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片受体阻滞剂联合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救治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于2013年2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8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片受体阻滞剂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治疗,对2组治疗后复苏时间、相关指标[一氧化氮(NO)、中性粒细胞表面分子(CD18)]、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脑功能[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本研究对象中共有4例患者脱落,治疗后研究组复苏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6,P<0.05);治疗后2组NO、CD18~+、IL-6、TNF-α、CRP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后研究组血清中NO、CD18~+、IL-6、TNF-α、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6周2组GC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治疗后研究组GCS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片受体阻滞剂联合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可有效降低创伤性休克患者NO、CD18~+、IL-6、TNF-α、CRP水平,显著升高GCS评分,临床疗效显著,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霍姆)抗创伤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创伤性休克的患者49例,随机分为霍姆治疗组和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组,观察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尿量和血电解质变化。结果用药后霍姆组与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组相比,用药前的SBP、DBP、HR、尿量及用药后15、30m in的SBP、DBP、HR、尿量的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有明显的抗创伤性休克疗效。  相似文献   

3.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治疗低血容量性休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方 《中国医药指南》2010,8(24):103-104
目的观察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与传统等渗液治疗失血性休克时的效果比较。方法选择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测量其血压、脉搏、血红蛋白、血小板以及血氧分压的变化。结果给药后5min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组血压即开始升高,血红蛋白、血小板以及血氧分压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治疗低血容量性休克时较传统等渗液治疗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快速扩容对休克患者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诊失血性休克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输入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对照组输入复方氯化钠,输液速度为20 ml.kg-1·h-1.结果 2组诱导后10 min、15 min时点SBP、DBP及CVP均较诱导前明显上升(P<0.01),HR明显减慢(P<0.01);其中观察组在诱导后10 min、15 min时点的SBP、DBP及CVP均较同时点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而HR较同时点对照组明显减慢(P<0.01).结论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快速扩容可维持休克患者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稳定,防止全麻诱导期血压下降,保持心率平稳,增强心血管系统的调节能力,但应控制输入总量,并应监测中心静脉压与电解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的方案选择及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0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47例作为观察组,2003年1月至2005年7月我院收治的45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对照组患者给予平衡盐溶液。对比两组患者液体输入量,观察用药前及用药后30min心率、血压及呼吸频率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死率。结果观察组平均液体输入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后30min心率、脉压差及尿量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3例,病死率为6.4%;对照组患者死亡8例,病死率17.8%。两组比较P<0.05。结论采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进行液体复苏,可减少液体输入量,有效改善休克症状,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治疗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探讨护理措施。方法 53例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5例,2组入院后立即给予生命体征监护,容量治疗,对照组加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加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治疗,监测2组用药前及用药30min后中心静脉压(CV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血浆Na+、Cl-、K+浓度。结果 2组用药30min后CVP、DBP、SpO2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Na+、Cl-升高,K+降低,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对于失血性休克的治疗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护士应配合医师观察病情,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HSS40)用于体外循环预充液中,观察对患者凝血功能、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换瓣患者,根据人工心肺机预充液配方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6%羟乙基淀粉130/0.4(万汶)1000m l和乳酸林格氏液;Ⅱ组:6%羟乙基淀粉130/0.41000m l和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适量4m l/kg,用乳酸林格氏液填充至2000m l。在体外循环前(T1),术毕(T2)监测:PT、FIB、APTT、BUN、Cr。结果①PT、APTT、FIB两组组内比较均有差异(P〈0.05);②BUN两组组内比较均有差异(P〈0.05),Cr两组间组内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适量预充HSS40(4m l/kg)对换瓣患者的凝血,肾功能无明显影响,可安全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联合七叶皂苷钠片治疗胫腓骨骨折所致肢体肿胀的疗效.方法 10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55),给予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20 ml· kg-1·d-1,静脉滴注,速率50 ml/min;七叶皂苷钠片30 mg,每天2次口服.对照组(n=50)给予注射用七叶皂苷钠2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观察患肢肿胀减退时间.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为40.0%、94.5%,对照组为14.0% 、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Ⅱ度水肿及Ⅲ度水肿消肿时间分别为(5.75 ±2.21)d,(8.14±2.49)d;对照组相应指标为(7.09±2.03)d,( 12.18±3.76)d.两组消肿时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联合七叶皂苷钠片治疗胫腓骨骨折所致肢体肿胀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限制性液体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效果及对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影响.方法 6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为限制性液体复苏,对照组为非限制性液体复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液体输液量、复苏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尿毒血症发生率、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的NO、ET及cTn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复苏后,观察组的输入液体量、PT、APTT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尿毒血症发生率、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采取限制性液体复苏能有效调动患者机体凝血机制以及其他代偿机制,有利于重要脏器血流灌注的维持,有效降低血清NO、ET、及cTnT水平,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崔和平  康书峰  张增军  王宝明  王鑫 《河北医药》2011,33(17):2628-2629
骨盆骨折是一种严重创伤,多由直接暴力挤压骨盆所致。骨盆骨折创伤1/2以上伴有合并症或多发伤。最严重的是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及盆腔脏器合并伤,救治不当有很高的病死率。本院急诊抢救了骨盆骨折并失血性休克患者18例,分别应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和羟乙基淀粉进行容量复苏,评价其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用于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40例,随机分为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组和复方氯化钠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吸入麻醉,诱导时依次静脉注射芬太尼2~4μg/kg、阿曲库铵0.5~0.6mg/kg、依托咪酯0.3~0.4mg/kg,气管插管后行机械控制呼吸,麻醉维持吸入2%~4%七氟醚,深度维持脑电双频谱指数50~60。手术前HS组输入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0~500mL;LRS组常规输入等量复方氯化钠。记录液体输注前及麻醉后MAP、HR变化。于输液前、输液后30min抽取静脉血检测电解质。结果给药后HS组MAP逐渐升高,HR逐渐减慢,15、30、60min时间点MAP明显高于给药前和LR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慢于给药前和LR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组Na+、Cl-高于输液前和LR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可以有效、安全地用于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护理的关键是密切观察循环系统的变化,以及预防羟乙基淀粉快速输入可能引起的变态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麻醉前应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预扩容来预防蛛网膜下腔阻滞所引起的低血压,观察其扩容效果并总结护理措施。方法将80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于实施腰硬联合麻醉,麻醉前输入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250mL,或者乳酸钠林格氏液500mL,记录两组产妇不同时间点收缩压,记录输液总量、术中尿量、出血量。结果观察组在麻醉后无明显血压下降,而对照组麻醉后最低血压与术前相比血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输液总量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量、尿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预输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能有效预防剖宫产手术时发生的低血压,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围术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小容量复苏在低血容量休克及猝死患者CPR抢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低血容量休克及猝死患者CPR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及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治疗组,并观察治疗后30、60、90min血压达标(≥65mmHg)人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低血容量休克患者两组比较:30、60min有统计学差异(P〈0.001),而90min及90min以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综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猝死患者两组比较:30min时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60、90min时两组分别统计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60′〈0.001,P90′〈0.05)。结论:在低血容量休克及猝死患者临床抢救中应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小容量复苏方法简便,能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有效的循环量,缩短由于低血容量导致的组织器官血液灌注时间,阻断可能发生的后续多器官损害,为专科抢救效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研究7.2%氯化钠/6%羟乙基淀粉200/0.5注射液在院前急救中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3月的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共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给予0.9%氯化钠/6%羟乙基淀粉200/0.5注射液(贺斯);试验组25例给予7.2%氯化钠/6%羟乙基淀粉200/0.5注射液(贺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复苏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上升,同时心率、休克指数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比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更高及心率、休克指数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血常规和生化指标中,除血Cl对比差异明显外,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及凝血酶原等对比差异不明显。结论使用7.2%氯化钠/6%羟乙基淀粉200/0.5注射液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效果更好,且对患者内环境无明显的影响,尤其适合院前急救中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小容量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HSS40)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2007年2月-2008年2月本院ICU收治的46例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H组n=25)和对照组(R组n=21)。H组:在林格氏液进行液体复苏之前给予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4ml/kg);R组:仅给予林格氏液进行液体复苏。两组在持续监测HR、BP、尿量的同时,分别于观察0,1,2,4和24 h抽中心静脉血,监测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及血乳酸。结果(1)H组在给药1h后ScvO2迅速升高,但在正常范围内。同R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给药后24h,两组ScvO2无显著差异(P〉0.05)。(2)R组复苏1小时后各时间点血乳酸水平均明显高于H组(P〈0.05)。结论采用小容量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能迅速提高ScvO2,增加乳酸清除率,改善组织灌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HSH)小容量复苏对内毒素休克大鼠小肠损伤的影响。方法清洁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N组)、内毒素休克组(E组)、7.5%高渗氯化钠组(HTS组)、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组(HES组)和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组(HSH组)。静注脂多糖(LPS)1 mg·kg~(-1)制作休克模型,30 min后分别予不同液体小容量复苏(4 mL·kg~(-1))。90 min后处死大鼠,HE染色观察小肠病理变化,取小肠组织检测硫化氢(H_2S)、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内毒素休克大鼠小肠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如黏膜断裂,上皮细胞水肿、脱落,肠内出血,炎症浸润等,而不同液体小容量复苏组的上述改变则有不同程度减轻,HSH组肠组织损伤分级评分显著低于HTS组(P<0.05),略低于HES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E组大鼠小肠匀浆液中H_2S、NO和TNF-α含量及MDA较N组显著增高(P<0.05),SOD活性显著下降(P<0.05);3种液体复苏组与E组比较,H_2S、NO和TNF-α含量及MDA水平显著降低,SOD活性显著增高(均P<0.05)。HSH组H_2S和NO含量明显低于HTS组和HES组(P<0.05);HSH组TNF-α含量和MDA水平明显低于HTS组,SOD活性明显高于HTS组(P<0.05),但均与HES组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大鼠小肠干湿重比未见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内毒素休克大鼠使用HTS、HES、HSH三种液体小容量复苏后,小肠的炎症、氧化应激、病理损伤有不同程度减轻。HSH复苏效果明显优于HTS,与HES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预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对剖宫产手术时低血压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在行腰硬联合麻醉前分别输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4 m l/kg(观察组),乳酸钠林格氏液8 m l/kg(对照组)。监测扩容前(T0)、扩容后(T1)及腰硬联合麻醉后10 m in(T2)、15 m in(T3)、20 m in(T4)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观察手术前后的电解质情况。结果扩容前及扩容后两组血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在麻醉后无明显的血压下降(P>0.05),而对照组在T3、T4及20 m in与T0相比SBP和DBP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电解质((Na+、C-l、K+)在手术前后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采用预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能有效地预防剖宫产手术时发生的低血压,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提高围术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交通事故、自然灾害增多,创伤、出血性休克的病例亦增多。在紧急抢救这类病人中,我们运用高渗液小剂量治疗创伤、出血性休克4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1年至2003年7月共接诊休克患者96例,随机抽样,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7例,用7.5%NaCl250ml合用6%羟乙基淀粉40氯化钠500ml治疗,30分钟静滴完,以后维持用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对照组:49例,用0.9%氯化钠液、林格氏液、羟乙基淀粉大量输注,直至舒张压恢复至8kPa后给以维持量,失血量大、病情危重者加输新鲜血。2组年龄、病因、病情程度经统计学处理…  相似文献   

19.
黄飞 《北方药学》2023,(9):14-15+21
目的:研究乳酸钠林格在急诊创伤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60例,两组均采用羟乙基淀粉、生理盐水治疗,对照组(30例,乳酸钠林格治疗)和观察组(30例,乳酸钠林格联合碳酸氢钠溶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恢复指标、动脉血乳酸值、细胞炎性因子水平、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睁眼时间、应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d的动脉血乳酸值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2h的动脉血乳酸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低体温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酸钠林格联合碳酸氢钠溶液治疗在急诊创伤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优于乳酸钠林格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预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霍姆)对法洛四联症(简称法四)麻醉诱导期缺氧发作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全麻下行法四根治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在麻醉诱导前分别输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5ml/kg(观察组),乳酸钠林格氏液10ml/kg(对照组)。监测进入手术窒后及麻醉诱导后5、10、15min的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O2)、剩余碱(BE),观察麻醉诱导前后的电解质、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并记录麻醉诱导期使用苯肾上腺素的剂量。结果观察组在全麻诱导后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下降、酸中毒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电解质(Na^+、Cl^-),Hb和Hct在诱导后无显著改变。麻醉诱导期使用苯肾上腺素的剂量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预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霍姆)能有效地维持法四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少右向左分流,预防缺氧发作,提高诱导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