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既往使用的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比较,优点为能一次性完整地切除较大病灶(>1 cm)、切除病灶的深度达到固有肌层、降低病灶的残留率、术后再发率低[1-6].  相似文献   

2.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既往使用的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比较,优点为能一次性完整地切除较大病灶(>1 cm)、切除病灶的深度达到固有肌层、降低病灶的残留率、术后再发率低[1-6].  相似文献   

3.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既往使用的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比较,优点为能一次性完整地切除较大病灶(>1 cm)、切除病灶的深度达到固有肌层、降低病灶的残留率、术后再发率低[1-6].  相似文献   

4.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既往使用的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比较,优点为能一次性完整地切除较大病灶(>1 cm)、切除病灶的深度达到固有肌层、降低病灶的残留率、术后再发率低[1-6].  相似文献   

5.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既往使用的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比较,优点为能一次性完整地切除较大病灶(>1 cm)、切除病灶的深度达到固有肌层、降低病灶的残留率、术后再发率低[1-6].  相似文献   

6.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既往使用的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比较,优点为能一次性完整地切除较大病灶(>1 cm)、切除病灶的深度达到固有肌层、降低病灶的残留率、术后再发率低[1-6].  相似文献   

7.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既往使用的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比较,优点为能一次性完整地切除较大病灶(>1 cm)、切除病灶的深度达到固有肌层、降低病灶的残留率、术后再发率低[1-6].  相似文献   

8.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既往使用的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比较,优点为能一次性完整地切除较大病灶(>1 cm)、切除病灶的深度达到固有肌层、降低病灶的残留率、术后再发率低[1-6].  相似文献   

9.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既往使用的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比较,优点为能一次性完整地切除较大病灶(>1 cm)、切除病灶的深度达到固有肌层、降低病灶的残留率、术后再发率低[1-6].  相似文献   

10.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既往使用的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比较,优点为能一次性完整地切除较大病灶(〉1cm)、切除病灶的深度达到固有肌层、降低病灶的残留率、术后再发率低。近年来,我们对胃窦黏膜下肿物进行了ESD治疗,现将术后病理诊断为胃异位胰腺组织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内镜下ESD联合EMR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纳入我院确诊为LST的患者9例(9处病灶),并记录病灶的部位、大小、形态,内镜下分型,所有病灶均分两步完成切除:①首先将病灶与周边正常黏膜环形切开分离,必要时逐步剥离(ESD)病灶至其直径小于圈套器直径;②再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圈套切除整个病灶。结果①9例患者均于内镜下完成整块切除,切除时间为(45±12)min,2例发生术中出血,均于内镜下止血,术中术后无其他并发症发生;②术后病理结果显示9例患者均完整切除,2例为管状腺瘤,2例为绒毛状腺瘤,5例为绒毛状管状腺瘤(其中1例伴局部癌变,但基底部无癌残留);6个月后内镜随访结果显示病灶切除处均完全愈合,未有复发。结论 ESD联合EMR在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中可做为一种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2.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病灶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处理上消化道病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以胃镜检查发现的上消化道黏膜病灶及黏膜下病灶作为入选对象,通过超声内镜和(或)活检病理检查明确病灶大小、位置、范围、性质,应用钩刀、IT刀、氩气刀及高频电凝电切术进行ESD操作,步骤包括:(1)胃镜及黏膜染色确定病灶,针刀或者氩气刀标记病灶;(2)黏膜下注射含靛胭脂及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抬高病变;(3)预切开病变周围黏膜一圈;(4)自病变黏膜下层完整剥离病灶.术后应用抑酸、黏膜保护剂治疗,术后第1、2、6个月内镜随访,评价溃疡是否愈合以及病灶有无残留与复发.结果 2006年8月至2008年1月,共153例患者进入观察研究.黏膜病变85例(溃疡型病灶2例,隆起型病灶48例,糜烂型病灶35例),病灶直径0.4~5.0 cm,平均2.0 cm;手术时间15~210 min.平均55min.所有病例均切除病灶,其中1例迟发性出血行内镜下紧急止血,7例穿孔均保守治疗愈合.随访期溃疡创面均愈合,其中4例复发,3例再次ESD完整切除病灶,1例手术切除.黏膜下肿瘤68例,52例术前行超声内镜检查,其余病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病灶直径0.4~4.0 cm,平均1.2 cm;手术时间10~182 min,平均41 min;68例完整剥离黏膜下肿瘤,1例改行尼龙绳结扎治疗.1 1例穿孔均保守治疗,1例术后出血未控制行手术治疗.结论 ESD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方法,能实现较大病变的一次性大块剥离,剥离的病变能提供完整的病理诊断资料,病变局部的复发率低,并发症少,为上消化道黏膜层病灶尤其是早期肿瘤以及黏膜下肿瘤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内镜黏膜切除术在消化道平坦型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创立至今,已不局限于最初的大块活检,现包括内镜下完整切除黏膜及黏膜下病灶,可用于消化道癌前病变、早癌、黏膜下肿瘤的诊断与治疗.EMR可以分直接圈套切除、套帽切除(EMR-cap,EMRC)、套扎切除(EMR with ligation,EMRL)、剥离切除、双钳道内镜切除、双内镜切除等.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3月采用直接圈套切除、EMRC及EMRL方法诊治了60例65处消化道浅表平坦型病灶,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近十几年, 内镜切除技术不断发展普及, 在消化道癌前病变与早期癌变的治疗中应用广泛。内镜切除技术主要包括息肉切除术、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scosal resection, 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其中ESD及多数EMR术中都需要黏膜下注射这一重要操作, 通过该操作使病灶与肌层分离, 这对黏膜的完整切除及预防出血穿孔等都非常重要, 同时也促进了内镜技术的推广应用。如何选择合适的黏膜下注射液值得关注, 本文就目前黏膜下注射液的研究现况进行阐述, 并展望了未来黏膜下注射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内镜下切除方式对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NETs)患者的疗效及转归情况。方法 本研究为回归性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行内镜下直肠NETs切除术的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通过内镜检查对患者病灶进行测量及分类,并根据患者接受的内镜治疗方式分为改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m-EMR)组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组,术后比较两组整体切除率、组织病理学完全切除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影响不完全切除的危险因素。结果 110例NETs患者病灶平均直径为6.27±2.92 mm, m-EMR和ESD治疗组的整体切除率分别为98.41%(62/63)和100%(47/47),组织病理完全切除率分别为92.06%(58/63)和80.85(38/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出现1例穿孔、3例迟发性出血、1例肿瘤复发。相较于m-EMR组,ESD组迟发性出血率更高(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7 mm、肿瘤深度为黏膜下层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EMR和ESD是切除直径≤15 mm直肠NETs安全有效的内镜切除方...  相似文献   

16.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消化道早期肿瘤及癌前病变的微创治疗。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相比,ESD可完整切除病灶,切除较大病灶、平坦型病灶以及溃疡型病灶,从而利于完整的病理学诊断及减少复发,且相对外科手术来说,其安全性高、死亡率低、损伤小、恢复快,具有与外科手术类似的治疗效果,为消化道早期肿瘤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就ESD在切除特殊病灶(巨大肿瘤、十二指肠肿瘤、胃黏膜下肿瘤和咽喉癌)及在特殊患者(早期残胃癌、高龄、肝硬化和慢性肾功能衰竭血透患者)中的应用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7.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肿瘤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对消化道肿瘤的治疗价值。方法 利用染色、放大内镜及超声内镜探测病变范围及侵犯深度,对位于黏膜层及黏膜肌层的早期癌、癌前病变、黏膜下肿瘤、侧向发育型息肉、无蒂或亚蒂巨大息肉、息肉癌变等病变行EMR治疗。结果 病灶最大直径6cm。2例早期食管癌、1例早期贲门癌、1例早期大肠癌及2例胃中、重度异型增生经EMR及透明帽负压吸引EMR切除,观察3-18个月无复发;31例黏膜下肿瘤经EMR和透明帽负压吸引EMR,均完全切除;对13例侧向发育型息肉及21例亚蒂和无蒂大息肉及局部癌变息肉采用EMR或分片黏膜切除术切除。术中出血5例,出血率7.04%,经内镜治疗停止。1例4.5 cm腺瘤术后3个月复发。结论 在超声内镜、色素内镜及放大内镜的指导下,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部分消化道早期癌、癌前病变、侧向发育型及无蒂或亚蒂臣大息肉、局部癌变息肉及黏膜肌层的肿瘤,足一项安全有效的内镜治疗疗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处理消化道病灶的实用性及安全性。方法对7例消化道早期癌肿及18例深度未超过黏膜下层的黏膜下肿瘤共25例行ESD治疗。结果 25例患者均一次性完整切除病灶。所有治疗中均伴有术中出血,用ESD专用热止血钳、APC、金属止血夹成功止血,未发生术后迟发出血。术中穿孔1例,穿孔率为4%(1/25),以金属夹成功夹闭,无术后迟发穿孔。术后随访20例(包括7例消化道早期癌肿及13例黏膜下肿瘤),随访期为7~17个月(平均12.2个月),随访创面均完全愈合,未见复发病灶。结论ESD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方法,对于浸润深度不超过黏膜下层的病灶可以一次性大块剥离,从而获得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安全性较好。但操作过程复杂,技术难度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M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3月-2011年6月经胃肠镜检查发现消化道黏膜下肿瘤48例,回顾性分析48例患者资料,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病变部位、大小、治疗经过以及病理结果等,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病灶直径为0.8~5.8 cm,平均(3.3±0.75)cm,ESD手术时间为27~167 min,平均(71.0±22.6)min,ESD完整切除病灶45例(45/48,93.75%),穿孔3例(3/48,6.25%),其中1例大出血,1例食管患者ESD术后出现食管狭窄,经内镜下球囊扩张食管狭窄消失。所有病人均完成了术后6个月的内镜随访,1例患者见肿瘤复发。结论 ESD技术对较大病变可以整块切除,并提供完整的病理诊断资料;消化道SMT行ESD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正1999年日本内镜专家小野裕之及後藤田桌志等人首先开发出一种先端带陶瓷绝缘头的新型电刀(IT刀),可以一次性完整切除直径大于2 cm的早期癌病灶,切除深度包括黏膜全层、黏膜肌层及大部分黏膜下层,这一手术被称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良性肿瘤,其治疗效果与外科相近,又可避免开腹手术带来的创伤和并发症,已逐渐成为治疗消化道癌前病变的一种标准微创治疗手段。我科在20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