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已受到广泛重视,我科从1990年元月至1991年5月用呼吸道合胞病毒单克隆抗体桥联酶标法(RSV—APAAP—KIT)对265例住院的肺炎患儿取鼻咽部分泌物中脱落柱状上皮细胞检测RSV抗原,共测出阳性98例,阳性率27%,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男61例,女37例,年龄15天~1岁64  相似文献   

2.
263例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病毒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无锡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病原学特点.方法:采集2006年12月~2007年3月因急性呼吸道感染而住院治疗患儿的鼻咽分泌物,用直接荧光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A、B型(IFVA、B)、副流感病毒Ⅰ、Ⅱ、Ⅲ型(PIV Ⅰ、Ⅱ、Ⅲ)共7种病毒抗原.结果:263例患儿鼻咽分泌物中病毒抗原检测阳性共107例,阳性率40.6%;所检病毒依次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A型、副流感病毒Ⅲ型、流感病毒B型、副流感病毒I型和腺病毒.呼吸道合孢病毒占所检出抗原阳性病毒的76.6%,喘息性疾病患儿阳性率明显高于支气管肺炎及急性支气管炎患儿(P<O.01),3岁以下患婴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3岁以上患儿(P<0.05).结论:本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病毒病原体以RSV为主,喘息性疾病和小年龄组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锡地区6岁以下住院儿童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特征.方法采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因急性呼吸道感染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人民医院儿科住院680例患儿的鼻咽分泌物,用直接荧光法检测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副流感病毒1、2、3型(PIV1、2、3)、流感病毒A、B型(Inf A、B)等7种病毒抗原的分布情况,分析其在性别、年龄和季节上面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680例患儿,232例病毒检出结果呈阳性(病毒阳性检出率为34.1%);各种呼吸道病毒检出中,RSV阳性率最高,占16.2%.不同年龄组呼吸道感染病毒检出率不同(P<0.001),其中0~1岁组检出率最高(48.5%).同时,本研究发现不同季节呼吸道病毒检出率不同(P<0.001),冬季检出率最高(42.7%);喘息性疾病患儿阳性率明显高于非喘息性疾病患儿(47.4%vs 19.1%,P<0.001).结论喘息性疾病的婴幼儿病毒感染率较高,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本地区小儿呼吸道病感染的主要病毒,其中,0~1岁阶段的患儿和冬季检出率较高,要注意加强重点防护.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彭州地区295例住院患儿呼吸道病毒检测情况。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对295例住院患儿的鼻拭子进行腺病毒(adenovirus,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IA)、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B,IB)和副流感病毒1、2、3型(parainfluenza 1、2、3,PIV1、PIV2、PIV3)7种病毒的检测,分析各种病毒检测情况。结果295例患儿病毒总阳性率34.58%(102/295),阳性率最高为 RSV(20.68%)。<1岁、1~3岁、3~7岁和≥7岁组病毒感染阳性率分别为47.25%、30.92%、27.27%和15.79%。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支气管炎患儿中以 IB 感染为主,阳性率分别为11.11%和16.00%,毛细支气管炎及肺炎患儿中以 RSV 感染为主,阳性率分别为40.00%和30.00%。结论彭州地区最常见的住院患儿感染病毒为 RSV,且7种病毒在不同年龄、不同呼吸道感染疾病中具有不同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一年四季不同年龄组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特点及流行病学情况.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IF)对201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0日3309例长沙市中心医院儿科住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鼻咽分泌物进行七项呼吸道病毒联合检测.结果:943例患儿检出至少一种病毒,长沙地区呼吸道感染总阳性率28.5%(943/3309),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721例(21.7%)、副流感3(PIV3)75(2.3%)、腺病毒(ADA)52(1.6%)、流感病毒A(IFA)24(0.7%)、副流感1(PIV1)13(0.4%)、副流感2(PIV2)11(0.3%)、流感病毒B(IFB)7(0.2%);RSV和ADA混合感染25例,检出率0.8%,RSV和PIV3混合感染15例,检出率0.5%;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占总阳性病毒株的76.5%(721/943),其它病毒病原呈散在分布;新生儿期(出生-28天)、婴儿期(28d-1岁)、幼儿期(1-3岁)、学龄前期(3-6岁)、学龄期(6岁-)各组病源联检阳性率分别为37.8%、33.8%、32.3%、9.6%、6.3%,各年龄组病毒感染率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各年龄组病毒感染中,RSV阳性构成比分别为89.4%、80.8%、67.5%、50%、33.3%,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长沙地区呼吸道病毒感染有明显的季节性,不同月份阳性率不同,四季当中,春、冬季阳性率较高,夏、秋季阳性较低.结论:病毒是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长沙地区各年龄组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主要为病毒病原RSV,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混合感染以婴儿、幼儿为主,呼吸道病毒感染显季节流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ARI)的病原分布。方法对1692例ARI住院患儿鼻咽分泌物进行呼吸道病毒检测。结果1692例患儿检测阳性565例(33.4%),所检出的病毒依次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528例(93.5%),副流感病毒3(PIV3)20例(3.5%),腺病毒(ADV)11例(1.9%),流感病毒A(IFVA)4例(0.7%),流感病毒B(IFVB)2例(0.4%)。毛细支气管炎和支气管炎阳性率(47.9%)最高,支气管肺炎和肺炎次之(32.1%)。<6个月和6个月至1岁的患儿感染率较高,1~3岁的患儿检出率次之,>3岁检出率最低。结论RSV是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最重要的病原菌。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12-2013年广州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人群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流行状况和流行特点,为RSV感染的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广州地区11家哨点医院发热同时伴有呼吸道感染症状病人的鼻咽拭子标本3 943份,采用巢式PCR的方法检测RSV的核酸,同时结合患者的临床基本信息,分析RSV的感染情况和人群、时间分布特点,对RSV阳性的标本进一步进行流感病毒(IFV)等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的检测以了解其多重感染情况。结果共收集3 943份鼻咽拭子,1 374份来自门急诊病例,2 569份来自住院病例,男性2 446份,女性1 497份,年龄范围从0~98岁。共检出RSV阳性标本419份,检出率为10.63%,其中住院病例检出率(15.30%)高于门急诊病例(1.89%),男性检出率(11.28%)高于女性检出率(9.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人群中,婴幼儿(0~3岁)的检出率最高,为20.18%,占所有阳性病例的81.86%,随着年龄的增长RSV感染有下降趋势,中老年人的检出率有所升高。RSV感染的高峰期在1-4月,不同月份RSV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 068.914,P<0.05)。阳性病例中100例病例混合感染了至少一种其他呼吸道病毒,占RSV总阳性病例的23.87%,85例为双重感染(85%),15例为三重感染(15%),流感病毒是最常见的混合感染病毒。结论 2012-2013年广州地区RSV感染以婴幼儿为主;住院病例感染率高于门急诊病例;高峰为1-4月,最常见的混合感染病毒是IFV。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本地区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常见病毒感染情况及临床分布特征。方法收集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德阳市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的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拭子标本2 051例,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甲型流感病毒(IFV A),乙型流感病毒(IFV B),副流感病毒1、2、3型(PIV I、PIV II、PIV III)进行抗原检测,并分析患儿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流行特点、分布特征以及血常规变化等情况。结果共检出呼吸道病毒抗原阳性585例,总阳性率为28.52%,RSV阳性率(18.38%)明显高于其余6种病毒(P0.01);大部分病毒在不同年龄段患儿的感染情况不同,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均以RSV阳性率(21.57%、26.23%、13.22%)最高(P0.01),而学龄前期则以IFV A、IFV B阳性率(4.24%、4.24%)最高(P0.01),婴儿期的总体病毒阳性率(35.68%)明显高于其余各期(P0.01);RSV、IFV A、IFV B均在春冬季阳性率较高,而PIV III在冬季阳性率最低;病毒抗原阳性主要见于患儿下呼吸道感染,RSV、ADV、IFV A、PIV I、PIV II、PIV III均以引起支气管肺炎为主,而IFV B以引起急性支气管炎为主;除ADV感染外,其余6种病毒感染的患儿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LYM/NEU)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本地区住院患儿呼吸道病毒感染以RSV为主,婴儿期是病毒感染的高发时期,根据LYM/NEU变化及早进行呼吸道病毒抗原检测可有效辅助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病原学及临床特点.方法:2003年1~6月因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的患儿,入院后48 h内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鼻咽分泌物中RSV抗原.结果:314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RSV检测阳性164例,阳性率达52.2%.惠儿年龄2~24个月,平均(5.23±3.76)个月,其中6个月以下占70.1%.临床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有57.9%,支气管肺炎34.1%,支气管炎仅占8.0%.26.8%RSV感染患儿临床表现为重症,其中3个月以下小婴儿占63.6%.结论:RSV是2岁以下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患儿感染率明显高于支气管炎患儿;感染高峰在6个月以下,3个月以下小婴儿临床表现多数为重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虞城县儿童7项呼吸道病毒抗原检测结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8年10月在虞城县人民医院进行检测的21 112例呼吸道感染患儿,所有受检者均进行7项呼吸道病毒抗原检测,包括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副流感病毒(PIV)1、PIV2、PIV3、流感病毒(IF)A、IFB,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1 112例呼吸道疾病患儿中,肺炎阳性率为33.10%,支气管炎阳性率为26.55%,急性气管炎阳性率为44.36%,上呼吸道感染阳性率为35.95%,4种儿童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以RSV阳性率最高。春、夏、秋、冬四季病毒检出率分别为43.71%(3 180/7 276)、39.45%(2 298/5 825)、15.99%(638/3 991)和32.56%(1 309/4 020),各季节病毒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春夏季共检出3 350例RSV,检出率为45.12%(3 350/7 425)。结论 RSV是虞城县儿童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体,春夏两季是呼吸道病毒高发季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