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戊型肝炎(Hepatitiv E)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virus,HEV)引起的急性病毒性肝炎。该病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有流行和散发两种形式。戊型肝炎的病死率较甲型、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高,孕妇的病死率可高达21%。自1995年印度由于水源污染发生了第一次戊型肝炎大暴发流行以来.先后在印度、尼泊尔、苏丹、吉尔吉斯斯坦等地有流行。我国自1980年以来。新疆,辽宁,吉林,内蒙古和山东等省均有戊型肝炎的流行。1986-1988年新疆南部地区发生流行,共发病119280例。死亡707例。在我国发生的急性病毒性肝炎中。戊型肝炎约占10%。  相似文献   

2.
戊型肝炎由戊型肝炎病毒(HEV)所致,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主要流行于发展中国家,占亚热带地区急性肝炎一半左右,是东南亚、中亚、北美及中东地区急性肝炎主要原因。散发性戊型肝炎在欧洲、美国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已获证实。戊型肝炎死亡率通常较低,但是孕妇感染后常发生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其死亡率26.9%左右,并可能导致慢性肝脏疾病患者肝功能恶化,老年人会出现致命性的暴发性肝炎。为了阻断发展中国家HEV的流行,同时为到该地区旅游者提供保护,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在疫苗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现对近来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戊型肝炎人畜共患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戊型肝炎(Hepatitis E,以下简称戊肝)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引起的肠道传播为主的传染性疾病。戊肝的爆发流行主要累及发展中国家,常因饮用水源被污染所致,散发病例呈全球分布。HEV 主要侵犯青壮年,重型肝炎多,易感染孕妇并且病死率可高达15%~25%,严重  相似文献   

4.
戊型肝炎由HEV感染导致,HEV基因1型为亚洲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流行株,在高流行区HEV主要与感染人群排泄物及污染饮用水相关。有慢性肝病基础患者及老年人易感染HEV,从而诱发重型肝炎。近年来慢性戊型肝炎逐渐引起临床重视,本文对其流行特点及临床特征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在戊型肝炎病毒流行区域.正常妊娠继发戊型肝炎病赤感染.可使死亡率达20%以上。然而.在非流行区域的散发性戊型肝炎.例如在美国妊娠期临床过程较重的戊型肝炎较少见. 本文报告了2例来自南亚次大陆的印地安人.妊娠合并重型戊型肝炎.病例的诊断是通过重组成地肝炎病毒基因.及用酶免疫法检测抗HEV IgM.报导的第一例伴有凝血障碍和脑病的急性肝功衰竭.给予血液透析等积极的治疗。另一例重型肝炎患者伴有凝血障碍,2例没有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广州某部新兵连戊型病毒性肝炎(戊型肝炎)暴发流行的分子病毒学特征,并与当地散发毒株比较,以查找病原可能来源.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对抗HEV-IgM阳性的34例暴发性戊型肝炎及46例散发性戊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和粪便标本进行HEV RNA检测,并对HEV RNA阳性标本的基因开放读码框(ORF)2部分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分析.结果 34例暴发流行病例标本中检测出12株病毒,46例散发病例标本中检到2株.经克隆测序分析,各暴发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5.3%~100%;氨基酸同源性为94.0%~100%.且暴发毒株和散发毒株的核苷酸及氨基酸的同源性也较高,分别为95.3%~99.3%和94.0%~100%;暴发毒株和散发毒株与各型中的标准株相比,与Japl株同源性最高,其核苷酸同源性为92.0%~95.3%,氨基酸同源性为96.0%~100.0%.进化树分析提示本次戊型肝炎暴发流行病毒株与戊型肝炎病毒基因Ⅳ型距离最近.结论 本次戊型肝炎暴发流行的病原可能来于广州本地;广州地区戊型肝炎流行毒株属戊型肝炎基因型Ⅳ型.  相似文献   

7.
戊型肝炎为自限性疾病.临床上可表现为急性黄疸型、急性无黄疸型和重型肝炎,不易与甲型肝炎区分.急性黄疸型戊型肝炎的黄疸前期时间长,病情较重,黄疸较深.孕妇和HBsAg携带者感染戊型肝炎病毒后,易发展为重型戊型肝炎.预后一般良好,多数患者于发病6周内康复.我院自2002年6月-2004年6月共收治戊型肝炎27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是通过肠道传播,属于戊型肝炎病毒科戊型肝炎病毒属.从分子水平上看,HEV是一种无包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它既可以引起戊型肝炎急性散发病例,也可以造成大规模暴发流行.在孕妇中,戊型肝炎的病死率可高达20%.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对HEV进行全基因或部分基因的测序,至少可以把HEV分为4种基因型,且有明显的地理分布特征.从世界范围来看,基因Ⅰ型主要分布于亚洲和非洲;基因Ⅱ型局限分布在墨西哥和非洲;基因Ⅲ型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基因Ⅳ型主要分布于亚洲国家.本文通过查阅有关中国HEV基因型文献,对中国HEV基因型及其亚型的地理分布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9.
既往研究显示妊娠合并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易发展为肝衰竭,还可能伴有流产、死胎和垂直传播等不良结局,尤其是在HEV基因1型和2型流行的国家。我国近年已转为以HEV基因4型为主的散发流行,虽然研究显示我国大多数HEV感染的孕妇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观察到很高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本综述回顾了近年关于妊娠合并戊型肝炎的相关研究,包括病原学及流行病学、预后、重症化相关机制,以及治疗及预后相关进展,最后对妊娠合并戊型肝炎的筛查及预后评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戊型肝炎     
《传染病网络动态》2005,(4):111-112
抗HEV嵌合抗体的构建及在CHO细胞中的表达;北京血站献血员戊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献血中戊型肝炎病毒血症研究;戊型肝炎病毒IgG与IgM抗体检出的临床和流行病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戊型肝炎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戊型肝炎(hepatitis E,HE)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多呈散发性流行,也可引起暴发性流行.随着对HEV动物宿主研究的开展,已在多种动物中检测到抗HEV抗体或病毒RNA,同时也发现多起因生食或半生食肉制品发生人员感染的病例,已经证实HE是一种新出现的人兽共患病毒病[1-2].在散发病例中,HE占急性肝炎总数的10%~20%.HEV主要侵害青壮年,常表现为暴发型肝炎,孕妇感染后病死率可达到20%.  相似文献   

12.
重视戊型肝炎研究   总被引:48,自引:1,他引:48  
戊型肝炎既往称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主要经污染的水源传播,也可通过食物和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常引起大的爆发或流行,但也可散发。1986年~1988年我国新疆南部地区曾发生戊型肝炎水型流行,共计发病119280例,死亡707例,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戊型肝炎流  相似文献   

13.
唾液抗戊型肝炎病毒IgM用于戊型肝炎诊断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唾液中抗戊型肝炎病毒(HEV)-IgM,评价其用于戊型肝炎早期诊断的可行性.方法应用东南大学基因工程疫苗研究所建立的HEV-IgM抗体ELISA检测方法,检测77例急性戊型肝炎患者、63例非戊型肝炎患者及64例正常人的唾液和血清样本中抗HEV-IgM,将唾液和血清两者的检测结果加以比较,并观察标本采集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77份急性戊型肝炎患者血清与唾液抗HEV-IgM阳性符合率为87%;在64份正常对照组及63份其他患者对照组中,血清与唾液抗HEV-IgM均阴性,阴性符合率为100%.标本采集时间对唾液和血清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无显著影响.结论唾液标本用于抗HEV-IgM检测,特异性好,敏感性较高,具有无创伤、容易采集、操作简便等优点,在特殊情况下可代替血清用于戊型肝炎的诊断,尤其适用于戊型肝炎流行时HEV近期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4.
戊型肝炎由HEV感染导致,是全球最主要的病毒性肝炎之一。传统的观念认为戊型肝炎只流行于发展中国家,而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已经认识到戊型肝炎是一种分布于全球并能带来严重负担的疾病。近年来,随着可靠的诊断试剂和戊型肝炎疫苗的成功上市,相关研究及防控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不同地区商品猪中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35,自引:4,他引:35  
戊型肝炎病毒(HEV)是戊型肝炎(戊肝,HE)的病原体,其基因组结构及病毒形态与杯状病毒科有一定相似之处,但仍有较大差别,因此目前其分类地位尚不明确。戊型肝炎在我国及许多发展中国家均是一种危害严重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与甲型肝炎类似,但病死率更高一些,尤其在孕妇中病死率可达20%。HEV主要通过粪口传播,经  相似文献   

16.
戊型肝炎     
《传染病网络动态》2007,(6):105-105
人工肝治疗老年戊型肝炎的临床研究;福建省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7.
戊型肝炎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戊型肝炎(戊肝,HE)是一种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主要经肠道传播的急性传染性肝炎,既往称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常引起爆发或流行,病死率约0.5%~1.5%,稍高于甲肝,但孕妇戊肝的病死率可高达20%。我国是戊肝的高流行区之一,约占临床散发性肝炎病例的10%~20%。1986-1988年我国新疆南部地区曾发生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戊型肝炎流行。近年来,发现在猪、牛、羊、鸡、鼠等多种与人类密切接触的动物可感染HEV,并且动物中分离的HEV与人体内分离的HEV的基因序列高度一致,使人们逐渐将戊肝视为一种人兽共患病。在美国、日本及欧洲等传统的非戊肝流行区普通人群中发现了较高的戊肝感染率,使国际上对戊肝的危害性予以了更大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戊型肝炎     
《传染病网络动态》2006,(6):117-118
载体和基因片段的选择对戊型肝炎病毒基因免疫抗原表达的影响;成人戊型肝炎病毒中和抗体的测定;急性戊型肝炎暴发流行107例临床分析;唾液抗戊型肝炎病毒IgM用于戊型肝炎诊断的探讨。[编按]  相似文献   

19.
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免疫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是引起戊型肝炎的病原体.在发展中国家戊型肝炎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HEV的流行区.本文就近期HEV感染后的体液免疫反应、细胞免疫反应、免疫损伤机制的研究以及HEV疫苗研制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226例肝病患者戊肝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戊型肝炎(戊肝)是由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肝炎,临床表现与甲型肝炎类似.黄疸较为常见,一般呈良性经过[1].我国是戊肝主要流行区之一,近年来戊肝为一种动物疫源性疾病的观点也得到证实,人们逐渐意识到戊肝在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慢性肝炎重叠感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研究利用一种新型HEV ELISA检测试剂对226例肝病患者进行检测及临床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