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老龄化进程与家庭小型化、空巢化和慢性病化相伴随,老年人的健康照护服务需求将急剧增加,涌现出各种与老年人问题相关的服务类型和内容。据此,从老年护理相关政策的影响、老年护理服务形式、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及老年护理教育5个方面论述了我国老年护理现状与发展方向,旨在为更好地开展老年护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城镇社区老年人家庭护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建立符合本省实际情况、满足城镇居民家庭护理需求的护理服务模式.方法在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和对慢性病老年人调查家庭护理需求的基础上,采用便利抽样法确定研究对象,发放家庭护理保健联系卡、由护士志愿者为其提供免费家庭护理,每周1次,为期1年.结果干预后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患者生活自理情况显著改善(均P<0.01).结论有效的家庭护理能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符合其健康需求.  相似文献   

3.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17,自引:9,他引:8  
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人口老龄化对护理工作的需求、我国的护理工作现状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护理对策进行综述,提出针对我国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迫切需要拓宽护理教育层次,培养高素质的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普及社区健康教育,广泛开展社区老年护理服务,促进人口老龄化与护理工作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人口老龄化对护理工作的需求、我国的护理工作现状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护理对策进行综述,提出针对我国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迫切需要拓宽护理教育层次,培养高素质的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普及社区健康教育,广泛开展社区老年护理服务,促进人口老龄化与护理工作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老年卒中患者社区康复护理服务需求及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地提出社区康复护理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山东省3个城市共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服务的495名脑卒中老年人进行慢性病患病情况、生命质量、日常生活能力(ADL)、社区康复护理方面的调查。结果 老年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护理服务总需求得分为(72.87±11.32)分,各维度得分率从高到低依次是健康教育86.67%、康复护理技术66.03%、一般治疗技术56.90%。多重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独处时间、经济收入、就医距离、EQ-VAS评分是老年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 脑卒中老年人的社区康复护理需求较高。在社区护理工作中,应分析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需求,从政府、社区、医院、家庭、市场等多个维度制定综合性的预防、控制和护理措施,提高脑卒中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老年友善护理门诊的创建与实践效果,提升老年人就医体验。方法 构建老年友善门诊护理管理小组,围绕老年友善护理管理、护理服务、友善环境实施老年友善护理门诊创建活动,改善适老化环境及设施,制订服务规范、管理制度、服务流程。结果 老年友善护理门诊开展后,门诊老年人服务增长7.27%;开展前后伤口造口护理、PICC置管维护、腹膜透析护理门诊服务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门诊老年患者总体就医满意度为95.00%。结论 老年友善护理门诊的创建与实施符合老年人就医需求,有效提升门诊护理服务品质。  相似文献   

7.
香港老年社区护理特点与启迪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颜君  尤黎明  刘可 《护理学杂志》2005,20(21):63-65
对香港老年社区护理特点进行阐述,其主要特点为成熟的医院外展服务、多部门合作构建的老年照护体系、全面的医护服务内容、从老年人及其家庭的需求出发不断创新。建议针对我国老年社区护理的发展,开展社区老年照护需求的调查;建立社区与医院间的双向转介;发展多种护老方式,构建老年照护体系;考虑老年人的需求,将部分医院服务内容引入社区。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新生老年护理职业认知水平及其与老年护理就业意愿的相关性,为老年护理专科人才培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和对老年人态度量表对某高等医学院校2014级240名护理本科新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对老年人态度得分为133.68±20.16;对老年护理职业认知总分及工作认知、现状认知维度得分为27.71±5.19、14.53±2.83及13.18±2.47。40.8%的护生表示非常或比较愿意从事老年护理工作,65.0%首选公立性养老机构。对老年人态度、老年护理职业认知总分、老年护理工作认知、老年护理现状认知与老年护理就业意愿相关(r=-0.169~0.197,均P0.05)。结论护理新生老年护理职业认知水平及就业意愿偏低,就业意愿与其老年护理职业认知水平相关;应进行针对性教育以提高其认知水平和老年护理就业意愿。  相似文献   

9.
护理本科生老人观及服务老年人态度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护理本科生老人观现状及服务老年人的态度.方法 采用老人观量表及服务老年人态度量表对天津市某高校在校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本科生老人观中的老年人印象总得分为55.52±8.94,老年人家庭作用总得分为51.32±21.54;服务老年人态度得分为53.51±9.84.不同来源地及是否为独生子女的护理本科生老人观水平存在差异(P<0.05,P<0.01);不同来源地、志愿者与否、年级、专业的护理本科生服务老年人态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护理本科生服务老年人态度与其老人观、外在特征、内在特征、人格特征、老年人印象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护理本科生老人观、服务老年人态度均有待提高;护理教育工作不仅要加强护理本科生职业教育,还应多举办与老年人相处的活动,培养护理本科生对老年人的责任心和爱心,提高其服务老年人的意愿.  相似文献   

10.
城镇社区老年人家庭护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建立符合本省实际情况、满足城镇居民家庭护理需求的护理服务模式。方法 在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和对慢性病老年人调查家庭护理需求的基础上,采用便利抽样法确定研究对象,发放家庭护理保健联系卡、由护士志愿者为其提供免费家庭护理,每周1次,为期1年。结果 干预后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患者生活自理情况显著改善(均P〈0.01)。结论 有效的家庭护理能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符合其健康需求。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老年护理服务面临的问题日益显现,实现老年护理服务的社会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对老年护理服务的现状以及老年护理服务社会化的内涵进行分析,对借助于互联网和物联网建立社会化的老年护理服务模式的可靠性进行探讨。提出构建社会化护理模式的基本内容,护理服务社会化模式的完善需要政府和老年护理机构以及家庭共同参与,以加快老年护理服务社会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发现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问题。方法以改良后的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为评估工具,对在社区医院就诊的18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评估,识别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结果 180例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共存在2 300个护理问题,其中主要发生在健康相关行为领域(42.4%)和生理领域(40.2%)。发生率超过50.0%的护理问题有血糖监测(97.8%)、药物治疗方案(95.6%)、足部护理(95.0%)、营养(94.0%)、循环(92.8%)、联络社区资源(70.0%)、视觉(68.3%)等。结论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健康相关行为领域以及生理领域存在较多健康问题,护理人员应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准确地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采取通俗易懂的健康教育模式,引导患者建立正确的健康相关行为,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达到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上的最佳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深入了解重庆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的长期照护需求,为提高养老机构照护服务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3家养老机构12名老年人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使用Colaizzi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养老机构老年人的长期照护需求可以归纳为4个主题:躯体功能照护、精神心理支持、社会功能维持、环境营造。结论当前政策及经济条件下,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有其特殊性,社会公共系统、养老机构及照护者应当重视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评估,有针对性提供长期照护服务。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城镇居民社区护理现状与需求。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随机对台州市5个社区251户家庭的749名居民和30所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调查。结果69.7%居民有老年慢性疾病护理需求、67.7%有家庭病床和残疾人康复需求、63.2%有急救护理需求、60.2%有上门护理需求;62.0%居民健康理念落后、69.8%居民社区护理观念滞后。健康理念、健康状况、经济收入和文化程度与社区护理需求变量关系显著(均P〈0.01)。30所服务站护士比例占22.9%.非普教中专毕业生占68.2%,无学历占18.2%;均采用以医疗为主、自负盈亏的服务模式。结论对照国内外社区护理发展现状,发现台州市居民的保健需求与社区护理质量矛盾突出,滞后的社区护理理念、社区卫生服务的挪艘制鲐社厌护理右屡.重积超巢取措箍.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15.
What we have just described is a collection of problems that mark our aged of today and clearly indicate that primary foot care should be provided as a primary health service for the elderly, the mentally ill, the emotionally ill, the retarded, the blind, and others with chronic diseases. For if any of the primary problems were present on any other part of the body, except the foot, they would be provided as a covered service under the current Medicare regulations. One might ask if the foot is not a part of the anatomy and if perhaps we have forgotten the words of the classic song, which proclaims that the foot bone is connected to the head bone. The author might add a "footnote" ... in so many way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outcome of having podiatric services available to all aging patients, foot care must be integrated into all comprehensive forms of health care delivery, so that podiatric care becomes a primary service, thus permitting patients to maintain an optimal level of foot health and general health. The ability to walk requires a catalyst--foot health. Keeping patients walking is a goal that has been a part of the podiatric profession since its inception over a century ago. With the high prevalence of foot problems in the elderly, and especially in those with chronic disease and mental impairment, the needs for the future are significant. It has been projected that we as a nation and society cannot afford to deliver a maximum level of health care for the elderly. In truth, we cannot afford not to provide these basic and needed services. For it is our society that has prolonged life. It is now our responsibility to provide life for these precious given years and to assure dignity for those who have made life better for all of us.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首诊责任护士家庭跟进照料模式对老年卧床患者出院指导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出院后回归家庭的120例老年卧床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为轮班制责任护士按常规登记资料及评估患者情况,访视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则为首诊责任护士从入院首次接诊到患者回归家庭全程负责该患者的访视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出院指导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在系统治疗、康复锻炼、并发症预防、生活方式、按时复诊方面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用首诊责任护士家庭跟进照料模式可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出院指导的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改善老年卧床患者健康预后.  相似文献   

17.
长沙市望月湖区老年人健康需求调查   总被引:27,自引:7,他引:20  
李乐之 《护理学杂志》2003,18(8):563-566
目的 了解社区老年人健康需求状况,为社区老年护理的开展和完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自制调查表对长沙市望月湖区486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2.30%老年人患有1种或多种慢性疾病;62.55%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部分或完全不能自理,13.99%老年人不满意目前生活状况,12.14%老年人心理状况差。老年人有体育锻炼(83.54%)、营养(72.43%)、社交活动(62.14%)、必要的交通工具(52.67%)、归属感(48.77%)、定期健康检查(43.21%)和心理咨询或治疗(34.57%)以及获得健康保健知识(20.58%)等需求。结论 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身心健康问题和多种健康需求.需提供多形式、多途径的社区医疗保健服务。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社区老年患者对护理方法和护理方式的需求。方法采用前瞻性开放研究,2010年3月~2010年9月以笔者所在医院服务的586名社区老年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统一调查表实施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护理方法首选医护人员个别指导,其次是社区医护人员讲解示范;社区护理方式首选电话咨询,其次是医护人员家访。结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区医疗服务的不断普及,尤其是针对老年患者慢性疾病的社区护理,在老年人群中越来越得到认可和欢迎,因此完善社区护理服务网络,提高服务质量是目前的急需解决的任务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社区有就医需求患者提供及时方便的上门护理服务,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方法 在医院微信服务号建立子系统“护理服务到家”,设基础护理17项、专科护理6项、母婴护理5项、检验服务11项共4类39项服务项目;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后正式运行(线上下单,上门服务)。 结果 “护理服务到家”运行128 d,上门服务652单;上门护士1 196人次、医生108人次;患者满意度为100%;上门服务项目均顺利完成,未发生投诉和不良事件,未发生医生护士相关安全问题。 结论 基层医院实施“互联网+上门护理服务”,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同时有助于体现护士职业价值感,以及缓解看病难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