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糖尿病神经系统病变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它主要是由于微血管病变及山梨醇旁路代谢增强所致的神经本身的脱髓鞘改变[1].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周围方面,而糖尿病患者的颅神经及脑干损害易被忽略.老年人随年龄的增长神经纤维会丢失及阶段性脱髓鞘[2,3],所以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神经脱髓鞘的损害与其他糖尿病患者不同.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颅神经及脑干的损害研究未见报道.瞬目反射(BR)是脑干反射的一种,对于评价三叉神经、面神经及脑干的功能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神经病变是糖尿病(DM)主要并发症之一,DM患者中神经病变患病率高达15%~54%,常见于50岁以上DM患者.DM并发颅神经病变(DCN)比较少见,仅占0.7%~1.0%[1].患者常无其他神经症状而突然出现动眼神经、滑车神经损害等状况,偶尔见展神经和面神经受累.本文拟回顾分析DCN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分析其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徐从高 《山东医药》1997,37(2):47-47
抗肿瘤药物对神经系统的毒副作用与药物种类、用药的剂量、方式及途径有关。这些毒副作用可表现在周围神经、颅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1 周围神经及颅神经损害 长春碱类药物最常引起周围神经病变,以周围神经炎较为多见。患者表现为肢体远端麻木、疼痛等感觉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较少见。少数患者可出现颅神经病变,表现为声音嘶哑、眼睑下垂等。有的在第一次应用长春新碱后数小时即发生严重下颌疼痛,可能与三叉神经毒性有关。此种疼痛为自  相似文献   

4.
以神经系统损害为首发表现的血液病4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46例血液病以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为首发表现,如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颅内压增高综合征、颅神经损害、神经根和周围神经损害、脊髓损害等。引起上述神经系统损害的血液病有急、慢性白血病,溶血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OEMS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骨髓转移癌以及淋巴瘤等。简要讨论了血液病并发神经系统损害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5.
朱日华 《山东医药》1997,37(2):44-45
由肿瘤引起的周围神经损害并非罕见,其发生机制可归纳为三类:①肿瘤原发灶或转移灶直接压迫、浸润、破坏周围神经;②非肿瘤直接侵犯远隔性周围神经,多见于癌症患者,又称癌性神经病;③长期应用抗肿瘤药物导致中毒性周围神经损害。以上三类有时难以绝对区分,也可同时发生。1 肿瘤直接浸润或压迫所致周围神经损害1.1 对颅神经的损害 肺尖部癌压迫交感神经引起同侧Horner综合征,表现为同侧瞳孔缩小、上睑下垂、眼球内陷、面部少汗及睑结膜充血;压迫喉返神经致声音嘶哑。鼻咽癌、喉癌、乳突癌、食管癌及副鼻窦肿瘤等向颅底转移,可压迫或破坏Ⅱ、Ⅲ、Ⅵ、Ⅶ、Ⅷ、Ⅸ、Ⅹ、Ⅺ、Ⅻ颅神经,引起视力减退、耳聋、面瘫、声嘶、呛咳、舌肌萎缩等。X线检查,可见颅底骨质破坏,继发癌性颅底脑膜炎时,可出现颅压增高症状及脑脊液蛋白增高等相应表现。1.2 肿瘤侵犯脊神经及其周围神经所致损害 肺癌侵蚀胸膜,压迫臂丛神经,可致肩、上肢剧痛,脊椎转移累及脊神经后根、马尾神经致神经根痛与马尾综合征。纵隔肿瘤压迫肋间神经致肋间神经痛及感觉异常。乳腺癌常侵犯臂丛神经致同侧上肢剧痛,伴手无力等。2 远隔性周围神经损害 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为癌细胞毒素或继发性代谢紊乱及自身免疫、营养、循环等障碍多种因素所致,也有  相似文献   

6.
眩晕是一种老年人较为常见的疾病,多因前庭神经系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而引起[1].有多种原因可导致发生老年性眩晕,如外伤、中毒、炎症、神经变性、供血障碍、肿瘤及周围组织牵拉压迫等[2].临床根据眩晕发病原因可将眩晕分为中枢性眩晕与周围性眩晕.中枢性眩晕通常是因脑组织、脑神经病变导致,周围性眩晕大多与耳部疾病有关[3].本文对我院近年收治的老年急性眩晕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总结颅脑MRI对老年急性眩晕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老年人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IDP)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对11例老年CIDP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肌电图检查及腓肠神经活检病理结果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 本组患者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2例;首发症状为四肢远端麻木无力3例,双下肢远端麻木无力5例.双上肢远端麻木无力2例,抬头困难1例;患者均有运动障碍,伴感觉障碍8例.肢体肌肉萎缩3例,伴有肌肉压痛1例.腱反射减弱或消失8例,颅神经损害5例,自主神经受累3例,累及呼吸肌1例,复发3例;发病高峰期改良Rankin评分平均3.02分;脑脊液检查有明显蛋白细胞分离5例;肌电图示神经原性损害10例,肌原性伴神经原性损害1例;病理检查结果示髓鞘脱失6例,炎性细胞浸润6例,明显髓鞘再生2例,轴索肿胀变性2例;激素治疗8例有效. 结论 老年CIDP患者首发症状多为肢体远端麻木无力;大部分有感觉障碍;可有颅神经和自主神经损害;腓肠神经活检有助于老年CIDP诊断;激素治疗大部分有效.  相似文献   

8.
自1978年以来我们对47例急性非特异性面神经炎用激素为主的综合治疗,疗效满意,并与非激素治疗组作回顾性对比。资料与方法诊断标准:急性起病,一侧单纯周围性面瘫,不伴有其它颅神经损害,并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继发性周围性面瘫。激素治疗组中男43例,女4例;年龄15~51岁,平均25.6岁;发病至住院治疗1~60天,平均8.3天;除肌注维生素B_1、B_(12),口服烟酸、地巴唑,并配合针  相似文献   

9.
脑出血内外科治疗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出血是神经内外科共同治疗的疾病,它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动脉硬化,多发于中老年人.患者一旦发生脑出血,已被其破坏的脑组织是不可能恢复的,而脑内血肿的占位效应可引起血肿周围脑水肿,扩延损害脑组织,严重者可压迫脑干,引起脑疝而危及生命.因此,在脑出血急性期如何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是进行外科手术,除去血肿,以避免脑水肿引起的脑损伤,还是内科进行药物降颅压治疗以解除高颅压和脑疝的威胁,是降低本病的病死率及致残率的关键环节.因此就要求神经内外科医师及内科医师,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式的选择应非常熟悉并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DM)痛性神经病变属于代谢性周围神经病范畴,为感觉性周围神经病,与DM其他并发症一样,血糖控制差为主要始因。患者常以双下肢疼痛、麻木或感觉异常为主诉,强烈要求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11.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为DNA病毒,具有嗜神经特征,感染机体后长期潜伏于脊神经背根神经节或三叉神经节及颅神经细胞内。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潜伏的病毒被激活并复制,通过神经轴突到达神经支配区引起神经损害表现。Ramsay Hunt综合征为面神经膝状神经节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临床可表现为周围性面瘫、舌前2/3味觉障碍、泪腺及唾液腺分泌障碍,可伴听觉过敏,耳后剧烈疼痛,骨膜及外耳道疱疹,最常见面神经单一神经损害。本文报道1例以前庭神经损害为首发症状的Hunt综合征伴发病毒性脑膜炎病例,以提高临床对Ramsay Hunt综合征认识。本病例诊治经历提示,早发现,早诊断,及时抗病毒联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冲击、前庭康复训练、营养神经制剂综合治疗,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减少该病后遗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2型糖尿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彩宁  史丽萍  李秋云 《山东医药》2010,50(37):111-112
1 糖尿病(DM) DM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病,如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并发眼、心、血管、肾、神经损害等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以及危及生命的酮症酸中毒、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等急性并发症.目前,DM在全世界的患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13.
结核性脑膜炎(下称结脑)易引起颅神经损害和脑脊液循环受阻。临床症状重,变化多,病死率高。2002年2月~2005年2月。我们收治结脑患者16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老年性糖尿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老年病人可能表出为无症状性糖尿病,许多因素都可能对老年人的营养,饮食和生理状况造成损害,药物治疗方面,无论是使用口服磺脲类降糖药还是注射胰岛素,都必须特别警惕发生低血糖的危险性,老年性糖尿病病人容易发生低血糖反应,而且多数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Ⅱ型糖尿病的老年患者中发生糖尿病性高渗性昏迷的机率很高,治疗的关键是补液和胰岛素治疗。大血管病变(冠心病和周围血管功能病变)是老年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和引起死亡  相似文献   

15.
目前对糖尿病(DM)与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已有较多的论述,而对 DM 与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及其治疗尚无系统阐述,现予以初步探讨。DM 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理复杂,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代谢性和血管性因素。其中 DM 患者葡萄糖转化为山梨醇和果糖升高,使细胞中渗透压升高,Schwann 细胞水肿,引起神经肿胀和脱髓鞘改变,是造成神经损害很重要的原因。②亦有认为本病的发生和神经组织内肌醇减少和 NA -K ATP 酶活性降低有关。③高糖状态直接导致神经变性。④DM 时血管闭塞影响  相似文献   

16.
恶性肿瘤引起的神经系统损害包括恶性肿瘤的局部浸润或压迫,恶性肿瘤的神经系统转移,恶性肿瘤非转移性神经系统损害,恶性肿瘤治疗过程中引起的神经系统损害。一、恶性肿瘤局部浸润或压迫食管癌压迫喉返神经可引起音哑,压迫膈神经引起膈肌瘫痪。胰腺癌侵犯腹后壁神经丛可引起剧烈的疼痛。直肠癌浸润或压迫其周围的神经丛,出现腰骶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DM)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NVUDD)又称DM性膀胱病(diabetic cystopathy,DCP),系核下型神经源性膀胱,约40%~80%的DM病人可并发,即使很好地控制血糖仍有25%的发生率〔1,2〕。原已确诊的DM病人出现本症诊断较易,而无典型DM史者极易误漏诊。尿动力学检查是其诊断的重要方法。本文回顾分析老年女性膀胱颈梗阻(BOO)伴DM  相似文献   

18.
阳洪  佘军红  卢先富  彭日红 《内科》2008,3(1):19-2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及其相关因素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老年单纯2型糖尿病组(单纯DM组)38例、2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损害组(DM并脑缺血组)34例及正常对照组3l例行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及简易智能量表(MMSE)检测。结果MMSE评分单纯DM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并脑缺血组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1)。老年2型糖尿病各组P300的N2、P3潜伏期(Lat)较正常对照组延长(P〈0.01),P3波幅(Amp)较对照组降低(P〈O.01);DM并脑缺血组N2、P3潜伏期较单纯DM组延长(P〈0.01),波幅无明显差异(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P3潜伏期与患者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GHB)及合并缺血性脑损害正相关,P3波幅与患者年龄、病程、GHB负相关,N2潜伏期与患者年龄、病程、合并缺血性脑损害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可引起老年患嚣认知功能损害,其中糖尿病病程、GHB及合并缺血性脑损害是认知功能损害的主要影响因素,P300检测可作为老年糖尿病认知损害早期诊断和动态监测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9.
老年糖尿病的特征与治疗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型糖尿病 (DM)可累及近 1 /5的 65岁以上老人 ,其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死亡率是同龄非DM者的两倍。老年DM症状缺乏特异性 ,高血糖、高渗性、非酮症性综合征 (HHNS)是其突出表现 ,噻唑烷二酮是新一类口服降糖药 ,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单独服用无低血糖 ,适于老年DM病人。但最近发现该类药中的曲格列酮可致严重肝损害 ,在使用中需监测肝功能  相似文献   

20.
周围性面瘫,是面部神经的非特异性炎症所引起的面肌瘫痪。医疗临床中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会导致周围性面瘫病理发生变化,造成疾病病程长、疗效差等问题,故糖尿病高血压伴发周围性面瘫在治疗时,应先对糖尿病高血压采取积极治疗措施,严格控制患者血糖含量,减少血糖对神经的损害,后对周围性面瘫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本文主要讨论糖尿病高血压伴发周围性面瘫的病理,在此基础上,因其伴发病症,治疗多有难度且易留后遗症,故根据患者疾病病因特征对治疗方法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