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疼痛诊疗进一步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疼痛诊疗作为麻醉学科的三个分支专业(即临床麻醉、围术期重症监测治疗和疼痛诊疗)之一,自1989年承德第一次全国疼痛治疗专题学术会议以来,18年过去了,无疑取得了重大的进步。继此之后,在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领导下疼痛治疗专业委员会(学组)又相继于1991年、1994年、1998年分别在昆明、乌鲁木齐和郑州召开了第二次、第三次和第四次全国疼痛治疗学术会议,期间出版了大量的专业书籍和专业杂志,对推动我国疼痛诊疗业务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又陆续在广州、济南举行了2005年、2006年的疼痛医学学术年会,这两次会议充分显示了我国疼痛诊疗业务的提高和普及,包括射频治疗等新技术我国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世界各国所采用的先进疼痛诊疗措施在我国已基本掌握。近些年,疼痛诊疗业务已逐渐向基层医院普及,其普及之快,令人刮目。  相似文献   

2.
通过中西方文献比较,对我国历史和卫生政策在儿童术后疼痛评估中的导向作用,护士对儿童术后疼痛评估认知上的不足以及疼痛评估工具使用问题等影响目前我国儿童疼痛评估的因素进行分析,同时探讨了我国传统医疗模式对临床疼痛护理和护理科研的冲击以及目前护理教育和科研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据临床观察,外科病人术后夜间疼痛常常是难以控制的。疼痛不仅使患者生理上倍受其害,严重疼痛还会造成精神抑郁,萎靡不振。由于夜间麻醉作用消失,而组织的创伤仍在持续地释放产生疼痛物质,从而大大降低了疼痛受体的高阈值,使患者睡眠发生异常,影响机体恢复,故术后夜间疼痛的护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本期发表了数篇很有份量的疼痛诊疗论文,不仅包括手术后镇痛,还有新镇痛药的应用,以及疼痛性疾病的诊疗经验介绍。从论文的深度看,除临床报告外,实验研究方面有很高水平,从而为探讨镇痛原理提供了理论根据。在药物方面,痛力消、卡托普利、康尼克通、酮咯酸,以及硬膜外注射曲马多、芬太尼与局麻药等经验值得重视。在方法学上,除硬膜外用药外,各种给药途径,包括电刺激镇痛与胸膜腔内镇痛等均有报告。预先镇痛法是一个新课题,应该继续进行观察。亚甲蓝等神经破坏药的研究,提示谨慎应用此类药物十分重要。本刊有这样好而多的疼痛学…  相似文献   

5.
<正>2023年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局综合司联合印发《疼痛综合管理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要求试点医院通过门诊、急诊、住院等医疗全过程开展疼痛综合管理,充分缓解由疾病、医疗行为等导致的疼痛,并通过全过程疼痛评估与处置、无痛诊疗率、椎管内分娩镇痛率、术后急性疼痛患者和癌痛患者的诊疗满意度等7项指标来反映试点医院的工作开展情况和示范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6.
93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创伤,由于此类骨折卧床时间长,容易发生一些危及病人生命的合并症,如褥疮、肺炎、尿路感染等,如护理不当,还易发生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等情况,故护理工作十分重要。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本组93例,男45例,女48例,住院时间9~150d,均治愈或好转出院,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二、心理护理 恐惧焦虑或自卑自怜是老年人骨折后突出的心理状态,他们怕手术、怕疼痛、怕死、怕亲属及护士嫌弃,再加上医院陌生的环境,易产生焦虑和抑郁的心理,医护人员要用亲切的语言,诚恳的态度安慰…  相似文献   

7.
疼痛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 客观、及时、有效的疼痛评估是疼痛治疗的重要前提。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fNIRS)是一种以神经血管耦联机制为基础的测量大脑皮质血流动力学的技术, 具有敏感、无创、连续、客观、便携等优势。文章通过总结疼痛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其引起的特征性大脑皮质反应, 简述fNIRS评估疼痛的作用机制, 论述fNIRS在成年人急慢性疼痛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并探讨fNIRS对于儿童、全麻状态患者等特殊人群疼痛评估的独特价值, 及其在优化临床疼痛评估及管理方面的巨大潜力, 以期为临床疼痛评估拓展思路。  相似文献   

8.
儿童在家庭生活中突然发病或遭遇意外的可能性始终存在,因此,在到医疗单位诊疗前,家长掌握一定的家庭护理知识和紧急处理措施是十分重要的,它能为减少并发症、后遗症赢得宝贵的治疗时间。高热是儿科患儿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而降温方法又是最基础的护理手段。儿童高热早期家庭降温护理正确与否将影响到患儿的治疗和预后。为提高患儿家长对儿童高热降温护理知识的认识水平,2000年3~6月笔者对本科住院患儿家长进行了儿童高热降温护理知识认识水平调查,旨在为制定儿童家庭护理健康教育内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疼痛的护理观念不断更新.迅速有效地减轻疼痛是护理的基本要求,也是护士的基本责任.因此,护士应尽力提高疼痛的护理水平.疼痛的控制往往受病人、护士、药物组合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而护士的密切观察和及时提供适应的止痛方法是控制疼痛重要因素.这就需要护理方式进一步加强,树立采取果断措施,设法解除病人痛苦,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延长生命的新观念.护理人员只有正确认识疼痛,掌握疼痛控制的知识和技术,才能帮助其服务对象在最大程度上减轻和消除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单纯闭合性四肢动脉损伤患者急诊行血管造影的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8例四肢动脉损伤患者的急救、介入术前心理干预及术中的观察和护理。结果8例患者在入院60~90min内,顺利完成急诊初步救护及造影检查。结论掌握血管损伤的救治、血管介入诊疗知识、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对确保迅速完成血管造影检查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艾司氯胺酮是一种高亲和性的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非竞争性抑制药,同时具备麻醉和镇痛作用。除了广泛应用于围术期麻醉诱导与维持、急慢性疼痛的治疗与管理外,艾司氯胺酮在精神疾病和急危重症诊疗等多学科和领域同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艾司氯胺酮国内应用于临床时间尚短,本文拟对其作用机制、药理学特点、围术期应用、疼痛管理中的应用现状以及不良反应进行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肿瘤。近年,随着世界范围内疾病筛查力度加强及生活方式变化,甲状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甲状腺癌的诊疗结果监测主要依赖于侵入性组织活检或涉及辐射暴露的重复成像,虽大部分甲状腺癌患者预后较好,但在发生广泛转移时复发及病死率较高。因此,建立一种无创、简便易重复的检测技术应用于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及复发监测等方面显得尤为重要。液体活检是一种非侵入性检测技术,可从患者的血液、尿液等体液中提取循环肿瘤细胞(CTC)、循环游离DNA(cfDNA)、miRNA等生物样本进行分析,以获得有价值的生物信息,使临床医生能够反复多次地对患者肿瘤情况进行动态了解,达到精准诊疗的目的,其中cfDNA检测技术最为重要。cfDNA是一种存在于动、植物和人的体液中的无细胞状态的胞外DNA,对血液中cfDNA进行定量分析、完整性检测、特定基因突变及基因甲基化分析可在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预测转移、复发及监测疗效等方面发挥作用。因其具有无创性与较高的特异度及灵敏度,逐渐成为了癌症诊疗研究中的一大热点,但其产生的机制至今仍不明确。近年来,评估cfDNA检测在甲状腺癌中作用的相关文献有所增加,进一步表明cfDNA检测技术可在甲状腺癌的诊治及疾病监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克服甲状腺癌常规检查及监测方法局限性的一种有价值的工具。笔者就cfDNA在甲状腺癌诊疗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患者大都带着痛苦来医院就诊,在求医过程中接受的检查诊断或治疗时会感受到新的疼痛,但患者的这种疼痛常被忽略或低估。特别是门诊内窥镜诊疗常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或不适感,如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引起血流动力学的剧烈波动,使心脑血管等并发症增加。与常规门诊诊疗相比,对接受门诊诊疗的患者实施麻醉可使其舒适度、安全性得到极大提高,且能给诊疗医师的操作提供一个良好的诊疗环境。在我院,患者接受有创诊疗时要求“无痛”或麻醉已是~个非常普通的现象,并且随着门诊各种诊断性检查和有创性治疗的种类和复杂程度在不断增加,也常常需要麻醉医师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14.
疼痛是患者就医时最常见的症状.患者就医过程中,很多诊断和治疗方法也会导致不同程度的疼痛和不适.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务工作者有了更高的要求,迫切希望医务人员能解决他们在就医过程中的各种疼痛和不适.在此背景下,无痛医院应运而生.无痛医院就是要让患者在没有痛苦和恐惧的环境下就诊、检查及治疗,使就医成为一个无痛和舒适的过程,是医院提供给患者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服务模式.建设无痛医院,既要对以疼痛来就诊的患者进行疼痛治疗,又要免除那些不是以疼痛来就诊的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疼痛以及焦虑、紧张、恐惧等不适.  相似文献   

15.
疼痛是患者就医时最常见的症状.患者就医过程中,很多诊断和治疗方法也会导致不同程度的疼痛和不适.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务工作者有了更高的要求,迫切希望医务人员能解决他们在就医过程中的各种疼痛和不适.在此背景下,无痛医院应运而生.无痛医院就是要让患者在没有痛苦和恐惧的环境下就诊、检查及治疗,使就医成为一个无痛和舒适的过程,是医院提供给患者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服务模式.建设无痛医院,既要对以疼痛来就诊的患者进行疼痛治疗,又要免除那些不是以疼痛来就诊的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疼痛以及焦虑、紧张、恐惧等不适.  相似文献   

16.
术后患儿疼痛评估的影响因素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中西方文献比较,对我国历史和卫生政策在儿童术后疼痛评估中的导向作用,护士对儿童术后疼痛评估认知上的不足以及疼痛评估工具使用问题等影响目前我国儿童疼痛评估的因素进行分析,同时探讨了我国传统医疗模式对临床疼痛护理和护理科研的冲击以及目前护理教育和科研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加强护理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院感染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评价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护理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运行状况会影响医院感染管理的质量与水平.国内外调查显示,医院感染中有30%~50%与不恰当的护理操作及护理管理有关[1,2].因此,有效的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截瘫康复中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瘫康复中的心理护理贾勤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深切认识到人的健康是受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做好心理护理,对截瘫患者预防并发症,减少致残率,促进早日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心理康复护理方法1.1否定沮丧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同质服务在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疼痛护理;观察组将同质服务应用于疼痛护理,即成立疼痛管理小组,规范同质化疼痛管理制度,落实同质化疼痛护理培训。比较两组疼痛护理质量评价及患者对疼痛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疼痛护理质量合格率、患者对疼痛控制及教育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将同质服务应用于疼痛护理有助于规范疼痛护理行为,提高疼痛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王淑娟  张蕊 《护理学杂志》2014,29(15):93-95
探讨中医特色护理方法及其对癌性疼痛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对中药足浴、经络按摩、针灸耳穴和情志调节等祖国传统医学中的中医特色护理的方法及作用原理进行阐述,并对不同癌性疼痛患者中医特色护理的效果予以评价。结果发现中医特色护理能明显减轻癌症患者的疼痛,提高其生存质量。提示中医特色护理方法具有起效快,维持时间长,镇痛作用好的优点,并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抑制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