在胸段食管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院胸段食管癌患者65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胸腹腔镜联合组和小切口组。胸腹腔镜联合组行颈胸腹腔镜联合手术;小切口组行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就两组患者手术耗时、手术切口、术中出血、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引流总量、卧床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胸腹腔镜联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小切口组,c2检验显示P0.05。胸腹腔镜联合组患者手术耗时、淋巴结清扫数目跟小切口组相似,t检验显示P0.05。胸腹腔镜联合组患者手术切口、术中出血、术后引流总量、卧床时间均少于小切口组,t检验显示P0.05。结论小颈胸腹腔镜联合手术和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一样可有效清扫淋巴结,但其应用效果更确切,可减轻创伤和出血,减少术后引流量,缩短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术后康复有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与体外循环下正中剖胸切口矫治先天性心脏病的比较 ,做出对经右外侧小切口矫治先天性心脏畸形手术的评价。 方法 对经右外侧切口 10 2例和正中切口 116例矫治先天性心脏畸形手术的结果及主要并发症进行比较。 结果 两组患者的体外循环时间、心肌阻断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均无明显差异 ;经右外侧切口组患者无死亡 ,正中切口组患者死亡率为 0 .9%;术后平均胸液量经右外侧切口组为 (135 .8± 97.8)ml,正中切口组为 (380 .7± 88.97)ml (P <0 .0 1)。 结论 经右外侧小切口矫治先天性心脏畸形安全、有效 ,与正中切口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瘢痕隐蔽、不破坏胸廓的骨性连续性 ,防止手术发生鸡胸 ,美观效果好于胸部正中切口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右腋下微创小切口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经右腋下小切口剖胸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病例疗效。方法:117例患儿均采用右侧腋下长约6~10 cm的弧形切口,经第4肋间进胸。补片修补缺损72例,小缺损直接缝合45例。 结果:右腋下小切口组患儿与同期经正中剖胸入路组62例患儿相比,心肌阻断时间[分别为(34.3±12.5)和(35.9±16.9)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分别为(6.5±4.1)和(7.2±3.4)h]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胸液引流量[分别为(187.6±110.0)和(230.6±92.5)mL]、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8.2±1.3)和(10.5±2.5)d]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 右腋下微创小切口剖胸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较常规正中剖胸入路可减少术后胸腔引流量和术后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