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2 毫秒
1.
四逆汤为少阴病扶阳散寒回阳救逆之要方,少阴证用之以回元阳,太阴证用之以治寒湿,厥阴证用之以回厥逆。本方治太阴伤寒,脉沉腹胀,自利不渴者,以寒水侮土,肝脾俱陷,土被木贼,是以腹胀下利。附子温补其肾水,干姜、甘草温补其脾土也。脾主四肢,脾土湿寒,不能温养四肢,则手足厥逆,方用甘草为君,姜附所以温中而回四肢厥逆,故以四逆名焉。治少阴病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以其肾水上凌,火土俱败,寒饮泛滥,胃逆作呕,姜、附、草温补水土而驱寒饮也。治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或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  相似文献   

2.
四逆汤在《伤寒论》中应用的探讨徐润芝刘洪义(山东省莒南县人民医院莒南县276600)关键词四逆汤;伤寒论;探讨四逆汤是以阴盛阳衰,致四肢厥逆而命名;呕吐、下利清谷、四肢厥逆、表热里寒、下寒上热、真寒假热、脉沉微、沉迟、微细、脉微欲绝等,是本方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3.
通脉四逆汤     
治少阴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赤色,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厥阴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主之。组成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甘草二两炙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以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  相似文献   

4.
王尚均 《海南医学》2006,17(4):113-114
四逆汤是《伤寒论》中少阴寒化证回阳救逆的代表方。为少阴病,症见四肢厥逆、恶寒倦卧、吐利腹痛、下利清谷、神疲欲寐、171不渴、脉沉微细及太阳病误汗亡阳而设。未见论及治疗头痛诸证的。本人从1995年~2005年7月,应用四逆汤加味治疗阳虚寒盛型头痛(自拟分型)34例,结果疗效甚佳。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厥阴病篇寒厥有三个严重证,一是里寒外热的脏厥证:“大汗出,大下利,热不去,内拘急,四肢厥逆”(综合353、354条,按赵刊宋本,下同),一是阴阳胜复过程中阴胜阳负的寒厥证:“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寒多热少,阳气退,其病为进”(342条);一是热出以暴,阳回无根证:“恐暴热来出而复去”(332条)。以上三证,仲师仅在大汗出大下利而厥逆者两条,设四逆汤为主治之方,岂非引而不发,确如也,欲后人独立思考之意欤! “厥阴病,大汗出,大下利,热不去,  相似文献   

6.
四逆汤是<伤寒论>中少阴寒化证回阳救逆的代表方.为少阴病,症见四肢厥逆、恶寒倦卧、吐利腹痛、下利清谷、神疲欲寐、口不渴、脉沉微细及太阳病误汗亡阳而设.未见论及治疗头痛诸证的.本人从1995年~2005年7月,应用四逆汤加味治疗阳虚寒盛型头痛(自拟分型)34例,结果疗效甚佳.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四逆汤是张仲景所创著名方剂,为回阳救逆代表方。以附子大辛大热,温阳祛寒为君;干姜温中散寒,助附子回阳为臣;甘草和中益气,既缓附、姜之燥烈,又助附、姜回阳救逆为佐。用于少阴病,阳气虚衰,阴寒内盛而致之四肢厥冷,恶寒蜷卧,神疲欲寐,下利清谷,腹中冷痛,口淡不温,舌淡苔白,脉沉或细  相似文献   

8.
葛根黄芩黄连汤与猪苓汤均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前者见于《伤寒论》原文第34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芩汤主之。”主治外有表邪未解,邪热入里证,症见身热,下利臭秽,肛门灼热,胸脘烦热,口干作渴,汗出而喘,舌红苔黄,脉数等。后者见于《伤寒论》原文第223条“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第319条“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主治伤寒之邪传里化热,与水相搏,遂成水热互结、热伤阴津之证。水热互结,气化不利,热灼阴津,津不上承,故有小便不利、发热、口渴欲饮等症。  相似文献   

9.
当归四逆汤出自《伤寒论·厥阴病脉证并治篇》。原文曰:“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手足厥寒是由于寒凝血滞,阳气不达于四肢;又兼营血不足,不能充盛于脉道,故呈脉细欲绝。基本病理是阳虚,寒凝血滞,经脉气血运行不畅。方中以当归、芍药益营血,通血...  相似文献   

10.
当归四逆汤源出《伤寒论》一书,由当归12克,桂枝、芍药各9克,细辛3克,炙甘草、通草各6克,大枣5枚组成。原书用以治疗“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 “厥”指四肢寒冷,因为是由下而上冷至肘、膝,所以又称为“逆冷”,或“四逆”。如《伤寒论》说:“厥者,手足逆冷是也。”厥有寒、热之分,寒厥多见于心肾阳虚,阴寒内  相似文献   

11.
当归四逆汤一方出自<伤寒论>,由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甘草、木通(现多用通草)、大枣七味药组成.<伤寒论>第351条: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主治阳虚阴盛,血虚寒厥引起的不通则痛,不荣则痛和不松则痛之证.当归四逆汤是治疗厥阴经证之方,厥阴为三阴之尽,阴尽而阳生,若受寒邪,阴阳之气不相顺接,故脉微而厥.  相似文献   

12.
当归四逆汤出自《伤寒论》一书少阴病篇中,为“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而设。笔者近年来运用该方于临床治疗寒盛血虚、经脉痹阻之类病证每获良效.兹举2例如下。  相似文献   

13.
四逆汤源自《伤寒论》,是治疗少阴阳虚阴寒证的代表方,病机主要为阳虚,但阳虚病机同中有异,故其所治病症的主证既可为手足逆冷,又可为下利清谷、呕吐等其他表现,不拘于四肢逆冷一症。郑钦安深得仲景"扶阳"学术思想宗旨,对阳虚病情辨认细致入微,灵活运用四逆汤治疗多种病症。吴佩衡在继承《伤寒论》及郑钦安扶阳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细究四逆汤各药物的功效以及配伍特点,强调早用四逆诸方,扶阳固本,将四逆汤的临床应用范围扩大至六经病之阴寒证以及内、妇、儿、外科等多种阳虚阴寒危重病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漫谈四逆汤     
白等。少阴虚寒证的病机是阳虚阴盛,其中阳虚是主要的,若阳气不虚,即便阴寒外盛亦不会成为少阴虚寒证。而阳虚又主要是肾阳虚。肾中阳气衰微,不能温脾而致脾肾阳虚;不能助心则致心肾阳虚。中医认为,四肢为诸阳之本,脾肾阳虚不能温煦肢体,故见四肢发凉甚则全身不温,恶寒倦卧。心主血脉,主神明,心肾阳虚不能鼓舞脉气故脉微细;正气衰微,阴寒内盛,所以神衰欲寐。“欲寐”是指病人昏沉欲睡,神志若明若昧,呼之则精神略振,须臾又恍惚不清。此外,病人常倦卧畏光,面向床里,与常四逆汤方出自《伤寒论》,是一首治疗少阴虚寒证的主方。“四逆”又称“手…  相似文献   

15.
四逆散一方出自《伤寒论》。原为治疗少阴病阳郁于内的四肢厥逆而设。盖阳郁于内,气机不利,阳气不达于四末,乃为肢冷如厥。有云热厥者,系与阳微之厥相对而言,非有热邪也。所以以四逆散和解表里,透达气机。方中用柴胡疏肝升清,达阳于表;枳实行气结,解郁,与柴胡合以疏肝郁,升  相似文献   

16.
正0引言真武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方由附子、白术、茯苓、生姜、芍药五味药组成,《伤寒论》中记载真武汤证有两条,太阳病篇第82条云:"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僻地者,真武汤主之。"[1]少阴病篇第316条云:"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1]该方具有温阳利水之功,  相似文献   

17.
参看成都中医学院主编的中医学院试用教材重订本《伤寒论讲义》有关大青龙汤的条文是第三十八条和第三十九条。第三十八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燥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第三十九条。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讲义》还对条文要点进行了解说。“凡用大青龙汤,必须见发热恶寒,不汗出而烦躁等大青龙汤的主要证状。至于脉之紧缓,身疼之有无,不必备具,若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亦可用之。”又“如果主证不备,仅有身疼痛,或身重、乍有轻时症状,还不足以为用大青龙汤的依据。”还从八纲分类说明:“用于表寒里热的表里俱实证。”本文作者介绍了他的少数经验是表实里热证可用,且发热时即使没有恶寒或烦躁者也可  相似文献   

18.
贾运河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4):544-544
四逆散一方源于《伤寒论》少阴病四逆:虽手足冷重,但程度上并不严重,寒气上逆则咳,饮邪凌心则心悸,水不化气则尿不利,虚寒内攻则腹痛。肝木侮土,热结于内,则下利而外见厥逆,均为无形郁结所致的郁热。肝气郁结,阳郁于里,不能通达四肢而逆冷等证,四逆散主之,本条为阳郁不伸,气机失宜的证治。  相似文献   

19.
对少阴病篇中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认为 :“少阴之为病 ,脉微细 ,但欲寐”是少阴寒化证的脉证提纲 ;四逆汤是治疗少阴阳虚阴盛证的主方 ,并对“急温之”等进行了说明 ;指出真武汤证 82条中“仍恶寒”是表未解 ,真武汤证两条体现了《伤寒论》方证辨证一方多证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第58条田:“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这是中医治病之总纲。纵观《伤寒论》全文,可见自愈证遍及各篇,它显示了人体对疾病本来所具有的自然痊愈力的威力。(伤寒论)所述各种自愈证中,有自汗出而愈者,如94条:“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仅停,必先振票,汗出而解。”有自翩血而愈者,47条:“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觑者愈。”有自下血而愈者,如106条:‘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有下利而愈者,如287条:“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