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Ѫ����Ƽ�����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腔内血管外科是指应用导管、导丝等器械从远隔部位入路对动静脉疾病进行血管腔内治疗的技术。 1964年 ,Dotter进行了世界首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percutaneoustransluminalangioplasty ,PTA) ,被视作现代腔内血管外科的里程碑 ;此后 ,腔内血管外科发展突飞猛进。目前已有很多血管外科疾病可通过腔内途径得到治疗 ,如动脉扩张性疾病、动脉狭窄性疾病、静脉疾病、动静脉畸形、外伤等。腔内血管外科在我国虽刚起步 ,但发展迅速 ,越来越受到医患双方的重视与推崇 ,但这项技术开展不久 ,在普及推广的过程中 ,全面了解其适应证、禁忌证以及相关…  相似文献   

2.
对于血管外科疾病的治疗,早期手段有限且均以开放手术为主,创伤巨大,效果不佳。X射线应用于医学领域,为血管外科的微创治疗奠定了基础。此后,越来越多的微创技术问世并用于治疗血管外科疾病,尤其是血管腔内治疗技术的出现,大大改善了血管外科疾病的治疗效果。目前血管腔内治疗已用于治疗各种血管外科疾病如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外周动脉疾病等。血管腔内治疗安全、有效,尤其适合身体状况较差无法耐受开放手术的病人。在过去的10年中,血管腔内治疗领域的进展及创新使得越来越多的血管外科疑难病例可以得到成功、安全、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ǻ��Ѫ����ƵĽ�չ��չ��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近年来 ,腔内血管外科技术和设备的发展使血管外科疾病的诊治模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与传统血管外科手术相比 ,血管疾病的腔内治疗具有创伤小 ,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死亡率低 ,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现代腔内血管外科始于 196 4年Dotter用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动脉狭窄性病变 ,此后腔内血管外科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1991年Parodi开创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使腔内血管外科跨入新的发展阶段。目前腔内血管外科技术广泛应用于动脉扩张病、动脉阻塞病、动静脉瘘及部分静脉疾病的治疗。1 动脉阻塞病的腔内治疗1 1 经皮经腔气囊导…  相似文献   

4.
腔内血管外科时代的到来,实现了主动脉疾病手术治疗的微创化。用最小的创伤治疗高危、复杂的主动脉疾病,是未来主动脉外科的发展方向之一。随着腔内血管外科器械的进步和腔内技术的飞速发展,过去诸多血管外科腔内治疗禁忌的疾患成为腔内治疗的适应证,未来20年将是腔内微创治疗的时代。  相似文献   

5.
随着血管疾病发病率日趋增加,治疗血管疾病的新方法——腔内修复(EVR)技术也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血管疾病病人选择腔内治疗,并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与此同时,血管外科医师忽视与淡忘开放手术的现象应引起学界重视。扎实的外科手术技术仍是外科医生必备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6.
下肢静脉曲张是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之一,多需手术治疗.近年出现了很多微创治疗方法,使患者和医生有很多选择.为了比较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Endovenous laser treatment,EVLT)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主干剥脱联合曲张静脉电凝术的效果,我们自2005年1月至2006年4月进行了两种方法的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确看待血管腔内介入疗法在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疾病在我国日趋增多 ,血管外科医师的队伍在不断壮大 ,血管外科治疗技术也不断进步 ,各种血管疾病的传统手术治疗技术更加成熟 ,疗效比较肯定。但有些手术施行时技术难度高、创伤大 ,仍有一定的手术死亡率。血管腔内介入疗法是一种新的微创治疗手段 ,已经在国内外广泛开展 ,是周围血管疾病治疗技术上的一大突破。在我国 ,血管腔内介入疗法已从探索实践阶段转入基本成熟阶段。在这一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我们既看到它在一些血管疾病治疗上的明显优势 ,也发现了它的一些不足和问题。一、血管腔内介入疗法的优势总体来说血管腔内介入疗法具有微…  相似文献   

8.
景在平     
正景在平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著名血管外科专家,擅长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心脏主动脉瓣膜疾病和腹主动脉瘤的微创腔内治疗。现任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血管外科主任,上海市血管系统疾病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全军血管外科研究所所长;全军血管外科学组组长;中国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组建21个专家委员会,荣任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腔内微创治疗心脏瓣膜疾病专家委员会及科普与人文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并担任亚洲血管外科协会理事、欧洲血管外科协会及国际腔内血管专家协会委员;中央保健委及中央军委保健委持证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9.
腔内血管外科(Endovascular Surgery,ES)包括血管镜系统、腔内血管超声、气囊血管成形术(又称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PTA)、激光血管成形术、机械性动脉硬化斑块切除术和血管内支撑术。该领域以导管系统为基础,以影像技术为主要手段,对血管疾病进行诊断与治疗。ES是由血管外科学、介入放射学、介入心脏学和旨在改善血流动力学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等学科边缘结合的创新领域。  相似文献   

10.
在近日召开的中国血管论坛(CEC)上,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尽管心脑血管的腔内治疗技术在我国已经取得了广的泛应用和普及,但周围血管疾病的腔内治疗工作虽然已经开展了近20年时间,患者对疾病的重视程度、医生的专业化程度等依然远远不够。为此,CEC仍将继续致力于血管腔内技术的宣传与培训工作,着重解决血管病医生的继续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