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黄芩抗糖尿病心肌病的活性成分及潜在的作用机制,为后续开展实验研究提供生物信息学基础。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及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搜集黄芩活性成分与靶点;采用GeneCards、OMIM数据库查找糖尿病心肌病相关靶点;利用Venny 2.1.0获取药物和糖尿病心肌病的交集靶点;借助String平台和Cytoscape 3.9.0软件拓扑分析并筛选出核心成分及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黄芩治疗糖尿病心肌病靶点基因本体(GO)分析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AutoDock 1.5.7和PyMOL 2.4.1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及可视化作图。结果 共筛选出36个黄芩活性成分,与糖尿病心肌病的151个交集靶点。GO富集分析得到775条生物过程,167条分子功能,86条细胞组分;KEGG通路分析得到169条,其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及其受体(AGE-RAGE)、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肿瘤坏死因子(TNF)、低氧诱导因子-1(HIF-1)是较关键的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汉黄芩素、黄芩素、表小檗碱、黄芩新素等与Akt1、TNF、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白细胞介素-6(IL-6)蛋白等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其中与黄芩素结合性最好。结论 黄芩对糖尿病心肌病的治疗作用可能是汉黄芩素、黄芩素、表小檗碱、黄芩新素等活性成分通过调控Akt1、TNF、GAPDH、IL-6等靶点,作用于AGE-RAGE、PI3K-Akt、MAPK等信号通路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筛选黄芩Scutellariae Radix的主要活性成分,构建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网络,探讨其治疗鼻咽癌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TCMSP、String及Genecard等数据库,获取黄芩化学成分及其相关靶点、鼻咽癌疾病的靶点,并制作蛋白互作网络。通过Cytoscape 3.7.2绘制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基于生物信息学开源软件Bioconductor以及R统计程序设计语言对黄芩作用的生物学过程以及KEGG进行富集分析。结果 黄芩的36个有效成分通过调控48个靶点和99条通路对鼻咽癌进行治疗,4个关键的化合物为汉黄芩素、黄芩素、刺槐素及β-谷甾醇,可通过AKT1、JUN、CASP3、VEGFA等关键靶蛋白介导AGE-RAGE、乙型肝炎、白细胞介素17等信号通路发挥抗鼻咽癌作用。结论 黄芩可以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参与鼻咽癌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技术和实验研究方法探究黄芩活性成分调控铁死亡逆转肿瘤耐药的药效物质基础、潜在靶标及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以生物利用度(OB)≥30%且类药性(DL)≥0.18的条件筛选黄芩活性成分,使用UniProt数据库获得黄芩活性成分的对应靶点基因。在GeneCards、OMIM数据库中搜集肿瘤耐药的相关靶点。利用Cytoscape 3.7.0软件将获得的黄芩活性成分与肿瘤耐药的交集靶点,绘制“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并借助CytoHubba插件获得活性成分度(degree)值排名,并分析关键核心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在线分析功能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FerrDb数据库获取铁死亡过程中的调控基因,将其与黄芩活性成分参与逆转肿瘤耐药性的靶点基因取交集,获得黄芩通过调控铁死亡过程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性的靶点基因。利用Discovery Studio软件进行化合物和核心靶点的分子对接。取处于指数生长期的ZR-75-30和HeLa细胞,加入不同终浓度(12.5、25.0、50.0、100.0、200.0 μmol/L)的汉黄芩素培养48 h,分别计算汉黄芩素联合铁死亡抑制剂(Fer-1 1 μmol/L)、诱导剂(Erastin 20 μmol/L和RSL3 8 μmol/L)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率,检测汉黄芩素对肿瘤细胞ROS活力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验证肿瘤蛋白53(TP53)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 共筛选出黄芩中包括汉黄芩素、β-谷甾醇、黄芩素、豆甾醇、金合欢素等在内的32个活性成分,以及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TP53、花生四烯酸-12-脂加氧酶(ALOX12)等在内15个作用靶标。通过介导白细胞介素-17(IL-17)、低氧诱导因子-1(HIF-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肿瘤坏死因子(TNF)、C型凝集素受体、神经营养因子等信号通路调控铁死亡,从而发挥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作用。细胞增殖实验的结果表明,汉黄芩素表现出抑制肿瘤细胞ZR-75-30和HeLa细胞增殖的作用。与汉黄芩素组比较,汉黄芩素与Fer-1联用后细胞抑制率有所下降;与Erastin和RSL-3联用后对细胞抑制作用明显增强(P<0.05、0.01)。与对照组相比,100 μmol/L汉黄芩素可以显著促进ZR-75-30和HeLa细胞ROS含量以及HeLa细胞TP53蛋白表达的升高(P<0.05)。汉黄芩素与Fer-1联用时ROS含量、TP53蛋白表达明显下降;与Erastin和RSL-3联用后ROS含量、TP5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0.01)。结论 黄芩调控铁死亡逆转肿瘤耐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特点,揭示了其药效物质和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获取半夏泻心汤化合物及靶标,以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和类药性(DL)≥0.18为阈值进行化合物筛选,将靶标输入Uniprot获取靶标对应的基因Symbol;从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 Card:The Human GeneDatabase)获取CAG疾病基因,并筛选出与半夏泻心汤靶标基因的交集基因;运用Cytoscape3.7.1软件绘制“疾病-中药-化合物-交集靶标(基因)”网络图、STRING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对关键靶点和化合物的相互作用进行验证。G:Profiler数据分析平台进行GO富集以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通过设置OB和DL值筛选得到半夏泻心汤化合物189种,在获得交集基因80个后,剔除不含交集基因(靶标)的化学成分后,最终筛得化合物148种,GO富集分析后共获得符合筛选标准的条目1 188条,其中分子功能59条、生物过程1 086条、细胞组成43条,KEGG富集分析共获得97条。槲皮素、黄芩素、汉黄芩素、小檗碱等为半夏泻心汤的主要活性成分,STAT3、TNF、AKT1、HSP90AA1、TP53等为主要作用靶标。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筛选的化合物和核心靶点HSP90AA1、潜在靶点EGFR之间均能较好的结合,涉及氮化合物的代谢、氧化反应、细胞凋亡等生物过程,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胃癌通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上皮细胞通路。结论 半夏泻心汤的主要活性成分有槲皮素、黄芩素、汉黄芩素、小檗碱,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与指纹图谱预测安宫牛黄丸中的潜在质量标志物(Q-Marker)。方法 应用网络药理学筛选和分析安宫牛黄丸活性成分及临床适应证(卒中、高热昏迷、脑炎、脑出血及癫痫)的作用靶点和通路,并寻找关键活性成分;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构建安宫牛黄丸的指纹图谱,结合网络药理学预测其潜在的Q-Marker,并使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潜在的Q-Marker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收集得到安宫牛黄丸活性成分128个,经过筛选得到10个核心靶点(STAT3、AKT1、MAPK1等)和7个关键活性成分(小檗碱、槲皮素、汉黄芩素、黄芩素、熊果酸、黄芩苷及麝香酮),涉及炎症反应、细胞免疫、脂质代谢等相关机制。安宫牛黄丸的UPLC指纹图谱,标定22个共有峰,并指认出15个色谱峰,结合网络药理学筛选出的关键活性成分初步预测4个成分为其潜在的Q-Marker,分别是小檗碱、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涉及的关键生物通路包括AGEs-RAGE通路、PI3K-Akt通路以及MAPK通路等。结论 借助网络药理学结合UPLC指纹图谱分析预测得到安宫牛黄丸潜在的Q-Marker分别为小檗碱、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为其全面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究鼻渊通窍颗粒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设置药物的参数范围在TCMSP平台筛选鼻渊通窍颗粒的活性成分,并挖掘各个活性成分相对应的靶点,在DrugBank、GeneCards、OMIM、PharmGKB和DisGeNET数据库探索“慢性鼻窦炎”的有关靶点,将上述共同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获得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Cytoscape 3.8.0的CytoNCA插件获取网络核心靶点。再利用R语言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 3.8.0软件进行“药物–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疾病”网络模型构建与分析,最后使用Sybyl软件进行核心靶点和药物成分的分子对接并预测其结合能力。结果 鼻渊通窍颗粒有14种药物组分,共筛选出149个活性成分,这些活性成分和慢性鼻窦炎的共同靶点有85个,其中核心靶点有7个,主要与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通路、人巨细胞病毒感染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信号通路等相关。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靶点与活性成分均有一定的结合活性,其中CASP3与汉黄芩素、β-谷甾醇、千层纸素A、黄芩素、刺槐素,JUN与β-谷甾醇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 鼻渊通窍颗粒可能从抑制炎症反应、参与免疫调节、防止氧化应激、调节脂质代谢以及提高黏液纤毛传输功能等多方面发挥对慢性鼻窦炎的治疗作用,为慢性鼻窦炎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李新  刘肖莹  蒋蕾  杨波  彭海生 《药学研究》2022,41(6):357-364,372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究丹参-川芎-葛根有效活性成分抗高血压的相关靶点及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检索TCMSP、Uniport数据库,获得丹参-川芎-葛根的主要活性成分和相关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得高血压相关靶点。运用Venny数据库构建丹参-川芎-葛根和疾病靶点韦恩图,得到交集靶点;并将得到的交集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得到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使用RStudio 1.4.1106软件对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并利用Cytoscape 3.6.0软件对“药材-活性成分-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进行可视化。采用AutoDock Tools 1.5.6软件将关键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运用PyMOL对对接结果进行可视化。结果 通过筛选共获得68个活性成分,759个高血压相关靶点,62个交集靶点。经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丹参-川芎-葛根通过调节流体剪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钙信号通路、AGE-RAGE、松弛素、cGMP-PKG等通路起到抗高血压的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β-谷甾醇与NOS3、FOS、VEGFA、AKT1等核心靶点结合能力较好。结论 证实了丹参-川芎-葛根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规律。  相似文献   

8.
刘娇  周蓓  易蔚  陈明惠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3,38(10):2451-2458
目的 探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甲型流感的网络药理学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TCMSP数据库筛选药物成分及靶点,并借助GeneCards、OMIM、TTD、PharmGkb数据库检索疾病靶点,利用Cytoscape 3.9.1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借助STRING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图,筛选出核心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借助AutoDockTool运算分子对接结合能。结果 筛选出245种药物活性成分,269个药物靶点,2 045个疾病靶点,交集靶点131个。确定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β-谷甾醇、豆甾醇、黄芩素、汉黄芩素、柚皮素为药物的关键成分,确定核心靶点为蛋白激酶B1(AKT1)、肿瘤坏死因子(TNF)、TP53、白细胞介素-6(IL-6)、IL-1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胱天蛋白酶3(CASP3)。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各活性成分与潜在靶点结合能力良好。结论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作用机制复杂,可能与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相关,可通过联合多靶点、多通路、多效应达到治疗甲型流感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半贝丸治疗支气管炎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基于TCMSP数据库结合文献报道筛选半贝丸的有效活性成分并预测作用靶点,构建半贝丸"成分-靶点"网络;运用GeneCards数据库和OMIM数据库获取支气管炎疾病靶点,构建韦恩图,获得半贝丸治疗支气管炎的作用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疾病-活性成分"网络模型;运用String平台将共同靶点进行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通过Metascape数据库对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及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并采用SwissDock在线数据库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筛选得到半贝丸活性成分29个,共获得潜在靶点95个,支气管炎疾病靶点1 964个,半贝丸与支气管炎共同靶点49个。网络分析结果表明,半贝丸治疗支气管炎的关键靶点包括蛋白激酶(Ak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肿瘤抑制因子P53(TP53)、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3)、原癌基因c-Jun产物(JUN)、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等,主要通过细胞对有机环状化合物的反应、凋亡信号通路、转录调节复合物、半胱氨酸型内肽酶活性参与凋亡信号通路等生物过程发挥作用,KEGG富集主要涉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细胞凋亡、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RAGE)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半贝丸中β-谷固醇、黄芩素、豆甾醇等关键化合物与Akt1、VEGFA、TP53、CASP3等关键靶点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 半贝丸治疗支气管炎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通路等特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方法探讨防己地黄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TCMSP、SwissTargetPrediction、HERB数据平台及相关文献检索防己地黄汤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相关靶点,通过R软件limma包对GEO平台类风湿关节炎数据集GSE110169进行差异分析。基于WGCNA筛选与疾病相关的基因模块。利用R软件VennDiagram包进行交集靶点分析。通过Cytoscape的cytoHubba插件筛选核心靶点基因。采用Cytoscape软件进行“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构建与分析。clusterProfiler包对交集靶点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PyMOL软件对核心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基因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并运用CIBERSOTR进行核心靶点基因的免疫浸润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有效活性成分129个,相关靶点1 280个,基因芯片差异基因2 091个;筛选出3个与疾病相关的基因模块;获得药物与疾病共同靶点139个;KEGG通路分析显示,主要富集在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筛选出汉黄芩素和槲皮素2个核心成分及肿瘤蛋白53(TP53)和胱氨酸蛋白酶3(CASP3)2个核心靶点基因。分子对接显示,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之间均具有稳定的结合能力;免疫浸润分析表明,核心靶点基因与多数免疫细胞关系密切。结论 防己地黄汤可能从抗炎、调节免疫细胞功能等多方面发挥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黄芩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 运用网络药理学分析黄芩抗RSV的作用靶点;UPLC-QTOF-MS/MS定量表征黄芩的共有成分,建立RSV肺炎小鼠模型,检测小鼠体质量、肺指数、肺部病理切片以及IL-6的含量,采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对50批次黄芩样品谱-效数据进行关联分析,挖掘黄芩抗RSV肺炎小鼠的有效成分。结果 蛋白互作网络结果确定黄芩抗RSV核心靶点为AKT1、IL-6、TNF、MAPK3、SRC、HSP90AA1、PTGS2;整体动物实验证明,黄芩可不同程度地下调肺指数及炎性因子IL-6含量;灰色关联度分析显示黄芩中抗RSV的化学成分主要为黄酮苷类成分。结论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确定药效靶点,灰色关联度分析成分-靶标数据,挖掘药效物质基础的方法可行,黄芩苷、汉黄芩苷、白杨素-6-C-阿拉伯糖-8-C-葡萄糖苷、白杨素-6-C-阿拉伯糖-8-C-阿拉伯糖苷、白杨素-7-O-葡萄糖醛酸苷等黄酮苷类成分可作为黄芩的Q-Markers用于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优选黄芩的微波酒蜜制工艺。方法 采用单因素试验优选酒蜜比、闷润时间、微波功率、微波时间。以微波工艺中的酒蜜比、闷润时间、微波功率、微波时间为因素,以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质量分数为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系数,综合加权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黄芩的微波酒蜜制工艺。结果 最佳微波酒蜜制工艺为取生黄芩饮片适量,加入25%的酒蜜混合辅料(酒蜜比为10:15),置密闭容器内闷润60 min,在300 W功率下微波3 min。结论 方法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可用于微波酒蜜炮制黄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采用正交设计综合加权评分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优化黄芩微波酒制工艺。方法 采用单因素试验优选加酒量、闷润时间、微波功率、微波时间,然后以微波酒制工艺中的加酒量、闷润时间、微波功率、微波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系数,以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含量进行综合加权评分为评价指标,优化黄芩微波酒制工艺。结果 取生黄芩饮片适量,加入10%辅料酒,置密闭容器内闷润60 min,在300 W功率下微波5 min,经三次验证实验,各指标成分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5.65%,5.94%,3.00%,0.33%,平均评分98.24分,RSD为0.99%(n=3)。结论 优化所得微波炮制酒工艺稳定,重复性良好,可应用于微波酒黄芩的炮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三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潜在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 在TCMSP数据库筛选三七有效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构建三七“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在GeneCards、OMIM数据库检索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关靶点,取药物与疾病交集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通过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并使用R软件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MOE软件对有效成分与潜在靶点作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共筛选三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活性成分8个、有效药物靶点33个,其中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半胱氨酸蛋白酶-3、基质金属蛋白酶9、细胞趋化因子2等靶点基因可能起着关键作用。GO富集分析选取43个条目,主要包括对脂多糖的反应、对细菌来源分子的反应等生物过程;膜筏、膜微区等细胞组分;内肽酶活性、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等分子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获得了涉及炎症、细胞凋亡、代谢、免疫、肿瘤等102个条目,其中IL-17信号通路起着关键作用。分子对接结果表明三七主要有效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有较强的结合能力。结论 三七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发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黄芩酒炙前后化学成分变化,为建立全面的黄芩饮片质量评价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HPLC法建立黄芩片、酒黄芩的特征图谱,并生成对照特征图谱,标定共有峰并进行相似度评价。采用UPLC-Q-TOF/MS定性分析黄芩酒炙前后化学成分,利用UPLC-TQMS对2种饮片中11种黄酮类成分(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千层纸苷、野黄芩苷、芹菜素、高车前素、木犀草苷、白杨素)进行定量分析,并以含量为变量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 建立了黄芩片、酒黄芩的特征图谱,标定9个共有峰,2种饮片相似度均在0.947以上。在黄芩饮片中,共发现50种成分,通过多级质谱数据分析,保留时间匹配,并结合对照品及数据库检索,鉴定了其中44种成分。UPLC-TQMS定量结果显示酒炙后黄芩中黄芩苷、汉黄芩苷等黄酮苷类成分含量略有下降,黄芩素、汉黄芩素等黄酮苷元类成分含量稍有增加。经多元统计学分析,2种饮片有明显的分离趋势,载荷图结果表明黄芩苷、汉黄芩苷、千层纸苷的含量差异可能是引起黄芩酒炙前后化学成分变化的主要因素。结论 黄芩酒炙后没有新增或消失成分,但成分含量有所变化。所建立黄芩饮片的定性、定量方法重现性好,分析快速、准确,可用于黄芩饮片酒炙前后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人参抗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靶标及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CMSP数据库获取人参活性成分及其所对应的靶标.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取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靶标.利用Venn在线工具获得人参活性成分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共同作用靶点.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人参、活性成分、靶标间相互作用网络关系图...  相似文献   

17.
The metabolites of baicalein in human plasma were investigated after taking baicalein, which is one of the main bioactive flavones in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Five metabolites (M1M5) together with the parent drug baicalein (P) were detected and identified by the HPLC-diode-array detector (DAD) and LC-MS/MS methods. Among them, 7-methoxybaicalein 6-O-glucuronide (M5) is a new metabolite. Based on the results, the proposed metabolic pathway of baicalein in humans was inferred.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整合用药网络与靶点网络方法分析文献中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方剂的核心处方及药理机制,为今后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方法 检索中文文献来源于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生物医学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收录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相关文献中的方剂,建立处方-药物数据库。运用古今医案平台(V2.3.5)进行频次统计、性味归经分析、关联分析和复杂网络分析,寻求核心处方。利用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靶点网络。将有效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利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注释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整理后共得到方剂295首,涉及中药204味,其中频次>20次的中药35味,用药频次最高的是丹参;关联规则发现药对黄芪→丹参和黄芪→麦冬的支持度最高;根据频数分析、关联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结果以及临床用药经验,总结出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核心处方:丹参、黄芪、麦冬、川芎、五味子、瓜蒌、当归、茯苓。现代中药化学成分研究发现该核心处方的关键成分为槲皮素、黄芪紫檀烷苷、山柰酚、木犀草素等,核心靶点AKT1、TP53、IL-6、CASP3、VEGFA、ESR1、HSP90AA1、EGFR、PPARG、STAT3等。GO功能富集通路为激活剂结合等,KEGG富集通路主要为PI3K-Akt信号通路等。结论 通过数据挖掘,得出文献中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核心处方组成为丹参、黄芪、麦冬、川芎、五味子、瓜蒌、当归、茯苓,其核心成分为槲皮素、黄芪紫檀烷苷、山柰酚等,这些成分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作用于AKT1、TP53、IL-6、CASP3、VEGFA、ESR1等靶点,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科学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