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死亡观及死亡教育的哲学浅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曾闻有人问这样的问题———有谁见过人是笑着出生于人世的 ?为何人总是以哭声问世呢 ?难道人终是因“人总是要死的”而注定要成为“伤感的复合物”———悲哀的动物吗 ?曾记得有位作家诘问过极度贪欲的人———你难道就没想到过死 ?只要你常询问一下死 ,你可能就会为你的贪婪而感到十分可笑。活着的人谁都难逃听闻种种悲观厌世的言语之际遇 ,生与死的价值观念像孪生兄弟般随时相伴已被启蒙的芸芸众生 ,面对每时每刻的生死现象特别是死亡 ,你会怎样想 ,怎样看 ,怎样做 ?“活着” ,就是生死观念碰撞后的人的化身 !人们怎样才能从“生得痛苦 ,…  相似文献   

2.
肖月 《英国医学杂志》2004,7(4):204-205
虽然对死亡人数的统计是历史最悠久的一项医疗统计,但是死亡的具体过程却是我们了解最少的领域之一。例如,我们知道加拿大每年死亡22万人,还知道他们死亡的原因如癌症、心脏病或其他原因,但我们不清楚他们中有多少人曾被迫接受维持生命的消极疗法而痛苦地死去,又有多少人不为人知地死去。  相似文献   

3.
思量生与死     
如果说,获悉著名表演艺术家颜彼得先生的去世,带给我的是惊愕,那么,读了陆幼青的《死亡日记》和他的生平介绍后,就不仅仅是“人生苦短”、“生命脆弱”的哀叹和婉惜,而更多地是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活着的人应该怎样去细细思量生与死的问题。不敢坦然地面对死亡,就不会珍惜活着的一个个时日,不懂得营造高质量的人  相似文献   

4.
当疾病或者意外让健康的身躯突然残疾:当承载着全家人希望的宝贝刚出生即被诊断为脑瘫:当正在成长期的孩子被诊断为孤独症……对于这些病人或者家长来说,最为恐惧的也许不是死亡,而是痛苦地活着。如果他们能够拥有和健康人一样的自理能力、拥有和健康人一样的阳光心理,那么,他们就会和健康人一样拥有生命的价值,享受人生的快乐。但这些疾病,大多需要通过康复医学的治疗。去让那些饱受疾病灾厄折磨的躯体。重启生命的风帆……  相似文献   

5.
临终关怀的目的是满足临终患者及家属的需要 ,提高患者生存价值 ,维护生命尊严。晚期胃癌患者大多数临床死亡前仍清醒 ,身心非常痛苦 ,因此对病人提供良好的临终护理 ,将病人的痛苦减少到最低限度 ,使其平静地接受死亡 ,对病人及其亲属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满足患者的生理需要  患者都存在疼痛、营养不足等护理问题 ,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我们积极地做好各种症状及并发症的护理。1.1 减轻疼痛 :疼痛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痛苦的症状之一 ,要及时治疗癌痛 ,尽量解除病人痛苦。尽可能预防性给予止痛剂 ,教会患者疼…  相似文献   

6.
浅谈安乐死     
安乐死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意为无痛苦、幸福的死亡。安乐死的基本含义有两层,一是作为一种死亡的状态,即无痛苦的死亡;二是一种死亡方法,指为结束不治之症等病人的痛苦所采取的无痛致死术。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日益加剧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大部分临终患者是在医院中度过,我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患者及家属在面对死亡时常常呈现出孤独、恐惧、痛苦、失望的现象。针对此种现象,我们护士如何给予面临死亡的人们及家属尊严和希望,如何给予他们帮助让临终患者在安静和安详中去世,让死亡的过程尽可能变的放松、无痛、安详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中国临终关怀专科护士培养与发展现状,探讨临终关怀专科护士培养条件的建立及展望,从必要的心理学基础、系统的疼痛管理教育、相关的工作经验、机构认证、死亡教育、死亡后护理六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推动临终关怀专科护士培养模块的建立,让临终患者没有身体上的痛苦和精神上的遗憾,提高临终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张丽芬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2):334-335
目的探讨晚期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有效地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结果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延缓死亡和减轻死亡时的痛苦。结论如何使晚期癌症患者舒适、安祥地度过人生的最后时光,是我们医护人员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为什么,我活着?” 很多次,我这样问自己,人为什么要活着呢?我又为什么在这个险恶的世界苦苦挣扎呢?越想弄清楚就越发糊涂,人世间有许多事情是我们所不能明白的。  相似文献   

10.
临终患者是指医学上判断无法进行化疗、放疗、手术,将在短期内死亡的患者。该期患者不管是从精神上,还是身体上,都承受着正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为了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让其舒适、安静而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路程,我们对我科收治的36例晚期肿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收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