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4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共刺激分子在哮喘发病免疫学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8例哮喘患者和15名对照者,采用三色标记的流式细胞术检测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哮喘患者T细胞各亚群所占比例及B细胞、单核细胞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比例差异未见显著性,但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4和CD8阳性T细胞表达的CD28及cTLA_4分子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哮喘组单核细胞(CD14阳性)CD80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而B细胞(CD19阳性)表面表达的CD86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哮喘患者体内存在的T淋巴细胞功能紊乱可能与T淋巴细胞活化过程中共刺激信号的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2.
胃癌患者B7-CD28共刺激通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28 T细胞数量和患者胃癌原代细胞表面B7的表达水平,以探讨胃癌患者共刺激通路是否异常。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28 T细胞与胃癌患者原代细胞B7分子的表达,并与胃良性疾病作比较。结果 胃癌患者CD28 T细胞数低于对照组(P<0. 01)。胃癌患者原代细胞表面B7 -1(CD80)、B7- 2(CD86)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 01)。结论 胃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低表达CD28分子,胃癌细胞低表达B7分子,从而影响B7- CD28共刺激通路,使T细胞不能有效地清除肿瘤。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数量的变化和共刺激分子CD28CD40外周血淋巴细胞上的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0例AS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标志CD3、CD4、CD8、CD19相对数量,检测CD28、CD40L在CD3 CD4 、CD3 CD8 T细胞上和CD40在CD19 B细胞上的表达情况.结果 AS患者CD3 、CD3 CD4 、CD19 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CD3 CD8 T细胞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AS患者CD28、CDD40L在CD3 CD4 、CD3 CD8 T细胞上和CD40在CD19 B细胞上的表达都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 强直性脊柱炎(AS)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数量变化及共刺激分子CD28、CD40表达情况与AS患者免疫功能紊乱和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28/CTLA-4分子和CD28/CTLA-4mRNA的表达。方法研究对象为SLE患者49例(活跃期30例、缓解期19例)及对照组23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s)经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后分佛波醇乙酯(PMA)(10ng/ml)及伊屋诺霉素(500ng/ml)刺激组和不加刺激剂组两组培养。将PBMCs分别培养24、48、72及96小时。应用流式细胞计量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前后CD28及CTLA-4分子的表达。采用RT-PCR方法检测CD28mRNA和CTLA-4mRNA的表达。结果刺激前后SLE患者CD3+及CD8+T细胞上CD28分子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刺激前活跃期SLE患者CD3+T细胞上CTLA-4分子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0.78±0.51)%vs(1.34±0.76)%,P<0.05]。刺激后72小时SLE患者CD3+T细胞及CD8+T细胞上CTLA-4分子表达量仍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刺激前后PBMCs中CD28mRNA及CTLA-4mRNA表达情况与刺激前后CD3+T细胞上CD28及CTLA-4分子变化情况相似。刺激前SLE患者CD3+T细胞上CTLA-4分子表达量与SLE活动指数(SLEDAI)呈显著的直线负相关关系(P<0.001)。结论 SLE患者T细胞CTLA-4分子存在表达及上调机制障碍,提示CD28分子及CTLA-4分子存在功能失衡,这种失衡可能通过一定的机制参与SLE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5.
齐静姣  张平  熊小华 《临床荟萃》2007,22(3):174-176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T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表达与其发病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RA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CD28、CD152和CD154的表达。结果RA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较正常对照组增加,分别为(41.86±7.67)%vs(32.20±6.51)%,CD8 T细胞减少,分别为(23.82±6.88)%vs(28.16±8.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协同刺激分子CD28在RA患者较对照组CD4 和CD8 T细胞亚群上分子的表达均减少分别为(9.81±1.36)%vs(42.13±0.59)%和(7.27±3.24)%vs(18.56±2.17)%,而CD152分子的表达均增加,分别为(0.46±1.21)%vs(0.13±0.42)%和(18.78±0.14)%vs(0.42±0.4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D154分子在RA患者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上表达较正常对照组也均增加,分别为(3.64±2.61%)vs(2.37±1.05)%和(4.23±1.24)%vs(2.13±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与T淋巴细胞表面协同刺激信号分子表达异常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28/B7家族共刺激分子mRNA的表达水平。 方法:收集50例(鳞癌24例,腺癌26例)肺癌患者作为疾病组,5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各组CD28、CD80、CD86、CTLA-4 mRNA的表达情况。 结果:肺癌患者CD28、CD80、CD86、CTLA-4 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鳞癌组CD28、CD80、CTLA-4 mRNA表达水平低于腺癌组(P<0.05),CD86稍高于腺癌组(P>0.05),但均低于健康对照组 (P均<0.05)。 结论:肺癌患者CD28/B7家族共刺激分子表达降低,且与组织学类型有关,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发生紊乱。  相似文献   

7.
尿毒症患者T细胞亚群共刺激分子CD28和CD152的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T细胞亚群表面共刺激分子CD28和CD152(CTLA4)的表达与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尿毒症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上共刺激分子对CD28和CD152(CTLA4)的表达。结果尿毒症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D4+T细胞相对计数和CD4/CD8比值均明显增加,共刺激分子CD28和CD152(CTLA4)在CD4+和CD8+T细胞上表达均明显增加,P值均<0.05。尿毒症患者CD4+T细胞表达的CD28明显高于CD8+T细胞,两组间T细胞亚群上共刺激分子CD28表达率差值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的CD152分子在CD4+T细胞上的表达较CD8+T细胞上明显减少(P=0.027)。结论尿毒症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T细胞亚群比例失衡,共刺激分子对CD28、CD152(CTLA4)在CD4+和CD8+T细胞上表达均增加,提示可能存在T细胞活化或抑制信号调节失衡。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共刺激分子CD28/CD80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的表达及免疫抑制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方法 检测26例SLE患者免疫抑制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CD28/CD80分子表达.结果 初发活跃期SLE患者PBMC表达CD80 >细胞数(6.42±5.62)%,较正常对照组(3.11±1.81)%明显增多(P<0.05).经环磷酰胺和糖皮质激素治疗4周后,初发活跃期SLE患者PBMC表达CD80 >细胞数(4.60±3.94)%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 SLE患者体内存在T、B细胞间或T细胞和抗原递呈细胞(APC)间CD28/CD80共刺激信号传导异常,这种异常的信号传导可能在SLE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环磷酰胺或/和糖皮质激素可能通过抑制共刺激分子间异常的信号传导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外周血共刺激分子CD28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CD152)及B7分子的表达水平,以探讨胃癌患者共刺激通路是否异常以及在胃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6例胃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的CD28、CD152、CD3、CD4、CD8及B7分子的表达,并与健康对照组及胃良性肿瘤组作比较。结果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3^+、CD4^+、CD3^+CD28^+、B7-1(CD80)、B7~2(CD86)的表达水平及CD4^+/CD8^+低于健康对照组及良性肿瘤组,CD3^+、CD152^+和CD8^+水平显著增高。结论胃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低表达CD28和B7分子,高表达CTLA-4分子,导致了胃癌患者B7:CD28/CTLA-4共刺激通路异常,影响了T细胞彻底清除肿瘤细胞,从而使肿瘤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免疫抑制,发生转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α(ERα)基因多态性对女性原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硬化(PBC)患者T细胞亚群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变化的影响.方法 以未经治疗的60例女性PBC患者为研究组,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的52例为对照组进行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 检测ERα基因1号内含子PvuⅡ和XbaⅠ酶切位点多态性.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外周血CD+、CD8+、CD4+CD25+、CD4+CD28-T淋巴细胞.RT-PCR方法 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NF-α、IL-2、IFN-γ、IL-4、IL-6、IL-10 mRNA的表达.结果 女性PBC患者的ERot基因PvuⅡ酶切基因亚型中Pp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p基因亚型的阳性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XbaⅠ基因型以及等位基因频率在女性PBC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C患者的XxPp和xxPp基因型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BC患者ppxx基因型的阳性率低于正常对照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PBC患者的其他ERα基因型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BC患者的T淋巴细胞中CD+T淋巴细胞比例增高(P<0.05),CD8+T淋巴细胞比例降低(P>0.05).PBC患者CD4+CD25+T细胞比例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CD4+CD28-T细胞比例则明显升高(P<0.05).PB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NF-α、IL-2和IFN-γ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L-4和IL-10 mRNA表达水平虽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 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vuⅡ基因的Pp基因型是女性PBC的遗传易感基因型,P等位基因是易感基因.PBC患者外周血以Thl细胞亚群及其细胞因子占优势.ERα基因多态性可作为遗传易感背景影响PBC患者体内T细胞亚群的偏移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急性哮喘患儿体内T细胞亚群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哮喘患儿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应用流式细胞 仪,检测54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及52例健康儿童外周血CD3 T细胞、CD4 T细胞、CD8 T细胞的数值及 CD4 /CD8 比值。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外周血中CD4 T细胞显著增高(P<0.05); CD4 /CD8 比较也显著增高(P<0.05);而CD3 T细胞、CD8 T细胞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急性发 作期哮喘患儿外周血中CD4 T细胞、CD4 /CD8 比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CD4 T细胞在哮喘慢性气道炎症 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流式细胞仪检测哮喘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宏美  邱晨 《临床荟萃》2004,19(6):304-306
目的探讨发作期哮喘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及15例健康人外周血CD3 T细胞、CD4 T细胞、CD8 T细胞的数值及CD4 /CD8 比值.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外周血中CD4 T细胞显著增高(P<0.05);CD4 /CD8 比值也显著增高(P<0.05);而CD3 T细胞、CD8 T细胞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外周血中CD4 T细胞、CD4 /CD8 比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CD4 T细胞在哮喘慢性气道炎症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类风湿性关节炎(RA)外周血T细胞亚群表面共刺激信号分子表达,探讨人类SLE和RA中T细胞免疫紊乱状态。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SLE、RA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表面CD28、CD152、诱导性共刺激因子(ICOS)、CD154、CD30和CD95分子表达。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SLE和RA患者组分别为CD3 CD8 T细胞和CD3 CD4 T细胞增加(P<0.05);SLE患者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上CD28和CD152分子表达率均增加,ICOS分子表达减少(P均<0.05),CD154和CD30分子表达率均下降;RA患者2类T细胞亚群上CD28分子表达均降低,CD152分子表达率均增加(P均<0.05),ICOS分子表达率无明显变化,CD154和CD30分子表达率分别增加或减少;SLE和RA患者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上CD95分子表达率均明显增加。结论SLE和RA有不同的外周T细胞亚群平衡失控;T细胞的异常活化受复杂的细胞共刺激信号网络分子调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小儿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外周血CD4 和CD8 T细胞CD25表达水平,并探讨它们在小儿关节炎症发生过程中的免疫病理作用。方法:收集2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儿和16例健康儿童外周血标本,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 、CD8 T细胞CD25表达,分析它们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结果:类风湿关节炎患儿外周血CD4 、CD8 T细胞CD25表达明显升高,与健康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均接受了有效的药物治疗,待症状控制后,分析发现患者的CD4 、CD8 T细胞表达CD25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儿外周血T细胞表达CD25水平明显升高,提示T细胞在关节炎症病变过程中激活、增殖,参与关节滑膜组织及全身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5.
不同亚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T细胞亚群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亚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0例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30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3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20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型和频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炎肝硬变患者外周血CD4 、CD4 /CD8 比值均有显著性下降(P<0.01),以肝炎肝硬变下降最显著,慢性病毒携带者肝炎、急性乙型肝炎外周血T细胞亚群数量和比值变化不明显(P>0.05)。HBV DNA病毒载量与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数量无相关性(P>0.05)。结论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其下降程度与病毒复制水平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中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及B细胞在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择ITP患儿241例作为研究组,另选择252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2组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CD_8细胞)、B细胞和NK细胞水平。结果研究组外周静脉血中CD_3水平、CD_4水平和CD_4/CD_8显著低于对照组,CD_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中B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PAIgG、PAIgA、PAIg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IL-4水平低于对照组;研究组CD(16+56)水平高于对照组。结论 ITP患儿机体存在T淋巴细胞水平失衡,NK细胞以及B细胞表达未见异常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哮喘儿童缓解期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意义。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67例缓解期哮喘儿童(哮喘组)及29例健康儿童(对照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水平。结果缓解期哮喘儿童与对照组比较,CD3+无明显差异(P〉0.05),CD4+,CD4+/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分别〈0.01,0.05),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哮喘儿童缓解期仍存在T细胞亚群功能紊乱,T细胞亚群功能紊乱在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青蒿素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Treg/Th17表达的调控机制。方法将随访的145例哮喘患者按照ACT评分分成完全控制组、部分控制组、未控制组,再从每组中按性别、年龄、BMI匹配随机分别抽取20例、21例、7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同期于医院就诊的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18例和医院体检的健康成人19例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CD4+T淋巴细胞Treg和Th17的表达,将CD4+T淋巴细胞用一定浓度的青蒿素干预共培养24 h检测对比。结果未控制组及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Th17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完全控制组及部分控制组哮喘患者(P<0.05),Treg比例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完全控制组及部分控制组(P<0.05);完全控制组及部分控制组哮喘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Treg比例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Th17比例较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青蒿素共浴培养24 h后,未控制组哮喘患者CD4+T淋巴细胞中Th17较干预前明显减低(P<0.05),Treg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5);急性发作组哮喘患者Th17较干预前明显减低(P<0.05),Treg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5);部分控制组哮喘患者Th17较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eg较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控制组哮喘患者Th17较干预前稍减低(P<0.05),Treg较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蒿素在体外对支气管哮喘,尤其是难治性哮喘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中Treg/Th17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难治性哮喘患者CD4+T淋巴细胞中Treg/Th17免疫失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nd cell death protein l, PD-1)、干扰素-γ(into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与辅助性T细胞(helper-T cell, Th细胞)及T细胞亚群水平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就诊于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的80例哮喘患者为研究组,另以同期在该院体检的80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采用肺功能仪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肺功能指标;ELISA法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PD-1,IFN-γ和IL-4水平;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Th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占比,比较两组以上指标差异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肺功能指标FEV1和FEV1/预计值百分比(fevl%pred)、血清PD-1和IFN-γ水平、外周血Th1细胞占比、Th1/Th2比值、CD8+水平以及CD4+/CD8+比值均显著降低,血清IL-4表达水平和外周血Th2细胞及CD4+水平占比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21~19.847,均P<0.01),而两组CD3+水平无显著差异(t=1.132,P=0.259)。结论 支气管哮喘发作伴随着患者血清PD-1水平降低以及IL-4水平增高,从而抑制了Th1细胞产生IFN-γ,并使得Th1/Th2和CD4+/ CD8+平衡状态破坏,各细胞及细胞因子相互制约、相互调节,构成复杂的调节网络,对哮喘的诊断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肾病综合征(NS)患儿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Treg)、淋巴细胞各亚群的变化,探讨其在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25例患儿作为肾病综合征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对两组儿童进行外周血Treg、淋巴细胞各亚群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NS组的外周血CD4^+CD25^+CD127^-/low Treg细胞、CD3^+CD4^+辅助性T细胞、CD19^+B细胞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而CD3^+CD8^+抑制性T 细胞表达明显升高(P<0.05);肾病综合征组患儿的 CD16^+CD56^+NK细胞表达降低,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紊乱,特别是Treg的表达及其功能的改变,参与了肾病综合征的发病,其检测可有助于肾病综合征的诊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