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以及对UAP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来我院住院治疗的UAP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以及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平均发作持续时间,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NF-α、IL-6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0%)高于对照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治疗2周后,治疗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平均发作持续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IL-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UAP疗效可靠,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抑制炎症反应,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硫酸氢氯吡格雷,对比两组症状缓解情况、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结果两组疗效对比,观察组总有效率91.66%、心绞痛发病频率(1.1±0.6)次/d、心绞痛持续时间(3.2±1.4)min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P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海南省临高县人民医院收治的UPA患者9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100 mg/d,同时对照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75 mg/d,而观察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150 mg/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最大血小板聚集率(MPAR)、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MPA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MPAR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心绞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小剂量氯吡格雷(75 mg/d)相比,大剂量氯吡格雷(150 mg/d)能更有效地改善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并缩短心绞痛发作时间,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研。方法从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接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抽取60例,按照数字单双原则将30例单号设置为观察组,将30例双号设置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方案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促进临床疗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hs-CRP、TNF-α及IL-6水平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8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9例)、观察组(39例),对照组行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行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4周后的总有效率为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总有效率,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hs-CRP、TNF-α及IL-6水平,与治疗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s-CRP为(4.72±0.47)mg/L、TNF-α为(38.76±3.88)ng/L、IL-6为(15.29±1.53)ρ/pgL,与对照组患者的血清hs-CRP、TNF-α及IL-6水平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接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血清hs-CRP、TNF-α及IL-6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联合心可舒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氯吡格雷联合心可舒片.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氯吡格雷联合肌苷.治疗3个月后观察其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血液流变学、血脂情况;用药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程度、硝酸甘油消耗量等.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疗效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脂指标有明显改善.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心可舒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并且能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疗效、心绞痛发作频度及持续时间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度及持续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度及持续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度及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显著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国产氯吡格雷(泰嘉)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符合标准的4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给予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国产氯吡格雷和曲美他嗪,疗程均为1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异山梨酯用量指标均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国产氯吡格雷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可以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持续时间,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口服阿托伐他汀钙,观察组患者联合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和阿托伐他汀钙,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两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血脂指标、心绞痛发作频次、心绞痛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C、T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次和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次少于对照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指标和心绞痛发作情况。  相似文献   

10.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氯吡恪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UAP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75 mg,1次/d,对照组除不用氯吡格雷外,其它治疗相同,分别记录入院时及治疗四周后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频率等状况。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发作时ST↑↓的程度、总缺血时间、缺血总负荷较对照组有显著性改善(P<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0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疏血通组(n=55)与对照组(n=48)。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疏血通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6mL/d,疗程为10d。观察胸痛缓解情况、心电图变化及对血液流变学、hs-CRP的影响。结果两组胸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均明显改善(P0.05),但疏血通组较对照组胸痛症状改善明显(P0.05)。对照组与疏血通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9.6%和89.1%(P0.05)。两组治疗后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聚集力率、纤维蛋白原均明显改善(P0.05),疏血通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疏血通组治疗后hs-CRP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以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聚集力率、纤维蛋白原,而且可明显降低hs-CRP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及抗炎可能是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替格瑞洛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对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氯吡格雷,观察组加用替格瑞洛,比较两组治疗情况及炎症指标水平。结果治疗3个月时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白细胞介素(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氯吡格雷、替格瑞洛均可减轻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炎症反应,替格瑞洛的效果更为明显,两种药物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炎性因子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83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治疗14 d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显著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IL-6以及TNF-α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hs-CRP、IL-6以及TNF-α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疗效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hs-CRP、IL-6以及TNF-α水平,表明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减轻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内科》2015,(4)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IL-6、hs-CRP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对症治疗,夜间口服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为77.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与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患者降低程度更大,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发现,观察组患者心肌梗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辛伐他汀和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可以提高疗效,显著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IL-6、hs-CRP水平,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片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氯吡格雷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钙片,观察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血小板水平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有效率为89.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一定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3月我科收治的老年UA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心绞痛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高于对照组的73%(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较轻微,均未发生消化道出血。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UA疗效显著,可明显缓解患者心绞痛发作,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临床症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4年12月子长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2和对照组7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综合治疗,观察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电图疗效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绞痛发作频率及硝酸甘油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低于对照组,收缩期峰流速(SPV)、舒张期峰流速(DPV)、时间速度积分(CTVI)及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CFVR)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电图疗效优于对照组(u=4.253,P0.001)。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u=3.330,P0.001)。结论氯吡格雷能有效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通心络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氧化应激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基础治疗+通心络+曲美他嗪治疗,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曲美他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每周硝酸甘油使用量、治疗前后的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每周硝酸甘油使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3. 72~-9. 29,P 0. 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MDA、NO、TNF-α、hs-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 07~-5. 28,P 0. 05),观察组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通心络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效果肯定,能有效地改善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及炎性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替格瑞洛、氯吡格雷抗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108例UAP病人,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54例)和替格瑞洛组(54例),所有UAP病人均给予常规治疗,氯吡格雷组则加用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组则加用替格瑞洛,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炎症因子和血脂水平、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及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均有所改善,且替格瑞洛组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均低于氯吡格雷组(P0.05)。治疗后,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降低,且替格瑞洛组hs-CRP、TC、TG、LDL-C水平均低于氯吡格雷组(P0.05)。治疗后,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升高,且替格瑞洛组HDL-C水平高于氯吡格雷组(P0.05)。两组复发再住院、急性冠脉综合征、卒中、心律失常及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替格瑞洛组总MACCE发生率(5.56%)显著低于氯吡格雷组(24.10%,P0.05)。结论在UAP病人的治疗过程中,替格瑞洛疗效更加显著,可抑制炎症反应以及血脂代谢紊乱,有效缓解UAP病人的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5例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及降血脂类药物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曲美他嗪,10d为1个疗程,3个疗程末对比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缩短持续时间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的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氯吡格雷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能够通过改善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和促进侧支循环等机制改善临床症状与体征,在阻碍心绞痛进行性恶化和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