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脂肪肉瘤(1iposarcoma)起源于间叶组织,而不是脂肪组织,是软组织肿瘤中最常见的肉瘤之一,好发于大腿及腹膜后的软组织深部,偶尔可见于乳腺等部位,腹膜后脂肪肉瘤合并肠系膜转移临床上很少见。作者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陶国民  查婧 《江西医药》2012,47(1):32-33
黏液性脂肪肉瘤是脂肪肉瘤的常见类型.多发生于四肢深部软组织内和腹膜后.在所有脂肪肉瘤中发生率约20%-50%.占所有软组织肉瘤的10%,发病高峰为40-60岁,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软组织肿块,我们遇见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腹膜后脂肪肉瘤的CT多样性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腹膜后软组织肉瘤发病隐匿,临床发现多数较晚,容易造成术后的复发与转移,预后较差,其来源复杂,种类繁多,以脂肪肉瘤相对好发。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的CT表现差异颇大,容易造成术前影像诊断的混淆,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评估。本研究搜集38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于腹膜后间隙的脂肪肉瘤资料,总结其复杂多变的CT表现特点,以进一步加深对此类肿瘤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亚型转化和去分化对腹膜后脂肪肉瘤复发及浸润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复发机理及预后。方法:复习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临床资料及献,总结伴有亚型转化的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患的生存时间及复发率。结果:伴有亚型转化的患平均复发次数高于非亚型转化患但生存时间较长。结论:亚型转化使腹膜后脂肪肉瘤的复发次数增加而不影响生存期。  相似文献   

5.
王向瑜  肖龙 《云南医药》2010,(2):242-244
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primaryretroperitonealliposarcomaPRPLS)临床上少见,对化疗药物不敏感,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因其组织柔软,与周围组织粘连不明显,完整切除难度不高,但该病复发率高,而多次复发,已经成为临床治疗的难点。我院近年收治腹膜后脂肪肉瘤1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腹膜后脂肪肉瘤是少见的间叶组织恶性肿瘤,发病率低。本病例为巨大腹膜后脂肪肉瘤,在临床较为罕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1 病例资料 女,39岁.主因右下腹肿物伴心慌1个月入院.患者9年前确诊为右下腹腹膜后脂肪肉瘤,行肿瘤切除术,病理诊断为高分化型脂肪肉瘤.因术后复发先后5次行脂肪肉瘤切除术.1个月前患者触及腹部包块,伴心慌、胸闷,心率最快120/min,无其他不适.  相似文献   

8.
1 病例资料 女,39岁.主因右下腹肿物伴心慌1个月入院.患者9年前确诊为右下腹腹膜后脂肪肉瘤,行肿瘤切除术,病理诊断为高分化型脂肪肉瘤.因术后复发先后5次行脂肪肉瘤切除术.1个月前患者触及腹部包块,伴心慌、胸闷,心率最快120/min,无其他不适.  相似文献   

9.
腹膜后巨大脂肪肉瘤二例外科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临床较少见。腹膜后间隙是脂肪肉瘤的好发部位之一,因其潜在间隙大且部位深,一般难以早期发现,多数是在侵犯周围脏器出现症状时发现。现将我院收治的二例巨大腹膜后脂肪肉瘤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腹部脂肪肉瘤的MRI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腹部脂肪肉瘤的MRI诊断的认识。方法报道两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部脂肪肉瘤的MRI特点并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腹部脂肪肉瘤均较大,MRI信号特点是T1WI上为低~高信号,信号不均匀,T2WI上为高信号,其中含脂肪信号多的脂肪肉瘤恶性程度相对较低。结论不同组织亚型的腹膜后脂肪肉瘤的MRI表现不同,取决于其组织学成分其形态、内部成分和周边结构,是诊断腹膜后脂肪肉瘤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1.
梁广路 《河北医药》2010,32(11):1388-1389
目的探讨CT对腹部脂肪肉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例证实的8例脂肪肉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总结该肿瘤的临床CT特征,及不同病理类型脂肪肉瘤的CT特点。结果脂肪瘤样脂肪肉瘤表现为均匀脂肪密度强化不明显,CT难与良性脂肪瘤区别。黏液型脂肪肉瘤平扫为略高于液体的肿块,杂有云雾状略高密度界限清楚的软组织肿块,有时肿瘤绝大部分为软组织肿块所占据,无法与其他软组织肿瘤区别,增强时软组织肿块强化明显,但内部常有不规则坏死区。结论 CT扫描对腹部巨大脂肪肉瘤的诊断及区别病例类型方面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脂肪肉瘤是软组织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占软组织肉瘤的9.8%~16.0%[1],是软组织肿瘤中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瘤组织由分化各个阶段的不同异型程度的脂肪母细胞及原始间叶细胞组成。2002年版世界卫生组织(WHO)软组织肿瘤组织学分类中,根据组织学形态以及肿瘤的免疫组织化学、细胞和分子遗传学特征进行分型,将脂肪肉瘤分为3个亚型:即分化良好型和非典型性脂肪肉瘤、  相似文献   

13.
闫军  姚晋林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0):1432-1432
为进一步提高腹膜后脂肪肉瘤的临床治愈率,现总结我院1985年1月至2005年1月共28例复发的腹膜后脂肪肉瘤再手术病例资料,借以总结临床经验,提高该病的再手术率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62岁,左腰背酸痛并腹部包块五年余,B超示左肾区巨大囊实性包块,CT示左腹膜后可见一巨大囊实性肿块影,大小约19 cm×12 cm×20 cm,CT值约为15~22 hU,边缘尚清楚,内部及边缘可见少许脂肪密度影,未见明显钙化密度影,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有不规则强化,并可见异常供血血管影.左肾被压迫推移至腹主动脉右前侧及肾轴旋转.CT诊断为左腹膜后混合型脂肪肉瘤.病理:混合型脂肪肉瘤后巨大脂肪肉瘤.  相似文献   

15.
在软组织肉瘤中脂肪肉瘤是很常见的。脂肪肉瘤从分子遗传学角度分为三类:一是高分化脂肪肉瘤;二是粘液性脂肪肉瘤和小圆形脂肪肉瘤;三是多形性脂肪肉瘤。其中以第一类高分化型脂肪肉瘤最为多见,且能进展为去分化型脂肪肉瘤。去分化脂肪肉瘤是高分化脂肪肉瘤的发展结果。充分认识高分化脂肪肉瘤对脂肪肉瘤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现将笔者在近两年中遇到的高分化脂肪肉瘤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黏液性/圆细胞脂肪肉瘤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脂肪肉瘤是一组分化程度及恶性程度不同的脂肪细胞组成的恶性肿瘤,约占软组织肉瘤的20%[1]。黏液性/圆细胞脂肪肉瘤的发生率占所有脂肪肉瘤的30%~35%,仅次于高分化脂肪肉瘤,圆细胞性脂肪肉瘤和黏液性脂肪肉瘤属同一个病变实体的不同分化阶级,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肢深部软组织肿块。我们收集26例黏液性/圆细胞脂肪肉瘤患者病理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PRPLS)临床少见,手术复杂,多联合脏器切除,创伤大,且术后易复发[1,2]。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9年10月手术治疗22例PRPLS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外科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报道1例因腹部肿物入院诊断为腹膜后巨大脂肪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探讨其影像学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治疗现状。方法:分析该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及其诊治过程,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此例患者腹膜后巨大脂肪肉瘤成功切除,经治疗后恢复良好出院,随访2年未发现复发征象。结论:腹膜后巨大脂肪肉瘤较少见,结合影像学检查及临床病理学特征可作出正确诊断,充分评估术前并选择合适的时机采取手术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正>患者,女,55岁。高血压病史20年,糖尿病史1年。因"复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术后切口渗尿5月"于2010-01-10入院。患者2002-11行"腹膜后肿瘤剥除+子宫肌瘤挖除术"。术后病理:腹膜后脂肪肉瘤,子宫平滑肌瘤。2004-02行"全子宫切除+腹膜后肿瘤切除+阑尾切除术"。术后病理:腹膜后  相似文献   

20.
腹膜后恶性肿瘤中以脂肪肉瘤最多见,发生时多为恶性,仅极少数由脂肪瘤肉瘤样变而来.初诊时腹部巨大肿块而症状轻微是本病一个突出的临床特点.本病形态学和生物学的多样性是最令人迷惑的,被发现时往往已经处于晚期,因此,早期的影像学检查对其临床诊断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收集我院经手术或穿刺病理组织学证实的9例腹膜后脂肪肉瘤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