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发好转型多发性硬化表现正常脑白质DTI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利用扩散张量成像(DTI)直方图分析,明确复发好转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表现正常脑白质(NAWM)的异常改变及DTI直方图指标与扩展残疾状态(EDSS)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对29例RRMS患者和35例健康志愿者行常规MRI和DTI检查,分割提取NAWM后,绘制出NAWM的平均扩散率(MD)和部分各向异性(FA)直方图,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与健康志愿者比较,RRMS患者NAWM平均MD直方图右移、峰高降低;平均FA直方图左移、峰高增高。RRMS患者NAWM的平均MD、MD直方图峰位置和FA直方图峰高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P<0.001),而MD直方图峰高和平均FA明显低于健康志愿者(P<0.001)。在RRMS患者,所有NAWM的MD和FA直方图指标与EDSS评分均无相关性。结论:RRMS患者NAWM内存在明显扩散异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扩散张量成像(DTI)对临床孤立综合征(CIS)的研究价值,了解CIS的病理变化机制及与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的关系.方法 选择19例CIS患者(CIS组)、19例RRMS患者(RRMS组)和19例性别、年龄与之匹配的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为研究对象.用1.5 T超导型MR机采集数据,经图像后处理得到表现正常脑白质(NAWM),表现正常脑灰质(NAGM)的平均扩散率(MD)、各向异性分数(FA)直方图,其中提取出下列指标:平均值、直方图峰高和峰位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秩和检验,并对3组NAWM、NAGM的MD、FA值与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DSS)评分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RRMS组患者表现正常脑白质MD为(0.83±0.04)×10-3mm2/s,较正常对照组(0.78±0.02)×10-3mm2/s、CIS组(0.79±0.02)×10-3mm2/s均显著增高(F=15.304,P<0.01),但CIS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D图峰高CIS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RRMS组平均FA值(0.36±0.03)较正常对照组(0.41±0.01)及CIS组(0.40±0.02)均降低(F=17.965,P<0.01),但CIS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FA图峰位置CIS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左移.NAGM MD在正常对照组、CIS组、RRMS组分别为(1.03±0.05)、(1.08±0.06)、(1.18±0.12)×10-3mm2/s,依次增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5.261,P<0.01).CIS患者的各项DTI指标与EDSS评分均无显著性相关.RRMS患者NAGM的MD与EDSS评分呈正相关(r=0.568,P<0.05).结论 DTI直方图可以敏感的显示及量化CIS及多发性硬化(MS)NAWM、NAGM的异常,作为MS最早期表现的CIS患者NAWM、NAGM均已发生了病理改变,但较MS病变轻.  相似文献   

3.
复发好转型多发性硬化的全脑DTI直方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利用扩散张量成像(DTI)直方图分析,明确复发好转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的脑异常改变及DTI直方图指标与扩展残疾状态评分(EDSS)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对29例RRMS患者和35名正常志愿者行常规MRI和DTI检查,获得全脑平均扩散率(MD)和分数各向异性(FA)图像后,分别计算出全脑MD和FA直方图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与正常志愿者比较,RRMS患者平均全脑MD直方图右移、峰高降低;平均全脑FA直方图左移、峰高增高。RRMS患者全脑MD和FA直方图指标与正常志愿者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在RRMS患者,全脑平均MD(r=0.413,P=0.026),MD直方图峰高(r=-0.424,P=0.022)和FA直方图峰位置(r=-0.594,P=0.001)与EDSS评分具有相关性。结论 RRMS患者存在明显脑扩散异常,部分DTI直方图指标可用于监测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磁化传递率(MTR)对正常及退变髌软骨的定量研究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正常组(n=54)、退行性骨关节炎(OA)轻度组(n=28)、OA中度组(n=25)、OA重度组(n=13)行MR磁化传递成像,测量各组髌软骨上、中、下三层平均MTR,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正常髌软骨中间层面内、中及外侧部位MTR值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F=0.041,P=0.91>0.05).正常、轻度、中度、重度OA组中央层面髌软骨MTR分别为(35.64±4.79)%、(34.90±4.27)%、(32.99±6.54)%、(31.83±8.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419,P=0.07>0.05).随着退变程度加重,髌软骨中央层面MTR值轻度降低.结论 髌软骨MTR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髌软骨组织成分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磁化传递成像(MTI)研究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双侧视放射、视皮质的异常,探讨青光眼性损伤对后视路的影响.方法 选取20例常规颅脑MR检查无异常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青光眼组)及31名正常志愿者(对照组)行MTI检查,采用扰相梯度回波序列(SPGR)成像,分别于施加磁化传递饱和脉冲前后进行扫描.将扫描图像进行后处理分析,测量双侧视放射及视皮质的磁化传递率(MTR).组间各部位MTR值的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方差不齐则采用Satterthwaite近似t检验).结果 青光眼组左、右两侧视放射的MTR值分别为(32.8±2.2)%、(32.7±2.0)%,对照组相应部位MTR值分别为(34.6±1.4)%、(34.8±1.3)%,青光眼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侧t=3.284,右侧t=4.040;P值均<0.01).青光眼组左、右两侧视皮质的MTR值分别为(30.1±2.0)%、(30.8±1.8)%,对照组相应部位MTR值分别为(32.3±1.2)%、(32.4±1.2)%,青光眼组低于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左侧t =4.319,右侧t=3.445;P值均<0.01).结论 青光眼患者后视路发生了潜在神经病理学变化,提示青光眼是累及全视路的病变.MTI能在肉眼可见的影像学改变之前提供微观病理方面的信息,是活体人青光眼视觉通路跨突触损害研究的有用方法,也为青光眼临床诊治及评估预后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脊髓型多发性硬化(SMS)是否存在脑白质损伤。方法:对25例SMS患者和35例正常志愿者行常规MRI和DTI检查,分割提取脑白质后,研究SMS患者脑白质平均弥散率(MD)和分数各向异性(FA)直方图的异常变化。结果:同正常志愿者比较,SMS患者脑白质的平均MD增高(P=0.005),平均FA降低(P=0.001)和MD直方图峰位置降低(P=0.007)。在SMS患者,脑白质MD直方图峰高与扩展残疾状态评分(EDSS)中度相关(r=0.453,P=0.023)。结论:SMS患者脑白质存在损伤,脑白质MD直方图峰高可用于监测SMS患者的临床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扩散张量成像(DTI)直方图分析,明确血管性认知损害(VCI)患者的脑异常改变及DTI直方图指标与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对19例VCI患者和19例健康志愿者行常规MRI和DTI检查,获得全脑平均扩散率(MD)和各向异性分数(FA)图像后,分别绘制出全脑FA和MD直方图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VCI患者的全脑MD和FA直方图与正常志愿者不同。与正常对照比较,VCI患者平均全脑FA直方图示峰位置左移、平均FA值降低(P=0.008),MD直方图右移、平均MD值增高(P=0.026),峰位置增高(P=0.041),峰高降低(P=0.002)。平均FA值(r=-0.486,P=0.036)、FA峰高(r=0.498,P=0.030)和FA峰位置(r=-0.641,P=0.003)与MMSE评分相关。结论VCI的患者存在脑扩散异常,DTI直方图部分指标可以帮助评价认知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直方图分析,明确无痴呆的血管性认知损害(VCIND)患者的脑异常改变及DTI直方图指标与简易智能量表(MMSE)的相关性。方法:对13例VCIND患者和13例健康志愿者行常规MRI和DTI检查,获得全脑平均扩散率(MD)和各向异性分数(FA)图像后,分别绘制出全脑MD和FA直方图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VCIND患者平均全脑FA直方图示峰位置左移,平均FA值降低(P=0.002),峰高增高(P=0.034),MD直方图明显右移、平均MD值增高(P=0.014),峰高降低(P=0.002),峰位置右移(P=0.004)。各项指标与MMSE评分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VCIND患者存在脑扩散异常,全脑DTI直方图分析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病人磁化传递率(MTR)与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以及对肝硬化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分别对44例肝纤维化病人、49例肝硬化病人及46例正常对照组利用磁共振磁化传递成像(MTI)进行检查,并对MTR与血清学指标对照,采用Kruskal-Waills进行非参数统计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及偏相关性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对照组、肝纤维化组、肝硬化组磁化传递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H=3.558, P=0.169);肝纤维化组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磁化传递率与透明质酸(HA)(r=0.724, P=0.000)和IV型胶原(r=0.425,P=0.038)正相关;偏相关显示磁化传递率仅与透明质酸(HA)相关(r=0.8748,P=0.000).结论 磁化传递率可间接反映肝纤维化胶原沉积情况,MTI技术和透明质酸等血清学检查指标相结合,在预测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等弥漫性病变的早期诊断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扫描仪(Siemens Trio Tim)磁化传递成像(MTI)在多发性硬化(MS)颈髓病变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与临床的关系。资料与方法对11例伴颈髓病变的MS患者和20名健康自愿者行颈髓常规MRI和MTI。测量健康自愿者C2~7水平、MS患者MS斑块及正常表观颈髓(NACC)的磁化传递率(MTR),对其进行对照研究,并分析MTR与扩展病残状态评分(EDSS)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健康自愿者颈髓平均MTR值为(27.12±0.27)%,C2~7水平间颈髓MT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斑块组、NACC组及对照组间的MTR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S斑块组的MTR值与EDSS值存在高度负相关(r=-0.754,P=0.007)。结论颈髓MTI能发现MS患者T2WI病灶以外的隐匿性损伤,为判断损害程度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