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肝胆管结石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83例手术治疗的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式选择、术后并发症、术后残石率、结石复发率等情况。其中45例患者采用肝叶或肝段切除术,19例采用肝胆管切开取石+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其中12例行肝门部胆管狭窄切开整形),8例采用肝胆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11例腹腔镜+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结果:出现术后并发症、术后残石率、结石复发率,肝叶或肝段切除术为(17.78%、8.89%、6.67%);肝胆管切开取石+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为(21.05%、26.32%、21.05%);肝胆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为(12.50%、37.50%、25.00%);腹腔镜+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为(0%、18.18%、27.27%)。结论:肝叶或肝段切除不能降低术后并发症,但可明显减少结石残留及复发率,是目前治疗肝胆管结石重要的手术方式。而胆肠吻合内引流、胆管切开取石、胆道镜+腹腔镜取石等手术方法具有各自特点,肝胆管结石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唐金绍  徐降兴 《江西医药》2010,45(11):1087-1088
目的总结腹腔镜合胆道镜处理肝内外胆管结石的经验。方法分析回顾32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资料。结果 5例腹腔镜下单纯胆总管结石行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成功,无并发症,15例并发肝内胆管结石结合胆道镜下肝内胆管取石,术中行T管引流,T管造影无结石残留,无并发症,10例术中T管引流,术后造影证实肝管内残留结石,二期行经T管胆道镜碎石+取石术,2例中转开腹,其中发生胆瘘并发症1例,占3.125%。结论腹腔下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疗效好,优于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治疗≥75岁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20年8月68例≥75岁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均分为缝合组和引流组,缝合组予LC+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引流组予LC+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纤维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16例中87例在胆道探查手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取石:外院转入术后胆管残留结石29例.结果 87例中有12例行胆肠吻合内引流术(5例为Ⅲ级及以上胆管残留结石、泥沙样结石,7例为取净结石伴胆管狭窄者),2例行胆总管一期缝合,73例安置T管引流,术后造影发现结石残留15例;术后应用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石44例(外院29例,本院15例),一次取净结石32例,占72.72%,4例残余结石未能取净.结论 胆道探查术中应用胆道镜有助于降低胆管残石率,但不能完全代替病肝切除;术后经T管窦道实施胆道镜技术可有效清除胆管残留结石:彻底根除胆管残石,应采取合理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5.
戴江峰 《中国药业》2009,18(19):69-70
目的总结肝胆管结石病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探讨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肝胆管结石病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式选择、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及残石情况。156例中肝部分切除术64例,肝胆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42例,肝胆管切开取石+胆肠吻合内引流术34例,肝门部胆管切开成形+肝胆空肠Roux-en-Y术16例。结果132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术后6个月~5年,术后治疗效果优良率及结石残留率肝部分切除术分别为90.74%和7.41%,肝胆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分别为72.22%和33.33%,肝胆管切开取石+胆肠吻合内引流术分别为72.41%和27.59%,肝门部胆管切开成形+肝胆管空肠Roux-en-Y术分别为84.62%和30.77%,总优良率为81.06%,结石残留率为21.21%。结论应用现代诊疗手段,对病情作出正确判断,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是提高肝胆管结石病治疗效果的关键。肝叶段切除术可明显减少结石的残留和复发率,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中胆道造影在40例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术中胆道造影了解胆道解剖、胆道病变、结石分布情况,根据造影及术中探查行胆管切开取石、肝段(叶)切除或胆肠吻合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结果发现胆管变异11例,血管变异2例,肝门部胆管癌1例,壶腹部癌1例,硬化性胆管炎1例,胆管狭窄11例;施行左肝外叶切除15例,左半肝切除5例,右肝后叶切除2例,高位胆管切开取石8例,胆肠吻合3例,单纯胆总管切开取石10例。造影前残余结石率为30%,造影后残余结石率为10%(P<0.05)。结论术中胆道造影能显露肝内胆管结石分布、大小及数目,胆管及血管变异,有无胆管狭窄及肿瘤;有利于根据造影情况结定手术方式,及时清除肝内残余结石或胆总管下段小结石,降低残余结石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肝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我院收治的肝胆管结石患者65例,观察组实施胆总管切开联合纤维胆道镜取石和"T"管引流术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胆总管切开取石和"T"管引流术28例。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残石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再手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也均明显低于观察组。此外观察组有2例发生切口感染,1例发生胆汁漏;对照组也有4例发生切口感染,1例发生术后出血,1例发生胆汁漏。结论胆总管切开联合胆道镜取石以及T管引流治疗肝胆管结石疗效好、预后快、并发症、复发率和残石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术中胆道造影在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中胆道造影在40例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术中胆道造影了解胆道解剖、胆道病变、结石分布情况,根据造影及术中探查行胆管切开取石、肝段(叶)切除或胆肠吻合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结果发现胆管变异11例,血管变异2例,肝门部胆管癌1例,壶腹部癌1例,硬化性胆管炎1例,胆管狭窄11例;施行左肝外叶切除15例,左半肝切除5例,右肝后叶切除2例,高位胆管切开取石8例,胆肠吻合3例,单纯胆总管切开取石10例。造影前残余结石率为30%,造影后残余结石率为10%(P〈0.05)。结论术中胆道造影能显露肝内胆管结石分布、大小及数目,胆管及血管变异,有无胆管狭窄及肿瘤;有利于根据造影情况结定手术方式,及时清除肝内残余结石或胆总管下段小结石,降低残余结石率。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中纤维胆道镜入路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胆总管并发结石的入路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Olympus P20胆道镜对64例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结石选择性施行胆道探查取石术,其中经胆囊管入路26例,胆总管前壁切开入路38例。结果:①经胆囊管人路取净结石24例,残留结石2例,术后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肝胰壶腹括约肌切开(EST)取石成功。②经胆总管前壁切开入路取出结石34例,推入十二指肠3例,阴性探查1例。一期缝合17例,术后胆漏2例,引流1周内愈合;置放T形管21例,术后无胆漏。残留结石1例,经T形管窦道取石成功。结论:腹腔镜术中经胆囊管人路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但对不适宜的患者仍应坚持切开胆总管前壁,探查取石后酌情行一期缝合或置放T形管引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胆道镜经T管窦道二期治疗肝内胆管多发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份至2013年8月份42例肝内胆管多发结石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所有病例已行一期手术取出部分结石,留置T管,两至三个月后回院经T管窦道行硬性胆道镜探查并取出肝内胆管残留结石,其中男性27例,女性15例。结果:所有病例顺利出院,无出现胆瘘、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其中33例通过二期手术已取干净肝内胆管结石,7例因结石存在于细小胆管或因角度问题胆道镜无通过而残留小部分结石,但不影响主要胆管的通畅引流,在术后的复查中亦未见残留结石下降至左右肝管或胆总管引起梗阻。结论:硬性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石,对于治疗一期手术手术不能一次性取干净的肝内胆管多发结石,创伤小,取石效果满意,住院周期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胆总管并发结石的入路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Olympus P20胆道镜对64例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结石选择性施行胆道探查取石术,其中经胆囊管入路26例,胆总管前壁切开入路38例.结果:①经胆囊管入路取净结石24例,残留结石2例,术后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肝胰壶腹括约肌切开(EST)取石成功.②经胆总管前壁切开入路取出结石34例,推入十二指肠3例,阴性探查1例.一期缝合17例,术后胆漏2例,引流1周内愈合;置放T形管21例,术后无胆漏.残留结石1例,经T形管窦道取石成功.结论:腹腔镜术中经胆囊管入路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但对不适宜的患者仍应坚持切开胆总管前壁,探查取石后酌情行一期缝合或置放T形管引流.  相似文献   

12.
肝内胆管结石167例外科综合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外科综合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1996年7月至2007年12月治疗肝内胆管结石16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在治疗时间前段,以胆管切开取石+肝实质切开取石为主的联合手术48例,其中29例使用术中胆道镜,优良率达70.8%;在治疗时间前中段,以肝肠大口径内引流术为主的联合手术32例,优良率达87.2%;在治疗时间中后段,以肝叶段切除为主的联合手术87例,其中加用术中胆道镜者56例,优良率达93.1%.结论 单纯胆总管探查盲目器械取石不适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而利用现代影像技术,明确结石分布和肝胆管系统的病理状况,分别选用肝叶段切除或联合肝肠大口径内引流术,配合胆道镜取石等综合措施才能有效提高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在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中的微创治疗价值。方法 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对105例确诊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进行手术。在腹腔镜下,先常规切除胆囊,打开肝十二指肠韧带浆膜层,显露胆总管,在腹腔镜下穿刺抽出胆汁确认胆总管,用电钩切开胆总管,用分离钳取出结石。胆道镜对胆管下段、上段进行检查,发现结石用取石网篮取出结石。术中有12例肝内胆管扩张严重,6例二级胆管有结石,在胆道镜直视下用网篮取石成功,用生理盐水在胆道镜直视下冲洗肝内胆管内胆泥及脓液,冲洗胆总管下段,满意后检查胆总管远端通畅情况,胆总管远端非常通畅15例,直接缝合胆总管。通畅程度不理想者,镜下放置‘T’管引流。放置腹腔引流管结束手术。结果 105例均未中转手术,手术时间90~180min。住院时间5~12d,平均10d,腹腔引流管3~5d拔出。T管4~8周拔管,平均6周。术后随访1年效果良好。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是可行的,效果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肝胆管结石不同手术方式和疗效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6年12月89例肝胆管结石采用外科治疗的术式和治疗效果.其中肝门胆管狭窄成形术33例,肝叶切除术7例,胆肠吻合术22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27例.结果 术后有81例随访,随访6个月至12年.采取肝门胆管狭窄成形术残留结石率15.15%(5/33),术后胆管炎发生率12.50%(4/32),采取肝叶切除术方式残留结石率14.29%(1/7),术后胆管炎发生率16.67%(1/6),采取胆肠吻合术方式残留结石率18.18%(4/22),术后胆管炎发生率30%(6/20),采取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残留结石率33.33%(9/27),术后胆管炎发生率29.17%(7/24).结论 治疗肝胆管结石,采用肝门胆管狭窄成形术及肝叶切除术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王树轩  刘军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6):174-175
目的:探讨胆肠吻合术后再手术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对本院1995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12例胆肠吻合术后再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胆管空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瘢痕狭窄伴结石形成10例,切开胆肠吻合口,取净结石,重建吻合口。对伴有肝内胆管良性狭窄结石形成的患者,配合胆道镜取净结石。先天性胆总管囊肿与空肠吻合,伴有肝左外叶胆管多发结石,肝左外叶萎缩1例,切除胆总管囊肿,取净肝胆管内结石,切除萎缩的肝左外叶。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后伴发肝内外胆管多发结石,急性化脓性鹏管炎1例,急诊手术,取净胆总管内结石,取出部分肝内胆管结石,留置T管,术后多次以纤维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石,取净肝内胆管残余结百。结论:胆肠吻合口狭窄、肝内胆管狭窄及并发结石是再手术的主要原因,胆肠吻合方式、技术缺陷是再手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10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再手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俊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9):177-177
目的:探讨10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再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10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肝内胆管结石5例(5%);胆总管结石45例(45%);左右肝管结石33例(33%),胆道良性狭窄10例(10%);胆囊造瘘术4例(4%);胆漏3例(3%)。再次手术方式: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55例(55%);胆总管切开取石+胆肠吻合术12例(12%);胆总管切开取石+左外叶切除+胆肠吻合术4例(4%);胆道镜取石22例(22%),胆囊管结扎+腹腔引流术3例(3%);经过再手术治疗后检查无残石,症状完全消失80例(80%),术后残石并发反复胆管炎15例(15%),术后死亡5例(5%)。结论:去除病因、取尽结石、解除梗阻、通畅引流、术后抗感染是本组100例肝胆管结石再手术患者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方式。方法:对1995年3月~1998年7月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108例,采用手术89例,其中左肝外叶切除或左半肝切除加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44例,左肝外叶或左半肝切除加胆总管Roux-y吻合术者9例;右半肝隔面切开取石加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者17例,右半肝隔面切开取石加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6例;胆总管切开取石加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7例;左肝外叶切除加右半肝隔面切开取石加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5例,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1例。结果:术后经BUS及T管造影无残留结石、门诊随访3~36个月无复发。提示:对肝内胆管结石采用联合术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治疗肝内胆结石的疗效。方法将10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胆总管切开联合T管引流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结石残留率、结石石复发率,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结石残留率和结石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创伤小,残石率低,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手术治疗方式、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肝脏部分切除组(A组,n=17),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T管引流组(B组,n=32)及胆肠Roux-Y吻合术组(C组,n=7),评估三组的疗效。结果 A组术后结石残留率(11.8%)明显低于B组(28.1%)及C组(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6例随访患者中,A组胆管炎复发率及结石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及C组(P<0.05)。结论合理的肝叶、肝段切除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术后结石残留率和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0.
王小朋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6):156-15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在肝内外胆道结石的应用,评估腹腔镜术中应用胆道镜胆道探查的价值。方法:用两台摄像监视系统,腹腔镜监视下切开胆总管约1cm,用取石钳直视下取石或胆道镜下取石网篮套取结石。结果:40例中胆道镜探查阴性3例;肝内外胆管探查取石36例;胆道肿瘤1例中转开腹,手术成功患者10例,均胆道一期缝合,29例行T管引流。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在掌握好适应证的前提下,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应用肝内外胆管取石,胆道一期缝合或T管引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