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少阳、三焦、膜原系统论,旨在运用系统复杂性研究方法论,揭示其“一样的”半表半里证,“一样的”在以和为圣度的和解法。在类证求同系统层次上,探索其“不一样”的少阳、三焦、膜原半表半里证空间病位。“不一样”的和解少阳—胆腑、分削走泄—三焦、疏利透达膜原的证治法则。以及在小柴胡汤、蒿芩清胆汤、杏朴苓温胆汤,达原饮类方辨证求异子系统层次上,承传经典,开拓外感热病半表半里证候学研究,为中医中药积极主动地介入当今全球化烈性传染病的辨证论治拓宽思路。  相似文献   

2.
小柴胡汤是一名方,伤寒论以此方为和解少阳枢机之主方。本方寒温并用,升降协调,有疏利三焦,调达上下,宣通内外和畅气机的作用。因此,对气机郁滞而引起不同的病症,均可选用此方。  相似文献   

3.
小柴胡汤由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炙甘草、生姜、大枣组成,寒温并用,升降协调,有疏利三焦,调达上下,宣通内外,和畅气机的作用,灵活运用于关格、脑卒中、胸痹等内科疑难杂证,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小柴胡汤临床运用举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小柴胡汤寒热并用,攻补兼施,疏利三焦,宣通内外,和畅气机的功效,介绍应用小柴胡汤治疗慢交炎、肺气肿并肺部感染、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柴胡-黄芩药对是小柴胡汤类方发挥和解少阳作用的核心药对。临证凡见少阳枢机不利为病机关键,并辨证论治以柴芩为主药之方,皆可认为是小柴胡汤类方。为探析柴芩药对疏利少阳之奥秘,特检索历代医经,结合现代药理学,试论柴芩药对的配伍意义,及以柴芎散、柴胡清肝汤、柴胡枳桔汤、柴胡达原饮为代表的小柴胡汤类方治疗少阳及兼夹病症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对小柴胡汤治咳的机理进行了探讨,认为小柴胡汤治咳的应用机理为:①病机为"三焦久咳";②有是证便用是方:根据原文小柴胡汤的适应症"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③咳嗽表现为"休作有时"可用;④小儿咳嗽多用.认为小柴治咳是临床上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柴胡有疏利三焦,通利小便的作用,治疗肾病等一些可引起水肿的疾病,效果显著。对于中虚湿郁证型的水肿患者,柴胡应慎用或配合桂枝等温性药物使用,对于邪犯少阳,胆火上炎,枢机不利导致的三焦决渎失职证候,柴胡可配合黄芩等苦寒药清利肝胆,斡旋中枢,疏利三焦。  相似文献   

8.
慢性肾衰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发展到后期出现的临床综合症,临床诊治难度很大。杜雨茂教授认为三焦枢机不利是该病发生的基本病机,临证应辨证治疗:肾脾亏虚,湿热余邪留滞,三焦枢机不利,多以六味地黄汤合小柴胡汤化裁;湿浊內郁,壅滞三焦,以小柴胡汤合五苓散化裁;脾肾阳虚,水湿泛滥,浊毒内壅,以真武汤合小柴胡汤化裁;脾肾阳虚,瘀浊壅滞三焦,以连苏饮合真武汤、小柴胡汤化裁。  相似文献   

9.
《伤寒论》阳明病以腑热燥实之证为主,其治法主要以清、下二法为其正治之法。清法以白虎类方为主,又有第228条热郁胸膈治以栀子豉汤之清宣胸膈郁热、第229条阳明腑实尚未成形治以小柴胡汤之清透半表半里邪热、第232条太阳表热未除治以麻黄汤之发汗等方法治疗阳明热证。下法以承气类方为主,但又有第230、231条阳明胃气不降、少阳枢机不利治以小柴胡汤之枢机通利、第233条津液枯涸、燥屎不下治以蜜煎方(蜂蜜)之滋阴润燥、导下通便等方法治疗阳明不大便、大便硬之证。透过栀子豉汤证、小柴胡汤证、麻黄汤证、蜜煎方证之疾病发展过程、机制及方药组成均说明阳明病中的权变治法。  相似文献   

10.
1 小柴胡汤治强中 强中是指阴茎异常勃起,持久坚挺不倒之证,又称阳强,是一种相对少见的男科疾病。该病证不外乎虚实二证,即肾阴虚阳亢与肝胆有热。实证属肝胆热甚者,可用龙胆泻肝汤;属肝胆郁热者,可用小柴胡汤疏利肝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感后久咳不愈的治法。方法:观察161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5例;对照组76例。观察组用”小柴胡加味汤“治疗外感后久咳。结果:观察组无论是疗效,还是疗程,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 △P〈0.01)。结论:”小柴胡加味汤“具有疏利三焦,化痰行瘀功效,有很强的止咳作用。  相似文献   

12.
膜性肾病病性多属邪实正虚、虚实夹杂,病机关键是以湿热瘀阻、气化不利为主,继而影响三焦及肺、脾、肾等脏腑的生理功能。湿热之邪是本病重要的致病因素。临床中,应以"调补分化"法治疗本病,即调畅气机、宣通三焦;补益虚损、健运三焦;分消湿热、疏利三焦;化瘀活血、凉血清热。临证时,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辨明湿热偏颇轻重,三焦同调,肺、脾、肾兼治,注重察舌验脉是否相契合,谨守病机,随症化裁,平和缓图,切不可概以虚证论之而孟浪进补。  相似文献   

13.
试图描述学习使用小柴胡汤的认知进程,揭示从模仿其他医家到自己熟练加减应用之间都发生了什么;应用逻辑学、心理学基本方法,以小柴胡汤涉及的几个基本概念——少阳病与柴胡证、少阳与胆、和解少阳与疏利肝胆之间的推演为主线,论述小柴胡汤适用范围不断拓展的原因;指出随着小柴胡汤应用前提(外延与内涵)的不断转换,推理有效性将受到质疑,临床治疗有效率将回落。  相似文献   

14.
小柴胡汤是《伤寒杂病论》中和解少阳的代表方剂,具有疏利三焦,宣通内外,调畅气机的作用。肾脏病在发病特点、病机特点、临床表现等方面与少阳病关系密切,肾脏病多为正气不足,脏腑功能虚损,复感外邪,或外邪侵袭,入脏腑而致,符合少阳病正邪分争,血亏气弱或由他经病变传变而来的发病特点;肾脏病的病机特点多为本虚标实,少阳病枢机不利,正邪交争,也属本虚标实之证;少阳病与肾脏病的临床表现均可出现水液代谢异常及二便异常,少阳病为肾脏病的成因或诱发加重因素之一。小柴胡汤在肾脏病的治疗中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精浊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前列腺炎。根据其临床证候表现,从热入精室辨证治疗,以小柴胡汤加减为主方,随症加减,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五个或然方证指小青龙汤,小柴胡汤、真武汤、通脉四逆汤、四逆散。五方正文后有“或”字兼证的运用,这是仲景运用三焦学说辨证论治的典型方证。 1、或然证中就整体:五个方证在主证后的变化均涉及三焦,其病位关系到上下、左右、内外;其病机涉及水气火郁、痰湿津液、气血阴阳;在脏腑经脉中,与三焦所辖的脏腑功能活动密切相关,以八纲而论,其证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可辨,这体现了仲景的辩证法思想和整体观念。 2、加减药中辨脏腑:按上中下三焦所属的脏腑加以归纳,可以看出五方主要反映三焦之腑的病变。  相似文献   

17.
小柴胡汤来源于张仲景《伤寒论》,是和解剂的鼻祖,伤寒少阳证的主方。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炙甘草、生姜、大枣七味药组成.具有和解少阳,通调三焦,疏肝利胆,扶正达邪的功用。主治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以及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疟疾、黄疸等病证。此方久为历代医家所推崇,更为今日中外学者所重视,加减化裁运用于内、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我院已故蓝云祥老中医善用仲景之方,尤以运用大、小柴胡汤为擅长。本文仅就笔者耳目所及,将其用此方加减治疗外感、发热、痹证、胃肠病以及精神神经疾病的经  相似文献   

18.
小柴胡汤,作为六经主方之一、和法的典型代表,其主治病症之多、适用病种之广,似已远远超过一般方剂,加之其配伍之巧妙、功效之奇特,更增添了其临证化裁的用途,然而,有关小柴胡汤的证治与功效,却一直疑惑颇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下疑问:(1)其所主的少阳之半,实质何在?(2)少阳病与柴胡证的关系究竟如何?(3)在柴胡证中胆与三焦的地位如何?(4)小柴胡汤和解的实际意义为何?(5)其主治少阳与泛治他病的的统一性何在?(6)如何驾驭小柴胡汤“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之经旨?本着理论指导实践、辨证结合论治的要求,试对这些古今争议较多的问题,作了理论上的分析与沟通,进而提出了统一证治的若干基本观点,为中医经典证治体系的系统化、规范化研究,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益心调脉汤治疗心律失常11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心气虚弱,气血郁滞,枢机不利为"心悸"的病机立论,以益气养心,疏利三焦,活血通脉为治则,选用了小柴胡汤、生脉散、生脉保元汤加减组成益心调脉汤治疗心律失常.治疗时,始终以调达气血,疏瀹气机为宗旨,并以此贯穿始终.筛选了近3年较为完整的门诊病历116例作为总结,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小柴胡汤的来源、组成、方义,探讨了该方具有和解少阳,疏利三焦,调达气机,宣通内外之功。临床用于急性支气管炎、乳腺炎、虐疾、急性黄疸型肝炎、胆囊炎、甲亢等疾病出现少阳症时,使用本方加减可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