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心病学是中医学中专门研究心系病证的临床学科,从学术思想、理论探讨、证型研究、动物实验、临床研究等方面阐述了泉州地区心病治疗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不足与对策,需加强人才培养,规范证型研究,开展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开展诊疗新技术,加强护理研究,把泉州地区中医心病学发展推入一个崭新阶段。  相似文献   

2.
"汗为心之液",心系病证多伴汗证。从"汗为心之液"探讨心病与汗证的关系,总结中医心病汗证特点及常伴症状,综述益气温阳、固护营阴、化瘀消痰三方面证治,为中医临床辨治心病汗证开拓思路。指出对此临床研究尚未展开,科研数据欠缺,今后应展开相关临床研究。参考文献45篇。  相似文献   

3.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临床医学的核心课程。随着人口老龄化,中国人的死亡疾病谱从常见病多发病逐渐转移到难治性老年性疾病,因此,中医内科学知识结构需要进行调整和补充。将“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与既往7个版本进行了比较,举例式介绍了本版教材在疾病分类、病名取舍、病证定义、辨证施治等方面的编写特点;即脏腑分类,脑病独立章程;求本溯源,心病改为胸痹;以象识病,重订病证定义;病证结合,梳理辨证论证。  相似文献   

4.
探讨"心病治肾"在心血管病证治疗中的作用。从"心肾相交"和"心肾不交"等方面探讨"心病治肾"的生理和病理基础,从阴虚火旺、心肾阳虚、水气凌心、肾虚血瘀等不同证型的病因病机、治法及方药等方面探讨治肾在心血管病证治疗中的临证应用。提出肾中精气亏损导致阴阳失调引起心肾不交是心血管病证发生的主要病机,治肾是其主要治则之一的观点,不仅为"心病治肾"在心血管病证治疗中的推广应用,而且为提高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病证的疗效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为现代医学病名,在古代中医文献中历代医家据其证候冠以胸痹、心痛、胸痛、心痹、厥心痛、真心痛等不同的名称。根据古代和现今医家的论述,结合冠心病的临床症状特点,轻者仅有短暂轻微的胸部隐痛或沉闷感,重者胸闷如窒,疼痛如绞,伴有气短、心悸、汗出等症,持续时间较长,从而认为应当将冠心病的中医病证确定在胸痹心痛的范畴。这样既体现了中医学的特点,又为中医诊断标准化和临床研究确立了目标,对研究和提高中医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医心病主要是心主血脉的心血管病,中医治疗心病疗效独特,所以探索心病中医效法对提高心病疗效水平,发展心病学术,创建中医心病学都具有现实价值。心病治法可概括为两类:一是心病治心的直接治法,二是心病治他的间接治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循证医学,中医学病、证、症,西医病,病证结合等相关概念的认识和回顾,认为中西医对疾病病名的认识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医病名的不确定性和混乱导致运用中医病名进行循证医学研究存在很大的缺陷;然而中医历代医家的经验其实就是一种特殊意义上的循证医学的结果,不同于单纯的专家经验,应该给以足够的重视和评价;中医学要开展循证医学研究必须规范和统一病名的内涵和外延,病证结合是目前开展中医循证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只有加强病证结合的研究,才是实现中医循证医学研究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循证医学,中医学病、证、症,西医病,病证结合等相关概念的认识和回顾,认为中西医对疾病病名的认识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医病名的不确定性和混乱导致运用中医病名进行循证医学研究存在很大的缺陷;然而中医历代医家的经验其实就是一种特殊意义上的循证医学的结果,不同于单纯的专家经验,应该给以足够的重视和评价;中医学要开展循证医学研究必须规范和统一病名的内涵和外延,病证结合是目前开展中医循证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只有加强病证结合的研究,才是实现中医循证医学研究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中医心病单元组合辨证分类法临证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心病学是专门研究心系病证的一门临床学科,其内涵广泛,病证复杂,治疗为渐进式,且应遵循个体化诊疗原则。为了提高心系病症的临床疗效,沈绍功教授对其诊治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提出"单元组合辨证分类法"的新方法,并制订了整体方案。将其"本虚"确立3个单元,"标实"也确立3个单元,每个单元确立1项主症和1项兼症,加之舌象和脉诊,尤以舌象为准;然后根据临证实际加以组合,形成证类。这种组合式的辨证分类法,可以客观反映临床病变的实际,比较符合错综繁杂多变的临床证类,做到辨证的相对准确性,也便于实现辨证的实用化。  相似文献   

10.
以《伤寒论》对中医误诊误治为基础,探讨误诊误治学主要内容,分析导致误诊误治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并主张规范中医病名,努力提高病证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建立中医临证疗效监测系统,以先议药后议病的方式去正确认识和面对中医误诊误治,更好地为临证提供辨证论治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