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包茎是小儿常见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施行包皮环切术,但并发症多。本院1998年8月-2005年2月采用包皮狭窄环切术治疗小儿包茎196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与传统包皮环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佛冈县人民医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入院接受治疗的90名确诊为包茎且具有手术指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行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治疗,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对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以及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与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包茎,两种手术方法疗效比较,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手术时间更短,术后发生切口裂开、感染、血肿的概率更低,整体手术治疗效果优于传统包皮环切术,该治疗方法是一个更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用于包皮环切术后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旭华  王凯红 《光明中医》2009,24(7):1367-1368
探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在包皮环切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门诊行包皮环切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包皮环切术后切口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纱布条环绕包皮切口,对照组则用传统的凡士林纱布条环绕包皮切口,观察两组患者切口愈合及疼痛情况.结果:术后切口感染率实验组2.5%,对照组72.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切口肿胀消退时间、愈合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疼痛程度实验组明显减轻.结论: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对包皮环切术后切口有消炎、止痛、止血、促进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包皮环切术适用于包茎、包皮过长、包皮外口及尿道口反复感染导致狭窄以及包皮病变如包皮囊肿、尖锐湿疣的治疗.当前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以及人民群众卫生观念的更新,要求进行此手术的患者越来越多.传统包皮环切术是采用剪刀法包皮环切术等方法[1],但普遍存在手术不易掌握、手术切口不整齐、拆线痛苦等弊病.2005年7月-2008年7月,笔者对其手术操作及缝合方法进行了改进,以钳剪加油纱条加压缝合法行包皮环切术,治疗包茎、包皮过长患者234例,疗效满意,未出现任何并发症及后遗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包茎、包皮过长是外科常见病。治疗上包皮过长宜手术,而包茎则唯有手术一法──行包皮环切术。包皮环切术后传统的伤口处理法是用几士林纱布条环绕切口并用缝线固定最后纱布包扎,目的是保护切口,压迫止血。但此法常因切口形成干燥血痴致换药时引起疼痛,并巨揭敷料时撕脱痴皮而再次形成新创面,不易拆线,而且常由于切口引流不畅致伤口感染。近几年来我们在包皮环切术后应用湿润烧伤膏处理术后伤口,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计180例,其中儿童36例,成人144例。18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用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两种包皮环切术手术过程及疗效对比.方法:采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行包皮环切术50例,传统剪除法包皮环切术50例.对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愈合外形等.结果:1、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商环)行包皮环切术:手术时间平均4分钟;术中平均出血1ml;术后切缘较整齐,包皮对称均匀占90%;拆环后出现切口裂开再次缝合一例.2、传统包皮环切术:手术时间平均35分钟;术中出血约10ml或以上;术后切缘大部分整齐,包皮对称均匀占80%;无1例切口裂开.结论: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行包皮环切术为微创手术,无需缝合,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几乎不出血,术后切缘较整齐.  相似文献   

7.
包皮环切方法改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改进包皮环切方法对包皮愈合的影响。方法:对158例患者,使用阴茎皮下血管麻醉方法;钳夹切割除包皮,修整系带,连续缝合,伤口内不留线结。结果:改进的麻醉方法,具有用药量少,起效快,麻醉效果好的优点。钳夹切割除包皮及连续缝合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修整系带,伤口内不留线结,使切口愈合平整,外形美观。病人在性生活等方面与传统包皮环切无差异。结论:包皮环切方法的改进,操作简单,疗效满意。该方法优于传统包皮环切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介绍一种包皮环切后切口缝合的方法,以减轻拆线时病人的痛苦和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方法:包皮环切后切口缝线先不结扎,提起切缘缝线两端,交叉拉紧,放置凡士林油纱条上面的结扎线,即可顺利拆除切口缝线。结果:23例患者顺利拆除切口缝线,均无明显疼痛。拆线所需时间缩短,切口愈合良好。结论:此种包皮环切术切口缝扎法,对减轻拆线时的患者的痛苦及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包皮环切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做包皮环切术时对于并发症的有效防治。方法对198例行包皮环切术患者发生7例术后并发症患者的有效治疗和怎样有效预防。结果经过对患者术后出血、感染、包皮切口瘢痕狭窄、包皮系带过短的有效治疗,最后效果满意,并对怎样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积累了宝贵经验。结论积极有效治疗术后并发症,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芒硝和大黄外敷预防肥胖患者腹部手术后切口裂开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肥胖患者腹部手术后切口因脂肪液化部分或全部自然裂开或渗液现象较多,延长了切口愈合时间,为了预防脂肪液化,促进切口愈合,笔者自2002年2月-2005年2月选择30例肥胖患者采用芒硝、大黄外敷切口,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包皮龟头炎是指龟头和包皮内板的炎症,是男性泌尿系统的常见疾病,多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易反复发作,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不良影响。笔者在2013年4~2014年2月采用自制中药液外洗联合达克宁霜治疗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50例,结果37例显效(症状及体征消失,皮肤恢复正常),11例有效(症状明显减轻,皮损消退509/6以上,复查真菌仍有阳性),2例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袖状包皮环切术式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8例包皮过长或包茎患者行袖状包皮环切术,先用细丝线标记包皮外板和内板,于标志线间环行切开包皮内、外板皮肤,皮下锐性分离,仅切除包皮内外板皮肤,保留完整的阴茎Colles筋膜、血管和淋巴网。结果术中无活动性出血,术后无继发性出血和血肿,伤口肿胀轻,持续时间短,外形美观,切口缝线自行脱落,无需折线。结论神状包皮环切术较精细,手术时间稍长;但并发症少,外形美观,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洁悠神预防小儿包皮环切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包皮环切术后的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术后常规护理后,用洁悠神喷至切口;对照组术后常规护理后,用无菌纱块遮盖保护切口,观察比较两组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包皮环切术后用洁悠神保护切口,能有效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包皮环切手术缝合切口时多采用包皮内板外板单纯间断缝合方式。缝合后通常需要留下多个线结;术后换药时常发现缝合线切割缝合皮缘,引起伤口愈合不良,患者感外观不舒适,不美观;术后缝合线结和线尾往往翻入阴茎冠状沟侧,刺激患者阴茎头产生不适;拆线时因线结多用时长,患者多有疼痛不适。我们自2006年对包皮环切术缝合方式作了改进,采用连续外翻缝合方式缝合切口,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切口全层裂开的原因及正确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10年2月我院458例老年腹部手术病人临床资料。结果:7例腹部手术后切口裂开,其余452例采取相应方法后有一例裂开。结论:切口裂开有全身因素,也有局部因素,也有术中处理方法因素及术前患者有腹压增高原因、心功能,糖尿病等合并症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腹部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总结方法,对我院2002年3月-2011年2月发生液化时所进行的防治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02年3月-2010年3月发生腹部切口脂肪液化64例,经给予切口换药引流,局部高糖外敷等处理均愈合,未发生感染.2010年3月-2011年2月共行108例腹部手术,均进行早期干预局部处理等积极防治后,未发生过切口脂肪液化.结论:采用加强营养,防止咳嗽,改善全身状况,局部加包扎,术中轻柔,细致操作,彻底冲洗伤口,加强术后护理等措施,明显有助于预防切口脂肪液化.  相似文献   

17.
我们白2001年2月-2007年12月,采用膝前正中纵行切口多组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新鲜髌骨粉碎性骨折106例,所有病人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年,平均2年,按Lysholm&Gillquist膝关节评分标准,优良率94%。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总结碘伏用于擦拭感染子宫腔降低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在我院运用情况。方法:碘伏原液浸湿小方纱布后擦拭子宫腔一遍后缝合子宫切口,术后规范抗感染治疗。结果:仅在2000年1月~2005年1月期间有4例子宫切口愈合不良,2005年2月~2010年2月无1例。结论:碘伏用于擦拭感染子宫腔降低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是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自2003年2月-2006年2月,我院采用旋入式自锁髓内针(简称旋入针)(由天津市威曼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制,医疗器械注册证,国药管械(试)字2003第3052207号,国食药监械(准)字2005第3460594号]小切口复位逆行导入法治疗肱骨干骨折24例,经7~30个月随访,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男性导尿包皮嵌顿的原因。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月11例导尿致包皮嵌顿的原因。结果:包皮过长是包皮嵌顿的生理基础,导尿操作后没有及时将后推的包皮复位是根本原因。结论:在导尿操作中及时将后推至冠状沟的包皮复位,是预防男性导尿包皮嵌顿的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