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柳  位立群 《中原医刊》2002,29(1):40-41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分布范围较广 ,卵巢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常发生的部位 ,多见于生育期 ,以 30~ 4 0岁最常见。临床特点是继发性痛经并随月经周期而加重 ,常伴不孕。异位的子宫内膜在卵巢组织中有周期性脱落出血 ,卵巢体积日益增大而形成囊肿。因囊内液为褐色的粘稠血液 ,状似巧克力糊 ,故又名巧克力囊肿。该囊肿约有 5 0 %以上为双侧 ,囊壁较厚 ,常与周围组织粘连。有时可自然破裂导致急腹痛。1 诊断1.1 病史 :育龄妇女有原发或继发不孕史 ,伴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或有急腹痛史。1.2 盆腔检查 :子宫后倾、活动受限 ,一侧或双侧附近有囊肿…  相似文献   

2.
欧阳远成 《现代实用医学》2007,19(3):201-201,230
目的 探讨引起不孕的主要因素及宫腹腔镜联合检查在诊治不孕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诊断为不孕症的154例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检查及相应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原发不孕患者33例,主要病因是盆腔粘连1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9例,多囊卵巢综合征6例,卵巢及子宫良性肿瘤3例,生殖器结核2例,子宫畸形3例,子宫内膜息肉3例,未发现异常4例.继发不孕患者121例,主要病因是盆腔粘连9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23例,多囊卵巢综合征7例,卵巢及子宫良性肿瘤9例,子宫畸形2例,子宫内膜息肉4例,未发现异常7例.宫腹腔镜联合检查与单纯宫、腹腔镜诊治不孕症相比,可减少漏诊.结论 女性不孕主要病因是盆腔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多囊卵巢综合征.宫腹腔镜联合检查实现了两种微创手术的优势互补,漏诊率低,诊疗同步.  相似文献   

3.
钱娟 《中外健康文摘》2012,(38):208-209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68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为痛经、持续性下腹痛、月经失调、不孕、性交痛等;多伴盆腔粘连,囊肿破裂可导致急腹症.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与经血逆流及月经频发、体内雌激素高有关,其临床症状典型,结合B超及血清CA125测定等综合诊断来提高确诊率.而手术治疗是快速、有效、较彻底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妇科常见病,卵巢是最容易被异位子宫内膜侵犯的器官,它可累及卵巢表层和深层,同时还常合并存在盆腔腹膜及其他脏器内异症病灶,引起局部变化而阻止受孕。为了解手术对内异症所致不孕的治疗效果,我们对因单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或合并盆腔其他脏器异位病灶不孕妇女8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旨在为临床处理提供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莉  司徒仪 《医学综述》2003,9(2):102-105
子宫内膜异位症 (endometriosis,EMT)是一种与不孕密切相关的妇科疑难病。发病率在一般人群中为 1%~ 7% ,在不孕妇女中高达 30 %~ 4 0 % ,而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不孕的发病率为 30 %~ 4 0 %。重度EMT患者的不孕主因为盆腔的广泛粘连 ,即卵巢、输卵管及伞端的粘连 ,引起卵巢排卵障碍、输卵管伞端拾卵障碍 ,及卵子、精子、孕卵在输卵管内输送障碍所致。而对于没有机械粘连或梗阻的中、轻度EMT的不孕机制 ,国内外研究尚无定论。多数研究表明 ,与神经 内分泌 免疫调节网络 (NIH)功能紊乱有关。1 神经、内分泌改…  相似文献   

6.
董小萍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1):122-123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粘连病理生理、临床特征及处理与预防。方法:对6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伴有粘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平均年龄36岁,痛经者32例,不孕者10例。腹部B超检出异位病灶者57例。60例均行开腹于术治疗。单纯附件粘连者10例,严重粘连者9例。结论:形成不同程度的大量粘连,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特征性病变。盆腔粘连可致不孕,但粘连的轻重与痛经程度不一定成比例。粘连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减少局部缺血的手段可预防术后粘连。  相似文献   

7.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海耿 《上海医学》2006,29(7):448-450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效果。方法对58例输卵管性不孕的患者,同时应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腹腔镜下行盆腔、输卵管、卵巢周围粘连松解术,输卵管伞成形术,输卵管造口术,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中肾管囊肿摘除术;宫腔镜下行输卵管疏通术,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结果58例不孕症患者中,慢性盆腔炎占51.7%,子宫内膜异位症占29.3%,多囊卵巢综合征占8.6%,盆腔结核占6.9%,正常盆腔占3.5%。术后1年内妊娠率为34.5%。结论联合应用宫、腹腔镜对输卵管性不孕具有很好的诊治价值,能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引起不孕的主要因素及宫腹腔镜联合检查在诊治不孕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诊断为不孕症的77例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检查及相应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不孕患者17例,主要病因是盆腔粘连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4例,多囊卵巢综合征2例。继发不孕患者60例,主要病因是盆腔粘连4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1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3例。宫腹腔镜联合检查与单纯宫、腹腔镜诊治不孕症相比,可减少漏诊。结论:女性不孕主要病因是盆腔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多囊卵巢综合征。宫腹腔镜联合检查实现了两种微创手术的优势互补,漏诊率低,诊疗同步。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在不孕症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 方法 对140例不孕症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其中腹腔镜下行盆腔、输卵管卵巢周围粘连松懈术;输卵管伞成形术;输卵管造口术;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多囊卵巢打孔术.宫腔 镜行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宫腔粘连分离术;子宫纵隔切开术;宫腔异物取出术;双侧输卵管插管术. 结果 对于140例患者均同时完成宫腹腔镜输卵管通液和各种疾病的治疗.不孕症的病因依次为盆腔粘连、输卵管阻塞、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和子宫内膜息肉.联合手术后妊娠率为46.7%.结论 腹腔镜联合手术可以对不孕的原因进行全面评价和明确诊断,在诊断同时进行治疗,对不孕症的诊断和治疗有重大的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吴建篪  邓婷 《当代医学》2014,(20):107-107
目的分析可预测不孕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指标。方法选取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42例确诊为不孕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各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痛经、高泌乳素血症及黄体功能异常、韧带增粗或子宫骶结节、原发不孕、输卵管或卵巢粘连能够预测不孕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进一步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得知能够作为预测不孕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指标有痛经、韧带增粗或子宫骶结节、原发不孕。结论不孕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预测指标主要包括韧带增粗、原发不孕、子宫骶结节、痛经,观察这些指标并及早的采取预防措施对于患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唐嫄 《河北医学》2011,17(3):393-395
目的:了解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的临床表现症状及对妊娠的影响,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经验.方法:对8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的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治疗,80例患者中,成功受孕者25例,妊娠率为31.3%.Ⅰ,Ⅱ期患者的妊娠率显著高于Ⅲ,Ⅳ期患者的妊娠率,P<0.05;...  相似文献   

12.
目的腹腔镜下切除是较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常用的治疗方法,术后盆腔粘连常影响手术治疗效果。术中卵巢悬吊是一种预防卵巢粘连的简单方法,本文观察腹腔镜手术中临时卵巢悬吊对预防术后卵巢粘连的效果。方法 16例较重的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实施手术,术中双侧卵巢均临时悬吊以利于手术,手术结束时,每例患者随机悬吊一侧卵巢,另一侧仅留置腹壁线结作为对照。术后48 h拆除腹壁线,术后3个月应用经阴道超声评估卵巢活动度。结果术后复诊证实11例患者存在卵巢粘连,4例为单侧,7例为双侧。结论较重的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时应进行卵巢悬吊。  相似文献   

13.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生育期妇女常见疾病,其发病高达10%~15%,近年来仍有上升的趋势,在不孕与盆腔疼痛的患者中约占20%~90%[1].最常发生的部位在卵巢,形成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并发生盆腔组织的广泛粘连.单纯的手术治疗或药物治疗其预后仍不能令人满意.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们对腹腔镜术后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采用孕三烯酮口服,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张檀 《现代实用医学》2007,19(11):854-854,856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疾病,是导致妇女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中,不孕症的发病率30%~50%,30%~58%不孕症患者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美国人口协会的调查表明,每年在不孕症人群中,约增加5万例新的子宫内膜异位  相似文献   

15.
胡珊  李力  史常旭 《重庆医学》2003,32(5):555-556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不孕的免疫机理。方法 选择临床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多囊卵巢综合征及不明原因不孕的正常盆腔为对照。采取ELISA检测腹腔液IL—6水平,以流式细胞分选技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腹腔液IL—6水平显著增高,外周血CD4^ T细胞数目增加,而CD8^ T细胞变化不明显。结论 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腹腔免疫细胞处于异常活化状态、体内存在免疫调节异常,在局部表现特别明显。提示IL—6可能通过直接细胞毒或协同作用干扰生殖活动多个环节,从而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不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不孕的免疫机制,方法:选择临床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以多囊卵巢综合征及不明原因不孕的患者为对照。采取CTLL细胞 法检测腹腔液IL-2生物活性,以流式细胞分选技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血清EMAb水平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不孕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丽娜 《吉林医学》2014,(4):731-733
目的:探讨血清抗子宫内膜抗体(E MT-Ab)水平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不孕患者与正常生育女性的差别。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4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EMT-Ab,并和48例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EMT-Ab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生育组;血清EMAb测定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72.91%及100%,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不孕的患者阳性比率远高于正常人。结论:测定血清EMT-Ab水平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不孕的诊断及妊娠率的预测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8.
子宫内膜在子宫以外的部位生长称子宫内膜异位症(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多见于卵巢及盆腔。本症好发于生育年龄前半期,是造成不妊的重要原因。治疗的目的不但要解除症状,而且要恢复生育机能。本文着重介绍对本症的保存性手术治疗。一、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卵巢是本症最好发部位。最初多于卵巢系膜对侧可见散在1~3 mm 大小肉芽状组织突出于卵巢表面,而后埋没于卵巢皮质内,呈紫兰色小点(血肿),以此为中心有放射状血管增生及粘连。其间有活力很强的子宫内膜组织。随着病变发展,血肿渐增大,血肿间隔破裂而形成单房性内含陈旧性月经血的巧克力囊肿。该囊肿壁由卵巢皮质形成,与周围紧密粘连。经血进一步蓄积,压迫内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40例。结果行囊肿剥除术38例,附件切除术2例。合并不孕的30例,同时行盆腔粘连分解术及输卵管成形术。不孕组中16例妊娠,妊娠率为53.3%。术后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复发率为10%。结论应用腹腔镜和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安全、有效,尤适用于不孕症患者。  相似文献   

20.
915例女性不孕症腹腔镜诊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维枢  罗喜平 《广东医学》2004,25(11):1284-1285
目的 探讨女性不孕症患者腹腔镜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915例女性不孕症进行腹腔镜诊治术。其中原发不孕 388例 ,继发性不孕 5 2 7例。结果  915例中 895例 (97 5 % )找到了盆腔疾病的病因。盆腔粘连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引起不孕症的主要盆腔疾患。除子宫内膜异位症外 ,原发不孕症中又以多囊卵巢综合征、内生殖器发育异常、盆腔结核多见。继发不孕症以盆腔粘连输卵管多见 ,继发不孕症中有宫腔操作史者占 5 8 6 %。结论 应用腹腔镜作为女性不孕症常规检查是必要的 ,亦是不孕症重要的治疗手段。它能早期确诊不孕症的原因 ,可在直视下通过动态观察输卵管通畅度和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