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方式和疗效。方法:本组15例均进行手术治疗,其中椎板开窗切除髓核5例,半椎板切除及椎间关节内侧部分切除侧隐窝扩大神经管松解髓核摘除7例,全椎板切除及侧隐窝扩大神经根管松解髓核切除3例。结果:随访1~3.5年,优良11例,差4例,差者全部为椎板开窗摘除髓核,远期疗效差。结论: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多数伴有腰椎管狭窄,手术必须进行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减压,侧隐窝扩大,髓核摘除及神经根管松解。  相似文献   

2.
唐志宏 《华夏医学》2005,18(4):569-570
目的:探讨椎板开窗加侧隐窝、神经根管减压治疗老年性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并侧隐窝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16例患者中L4L510例,L5S16例,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根受压症状.均用椎板开窗加神经根管减压治疗.结果:随访6~36个月,症状消失,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椎板开窗加侧隐窝、神经根管减压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并侧隐窝狭窄的临床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利用120具中国成人的干燥椎骨,经过形态观察、测量和统计处理,报告了腰脊柱各平面椎孔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影响椎管和神经根管诸因素的数据资料。讨论了在年龄和性别上的差异。从腰1~腰5(以下腰、骶简称为L、S)椎孔形状有从椭圆形演变为三叶草形的倾向,因而易导致下腰段侧隐窝或神经根管的狭窄。L_1~L_3椎孔正中矢状径(简称中矢径),逐渐变小,L_3~L_5又略增大,其大小可能与先天或发育因素有关;L_1~L_5椎孔的侧矢径越来越小,其大小还与年龄和脊柱退变有关。中矢径狭窄主要累及中央椎管内的马尾,侧矢径狭窄则主要累及侧隐窝或神经根管内参与坐骨神经组成的L_6和S_1脊神经根。从形态上可将腰椎管狭窄分为中央型、外侧型和混合型。  相似文献   

4.
Epstein认为[1] ,腰椎管狭窄症可因发育性或退变性所致。并指出神经根嵌压于侧隐窝亦可引起根性神经痛。以后 ,人们逐渐认识到椎管狭窄是指各种形式的椎管、侧隐窝、椎间孔的狭窄 ,包括软组织病变引起的椎管容积改变及硬膜囊的狭窄。为探讨腰椎管狭窄症临床表现特点及治疗 ,本文将我院近 5年来手术治疗 34例分析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 本组 34例中 ,男 2 2例 ,女 12例 ,年龄 2 5~ 6 5岁 ,病程 6个月~ 15年 ,有外伤史者 4例 ,伴腰椎间盘突出 14例 ,伴腰椎管 (中央管 )狭窄 6例。1.2 临床表现特点 见附表附表  3 4例患…  相似文献   

5.
张广军  张传厚 《铁道医学》1996,24(3):136-137
报告81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症的诊断和手术疗效。经CT扫描58例,椎间造影23例,全部行腰椎间盘髓核摘除及侧隐窝扩大。  相似文献   

6.
腰神经根管狭窄是指种经根通道特定部位受压出现其支配区的感觉与运动障碍。回神经根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央椎管狭窄症,各有其不同发病原因,故应是独立病。以往述的椎间孔狭窄、侧隐窝狭窄、小关节下狭窄均不如神经根管狭窄更能表达骨纤维隧道病变。1955年&hledngrr首次提出地方椎管狭窄所致神经根压迫。1987年郭世级研究目神经根通道解剖与腰腿疼的关系(I]。Krhildy一Willis[’]1978年,Chser[’]lr85年提出神经根管狭窄及分区概念,使本病诊治得到提高。我科自1990年至1997年对下田病病人行ChM检查31例,对其神经根管…  相似文献   

7.
腰椎管狭窄症是腰椎椎管、神经根管及椎间孔、侧隐窝因骨性或纤维性增生,导致上述官腔狭窄,压迫脊髓、神经根或马尾神经而产生临床症状.颈椎管狭窄症是指某种因素致骨性或纤维性增生,导致一处或多处管腔狭窄,压迫硬膜囊与神经根,引起脊髓血液循环障碍,脊髓压迫症状者.目的 讨论椎管狭窄症的诊疗.方法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诊断与治疗.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方法有非手术治疗(牵引、理疗、按摩及药物治疗等)与手术治疗两种,手术治疗适用于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或症状严重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介绍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开窗+侧隐窝扩大术26例,半椎板切除+侧隐窝扩大术20例.结果 46例病人随访时间1-2年,优良率87%结论腰椎问盘突出常常与侧隐窝狭窄同时存在,必须同时处理好突出和狭窄两个方面问题,忽略神经根管的处理将导致手术效果不佳或者手术失败.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开窗+侧隐窝扩大术22例,半椎板切除+侧隐窝扩大术28例。结果50例病人随访1~10年,优良率86%。结论腰椎间盘突出常与侧隐窝狭窄同时存在,必须同时处理突出和狭窄两个方面病因,忽略神经根管的处理将会导致手术效果不佳或者手术的失败。  相似文献   

10.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是指腰椎椎管、神经根管、侧隐窝或椎间孔因退行性变,导致骨性或纤维结构形态和容积异常,单一平面或者多平面的一处或多处管腔内径狭窄,引起神经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继发性神经根管狭窄发生的原因及其预防。方法: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98例,分为2组,第1组44例进行标准开窗,髓核摘除术,第2组54例同时行侧隐窝及同水平椎间孔扩大术,结果:随访3-7年,第1组中有21例重新出现不同程度的腰腿部症状,占48%,第2组中有9例出现症状,占17%,8例X线腰椎侧位片与术前比较,所有摘除髓核的间隙均变窄,并有小关节突的增生,椎间孔变狭窄。结论:髓核摘除术后,由于腰椎应力改变,腰椎关节与小关节退行性改变所引起的继发性神经根管狭窄(侧隐窝与同水平椎间孔)是引起腰腿部症状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腰椎侧隐窝狭窄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CT诊断。方法 采用CT横断面薄层扫描,并测量腰椎侧隐窝前后径,分析侧隐窝狭窄的原因。结果 56例侧隐窝狭窄,其前后径均<3mm,其中包括椎间盘突出或膨出38例;小关节突增生11例;黄韧带肥厚5例。结论 侧隐窝狭窄的主要原因有:椎间盘突出或膨出;小关节突增生;黄韧带肥厚等。它可以作为腰椎间盘CT检查诊断腰神经根压迫较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显微椎间盘镜下手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显微椎间盘镜下神经根减压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34例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后路显微椎间盘镜下经椎板间隙入路进行神经根减压术。结果  34例平均随访 13 5个月 ,优 19例 ,良 9例 ,可 5例 ,差 1例 ,手术优良率为 85 3%。结论 微创后路显微椎间盘镜下经椎板间隙入路进行侧隐窝减压 ,神经根松解 ,可以达到常规手术的减压效果 ,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正>现将我院近年收治的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手术原因分析及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首次手术入路:椎板开窗2例,半椎板切除2例,全椎板切除1例。术后与再次手术间隔时间最短20天,最长15个月,平均8个月。 再次手术前均摄腰椎正侧位X线片,4例作了CT检查显示:侧隐窝狭窄1例,腰椎间盘突出2例;2例行硬膜外造影检查,显示硬膜囊及神经根与周围软组织广泛粘连。结合首次手术情况及再次手术探查所见,主要失败原因有:突出椎间盘摘除不全2例,侧隐窝狭窄1例,神经根周围瘢痕粘连压迫2例。 2.讨论 侧隐窝狭窄 切除突出的椎间盘,应常规探查神经根,如遇神经根受压则应给予侧隐窝或神经根管扩大减压或粘连松解。本组2例由于首次手术时只注意摘除突出的椎间盘,再次手术发现侧隐窝明显狭窄,黄韧带肥厚,相应神经根因长期受压而水肿增粗,给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与方法 对临床上有明显根性神经痛,经CT或MRI扫描相应及相邻节段侧隐窝狭窄、神经根受压者,用改良法行单侧或双侧侧隐窝扩大、神经根松解。术后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结果 术后经3个月~5年随访,46例中优33例(71.6%),良9例(19.5%),好转3例(6.5%),差l例(2.3%),其优良率达92.1%。结论 改良侧隐窝扩大、神经根松解治疗侧隐窝狭窄引起的根性神经痛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腰椎管狭窄症是由于腰椎椎管、神经根管、侧隐窝、椎间孔因先天性或退行性改变,导致骨性或纤维结构形态和容积异常,单一或多平面的一处或多处神经腔内径狭窄,引起神经  相似文献   

17.
赵善明  李锦荣 《右江医学》2000,28(6):434-435
报告 112例腰椎间盘突出 ,其中椎间盘脱出并侧隐窝狭窄 32例 ,同时有椎间孔狭窄卡压神经根 2例的手术治疗。手术采用开窗式椎间盘切除 80例 ,椎间盘切除并侧隐窝、椎间孔潜行减压术 32例 ,结果随访 6个月~ 4年 ,疗效满意。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的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及手术方式应根据患者年龄、病史、症状及体征而定 ,手术既要行椎间盘切除 ,又要探查侧隐窝及椎间孔 ,并注意保持脊椎稳定性 ,才会收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8.
我科从1990年到1995年采用手术治疗腰椎间盘出突出症224例,水中证实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神经很管狭窄症共72例,其中术前各种影像学检查确诊合并腰神经根管狭窄症只有15例(占21%),其余57例(占79%)是在手术摘除腰椎间盘时探查腰神经很管时发现。手术采用后路椎板开窗、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方式摘除突出的椎间盘,同时切除肥厚的黄韧带、部分关节突,扩大侧隐窝或椎间扎,使神经根管充分减压,解除了神经根卡压。术后随访6月到5年,平均2年6个月,结果优良率达97.2%。  相似文献   

19.
周伟荣 《浙江实用医学》2003,8(6):359-359,363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伴侧隐窝狭窄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82例手术治疗的合并侧隐窝狭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在椎间盘摘除基础上行单侧或双侧椎板扩大开窗并常规探察神经根管。结果 随访时间平均2年零7个月,其中优57例,良21例;进步4全:优良率达95.1%。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的治疗不能与一般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相混淆。在彻底减压的基础上,保留腰椎后部结构的完整是本病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腰椎管狭窄包括骨性椎管的绝对狭窄和由于韧带或关节突及椎体后缘增生所引起的相对狭窄。按狭窄部位可分为神经根通道(侧隐窝、椎间孔)与腰椎中央管狭窄[1]。如果再合并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那么临床上既出现腰椎管狭窄的症状和体征,又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