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子宫内膜剥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丹  冯力民 《武警医学》2010,21(1):40-42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剥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可行性,并评估其适应证.方法 行子宫内膜剥除术,包括子宫内膜热球剥除术(uterine balloon therapy,UBT)和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endometrium,TCRE)治疗子宫腺肌症患者,收集临床资料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子宫在位和异位内膜MMP-3、MMP-9、TIMP-1表达的变化.结果 对痛经的疗效与手术时患者的月经分期、术前痛经程度、异位内膜MMP-3的表达有关;月经过多的疗效与手术时内膜分期、术前月经量、术前血红蛋白、在位内膜MMP-9的表达有关.结论 MMPs有可能成为子宫内膜剥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疗效评价和预测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组织抑制物-1(TIMP-1)是否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有关。方法将11例EMs轻度和32例重度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1和2,41例卵巢畸胎瘤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ELISA法测定腹水中MMP-9及TIMP-1值,比较各组两者及其比值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Ms轻度组MMP-9、TIMP-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Ms重度组MMP-9、TIMP-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MMP-9/TIMP-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Ms轻度组与重度组相比较,MMP-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MP-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疾病的加重,MMP-9升高、TIMP-1降低、MMP-9/TIMP-1比值升高,MMP-9、TIMP-1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有相关性,特别是两者的比值,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核转录因子(NF-κB)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中的表达,探讨其与EM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NF-κB及MMP-1在35例正常子宫内膜、48例EM在位内膜及76例EM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NF-κB和MMP-1主要定位于3 组内膜腺上皮细胞的胞质中,其中异位内膜表达强度最强,正常子宫内膜的表达强度最弱(P <0.05).在位内膜和正常子宫内膜NF-κB和MMP-1的表达强度随月经周期发生一定的变化,分泌期高于增殖期,差异有显著性(P <0.05).NF-κB与 MMP-1之间在正常子宫内膜、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中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19,0.884和0.914(P <0.01).结论:NF-κB和MMP-1在EM患者的在位及异位内膜的高表达及二者之间的正相关性提示其在EM发病机制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骨肉瘤组织中黏附分子MMP-9、TIMP-1与CD44的表达情况。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测定MMP-9、TIMP-1与CD44在45例骨肉瘤的表达,分析表达水平与浸润、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MMP-9、TIMP-1及CD44在骨肉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骨软骨瘤(P<0.05);MMP-9、CD44阳性表达与浸润有关(P<0.05)。结论:MMP-9、CD44是骨肉瘤侵袭的标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MP-2、MMP-9与子宫内膜腺癌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MP-2、MMP-9在不同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MMP-2、MMP-9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组织,并与子宫内膜腺癌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MMP-2、MMP-9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可作为检测子宫内膜腺癌恶性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其抑制因子TIMP-1mRNA和蛋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 s)异位和在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43例EM s的异位和在位内膜及20例正常子宫内膜中MMP-1,TIMP-1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在EM s异位内膜中MMP-1mRNA及蛋白均呈高表达,TIMP-1mRNA及蛋白均呈低表达,与EM s在位内膜和正常内膜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MMP-1/TIMP-1比值在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分别为1.46±0.57,1.15±0.38,均显著高于正常内膜(P<0.05);而且异位内膜中比值>1的几率(33/39,84.6%)明显高于在位内膜(P<0.05),两者呈显著负相关。异位内膜组织中MMP-1,TIMP-1mRNA及蛋白的表达无周期性变化,但与r-AFS临床分期有相关性(P<0.05)。结论异位内膜组织中MMP-1高表达,TIMP-1低表达,导致MMP-1/TIMP-1平衡失调,使异位内膜组织具有更强的侵袭能力,在EM s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周期素E(cyclinE)与P27蛋白在于宫腺肌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对40例子宫腺肌病(观察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S-P)检测cyclinE与P27蛋白的表达,并与30例正常宫内膜组织(对照组)相比较。结果cyclinE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宫内膜组织,P27蛋白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宫内膜组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子宫腺肌病中,cyclinE高表达及P27低表达与痛经、异位内膜浸润肌层深度及腺肌瘤的大小有关,而与月经过多无明显关系。结论cyclinE及P27蛋白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MMP-2、TIMP-2在肝细胞癌(HCC)中表达的意义及化疗栓塞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4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细胞痛,其中25例单纯手术切除,22例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后行Ⅱ期切除,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标本MMP-2、TIMP-2蛋白表达.结果 有、无转移或完整包膜的肝细胞癌MMP-2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18、6.038,P<0.05);与单纯手术组相比,TACE组肝细胞癌MMP-2表达明显降低(χ2=4.854,P<0.05)、TIMP-2表达明显增高(χ2=5.144,P<0.05);MMP-2与TIMP-2表达存在显著负相关(r=-0.392,P<0.05).结论 MMP-2、TIMP-2与HCC的侵袭转移潜能相关,化疗栓塞有助于抑制HCC侵袭与转移潜能.  相似文献   

9.
王雅慧  胡美丽  李全香 《武警医学》2010,21(7):565-567,571
 目的 检测抑癌基因Ras同源基因家庭成员Ⅰ(Aplysia Ras Homolog Ⅰ, ARHⅠ)在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 AM)中的表达,探讨ARHⅠ在AM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比较ARHⅠ在AM患者在位内膜、异位内膜中与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ARHⅠ在AM患者异位、在位内膜中的表达水平均较正常子宫内膜组有所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抑癌基因ARHⅠ表达增强可能与AM的发病及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10.
高波  郝敏 《武警医学》2011,22(7):602-605,609
 目的 研究Livin、survivin、caspase-3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中的表达,探讨其在EM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Livin 在40例EMs在位内膜、异位内膜及25例正常子宫内膜中的含量,同时用二步法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survivin、caspase-3在上述三组中的表达.结果 Livin、survivin在EMs异位内膜与EMs在位内膜的表达强于正常子宫内膜,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caspase-3在EMs在位内膜与异位内膜的表达弱于正常子宫内膜,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无论是EMs组还是正常对照组,Livin、survivin、caspase-3在月经增生期和分泌期表达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可能与Livin、survivin、caspase-3的异常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朱晓菡  侯晨辉  石斌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12):1418-1419
目的:检测NMP-9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MM-9在84例宫颈癌,20例慢性宫颈炎病例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MMP-9在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9.8%,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10%(P〈0.05)。在高、中、低分化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6%、79.5%、10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NMI期组中阳性表达率为58.3%,显著低于TNMⅡ期组95.8%(P〈0.05),在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为88%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67.6%(P〈0.05)。结论:在宫颈癌组织中MMP-9呈高表达,MMP-9可能与宫颈癌的浸润转移有关,对判断宫颈癌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细胞色素芳香化酶P450(P450arom)和环氧化酶-2(COX-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和子宫腺肌病(AM)在位和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和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正常子宫内膜、EMs及AM的在位和异位内膜中P450arom及COX-2的蛋白与mRNA的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P450arom和COX-2在正常子宫内膜中无表达或弱表达,二者在EMs和AM在位和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P450arom与COX-2在EMs和AM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均高于在位内膜,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P450arom在EMs和AM增殖期和分泌期表达无差异(P〉0.05)。COX-2在正常子宫内膜、EMs分泌期表达高于增殖期,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AM表达不随月经周期变化。P450arom mRNA与COX-2mRNA在EMs中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964,P〈0.01);在AM中的表达水平亦呈正相关(r=0.813,P〈0.01)。结论P450arom和COX-2在EMs和AM中呈过表达,与EMs和AM的发病相关,二者协同作用促进EMs和AM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肾功能不全(RI)对冠脉支架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CHD)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行冠状动脉支架治疗的老年CHD患者200例,根据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将患者分为中重度RI(A)组和正常或轻度RI(B)组,分析RI对冠脉支架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A组术前用冠状动脉造影来评定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TIMI血流分级为0级者明显高于B组(χ2=13.928,P<0.05);A组TIMI血流分级为1级者0例,明显低于B组(χ2=5.407,P<0.05);两组TIMI血流分级为2级和3级的患者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单支病变例数明显高于B组(χ2=12.990,P<0.05),3支及以上病变例数显著低于B组(χ2=11.216,P<0.05),双支病变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变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A组的MACE和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χ2=5.162、5.347,P<0.05),全因死亡和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期间两组患者的全因死亡、主要心脏(冠脉)不良事件(MACE)、心肌梗死和心源性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重度的RI对冠脉支架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明显高于轻度RI或正常的患者,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有利于提高此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尿激酶型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uP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二者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胃癌组织和56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uPA和MMP-9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uPA和MMP-9的表达率分别为76.79%和80136%,高于正常黏膜中uPA和MMP-9的表达率(分别为46.43%和4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PA表达与MMP-9表达呈正相关(P〈0.05)。低分化癌中uPA及MMP-9的表达强于高分化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有淋巴结转移组中uPA和MMP-9的表达强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PA和MMP-9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及转移密切相关,uPA和MMP-9的表达具有协同性。二者的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胃癌发展及预后的分子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骨肉瘤组织中MMP-7、COX-2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测定MMP-7、CO-2蛋白在50例骨肉瘤及20例骨软骨瘤中的表达,分析其在骨肉瘤中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MMP-7、COX-2在骨肉瘤巾的表达明显高于骨软骨瘤(P〈0.01);MMP-7、COX-2表达与Enneking临床分期关系密切,Ⅱb期与Ⅲ期MMP-7、COX-2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MP-7、COX-2是骨肉瘤发生、发展的标记之一。  相似文献   

16.
张瑞红  吴蕾  丁岩  张亚妹 《武警医学》2008,19(6):502-505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对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 子宫肌瘤患者(对照组)20例及经米非司酮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治疗组)30例术中均取瘤体及内膜,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肌瘤和内膜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ER、PR和凋亡基因bcl-2、bax的表达.结果 服米非司酮后,PR在肌瘤和内膜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下降(P<0.05),ER的阳性表达率变化不大(P>0.05);bcl-2在肌瘤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无变化(P>0.05),在内膜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下降(P<0.05);bax在肌瘤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上升(P<0.05),在内膜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无差别(P>0.05).米非司酮治疗后内膜83.3%(25/30)表现为增生期改变,其中32%(8/25)为简单增生过长.结论 米非司酮能促进子宫肌瘤细胞凋亡,同时又可能促进子宫内膜的增生.  相似文献   

17.
谢佳  李宗恒 《西南军医》2010,12(5):825-827
目的研究MMP-9和微血管密度(MVD)值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的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BMs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5例患者异位子宫内膜组织和15例对照子宫内膜组织中MMP-9和微血管密度的表达。结果(1)异位内膜细胞中MMP-9的表达明显高于在位内膜和对照内膜;(2)微血管密度值在异位内膜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位内膜和对照内膜;(3)MMP-9与微血管密度在异位内膜中的表达没有相关性(P〉0.05),在对照内膜中的表达也无相关性(P〉O.05)。结论MMP-9、微血管密度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异位内膜表达增高,这些结果可能与并位内膜的侵袭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延迟复苏、低容量液体复苏、脑垂体后叶素复苏对创伤早期重度未控制性失血性休克(UHS)复苏效果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中华田园犬24只,股动脉放血,制作重度UHS模型。采用完全随机法随机分为A组(延迟复苏组);B组(低容量液体复苏组);C组(脑垂体后叶素组)。观察各组放血前即刻(TO)、达到目标血压时(T1)、实施三种复苏方法后1h(T2)、复苏平稳后2h(113)各时点的HR、MAP、CVP、血气分析及各组的出血量和72h存活率。结果1、2时点,A组的CVP、MAP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B组和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在B时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接近TO;在T2时点,A组的PaO: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A组中心静脉血乳酸(BL)和碱剩余(BE)均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BE明显高于C组(P〈0.05)。T3时点,B组和C组的BL和BE均组和明显高于1、0时点(P〈0.01),低于T1时点(P〈0.01)。三组间的Hot、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72h内存活率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1)。结论低容量液体复苏能显著提高重度UHS时的存活率;小剂量垂体后叶素的复苏效果优于低容量液体复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