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峻奇  冀舒文  马赵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9):1323-1325,I0002
目的 探讨双源CT(DS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6例疑有冠心病的患者冠状动脉进行DSCT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分析比较DSCT冠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疾病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结果 36例DSCT冠脉成像与CAG相比较: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100.00%,特异性66.67%,阳性预测值93.75%,阴性预测值100.00%,准确率97.20%;配对X2检验(x2 =0.500,P >0.05),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768,P<0.01).按病变血管计算,其诊断冠脉明显狭窄的敏感性95.24%,特异性96.08%,阳性预测值90.91%,阴性预测值98.00%,准确率95.83%;配对x2检验(McNemar检验)(X2=0.167,P>0.05),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899,P<0.01).DSCT和CAG两种检查方法在评价冠心病及冠状动脉明显狭窄的血管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结论 双源CT对冠心病的诊断准确度接近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DSCT与CAG具有较高的符合性与一致性,是一种无创、安全可靠的冠状动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研究冠状动脉造影(CAG)、双源CT(DSCT)检查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90例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均行CAG和DSCT检查,以CAG检查结果为参照标准,评价DSCT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结果:90例患者共检出冠状动脉节段1012段,CAG检查正常节段712段,血管狭窄节段300段;DSCT检查正常节段698段,血管狭窄节段314段,两种方法的血管狭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SCT检查的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95.54%和98.03%,与CAG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SCT检查成像清晰、扫描速度快、检查时间短、无创伤,对冠状动脉狭窄准确检出率高,与CAG检查结果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SCTA)在诊断冠状动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60例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并在短期内做冠状动脉造影(CAG)患者,以CAG的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将2种方法评价冠状动脉的结果进行对比,探讨64SCT冠状动脉成像检出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准确性。结果 60例患者显示的842个冠状动脉节段中,可用于评估的为751个节段,可评估率89.2%。64S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的敏感性为77.4%,≥50%的敏感性为89.7%,特异性为92.8%,阳性预测值为85.4%,阴性预测值为95.8%,准确率90.9%。结论 64SCTA对于冠状动脉狭窄的评估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常规冠状动脉数字减影(DSA)为金标准,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MSCTA)在冠状动脉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8例临床怀疑冠心病患者行MSCTA及DSA两种血管成像检查,依据血管分支和节段评价二者对冠状动脉病变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等。结果 9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MSCTA及DSA检查,所有图像均能满足诊断。MS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9%、97.7%、90.0%、98.9%、81.8%。其中Ⅰ、Ⅱ、Ⅲ、Ⅳ、Ⅴ级血管狭窄程度的诊断准确性分别为98.5%、92.9%、90.9%、88.5%、95.8%。与DSA比较,MS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具有较好一致性,对管腔狭窄程度分级的敏感性及阳性预测值存在显著差异(P<0.01),对节段性管腔狭窄程度的特异性、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A对冠状动脉病变诊断及狭窄程度分级上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首选方法 。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源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9例临床疑诊冠心病患者行双源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术,对显示冠状动脉狭窄进行定量评价。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诊断的金标准,计算出双源螺旋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准确性指标。结果 DSCT的灵敏度、特异度、PPV、NPV分别为90.0%、90.0%、94.0%、80.0%,诊断符合率为86.5%。DSCT和CAG对每支冠脉狭窄的检出差异经统计学处理,无统计学意义(P〈0.05)。49例患者中,42例经CAG确诊存在明显冠状动脉狭窄,DSCT检出其中的41例,诊断准确度达97.6%。结论双源螺旋CT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接近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准确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双源 CT 冠状动脉血管成像(DSCT-CA)对于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意义。 方法 选取 278 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首先进行 DSCT-CA 检查, 30 d 之内进行 CAG 检查, 以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为金标准。 以冠脉狭窄 50%和 75%为界, 基于患者、冠脉血管和冠脉血管节段分别计算 DSCT-CA 定量评估冠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 对 2 种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Kappa 检验)。结果 分别以 CAG 冠脉狭窄 50%和 75%为界值分析 DSCT-CA 定量评估冠脉狭窄的价值。 基于患者, DSCT-CA 诊断的敏感性为 99.6%、99.1%, 特异性为 84.2%、89.6%, 准确性为 98.6%、97.5%, Kappa 值为 0.88、0.91。 基于冠脉血管, DSCT-CA 诊断的敏感性为 92.0%、96.9%, 特异性为 89.9%、94.8%, 准确性为 91.0%、95.8%, Kappa 值为 0.88、 0.92。 基于冠脉血管节段, DSCT-CA 诊断的敏感性为 97.3%、 96.5%, 特异性为 93.3%、 98.1%, 准确性为 94.2%、 97.9%, Kappa 值为 0.84、0.91。 结论 在基于患者、冠脉血管的分析中, DSCT-CA 可较准确地评估不同程度的冠脉狭窄, 但在基于冠脉血管节段的分析中, DSCT-CA 的诊断可能出现假阳性结果, 故目前 DSCT-CA 可取代部分 CAG,尚不能完全取代 CAG。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状动脉狭窄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与64层螺旋CT(64SCT)对6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进行检查,对比两种方法检查结果,并以CAG为金标准检验64SCT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结果 64SCT扫描能清晰辨认并满足诊断要求的节段数(458)显著少于CAG(504)(x2=20.1318,P<0.01);CAG确诊冠心病38例,64SCT诊断为冠心病者37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4SCT对各节段血管病变的检出敏感度为93.4%,特异度为96.0%,阳性预测值为88.0%,阴性预测值为97.9%.结论 与CAG有创检查相比,64SCT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仍具有较高价值,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阴性预测值,值得用于该病的早期筛查.  相似文献   

8.
陆曙  华文良  顾文豪  朱玉兴 《河北医药》2010,32(22):3177-3178
目的 以冠状动脉造影(CAG)为金标准,评价40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在显示冠状动脉病变时的临床价值.方法 搜集75例患者的40sCTA的完整资料,并与2周内进行的CAG结果 进行对比,对40sCTA显示的冠状动脉病变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在40sCTA显示所有病例中,共计300支冠状动脉可用于评估,108支存在病变,88支得到CAG证实,12支由40sCTA显示狭窄而CAG确定正常,另外有22支CAG确诊存在病变,而在40sCTA上未能显示,40sCTA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性为81.3%,特异性为91.3%,阳性预测值为88%,阴性预测值为97.8%.结论 CTA在显示冠状动脉狭窄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冠心病的诊断和筛选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陈利群  于健  于红芳 《河北医药》2010,32(16):2182-2183
目的 64层螺旋CT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评价心脏成像检查(CTA)对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6例2型糖尿病可疑合并冠心病者,行心脏CTA检查,对冠状动脉狭窄超过50%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进行评估。结果对78例患者血管狭窄≥50%,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多支血管病变52例。心脏CTA检查血管显示率为95.1%。与冠状动脉造影比较,心脏CTA的敏感性为95.6%,特异性86.5%,阳性预测值87.7%,阴性预测值95.2%。结论心脏CTA对冠状动脉狭窄的显示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怀疑合并冠心病的筛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与冠脉造影(CAG)比较,探讨64层螺旋CT成像在评估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的可靠性及价值.方法 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传统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64例与CAG比较,评估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的准确性.结果 64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50%、≥70%和<50%狭窄性病变敏感性分别为93.3%、81.2%和72.7%,特异性分别为96.2%、95.3%和88.6%,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6%、77.1%和35.8%,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2%、96.3%和97.4%.结论 64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61例患者行DSCT冠状动脉成像,分析各血管节段图像的可评估率和影响成像质量的因素;其中30例患者于1周内行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对照,分析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结果1.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能够清晰显示冠状动脉解剖结构各主干及其主要分支,可评价血管比例为97.0%。2.30例患者经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对照,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严重狭窄的敏感性98.1%,特异度99.2%,阳性预测值94.4%,阴性预测值99.4%,准确率为99.3%。结论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作为无创影像学诊断技术,对冠状动脉的形态学评价及狭窄性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杨志强  张欣  王兴龙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6):2425-2426
目的 探讨256层螺旋CT(SCT)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 选择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46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及S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冠状动脉病变的检出情况.结果 (1)所有SCT及冠状动脉造影均取得满意的图像,在对冠状动脉狭窄及闭塞的诊断中,两种检查方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依照冠状动脉造影的标准,SCT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敏感性为93.0% (132/142),特异性为91.6% (142/155),阳性预测率为91.0%( 132/145),阴性预测率为93.4%( 142/152).结论 SCT有很高的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对冠状动脉病变的显示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率和阴性预测率.  相似文献   

13.
冠状动脉造影与常规心电图检查诊断价值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CHD)中的诊断价值,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的400例住院患者中,对常规心电图(ECG)检查进行CHD诊断价值的分析比较。结果 ECG检查的敏感性为78.5%,特异性为51.0%,假阳性率为49.0%,假阴性率为21.5%,阳性预测值为61.6%,阴性预测值为70.3%,准确率为64.8%。心电图检查的阳性检出率随病变支数的增多而增高,冠状动脉狭窄单支病变为65.3%,双支病变为92.2%,三支病变为88.6%。结论 ECG可作为CHD筛选检查的首选方法,具有实用价值,用于发现院外及日常生活中的心肌缺血,是其他检查方法无法替代的。  相似文献   

14.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用于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和诊断冠状动脉狭窄≥50%的准确性,方法 采用64排螺旋CT对临床拟诊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113例病例扫描,其中42例有冠状动脉造影与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作为对照。分析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和计算诊断冠状动脉狭窄≥50%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价值及阴性预测价值。结果成像质量Ⅰ级93例(82.30%),Ⅱ级17例(15.04%),Ⅲ级3例%(2.65%)。64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50%的准确性为92.86%,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测价值分别为95.29%、93.33%、96.15%、87.50%。结论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高,对冠状动脉狭窄≥50%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DSCTCA)对冠状动脉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0例疑诊冠心病患者,使用双源CT进行冠状动脉成像,并于3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与CAG的结果进行对比,了解DSCTCA对于冠状动脉斑块的种类、大小、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以及解剖学分布的诊断价值。结果 50例患者中,DSCTCA显示的冠状动脉直径≥1.5 mm节段有580个,571个节段可进行评估,共检测出129个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为23%,其中69%为大斑块,28%为小斑块,70%为钙化斑块,CTO病变共检出4个,心肌桥(MB)5个,与CAG相比,DSCTCA诊断冠状动脉斑块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3%、97.3%、92.2%、99.1%。结论 DSCTCA能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对钙化病变、CTO病变、MB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可作为高危人群冠心病筛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对80例患者同时行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为金标准,评价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50%、50%~70%和≥70%的敏感性分别为78.1%、79.1%、90.2%,特异性分别为96.9%、97.7%、98.2%,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9.4%、82.0%、83.8%,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7%、97.2%、99.0%。结论 64排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可作为冠心病的无创性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和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方法 147例临床诊断或可疑冠心病患者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分别对左主干、左前降支、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及其分支的重建图像行影像学评价,所有患者均行常规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作为对照。结果 147例患者共有1980个冠状动脉节段可用于评价。显示64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性为92%,特意性为94%,阳性预测值为82%,阴性预测值为96%。结论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可作为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一种无创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