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一)项目启动会在京召开。与"十五""抢救继承"、"十一五""深入拓展"相比,此次研究项目重点是解决"传承应用"问题,抓住研究重点、突出临床实用、探索长效机制、重视社会服务。该项目下设6个课题,研究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解决传承问题,以17位名老中医为重点研究对象,研究提炼名老中医独特辨证方法、治则治法、诊疗技术、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2月5日,安徽省副省长谢广祥代表省政府看望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名老中医徐经世时说:"名老中医长期坚持在临床第一线为病人解除疑难疾病和痛苦,坚持中医师承教育,倾力培养新人  相似文献   

3.
黄辉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12):1234-1235
正名老中医理论功底和学术造诣深厚,临床经验丰富、医术精湛,治学严谨,医德高尚,深得群众尊重和信赖,是中医药乃至医疗卫生保健领域的智能资源和宝贵财富。为了帮助后学学习和借鉴他们的从医之路和治学历程,20世纪80年代《山东中医学院学报》编辑部在开辟"名老中医之路"专栏、陆续发表名老中医治学经验的基础上,由周凤梧、张奇文、丛林三位著名中医专家领  相似文献   

4.
郑日新名老中医继承家传郑氏喉科学术渊源,经历院校教育、师承教育行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治病注重整体与微观辨证、虚实辨证、脉诊;用方注重老方新用;用药秉承家学"谙熟药性"之训,注重量效关系。郑日新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值得后学者进一步学习传承。  相似文献   

5.
正2011年12月24—25日,国家中医药发展论坛("珠江论坛")第五届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名老中医传承战略方向与模式选择"。国内相关领域的学者和相关主管部门领导约150人出席。与会代表围绕名老中医传承的现状与问题、思路与方法、策略与模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临床杂志》2021,(3):F0002-F0002
中国共产党党员、首届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届学部委员、皖南医学院终身教授、博士后合作导师李济仁,于2021年3月11日零点十分在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安详逝世,享年91岁。李济仁,安徽歙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张一帖"代表性传承人,全国首届30位"国医大师"之一,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届学部委员,首批全国500名老中医,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首批全国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临床与科研存在的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药临床和科研面临的问题和原因1中医药临床的人才青黄不接近百年来经过家传和师传的老中医都成了国家的名老中医或地方的名老中医,但这些名老中医的年龄小的也都60多岁以上,老的70~90岁,还有的已经离世,而全国几十所中医药大学培养出来的中医大多在60岁以下,40~50岁,他们有部分改成西医,有的中不中,西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传统医学。相对于现代西医学而言,传统中医学具有中华民族的特色和优势,在临床诊疗上也有显著的疗效,得到国内外广大患者的认可。因此对传统中医药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和社会价值。自2001年起上海龙华医院率先成立了名老中医工作室,并以老中医名字为工作室命名[1],随后国内各地区现都在进行名老中医工作室的建设工作。我院马宝璋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的建设于2011年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鉴于发达地区名老中医工作室建设工作取得  相似文献   

9.
为了培养优秀的中医临床人才 ,提高中医临床人员的辨证论治水平 ,继承和发扬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造就一批中医理论功底扎实、临床实践技能较强、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中医临床专家 ,安徽省卫生厅中医管理局与安徽省中医药学会于 2 0 0 2年 5月中旬在合肥举办了“全省首届名老中医学术思想报告会”。会议邀请的安徽省内 1 4位著名老中医或其学术继承人 ,对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进行了精彩介绍 ,与会代表收益良多。为进一步推广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 ,提高中医药临床学术水平 ,应安徽省卫生厅中医管理局要求 ,我刊特将本次报告会内容进行整理 ,精选有关学术经验内容 ,推出“名老中医学术经验选粹”栏目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名老中医经验继承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是我国的国粹,名老中医的行医经验是中医药学中的宝贵财富.数千年来,我国名医辈出,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评选出了全国名老中医100名,1991年又第2次评选出全国名老中医500名.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已接近耄耋之年,其行医经验的继承问题成了中医界令人关注的大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王玉林名老中医运用苗药地锦草降低蛋白尿的学术经验。方法:从王玉林名老中医对蛋白尿病因病机的认识,临床遣方用药的经验,典型病案分析等方面予以归纳、整理、分析、总结。结果:王玉林名老中医运用苗药地锦草能有效降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正唐长金主任医师是安徽省第二批名老中医、国家第五批名老中医、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在四十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唐老师摸索出"从肺论治"治疗肝病的诸多宝贵经验。笔者有幸跟随学习,获益匪浅,现在从唐老师治疗肝病从肺论治的经验进行探讨,现介绍如下。"肝病从肺论治"的中医理论基础人是有机整体,《内经》:"血气者,人之神。""肺为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位近君位,犹如相傅之官受朝百脉,故治节出焉,主气,处魄,并主宣发肃降等功能,  相似文献   

13.
正吕美农主任中医师是全国第5批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指导老师,安徽省名中医,2014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笔者作为学术传承人,聆听教诲后启发良多,现整理其医话三则如后:  相似文献   

14.
正徐经世先生是我省著名老中医,也是500名国家级(即全国第二、三、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名中医,他从医50余年,坚持勤求古训、博采众家;强调尊古而不拘泥于古,继承与创新并重;注重"集思广益、贵在实践"。尤其在治疗脾胃病方面  相似文献   

15.
凌湘力教授是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专家之一,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凌教授基于《内经》"五脏化液,心为汗"的理论,强调汗为心所主,临证中从心论治疑难汗证  相似文献   

16.
<正>吕美农主任中医师是全国第5批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安徽省名中医,2014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笔者有幸成为工作室团队一员,跟师临诊,收益良多,现将吕老治疗胃脘痛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彭根兴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23(12):1082-1083
2005年我院为了继承和发展中医,展开了师带徒活动,当时我作为年轻的主治医师,有幸成为郑胜利副主任医师的徒弟。郑师是宁国有名的名老中医,曾师承名老中医万复初先生学习,而尽取其精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江西中医学院何晓晖教授、主任中医师是江西省名中医及第三、四批国家级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脾胃病研究数十年,理论上颇有建树,临床经验丰富,疗效确切。他应用"衡法"治疗脾胃病,经验独到,所创立的"调胃八方"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本文旨在探讨何晓辉教授"调胃八方"在临床实践中的一系列应用。  相似文献   

19.
2013年5月18日,中国中医科学院荣誉研究员、首届国医大师陆广莘教授在第一届"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传承研修班"的首次公开课上,阐述了对中医传承问题的看法。由于西方医学的冲击,国内医学界产生了"中医西化"的趋势,并且这种趋势在近几年来愈演愈烈。受这种趋  相似文献   

20.
正我们的老师李业甫先生是全国名老中医,安徽省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继承了传统中医推拿的优点,同时总结经验,形成自己的特色。他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技术,深为远近所敬佩,得到患者的认可和尊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