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考察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分别与维生素B12、硫酸软骨素、天麻等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后6h内普鲁卡因的含量及紫外吸收光谱的变化,同时观察其外观并测定pH值。结果普鲁卡因注射液与3种药物配伍后pH值、外观、含量及紫外光谱均无显著变化。结论6h内普鲁卡因分别与上述3种药物配伍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2.
罗英辉 《广东药学》2004,14(5):57-58
目的 考察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分别与维生素B12、硫酸软骨素、天麻等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后6h内普鲁卡因的含量及紫外吸收光谱的变化,同时观察其外观并测定pH值。结果 普鲁卡因注射液与3种药物配伍后pH值、外观、含量及紫外光谱均无显著变化。结论 6h内普鲁卡因分别与上述3种药物配伍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3.
罗英辉 《今日药学》2004,14(5):57-58
目的考察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分别与维生素B12、硫酸软骨素、天麻等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后6 h内普鲁卡因的含量及紫外吸收光谱的变化,同时观察其外观并测定pH值.结果普鲁卡因注射液与3种药物配伍后pH值、外观、含量及紫外光谱均无显著变化.结论 6 h内普鲁卡因分别与上述3种药物配伍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4.
利巴韦林注射液与3种药物的配伍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考察利巴韦林注射液分别与鱼腥草、硫酸庆大霉素、柴胡等药物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后6h内利巴韦林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配伍液的pH值、外观及紫外吸收光谱的变化。结果 利巴韦林与3种药物配伍后pH值、外观、含量及紫外光谱均无显著变化。结论 利巴韦林与3种药物配伍6h内基本稳定,临床上可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利巴韦林注射液分别与鱼腥草、硫酸庆大霉素、柴胡等药物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后6 h内利巴韦林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配伍液的pH值、外观及紫外吸收光谱的变化.结果利巴韦林与3种药物配伍后pH值、外观、含量及紫外光谱均无显著变化.结论利巴韦林与3种药物配伍6 h内基本稳定,临床上可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6.
刘燕  谭雄斯 《中南药学》2005,3(5):288-289
目的研究注射用头孢拉定分别与板蓝根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柴胡注射液等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后6 h内头孢拉定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配伍液的pH、外观及紫外吸收光谱的变化.结果注射用头孢拉定与4种药物配伍后的pH值、外观、含量及紫外光谱均无显著变化.结论 6 h内头孢拉定与4种药物配伍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7.
郭业青 《天津药学》2002,14(4):25-26
目的:考察室温下脑明注射液与5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后0-6小时内脑明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配伍液pH值,外观及脑明注射液紫外吸收光谱的变化,结果:室温下6小时内,脑明注射液与5种输液配伍后pH值。外观,含量及紫外吸收光谱均无显著变化。结论:脑明注射液可与5种输液配伍应用。  相似文献   

8.
注射用卡洛磺钠与3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注射用卡洛磺钠分别与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维生素C注射液,氨甲苯酸注射液3种药物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卡洛磺钠与3种药物配伍后6h内卡洛磺钠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外观变化并测定pH值.结果 在室温25℃条件下,0~6h内配伍液外观、pH值、含量变化都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在6h内卡洛磺钠与3种药物配伍基本稳定.本实验方法 简单、准确.  相似文献   

9.
目的 考察利巴韦林注射液分别与鱼腥草、硫酸庆大霉素、柴胡等药物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 定配伍后6 h内利巴韦林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配伍液的pH值、外观及紫外吸收光谱的变化。结果 利巴韦林与3种药物配 伍后pH值、外观、含量及紫外光谱均无显著变化。结论 利巴韦林与3种药物配伍6 h内基本稳定,临床上可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0.
肖科武  龙艾兵 《医药导报》1996,15(6):326-327
模拟临床常用药物浓度分别将地塞米松、氨基已酸、庆大霉素、维生素C、氨苄青霉素、甘露醇注射液与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进行了配伍实验.结果: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除与氨苄配伍pH值升至8.10,外观淡黄绿色变淡,余各药均无外观及pH值变化,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3h后在90.0%~110.0%范围.结果显示,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与上述6种药物配伍3h内稳定,无理化配伍禁忌.  相似文献   

11.
氯化钾注射液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坚  夏敬民 《医药导报》2005,24(3):0251-0251
目的考察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与氯化钾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下,将两种药物按1∶1比例配伍后,观察24 h内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及紫外图谱的变化,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银量法分别测定替硝唑与氯化钾的含量。结果室温条件下, 24 h内配伍液的外观、pH值、紫外图谱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室温条件下,24 h内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与氯化钾注射液配伍稳定,可供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谢本树  陈征 《海峡药学》2009,21(6):67-69
目的考察注射用曲克芦丁与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及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分别观察及测定配伍液在常温条件下、6h内的外观、pH值及不溶性微粒的变化,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的变化。结果注射用曲克芦丁与3种注射液配伍后6h内其外观、pH值、含量均无明显变化,不溶性微粒的增加数也符合规定。结论注射用曲克芦丁与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氧化钠注射浪及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在常温下、6h内可以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注射用阿魏酸钠在木糖醇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条件下,分别观察及测定6h内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及紫外吸光度的变化,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液中阿魏酸钠的含量。结果:注射用阿魏酸钠与木糖醇注射液在室温条件下配伍6h内,其外观、pH值、含量和紫外吸收峰形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阿魏酸钠与木糖醇注射液室温下6h内配伍稳定。  相似文献   

14.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在3种输液中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室温下6h内,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3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29±1)℃下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的变化,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后0~6h内左氧氟沙星的含量变化.结果室温下6h,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3种输液配伍后外观、pH值及含量均无显著的变化.结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在3种输液中均稳定.  相似文献   

15.
陈芳  张曦 《抗感染药学》2008,5(4):230-232
目的:考察替硝唑注射液与5种注射液(消旋山莨菪碱、地塞米松、KCl(100mg/mL)、维生素C、西米替丁)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替硝唑注射液与上述5种注射液配伍后6h内含量变化情况,同时观察外观并测定pH值。结果:在室温条件下,替硝唑注射液与上述药物配伍0~6h内其外观、pH及含量均无显著变化。结论:6h内替硝唑注射液与上述5种注射液配伍稳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注射用甲磺酸帕珠沙星与利巴韦林注射液在葡萄糖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注射用甲磺酸帕珠沙星与利巴韦林注射液在5%葡萄糖中配伍后,在室温(22℃)下6h内甲磺酸帕珠沙星与利巴韦林含量变化,观察外观并测定pH值。结果两种药物配伍后,6h内外观、pH值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甲磺酸帕珠沙星与利巴韦林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后6h内可以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奥硝唑注射液分别与硫酸阿米卡星、利巴韦林、西咪替丁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下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及奥硝唑紫外吸收光谱的变化,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奥硝唑的含量。结果室温下各配伍液外观、pH值、奥硝唑紫外吸收光谱及含量均无显著变化。结论奥硝唑注射液与3种注射液可以配伍,配伍液在8h内稳定。  相似文献   

18.
注射用更昔洛韦与6种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注射用更昔洛韦分别与浓氯化钠注射液、氯化钾注射液、注射用辅酶A、注射用三磷酸腺苷辅酶胰岛素、胞磷胆碱钠注射液、维生素B6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曲松钠与6种药物配伍后4h内各药的含量,同时测定混合液的pH值,观察外观的变化.结果 4h内配伍基本稳定.结论 头孢曲松钠与6种药物配伍后,4h内其配合液各药含量、pH值及外观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9.
利巴韦林与3种中草药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考察25℃下6h内,利巴韦林注射液与清开灵、穿琥宁、鱼腥草等3种中草药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后6h内利巴韦林的含量,同时观察外观和pH值变化。结果 25℃下6h内配伍液外观、pH值、利巴韦林含量几乎无变化.结论 上述条件下利巴韦林与3种中草药注射液可以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20.
奥硝唑注射液与3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考察奥硝唑注射液分别与硫酸阿米卡星、利巴韦林、西咪替丁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在室温下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及奥硝唑紫外吸收光谱的变化,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奥硝唑的含量.结果 室温下各配伍液外观、pH值、奥硝唑紫外吸收光谱及含量均无显著变化.结论 奥硝唑注射液与3种注射液可以配伍,配伍液在8 h内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